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敏
目的 本次实验将针对瘢痕子宫产妇进行足月妊娠经过阴道试产的情况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方法 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瘢痕子宫产妇为对象,对照组主要为同期收治的首次妊娠足月的产妇为调研对象(60例),观察组为瘢痕子宫妊娠产妇(60例),并针对阴道试产的成功率和相关指标做分析.结果 对照组产妇中通过阴道分娩的产妇有49例(81.7%),观察组则有43例(73.3%),成功率上仍然存在一定差异.与此同时,我们也对比了产妇的总产程、出血量等相关指标,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对照组为10%,两组中以对照组更低,效果整体更佳.结论 对于瘢痕子宫产妇而言,由于其首次妊娠后存在瘢痕子宫,在后期阴道试产的过程中产程潜伏期会略低于正常妊娠的产妇,但是从安全性、可行性上仍然能够得到保证.这将有利于降低剖宫产对产妇再次造成损伤,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路艳清;王雪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阴道上皮内瘤变与高危型HPV感染、TCT、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行TCT检查的患者23,24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阴道上皮内瘤变与高危型HPV、TCT病变级别、宫颈病变级别之间差异.结果 阴道上皮内瘤变病变程度与TCT、宫颈病变呈正比,高级别阴道上皮内瘤变高危型HPV感染率显著高于低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上皮内瘤变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且随着病变程度与TCT、宫颈病变程度成正比.
作者:陈丽媛;朱晓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细节护理应用于门诊体检采血室护理工作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门诊体检采血室护理工作中采用细节护理,并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服务质量和相关指标.结果 实施细节护理后,主动服务、工作责任心、处理问题能力、配合程度以及沟通能力分数高于实施前,组间数据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节护理能够提升门诊体检采血者的一次性成功率,进而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蔡伦华;蔡雪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1月期间我社康收治的125例糖尿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肾损伤,将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采集患者新鲜晨尿作为检测标本,测定其尿液标本中的尿糖含量、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比较两组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分析尿糖、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并计算尿糖、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析其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的尿糖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分析后发现,尿糖、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密切相关,呈正相关,P<0.05.尿糖、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致性检验,尿糖、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早期肾损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均>0.7.结论 尿糖、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予以灵敏反映,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辅助标志物.
作者:徐楚燕;潘旭东;田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在区分小儿细菌感染与小儿病毒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研究对象为70例受检人员,研究时间为2016年4月-2018年3月,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细菌感染患儿)35例、对照组(病毒感染患儿)35例,均采用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 观察组C反应蛋白浓度及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单独检测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用于区分小儿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γ-干扰素释放试验QFT结果不确定原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19例筛查结核病的体检者的QFT-GIT结果,比较分析ITRS、发生率及结核杭原(TB Ag)管、空白对照(Nil)管、丝裂原阳性对照(Mitogen)管的IFN-γ浓度.对ITR、标本进行复查,分析产生该结果的主要原因.结果 年龄段在46岁-94岁的患者ITRs发生率高于1岁-30岁和31岁-45岁年龄段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9例首次检测的ITRS标本经过复查发现,不确定的为100例(91.74%),确定的为9例(8.26%).两组研究对象的TB Ag-Nil与Nil的IFN-γ浓度之间并未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确定组患者Mitogen-Nil的IFN-γ浓度高于不确定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经复查为确定的患者阴性6例,阳性3例.结论 QFT-GIT检查不确定性结果出现的几率相对较低,和检测期间的技术以及测试者的免疫情况等存在较大联系,并且实验操作者务必控制技术因素,进而使得ITRs发生率减小,若是出现ITRs,主治医生就应该联用其他的检测手段进行MTB感染的诊断.
作者:莫伟平;钟玉钗;陈占铃;张泳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六西格玛质量标准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临床生化检验项目18个进行实验分析,该期间内使用六西格玛质量标准,并将其作为实验组,另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未使用六西格玛质量标准作为对照组,对比实施六西格玛质量标准前后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提升情况.结果 对比实施六西格玛质量标准前后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提升情况,实施六西格玛质量标准后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提升情况与实施前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六西格玛质量标准,能够使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得到改进,并能够根据临床生化检验的特点,能够设计个性化的质量控制方案,对保证检验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5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250例.参照组采用尿糖检测,试验组采用血糖检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糖尿病检出率,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比分析组间数据.结果 试验组检出率(98.80%),参照组检出率(92.4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均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且血糖检测效果较之于尿糖检测效果更佳,故应作为临床首选诊断方式.
