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价值研究

胡新明;鲁力;张燕

关键词:老年, 高血压,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5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60例,根据高血压诊断与分级标准分为3个亚组,选取同时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cy水平,分析Hcy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检测价值.结果 各亚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体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对诊治有重要临床价值.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终点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改良终点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原终点法与改良终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并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订的相关标准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相关性及精密度.结果 原终点法与改良终点法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检验回归方程分别为:原终点法y=1.440,4x-2.939,7;r=0.979,1.改良终点法y=1.070,5x-0.218,3;r=0.998,2.在正常浓度样品测量中,改良终点法的批内不精密度(批内CV)和总不精密度(总CV)均<2.60%.在异常浓度样品测量中,改良终点法批内CV及总CV均<2.60%,原终点法的批内CV及总CV均>2.60%.结论 在高浓度的临床生化检验中改良终点法的精密度优于原终点法,且可极大节约试剂成本,值得在临床广推广应用.

    作者:罗继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及优化方法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在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和对应的优化方法.方法 在我院2017年间接受血液检测的标本里,选取300例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对其在临床检验中不合格的原因按照质量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并根据原因提出对应的优化办法.结果 在选取的不合格的300例血液标本里,造成检验不及格的主要原因为溶血、凝血、送检时间不当.溶血的标本有112例,凝血的标本有47例,抗凝管使用错误的有13例,存在的原因还有标准量与要求不符、脂血、标签不当、血液采集位置不合理和送检时间不及时等.结论 在血液采集中,让技术熟练的操作人员进行采集,并及时送检.加强对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张学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对输血安全的影响

    目的 分析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对于输血安全产生的影响,以保障输血的及时性、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200例纳入本次研究范围之内,患者均需要进行输血,对本次申请输血患者的血液标本资料200份展开分析.结果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之中检验出6人不合格,2人假阳性,3人阳性,以实验室检验步骤作为依据,采取了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之后,输血患者并未发生任何的输血事故.结论 在患者输血之中,为了保障患者的输血安全需要应用输血实验室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在临床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严格的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有效的提升了输血的安全性,在为患者输血之前展开输血前检测实验,可选择科学合理的输血方案,进一步提升了输血质量.

    作者:史华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究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患者进行研究(收集病例数80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吸入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噻托溴铵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对比均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是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患者应用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荐.

    作者:胡海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ABC分类控制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ABC分类控制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住院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行ABC分类确认.结果 按照ABC分类法确定多重耐药菌重点控制年龄段为60岁以上,肠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埃希菌属为重点控制菌群,骨伤科、肾病科、普外科为重点控制科室.结论 采用ABC分类控制法与医院感染调查数据相结合,能将感染管理重点对象明确,充分体现出医院特点.

    作者:朱震宏;姜艳;罗德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胃蛋白酶原的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胃蛋白酶原的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以胃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健康人群作为空白组,对比三组胃蛋白酶原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PGI阳性率90.91%、PGII阳性率87.88%、PGR阳性率84.85%、PGI(38.10±1.48)ng/mL、PGII(13.52±1.44)ng/mL,与对照组及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PGI阳性率18.18%、PGII阳性率15.15%、PGR阳性率15.15%、PGI(50.16±2.59)ng/mL、PGII(24.28±2.65)ng/mL,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胃蛋白酶原应用到胃癌筛查中,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及早给予干预,抑制胃癌进展.

    作者:刘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6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炎患儿1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较对照组82.0%显著较高,且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4.0%较对照组78.0%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既利于改善患儿各种症状,又让家属满意度较高,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谢周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综合评价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综合评价在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检验,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综合评价、常规镜检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种诊断方法诊断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血性分泌物阳性检出率中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综合评价明显高于常规法(P<0.05).结论 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综合评价在检测细菌性阴道炎的准确率较高,可广泛应用到临床.

    作者:吴子娟;覃成;杨友新;韦佳林;谢志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研究对象为贫血患者120例,根据贫血类型分为地中海贫血组(60例)、缺铁性贫血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血常规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在RBC、MCV、MCH、MCHC以及Hb指标中,地中海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中,采用血常规检测可以对其进行有效区分,可作为临床治疗的准确依据.

    作者:谢群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型鉴定玻片法和试管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玻片法与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我州275例健康居民无偿献血标本,分别采取玻片法、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从而判断其影响因素.结果 试管法和玻片法在鉴定结果上差异小,试管法准确率相对较高.其影响因素有假凝集、冷凝集、自身凝集、易误将冷凝集当做定型、定型时抗原减弱.结论 采取科学血型鉴定方式,可有效减少血型鉴定差错,避免血型鉴定差错事件.

