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获得性肺炎干预化护理的实施及效果研究

黄秀贤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 干预化护理, 实施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干预化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干预化护理.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各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较短,且P<0.05.观察组满意度96.0%较对照组80.0%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实施干预化护理的效果非常显著,既可快速缓解各种症状,又能提升其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研究

    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为高血压众多并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即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也可出现预后情况欠佳等情况.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难度相对较大,而及早诊断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对心脏超声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

    作者:罗利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栓弹力图在指导产后出血患者合理输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血栓弹力图在指导产后出血患者合理输血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74例,依据电脑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并指导输血,观察组采用血栓弹力图指导输血.对比两组需输血患者占比和平均各种血制品输注量.结果 观察组需输输血浆、血小板、冷沉淀患者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注血浆、血小板、冷沉淀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弹力图指导产后出血患者合理输血,保证治疗效果前提下减少输血率和血制品滥用.

    作者:梁翠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行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8例为实验组,同期选取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28名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指标结果差异.结果 实验组尿糖指标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分别为(3.03±1.82)mmol/L、(38.3±8.6)mg/L;对照组指标为(1.27±0.33)mmol/L、(16.61±3.1)mg/L,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为0,实验组中,男性16例中,尿糖14例,阳性率为87.5%;女性12例中,尿糖7例,阳性率为58.3%.结论 应用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测定,能够及早检查出糖尿病,降低误诊以及漏诊的发生率,提升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蔡玉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5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60例,根据高血压诊断与分级标准分为3个亚组,选取同时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cy水平,分析Hcy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检测价值.结果 各亚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体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对诊治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胡新明;鲁力;张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铁蛋白水平与疾病分型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 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患者铁蛋白水平与疾病分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50例确诊为MDS的患者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铁蛋白水平(SF)测定,分析患者铁蛋白水平与疾病分型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RCMD组、RAEB-I组、RAEB-II 3组铁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3组患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RARS组,RARS组明显高于RA组(P<0.05);对患者进行随访,高危组(12例)患者预后不良例数为7例(58.33%),低危组(38例)患者预后不良例数为11例(28.95%),预后不良组患者SF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较好组,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RCMD、RAEB-I、RAEB-II类型的患者SF水平较高,SF水平较高可能会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胡玉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免疫检验工作的影响因素与质控方法分析

    目的 讨论影响免疫检验工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无异常指标的血液标本68例,根据采集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观察组采用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比较两组血液标本检验准确率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检验准确率和满意度(94.12%,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76.47%)(P<0.05).结论 在免疫检验工作中,通过规避多重影响因素,并加强质量控制,能够有效保证检验质量,减少误诊出现.

    作者:甘永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及优化方法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在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和对应的优化方法.方法 在我院2017年间接受血液检测的标本里,选取300例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对其在临床检验中不合格的原因按照质量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并根据原因提出对应的优化办法.结果 在选取的不合格的300例血液标本里,造成检验不及格的主要原因为溶血、凝血、送检时间不当.溶血的标本有112例,凝血的标本有47例,抗凝管使用错误的有13例,存在的原因还有标准量与要求不符、脂血、标签不当、血液采集位置不合理和送检时间不及时等.结论 在血液采集中,让技术熟练的操作人员进行采集,并及时送检.加强对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张学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B2微球蛋白、血糖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索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B2微球蛋白、血糖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2017年5月16日-2018年5月16日期间选取11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12例疑似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观察组)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B2微球蛋白、血糖诊断.结果 观察组B2微球蛋白(6.46±2.53)mg/L、血糖含量(11.59±1.08)mmol/L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B2微球蛋白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77.08%、56.25%、43.75%、22.92%;血糖的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76.04%、62.50%、37.50%、23.96%;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8.96%、93.75%、6.25%、1.04%.结论 B2微球蛋白联合血糖诊断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评估中价值较高.

    作者:梁翩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价值

    目的 通过对发生黄疸的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血型和溶血三项试验结果共200例,溶血三项试验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在200例血清学结果中,阳性结果为112例(56%).200例新生儿黄疸病例中,女婴有99例,发生新生儿溶血有61例,占总发病率的61.61%(61/99),男婴有101例,发生HDN有51例,占总发病率的50.49%(51/101),本组资料中HDN的发病率女婴明显高于男婴,男女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时间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生3天内的阳性率高.患儿天数越大,阳性率越低.结论 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是发生新生儿黄疸重要原因,故及早对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黄疸患儿进行溶血试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燕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波炉加热法用于培养基熔化的效果评价

    细菌培养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其熔化使用,在熔化过程中,一般多采用电炉加热的方法.而这种传统方法的使用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需要人员值守,电炉功率不能精确控制,加热惯性比较大,培养基容易溢出.二是一旦溢出后,由于电炉丝直接暴露在外,溢出液体容易引起电炉短路.三是电炉加热培养基时由于底部温度高,容易引起培养基焦糊.而用微波炉熔化培养基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且快捷、安全,定时后无需人员看守,特别适用于培养基熔化.以下就微波炉熔化培养基的方法与传统电炉熔化法进行比对,以便确认微波炉熔化法的使用效果.

