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获得性肺炎干预化护理的实施及效果研究

黄秀贤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 干预化护理, 实施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干预化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干预化护理.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各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较短,且P<0.05.观察组满意度96.0%较对照组80.0%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实施干预化护理的效果非常显著,既可快速缓解各种症状,又能提升其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生化检测指标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探讨生化检测指标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同期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包括血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胰脂肪酶(LPS)、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LPS指标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P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0%、92.0%,比其余指标均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生化检测指标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其中胰脂肪酶(LPS)指标水平有助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而TAP及CRP等指标则能够为临床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何建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78例不同民族产妇、脐带血微量元素水平分析

    目的 了解阿勒泰地区不同民族产妇与脐带血微量元素水平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法收集78例不同民族的产妇与脐带血全血标本进行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结果 在铅、钙、铜、锌元素含量检测中发现产妇的水平高于脐带血的含量,而镁和铁元素含量略低于脐带血水平;产妇外周血铁含量低于正常值的超过半数,占53.8%,并且钙元素缺乏率可达28.2%.在产妇之间比较,微量元素缺乏率在不同民族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民族的微量元素缺乏率明显高于汉族产妇.结论 产妇全血微量元素含量水平与脐带血之间存在相关性.

    作者:施琛;白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綦江及周边地区HPV感染现状与年龄的分布分层研究

    目的 分析綦江及周边地区HPV感染现状与年龄的分布分层状况.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6月6,832例至綦江及周边地区医院体检的妇女作为观察对象,采集妇女的宫颈细胞标本,并对HPV-DNA进行基因分析,并结合妇女的年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832例样本中检出2,156例,其中高危型HPV检出896例,其中以16型、52型的检出率较高.不同年龄段高危型HPV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綦江及周边地区HPV感染具有明显的亚型以及年龄分布差异,这提示HPV疫苗接种计划需要考虑亚型与年龄差异.

    作者:李冬梅;周臣敏;胡明林;李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研究对象为贫血患者120例,根据贫血类型分为地中海贫血组(60例)、缺铁性贫血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血常规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在RBC、MCV、MCH、MCHC以及Hb指标中,地中海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中,采用血常规检测可以对其进行有效区分,可作为临床治疗的准确依据.

    作者:谢群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在区分小儿细菌感染与小儿病毒感染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在区分小儿细菌感染与小儿病毒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研究对象为70例受检人员,研究时间为2016年4月-2018年3月,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细菌感染患儿)35例、对照组(病毒感染患儿)35例,均采用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 观察组C反应蛋白浓度及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单独检测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用于区分小儿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显微镜检测法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运用在尿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显微镜检测法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进行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在我院接受尿常规检验的患者进行随机选择,选择出的200例患者要分别应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显微镜检测法、干化学法进行患者晨尿常规检测,记录三种检查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化学法相比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法,红、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不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的检查结果与显微镜检测法的结果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尿常规时,应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法或者显微镜检测法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都较高,结合应用两种检测方法可以提升检验水平.

    作者:郑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及对其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 择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86例进行研究,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单用炎琥宁治疗,研究组采取干扰素、炎琥宁联合治疗,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81.40%,且治疗后IgA、IgM、IgG水平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

    作者:陈俞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15份细菌药敏及耐药性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我院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6月-8月各科室的细菌标本,鉴别分离出115例致病株,培养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主要致病菌株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较强,革兰氏阳性菌对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较强.结论 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性普遍较强,临床抗生素需合理使用.

    作者:任秀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防术后失血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应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失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治疗时间进行分组纳入.第一组48例患者术中缝皮之后向其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第二组48例患者向其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对患者术后出血量、输血量、引流量、血红蛋白浓度、术后输血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展开分析和对比.结果 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之中血红蛋白浓度、术后出血量、输血量、引流量明显优于第一组,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术后输血率明显低于第一组,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第一组并无明显差异,组别对比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治疗之中向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可有效预防术后失血,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值得推广.

