学术投稿

γ-干扰素释放试验QFT结果不确定原因分析

莫伟平;钟玉钗;陈占铃;张泳仪

关键词:QFT-GIT, 结核分枝杆菌, 不确定结果, 感染
摘要:目的 γ-干扰素释放试验QFT结果不确定原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19例筛查结核病的体检者的QFT-GIT结果,比较分析ITRS、发生率及结核杭原(TB Ag)管、空白对照(Nil)管、丝裂原阳性对照(Mitogen)管的IFN-γ浓度.对ITR、标本进行复查,分析产生该结果的主要原因.结果 年龄段在46岁-94岁的患者ITRs发生率高于1岁-30岁和31岁-45岁年龄段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9例首次检测的ITRS标本经过复查发现,不确定的为100例(91.74%),确定的为9例(8.26%).两组研究对象的TB Ag-Nil与Nil的IFN-γ浓度之间并未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确定组患者Mitogen-Nil的IFN-γ浓度高于不确定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经复查为确定的患者阴性6例,阳性3例.结论 QFT-GIT检查不确定性结果出现的几率相对较低,和检测期间的技术以及测试者的免疫情况等存在较大联系,并且实验操作者务必控制技术因素,进而使得ITRs发生率减小,若是出现ITRs,主治医生就应该联用其他的检测手段进行MTB感染的诊断.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微生物检验作为现代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检验内容涵盖多个学科、领域,主要通过组织排泄物质、体液、血液及内分泌物进行分离培养检测鉴定,明确病原微生物类型.为临床医疗诊治提供高质量参考,及时明确治疗方案,同时也为患者预后疗效的衡量提高指导;因此微生物检验的质量高低将具有关键性作用.本文结合现代微生物检验质量标准,简要阐述质量控制中对于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控制的要点,期以促进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提升,增强准确率,确保患者诊断治疗安全.

    作者:张新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综合评价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综合评价在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检验,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综合评价、常规镜检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种诊断方法诊断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血性分泌物阳性检出率中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综合评价明显高于常规法(P<0.05).结论 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综合评价在检测细菌性阴道炎的准确率较高,可广泛应用到临床.

    作者:吴子娟;覃成;杨友新;韦佳林;谢志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胃蛋白酶原的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胃蛋白酶原的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以胃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健康人群作为空白组,对比三组胃蛋白酶原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PGI阳性率90.91%、PGII阳性率87.88%、PGR阳性率84.85%、PGI(38.10±1.48)ng/mL、PGII(13.52±1.44)ng/mL,与对照组及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PGI阳性率18.18%、PGII阳性率15.15%、PGR阳性率15.15%、PGI(50.16±2.59)ng/mL、PGII(24.28±2.65)ng/mL,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胃蛋白酶原应用到胃癌筛查中,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及早给予干预,抑制胃癌进展.

    作者:刘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 围绕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展开全面分析,并采取积极地护理干预.方法 以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所接收的80例正常分娩产妇为例,给予全程陪伴分娩的服务模式,对产妇分娩过程中所伴随产生一系列心理特征进行深入观察,为后期心理护理的开展提供依据.结果 80例产妇中,36名产妇存在紧张及恐惧心理,29名产妇患焦虑抑郁,8名产妇过分依赖他人帮助,7名产妇存在沮丧失望心理.结论 面对产妇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化,心理护理的系统化实施,有助于增强产妇分娩时的应对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消除产妇对临床分娩的恐惧感及紧张感,在保障母婴身心健康的同时,也使医院妇产科整体护理质量及效果得到全面提升.

    作者:陈婉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脑梗患者的康复护理及延续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脑梗患者的康复护理及延续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脑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及延续护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入院时、出院时与出院3个月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入院时NIHSS评分相似,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出院时与出院3个月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老年脑梗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及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曼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干预化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干预化护理方法.方法 将2016年11月-2018年3月内收治的7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3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35例患者实施干预化护理,记录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住院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中采用干预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比常规护理更显著,建议推广.