    作者:程长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生化检测指标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探讨生化检测指标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同期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包括血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胰脂肪酶(LPS)、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LPS指标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P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0%、92.0%,比其余指标均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生化检测指标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其中胰脂肪酶(LPS)指标水平有助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而TAP及CRP等指标则能够为临床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何建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从我院2015年4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甲亢性肝病患者中抽取40例(研究组)进行讨论,再从同时期到我院诊治的甲亢患者40例(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肝功能测定和血清指标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TT3、TT4、FT3、FT4、TSH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LP、AST、TBA、DBIL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血清指标均发生异常,临床可用其辅助诊断甲亢性肝病,并评估疾病预后.

    作者:孙承谋;朱玲娜;李智琼;邓尚廉;王训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联合检测对早期脓毒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在早期脓毒症的诊断中采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本院近两年收治的47个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时期住院的47例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水平分别为(7.64±1.37)ng/mL、(76.63±15.78)mg/L、(15.07±8.55)×109/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脓毒症的诊断中采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联合检测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刘庆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非梗阻性无精症实施AMH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目的 研究对非梗阻性无精症实施AMH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正常生育、梗阻性无精子症(OA)、非梗阻性无精症(NOA)患者各50例进行研究,均接受血清促卵泡激素(FSH)、睾酮(T)浓度、抗缪勒管激素(AMH)浓度测定,分析效果.结果 NOA组TV、AMH明显更低,FSH明显更高(P<0.05),T指标水平与OA组、正常生育组差异不明显(P>0.05);精浆AMH用于区分NOA患者TESE成功与否的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均明显更高,阴性似然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 精浆AMH用于判断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睾丸精子获取术是否成功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敬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

    本文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并提出避免误差的措施.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主要原因包括标本采集、标本检验与送检、病人自身原因等.因此,血液检验当中,有诸多原因会给血液检验标本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对各项血液检验工作要加以规范,从而让血液检验的确诊率进一步提高.

    作者:钱彦东;何金艳;金武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术中超声在颅内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在颅内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接收的104例颅内肿瘤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常规治疗组(n=52)和术中超声影像组(n=52),进而对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术中超声影像组与常规治疗组经过治疗后比较得知术中超声影像组KPS评分明显偏高,并且术中超声影像组经过治疗后的手术时间和手术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将术中超声影像治疗措施运用到颅内肿瘤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不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满意度,而且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有着极大的提升.

    作者:宗志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脑血管病诊治中血脂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病诊治中血脂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50个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治疗心脑血管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25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25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血脂检验,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模式下的血脂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两组患者的TC、TG、LDL-C、ApoB水平对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HDL-C、ApoA-1水平对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对比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患者的血液粘度、RBC聚集指数相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RBC变形性则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血脂检验,可有效提升临床确诊率以及判断疾病的进程,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可提供一定的依据,血脂检验提供了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诊断心脑血管疾病的一项重要检查.

    作者:马小宏;陈爱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Xpert MTB/RIF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和分析Xpert MTB/RIF技术在肺结核临床诊断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所有肺结核患者当中选取360例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各120例的染色组、培养组和技术组,染色组患者采用抗酸染色法进行诊断,培养组患者采用培养法进行诊断,技术组采用Xpert MTB/RIF技术进行诊断,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染色组的临床诊断准确性为85%,敏感度为85.83%,特异性为84.17%,培养组的临床诊断准确性为86.67%,敏感度为87.5%,特异性为86.67%,技术组的临床诊断准确性为95.83%,敏感度为95.83%,特异性为95.83%,技术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染色组和培养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Xpert MTB/RIF技术进行肺结核的临床诊断,能够明显提高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性,可以作为肺结核的临床辅助诊断应用在临床中.

    作者:熊利巧;李东璟;钟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15份细菌药敏及耐药性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我院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6月-8月各科室的细菌标本,鉴别分离出115例致病株,培养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主要致病菌株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较强,革兰氏阳性菌对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较强.结论 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性普遍较强,临床抗生素需合理使用.

    作者:任秀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因素和联合应用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因素和联合应用.方法 本实验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80例的肿瘤标志物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分析影响标志物的因素,并探讨联合应用的价值所在.结果 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都会对患者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肿瘤的检出率.结论 在为肿瘤患者进行标志物检测的时候,要确定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尽可能采取措施预防,提高检出率,为今后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云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