作者:黄明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本院接受心肌缺血治疗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病例数80例,将其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病例数各为40例.对照组心肌缺血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心肌缺血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心肌缺血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2.5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质量控制策略.方法 将我院检验科收集的685份临床免疫检验报告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并将同期在我院接受临床免疫检验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系统质量控制)与对照组(常规管理),每组40例,对两组检验结果的准确率、误诊率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检验环境温度及湿度、标本的质量、洗液更换情况以及实验人员素质等均会对免疫检验质量产生影响(P<0.05);干预组免疫检验结果准确率、误诊率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7.5%、2.5%、95.0%,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临床免疫检验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系统质量控制,提升检验结果准确性,进而提高免疫检验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慧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干预化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干预化护理.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各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较短,且P<0.05.观察组满意度96.0%较对照组80.0%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实施干预化护理的效果非常显著,既可快速缓解各种症状,又能提升其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黄秀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感染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组,并选取我院同期128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血清PCT检测,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PCT水平为(12.03±4.63)ng/mL,对照组患儿PCT水平为(0.31±0.12)ng/mL,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t=15.28,P<0.05).研究组检出PCT阳性116例,占90.63%,对照组检出PCT阳性27例,占21.09%,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T检测可准确对小儿感染性肺炎进行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涛;张亚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躁狂症患者在服用碳酸锂药物后的血药浓度检测结果,以便为医院在临床治疗躁狂症时的用药合理性、预防中毒反应方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住院的211例躁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且全组患者均有长期服用碳酸锂药物.应用深圳凯特XI-921ET型号的电解质分析仪对其进行血药浓度检测,同时结合相关临床症状的控制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研究,了解到本组221例躁狂症患者中,血药浓度在0.31 mmol/L到0.40 mmol/L之间的患者有11例,占4.98%(11/221),量表分数为(5.31±2.79)分;血药浓度在0.41 mmol/L到0.80 mmol/L之间的患者有165例,占74.66%(165/221),量表分数为(3.24±1.33)分;血药浓度在0.81 mmol/L到1.20 mmol/L之间的患者有42例,占19.00%(42/221),量表分数为(2.81±0.79)分;另有3例血药浓度高于1.20 mmol/L,占1.36%(3/221),量表分数为2.00分.结论 临床治疗躁狂症患者的过程中,给予碳酸锂血药浓度检测,不但能够起到有效指导临床用药的作用,同时还能帮助患者控制临床症状,尽量远离中毒剂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袁明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脂肪肝患者脂肪肝与血脂、转氨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20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200例患者中,男女各100例中通过B超证实的脂肪肝患者共29例,在200例患者中患病率达15.5%,其中男性高于女生,男性患病率18.0%(18例),而女性11.0%(1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0岁-59岁之间脂肪肝患病率较为突出,且男性高于女性.脂肪肝患者29例(31.1%),其中9例有高脂血症,占脂肪肝患者的31.0%,是血脂正常者患病率的2.9%,表明高脂血症患者病率高于血脂正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患者中与非脂肪肝阳性检出,ALT升高有18例占阳性率62%,而非脂肪肝阳性2例,占阳性率6.8%.AST升高有13例,占阳性率44.8%,而非脂肪肝阳性1例,占阳性率3.44%,脂肪肝患者转氨酶升高显著高于非脂肪肝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度体育锻炼,注意日常饮食习惯,对脂肪肝进行早期诊疗,以阻止患者肝脏损害的发生.
作者:高洪元;颜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并归纳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给予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能够有效对疾病进行预防与诊断,提高诊断有效率与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凌莉;韦秀锦;莫秀林;俞广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用于阴道细菌检验的效果.方法 研究阶段为2018年1月-2018年6月,共纳入研究对象200例患者开展阴道分泌物检验,根据检验方法分为A组(PCR检验法)、B组(细菌培养法),比较两组检验效果.结果 A组阳性检出率90.5%(181/200)明显高于B组阳性检出率51.0%(10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阴道细菌检验采用PCR检验法阳性检出率更高,耗时短,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美珠;李炜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研究对象为贫血患者120例,根据贫血类型分为地中海贫血组(60例)、缺铁性贫血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血常规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在RBC、MCV、MCH、MCHC以及Hb指标中,地中海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中,采用血常规检测可以对其进行有效区分,可作为临床治疗的准确依据.
作者:谢群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相关因素以及应对措施.方法 以2013年2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标本31,623份为研究对象,制定不合格尿液标本的判定标准和评估方法,对质量不合格的标本进行分析,总结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相关因素,然后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结果 在选取的31,623份尿液标本中,一共有2,008份标本的质量出现问题,缺陷率为6.3%.而在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相关因素中,采集时间不合理、标本成分被污染和标记不清楚这三方面所占的比例大,是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主要原因.结论 在尿液检验之前,对尿液标本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把控,能够有效提高尿液检验的精确度和可信度,促进临床检验医学的有效发展.
作者:王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本文旨在通过对业内学者关于重组人脑利钠肽、伊伐布雷定、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的有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对心衰药物治疗的疗效和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为心衰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丁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血细胞检查分析过程中应用显微镜检查的具体价值做出评价.方法 抽取2018年1月-6月在我院接受显微镜红细胞检查的32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显微镜检查均由专业操作人员完成,对检查的结果做出分析.结果 320例患者中有152例(47.5%)患者符合复检标准并接受复检.未接受复检样本中没有假阴性情况.终有72例患者的显微镜检查结果出现异常,阳性率为47.37%,其中包括血小板聚集15例、幼稚细胞9例、中晚幼粒细胞8例、异型淋巴细胞12例、中性粒细胞中毒性变14例、红细胞形态异常14例.结论 应用显微镜检查进行血细胞分析可得到准确的检查结果,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可靠的检查方式.
作者:李艳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