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孩子工作两不误

蒋湘祁

关键词:
摘要:很多年轻父母经常无可奈何地慨叹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了,尤其是身兼要职的父母,更要使出浑身解数,一边忙工作,一边忙业务;一边忙出差, 边忙家务;还要忙着照看孩子……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初为人母的风起云涌

    佳怡在经过了10个月漫长而又兴奋的等待之后,终于在这天夜里产下了一个婴儿,男孩.在过去的10个月里,佳怡享受着和天下妈妈一样的幸福,接受着上天的指点:“你即将成为一个母亲,从他降生的那一刻起,你将对另一个生命负有责任,你应该用尽力量让他幸福,快乐,不孤独……”在佳怡看来,肚子里时而动几下的这个生命是有神性的.她像是个虔诚的教徒,对那种细腻的温情顶礼膜拜,她心里默念着:“我,佳怡,无论贫穷或富有,健康或疾病,不离不弃——我愿意,我愿意.”

    作者:林静;乔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和磨蹭说再见

    我家蒙蒙是个小”淑女”,做什么事都是慢条斯理.早上穿衣、洗脸、吃饭,你急的“火上房”,人家不疾不徐;做作业吧,做一会儿,玩一会儿,一块橡皮她能抠出花来.唉!急脾气的我怎么摊上这么个“小磨蹭”?

    作者:王新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焦虑很常见,但容易被忽视

    焦虑问题很常见“焦虑”通常是指人在应激状态时,或者在某种场合不能完全控制局面时的情绪反应,它表现为内心紧张不安,预感要发生某种不利的情况,多是一种正常的反应.但是,如果焦虑的严重程度达到中等或以上,超出病人所能承受的范围或自我调整能力,对生活造成影响,甚至持续很长时间的话,那就达到了疾病的程度,就需要找专科医生寻求帮助了.

    作者:李清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跟自己讲和

    我陪朋友参加一场拍卖会.拍卖大厅,拍卖师拿起一把小提琴“这是一把普通的小提琴,没有音乐大师拉响过它.”开始竞拍后,只有一个人开价50元.论说起来,这个人给的价格已经不低了——一把旧小提琴而已.见没人提价了,拍卖师说:“与这把小提琴被同一个人使用的,还有这个笔记本.”说话间,拍卖师拿起一个普通的笔记本,笔记本封皮已经残缺不全.这句话后,拍卖师再无赘述.又有个人增加了小提琴的价格,涨到了100元.

    作者:大爱无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宝贵的三次高考

    这是一个我在电台做嘉宾是遇到的故事.一个22岁女孩儿的母亲,焦急而又无奈地打来电话,述说自己女儿的事情.她孩子从小就很乖巧,可以说是人见人爱,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参加过不少比赛,得过很多奖.其他老师、家长都非常羡慕这位母亲,说她生了个好女儿,母亲自己也觉得很骄傲.

    作者:王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少说一句刻薄话

    学院要策划一次画展,叫来十几个学生帮忙.小小的办公室里,每天都拥挤着忙碌的身影,所有琐碎的事务性上工作,都交给了这些热情高涨、不计报酬的学生.一个女孩因为一时疏忽,将某位领导的名字给打印错了.不过是重新打印的小失误,但同事却紧抓不放,喋喋不休地将女孩狠批了半个多小时.女孩终于忍受不了这样的委屈,哭着为自己辩解了一句,这一句点爆了同事愤怒的火焰,她将手中的东西一摔,指着女孩道:“明天,你不必再来了!”女孩当即收拾了东西要走.人人都以为同事会一言不发地让女孩离开,或者,如果她足够宽容,将女孩留住,毕竟为画展忙了近两个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同事却冷冷地对着全体忙碌的学生说“我们有一个学生,能力不足,现将她辞退掉,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不要出现类似的失误.”