    作者:郭兆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HIV抗体初筛检测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HIV抗体初筛检测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将12,600例HIV抗体初筛标本为研究对象,均运用ELISA法检测,并将初筛试验结果阳性的35例送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作进一步确定;结合ELISA法检测过程作检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12,600例实验对象中,有9例HIV抗体阳性,有26例HIV抗体假阳性,初筛试验阳性准确率为25.71%;ELISA法检测HIV抗体影响因素可涉及各个检测环节,尤其是①标本、②试剂、③温度、④人员操作技术等.结论 采用ELISA法进行HIV抗体初筛过程中,需积极消除各个操作环节中影响因素,以有效避免出现筛查假阳性、筛查假阴性情况,以提高检验准确性与可靠性.

    作者:薛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显微镜检查在血细胞分析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血细胞检查分析过程中应用显微镜检查的具体价值做出评价.方法 抽取2018年1月-6月在我院接受显微镜红细胞检查的32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显微镜检查均由专业操作人员完成,对检查的结果做出分析.结果 320例患者中有152例(47.5%)患者符合复检标准并接受复检.未接受复检样本中没有假阴性情况.终有72例患者的显微镜检查结果出现异常,阳性率为47.37%,其中包括血小板聚集15例、幼稚细胞9例、中晚幼粒细胞8例、异型淋巴细胞12例、中性粒细胞中毒性变14例、红细胞形态异常14例.结论 应用显微镜检查进行血细胞分析可得到准确的检查结果,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可靠的检查方式.

    作者:李艳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四种蛋白检测在恶性肿瘤患者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四种蛋白检测在恶性肿瘤患者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 临床纳入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未并发感染性疾病),观察组50例(患者并发感染性疾病),所有患者均进行β2-M、PAB、CRP、PCT(β2微球蛋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蛋白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指标,评估感染组患者检测阳性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β2-M、CRP、PCT检测值均较高,PAB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PCT检测阳性率高于β2-M、PAB、CRP(P<0.05).结论 四种蛋白检测均为恶性肿瘤患者感染性疾病中检测的重要指标,但PCT检测阳性率更高.

    作者:黄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脂、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评价血脂、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2017年8月-2018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135例冠心病患者和112例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血脂、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1.03±0.2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冠心病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2.75±0.64)mmol/L、(10.23±2.48)mg/L和(17.30±6.30)μ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和82%.结论 血脂、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比这三项指标单独检测更大.

    作者:褚万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干预化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干预化护理方法.方法 将2016年11月-2018年3月内收治的7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3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35例患者实施干预化护理,记录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住院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中采用干预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比常规护理更显著,建议推广.

    作者:陈斯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Endobutton钢板联合挤压钉重建前交叉韧带35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Endobutton钢板联合挤压钉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35例患者为对象,对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分.结果 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P<0.05.结论 该重建手术及方法对保护前交叉韧带,消除肿胀,缓解疼痛,预防膝关节僵硬、粘连有益,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建龙;应锦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选取时间为2017年3月30日-2018年3月30日,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含量阳性率、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相比较对照组,前者阳性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对健康体检者,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具有应用意义.

    作者:郭文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炎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有3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法,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炎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原地区疤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中膀胱损伤病例报道1例

    剖宫产术作为难产、危急时挽救母婴生命的一项有效措施,已被越来越多产科医生掌握.近年随着一孩剖宫产率的升高、二孩生育政策的开放,再次剖宫产率也随之升高,手术的不安全因素随即上升.在西藏区地区,大部分医院医疗条件有限,手术操作及技术水平欠佳,对副损伤的处理能力也欠缺,因此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感染、长期的泌尿系或肠道生殖道瘘,甚者危及生命健康.现就高原地区1例疤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中膀胱损伤进行病例报道及经验总结.

    作者:莫金凤;赵希;央金;达瓦措姆;周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个案管理的效果与分析

    目的 实施个案管理对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全面康复的探讨,分析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复发可能造成社会隐患及成本效益控制.方法 选取东莞市望牛墩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量表方法收集资料,分纳入管理时、半年、一年时段进行量表评估对照.结果 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的复发率.终达到自食其力、自我管理的能力.结论 实施个案管理后患者病情稳定,减少了住院次数从而达到了成本效益控制,也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值得推广.

    作者:梁宝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