    作者:陈斯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ABC分类控制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ABC分类控制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住院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行ABC分类确认.结果 按照ABC分类法确定多重耐药菌重点控制年龄段为60岁以上,肠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埃希菌属为重点控制菌群,骨伤科、肾病科、普外科为重点控制科室.结论 采用ABC分类控制法与医院感染调查数据相结合,能将感染管理重点对象明确,充分体现出医院特点.

    作者:朱震宏;姜艳;罗德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精液常规检验在男性不育患者诊疗中的价值体会

    目的 研究精液常规检验在男性不育患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男科的526例精液常规检验报告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526份精液常规检验报告中的精液体积、液化时间、pH值、精子活力、精子密度和精子正常形态率等精液质量指标.结果 在526份精液常规检验报告中,18份检验报告各项指标检查均无异常,占比3.43%,508份检验报告各项指标检查存在异常,占比96.57%,其中合并两项及其以上者为异常.结论 对男性不育患者实施精液检查,可以确定男性患者的精液具体情况,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

    作者:陶明荣;李学德;何庆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脑血管病诊治中血脂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病诊治中血脂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50个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治疗心脑血管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25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25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血脂检验,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模式下的血脂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两组患者的TC、TG、LDL-C、ApoB水平对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HDL-C、ApoA-1水平对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对比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患者的血液粘度、RBC聚集指数相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RBC变形性则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血脂检验,可有效提升临床确诊率以及判断疾病的进程,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可提供一定的依据,血脂检验提供了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诊断心脑血管疾病的一项重要检查.

    作者:马小宏;陈爱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Endobutton钢板联合挤压钉重建前交叉韧带35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Endobutton钢板联合挤压钉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35例患者为对象,对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分.结果 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P<0.05.结论 该重建手术及方法对保护前交叉韧带,消除肿胀,缓解疼痛,预防膝关节僵硬、粘连有益,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建龙;应锦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改良终点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改良终点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原终点法与改良终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并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订的相关标准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相关性及精密度.结果 原终点法与改良终点法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检验回归方程分别为:原终点法y=1.440,4x-2.939,7;r=0.979,1.改良终点法y=1.070,5x-0.218,3;r=0.998,2.在正常浓度样品测量中,改良终点法的批内不精密度(批内CV)和总不精密度(总CV)均<2.60%.在异常浓度样品测量中,改良终点法批内CV及总CV均<2.60%,原终点法的批内CV及总CV均>2.60%.结论 在高浓度的临床生化检验中改良终点法的精密度优于原终点法,且可极大节约试剂成本,值得在临床广推广应用.

    作者:罗继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CRP、IL-6和PCT联合检测在血流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和分析CRP(C反应蛋白)、IL-6(白介素-6)、PCT(血清降钙素原)的联合检测在血流感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在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患者中选取196例ICU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试验研究分析对象,对这196例患者均进行血液培养分析,根据血液培养检验结果将这196例患者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CRP值、IL-6值和PCT值,分析和对比CRP、IL-6和PCT的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性.结果 在本次的196例ICU患者当中,经血液培养检测发现,阴性组患者有104例,阳性组患者有92例;阳性组患者的CRP、IL-6和PCT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CRP、IL-6和PCT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结果来看,CRP、IL-6和PCT三项指标的单项检测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性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CRP、IL-6和PCT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应用到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能够显著有效地提高血流感染患者在临床诊断方面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作者:罗永钊;叶杰英;陈安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栓弹力图在指导产后出血患者合理输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血栓弹力图在指导产后出血患者合理输血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74例,依据电脑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并指导输血,观察组采用血栓弹力图指导输血.对比两组需输血患者占比和平均各种血制品输注量.结果 观察组需输输血浆、血小板、冷沉淀患者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注血浆、血小板、冷沉淀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弹力图指导产后出血患者合理输血,保证治疗效果前提下减少输血率和血制品滥用.