    作者:安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经意中相逢

    很多很多年前的那个下午.古朴的江南小镇,他们萍水相逢.那时她一个人,第一次来到这个陌生的小镇旅行.不料,在途中钱包丢失.一个女孩子,身处异乡,连往远方的家中打个求援电话的钱都没有.那种窘境,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星夜放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患精神病后,还有工作能力吗?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劳动制度不断完善,精神卫生知识逐渐普及,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发生劳动争议案例中,涉及对疑似精神异常的当事人作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情况逐年增多.这类情况比较特殊,它关系到精神病人作为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作者:周建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她按的不是马桶,是寂寞”——关注移居老人

    前一段时间,媒体报道过这样一件事:68岁的宋老太住进了儿子家,第一次进城的她发现儿子家有件新奇的东西——抽水马桶.儿子一家白天上班,留下老太太一人在家很孤单,她没事就蹲在马桶边摁一下开关,个月的时间里,宋老太放走了98吨自来水.有网友感叹:“她按的不是马桶,是寂寞.”

    作者:郭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长辈的忠告

    几位熟女朋友婚后不幸福,发现问题的症结,从前在谈恋爱的时候,长辈都提醒过.当初觉得没什么了不起,没想到后来相处的问题就是出在这些地方.

    作者:浅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诊室里的青春女孩

    婷婷今年刚满19岁,参加了6月份的全国高考.她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小时候有哮喘病史,长大后一直服用相关的药物.在今年5月的一天晚上,正在复习备考的婷婷突然感到剧烈的心慌、呼吸困难,并伴有四肢发抖、大汗淋漓等症状,她异常恐惧,好像死亡马上就要来临家人赶紧拔打了“120”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的10多分钟里,婷婷感到特别难受,不停地喊:”我喘不上来气,心要跳出来了,快要死了.”

    作者:陈燕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孩子工作两不误

    很多年轻父母经常无可奈何地慨叹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了,尤其是身兼要职的父母,更要使出浑身解数,一边忙工作,一边忙业务;一边忙出差, 边忙家务;还要忙着照看孩子……

    作者:蒋湘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控制愤怒有5招

    1告诫自己当众发怒没多大用诸葛亮的“鹅毛扇子”众人皆知,可这把扇子却有一个特殊的用途——遮脸,因为诸葛亮也是个喜怒形于色的人.可见,要想在职场闯出番成绩,就要注意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这样做,当别人激怒你的时候,对自己说句话:“他那样对我,不就是为了伤害我的身体吗?我的愤怒不正合他的意?我为什么要和自己过不去呢?”

    作者:田盈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京、湘、沪焦虑抑郁大众知晓度调查结果

    本刊记者汪呈呈报道:2012年6月29日,京、湘、沪三地焦虑抑郁大众知晓度调查结果在北京发布.在媒体见面会上,国内知名精神卫生专家围绕此次公众调查,通过对焦虑障碍的现状、疾病负担和防治进展的详细阐述,呼吁社会关注心理健康,建立对焦虑障碍疾病的正确认知,并就焦虑障碍的诊治给出了专业的指导.

    作者:汪呈呈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周末,只陪父母

    父母退休后,去年初我把他们从老家接到身边来.这样少了牵挂,心里踏实了许多.家离单位有几十公里,因为工作需要,只有周末才可以回家,平时只有父母在家给我带一岁的儿子.

    作者:段玉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大人生,“玩”生活

    国学大师启功活了93岁,他生无儿无女,早在生前,他就把卖字画和稿费所得的200多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给了执教的北京师范大学,而自己却住在简陋狭小的房子里.

    作者:李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的呵护

    作者:赵国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上帝给我留了颗枇杷

    又会死一年枇杷香.当第一粒杷在稠密的枝叶间探出小脑袋的时候,我满心的喜悦也便随着日光一天天疯长.每次路过那棵果食丰硕的枇杷树,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象剥一粒枇杷满口香的美好.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人人都是微博控

    去外地出差,一位朋友问我开微博了没有,加了我的微博后,他笑话我:“你的微博还停留在春天!”朋友是个典型的微博控,微博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天24小时,除了睡觉的时间,他无时无刻不在刷新微博.他的微博五花八门,吃喝拉撒,事无巨细,影评,车评,体育赛事评论……一年一度的大学同学聚会,同学们从五湖四海聚到一起,饭桌上,大家争相显摆形形色色的智能手机.等着上菜的空隙,大家的手没闲着,眼没闲着,纷纷盯着手机屏幕刷微博.

    作者:徐俊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拿什么抚平创伤?

    小禾森(化名)来自四川地震极重灾区,当时是名二年级男生.2008年8月,在一个慈善组织的支持下,小禾森来京读书.该组织支持小禾森在京读完小学,并且支持他的母亲在京陪读.

    作者:祝卓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