    作者:张新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六西格玛质量标准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 探究六西格玛质量标准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临床生化检验项目18个进行实验分析,该期间内使用六西格玛质量标准,并将其作为实验组,另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未使用六西格玛质量标准作为对照组,对比实施六西格玛质量标准前后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提升情况.结果 对比实施六西格玛质量标准前后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提升情况,实施六西格玛质量标准后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提升情况与实施前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六西格玛质量标准,能够使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得到改进,并能够根据临床生化检验的特点,能够设计个性化的质量控制方案,对保证检验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尿常规检验运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法的效果对比

    目的 分析尿常规检验运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法的效果对比.方法 筛选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进行尿常规检查的1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检验人员将样本均等分成3份进行检验,分别采用干化学法,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法,对3种检查结果的白细胞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检查方法,其中白细胞阳性率32.50%(52/160),红细胞阳性率34.38%(55/160);显微镜检测方法,其中白细胞阳性率33.13%(53/160),红细胞阳性率32.50%(52/160);结果比较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常规检验运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法的效果基本相似,临床检查中应相互结合,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吴春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Endobutton钢板联合挤压钉重建前交叉韧带35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Endobutton钢板联合挤压钉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35例患者为对象,对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分.结果 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P<0.05.结论 该重建手术及方法对保护前交叉韧带,消除肿胀,缓解疼痛,预防膝关节僵硬、粘连有益,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建龙;应锦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的检验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检验价值.方法 于2016年5月-2017年10月之间选取50例健康的体检者和医院内的50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5例患者为地中海贫血和25例患者为缺铁性贫血.并且将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50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并进行血液检验,从而对其红细胞参数指标、血液检验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血红蛋白、MCH、MCV的水平较高,在研究组中地中海贫血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RBC/MVB的水平较高,缺铁性贫血患者的RDW的水平较高.结论 对贫血患者实施血液检验,有利于诊断患者的贫血类别,并有效的进行治疗.

    作者:王水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研究

    目的 探析质量控制对临床免疫检验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行免疫检验的92例受检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研究组采用质量控制,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比较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各项检验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质量控制可改善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提高检测项目合格率,进而为后续医疗提供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我国临床检验仪器设备的现状和国内外对比分析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临床医学仪器检验设备也在随着医学先进技术的不断运用而发展.在本文中将对临床检验仪器设备金星分析,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将国内外的设备进行对比.临床医学仪器的发展给予了从业者很大的便利,但是仪器目前在运用过程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本文中将根据国内外的现状进行具体的阐释与分析.

    作者:孜巴古丽?吾布力卡斯木;库热西江?托呼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 围绕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展开全面分析,并采取积极地护理干预.方法 以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所接收的80例正常分娩产妇为例,给予全程陪伴分娩的服务模式,对产妇分娩过程中所伴随产生一系列心理特征进行深入观察,为后期心理护理的开展提供依据.结果 80例产妇中,36名产妇存在紧张及恐惧心理,29名产妇患焦虑抑郁,8名产妇过分依赖他人帮助,7名产妇存在沮丧失望心理.结论 面对产妇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化,心理护理的系统化实施,有助于增强产妇分娩时的应对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消除产妇对临床分娩的恐惧感及紧张感,在保障母婴身心健康的同时,也使医院妇产科整体护理质量及效果得到全面提升.

    作者:陈婉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衰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业内学者关于重组人脑利钠肽、伊伐布雷定、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的有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对心衰药物治疗的疗效和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为心衰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丁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个案管理的效果与分析

    目的 实施个案管理对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全面康复的探讨,分析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复发可能造成社会隐患及成本效益控制.方法 选取东莞市望牛墩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量表方法收集资料,分纳入管理时、半年、一年时段进行量表评估对照.结果 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的复发率.终达到自食其力、自我管理的能力.结论 实施个案管理后患者病情稳定,减少了住院次数从而达到了成本效益控制,也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值得推广.

    作者:梁宝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铁蛋白水平与疾病分型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 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患者铁蛋白水平与疾病分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50例确诊为MDS的患者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铁蛋白水平(SF)测定,分析患者铁蛋白水平与疾病分型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RCMD组、RAEB-I组、RAEB-II 3组铁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3组患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RARS组,RARS组明显高于RA组(P<0.05);对患者进行随访,高危组(12例)患者预后不良例数为7例(58.33%),低危组(38例)患者预后不良例数为11例(28.95%),预后不良组患者SF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较好组,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RCMD、RAEB-I、RAEB-II类型的患者SF水平较高,SF水平较高可能会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胡玉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免疫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免疫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 本研究时间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月我院110例免疫检测患者,对上述进行临床免疫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的110例患者检验报告中,存在问题的有21例,发生率为19.09%.结论 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较多,因此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相应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按照规范进行操作,采用科学的免疫检查方法,这样才能有效保障临床免疫质量,避免各个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作者:马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