    作者:梁翠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防术后失血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应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失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治疗时间进行分组纳入.第一组48例患者术中缝皮之后向其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第二组48例患者向其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对患者术后出血量、输血量、引流量、血红蛋白浓度、术后输血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展开分析和对比.结果 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之中血红蛋白浓度、术后出血量、输血量、引流量明显优于第一组,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术后输血率明显低于第一组,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第一组并无明显差异,组别对比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治疗之中向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可有效预防术后失血,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值得推广.

    作者:张新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QFT结果不确定原因分析

    目的 γ-干扰素释放试验QFT结果不确定原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19例筛查结核病的体检者的QFT-GIT结果,比较分析ITRS、发生率及结核杭原(TB Ag)管、空白对照(Nil)管、丝裂原阳性对照(Mitogen)管的IFN-γ浓度.对ITR、标本进行复查,分析产生该结果的主要原因.结果 年龄段在46岁-94岁的患者ITRs发生率高于1岁-30岁和31岁-45岁年龄段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9例首次检测的ITRS标本经过复查发现,不确定的为100例(91.74%),确定的为9例(8.26%).两组研究对象的TB Ag-Nil与Nil的IFN-γ浓度之间并未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确定组患者Mitogen-Nil的IFN-γ浓度高于不确定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经复查为确定的患者阴性6例,阳性3例.结论 QFT-GIT检查不确定性结果出现的几率相对较低,和检测期间的技术以及测试者的免疫情况等存在较大联系,并且实验操作者务必控制技术因素,进而使得ITRs发生率减小,若是出现ITRs,主治医生就应该联用其他的检测手段进行MTB感染的诊断.

    作者:莫伟平;钟玉钗;陈占铃;张泳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

    目的 研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60例尿液样本,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实施常规监控对策,纳入对照组;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60例尿液样本,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实施质量控制对策,纳入实验组.对两组尿液样本合理数量进行统计并分析不合格原因.结果 实验组患者样本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样本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对样本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包括采集时间不合理、样本量少、标识不清、标本污染.结论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实施质量控制对策,效果理想.

    作者:李瑾;迟翠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探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质量控制策略.方法 将我院检验科收集的685份临床免疫检验报告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并将同期在我院接受临床免疫检验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系统质量控制)与对照组(常规管理),每组40例,对两组检验结果的准确率、误诊率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检验环境温度及湿度、标本的质量、洗液更换情况以及实验人员素质等均会对免疫检验质量产生影响(P<0.05);干预组免疫检验结果准确率、误诊率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7.5%、2.5%、95.0%,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临床免疫检验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系统质量控制,提升检验结果准确性,进而提高免疫检验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慧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Hcy、hs-CRP联合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者63例,设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Hcy、hs-CRP水平及Hcy、hs-CRP检测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Hcy、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Hcy+hs-CRP联合检测阳性率92.06%明显高于单独采用Hcy、hs-CRP检测阳性率60.32%、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hs-CRP联合检验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明显效果,准确性高,临床使用价值高.

    作者:晏克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选取时间为2017年3月30日-2018年3月30日,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含量阳性率、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相比较对照组,前者阳性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对健康体检者,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具有应用意义.

    作者:郭文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

    目的 探究血液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以及对应的预防策略.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血液检验的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通过观察血液样本的溶血、外观、凝血情况来判断血样的合格状况.并对血液样本于患者自身、采样、运送、检验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核对,根据误差原因进行预防策略的制定.结果 在对60例血液检验样本进行统计后,发现造成血液检验误差的原因有:患者的自身因素(54%)、样品采集因素(26%)、样品送检因素(13%)及样品检验因素(7%).即主要是患者自身的因素,其次为样品采集,后者主要是样品采集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结论 造成血液检验样品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为患者的自身因素、样品采集因素、样品送检因素及样品检验因素.对此,应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及综合素质,对血液检验样品的采集、送检、检验过程进行严格的规范.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制度,以此来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王水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