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湘潭产妇事件背后的“认知融合”

曹静;祝卓宏

关键词:
摘要:今年8月11日,一名网友发表微博,曝光了湘潭产妇死亡事件.第二天,来自“华声在线湘潭频道”的一篇题为《产妇惨死手术台医生护士跑路,医院称已尽全力》的新闻报道拉开了媒体对该事件关注的序幕,诸多网站和报刊纷纷以《产妇手术台上死亡医生失踪》为题跟踪和转载该事件.8月13日,当地卫生局发布消息:产妇羊水栓塞,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医护人员为避免与有冲击行为的家属发生正面冲突,完成尸体护理后便撤离手术台.吃槟榔者是脱了工作服在值班室内休息的医务人员,并未失踪.随着更多的事实被报道出来,舆论发生了“反转”,愤怒的网友回归理性,纷纷开始反思.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邻里一家亲,其乐又融融

    生完孩子,品尝了做母亲的初喜悦后,心里开始渐渐涌现出没着没落的感觉,我知道,这缘于我对脱离社会的恐慌.不过,我是真心不希望自己就因为带孩子而变得封闭,我更知道,我不能让委屈和失落情绪影响我育儿的心态,要想培养出乐观开朗的孩子,妈妈的好心态是第一位的,而这需要妈妈能源源不断地得到各种滋养.我的心中有了一个坚定的声音——决不能封闭自我.

    作者:李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风雨兼程100年——庆祝北京安定医院建院百年

    2014年11月1日,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百年的生日.如果我们把时光的脚步倒转100年,是另外一副悲凉景象.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初的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时已清朝末年,这年,北平城设立了内外城巡警总厅,并赋予内外城巡警总厅全面负责管理北平城的重责.巡警总厅内设总务、行政、卫生、消防及司法行政等处,分别负责机要、统计、警事、治安、护卫、刑事、户籍、正俗、营业、交通、建筑、卫生、防疫等,事无巨细,包罗万象,显示着巡警总厅的巨大权力范围.

    作者:海慧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流浪在外的女孩

    23岁的晓薇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外面流浪了多久、跑了多少路,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跑,逃离这个地方……”总之,她就是不愿回家,她觉得离家越远就越安全,因为家中的那两个人虽然外表看起来和亲生父母长得一模一样,但其实并非自己真正的父母,他们都是坏人,同属于某个犯罪集团的人,他们动用手段,不过是想谋夺自己的家产,将亲生父母绑架了,然后假冒自己的父母而已.

    作者:张国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职场“草莓族”要不得

    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朝气蓬勃、踌躇满志,但面对工作压力或遇到挫折,不少人便如草莓般经不起磕碰,一碰就烂,一压就扁.“同学们都羡慕我一毕业就找到了工作,收入稳定.可这几个月下来,我大的感受就是‘鸭梨山大’啊!”一说起工作,就职于一家国企的周韵难掩焦虑.周韵今年研究生刚毕业,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份旁人艳羡的工作,她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得心应手,“我大学念的是英语专业,和现在的工作根本联系不到一起,做工资报表、安排培训什么的,全部都要从头学,每天都小心翼翼,生怕犯错”,周韵如是说.

    作者:张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人群中,你为何孤立无援——旁观者效应

    A“2014年2月28日上午,35岁的梁娅倒在深圳地铁出口的台阶上,并保持这一姿势达50分钟.监控录像显示,梁娅倒下后发出过求救的动作.三分钟后,有市民发现并告知地铁工作人员.随后,地铁工作人员赶到,民警也在半小时后赶到.11点18分,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发现梁娅已经死亡.”

    作者:闻心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因为你温暖

    自打儿子出生,就一直睡在我的枕边,在他三四岁时,我也曾尝试过与其分床,可是有几次他竟半夜三四点钟从隔壁房间径直跑过来,躺下后接着呼呼大睡.经过几次试验,我担心影响他的睡眠质量,便不再刻意分床.也许只有在我身边,儿子才能安然入睡.不知从何时起,每每躺下,他便习惯性地伸出小手,用手指轻轻缠绕我的头发,一绺一绺很有节律地盘旋转动,心无旁骛时我倒并不在意,倘若心情欠佳,便会被他不痛不痒的撩拨搅得格外烦躁,难免呵斥他几句,可是没过多久,他的小手又不由自主地搭上来.

    作者:王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老师,我不想成为“拖拉机”!

    同学小A就是“拖拉”族中的一员.“上个周末学校放月假.我带了数学作业回家做.周六上午8点开始写,写了半个小时,好友小陈过来找我玩.他是我初中时好的朋友,现在来找我,我没有理由不陪他.中午吃过饭后,小陈回家,我感觉有点累,就睡了一觉.谁知3点半才醒.醒了以后,又看了一会儿电视.到了晚上,我重新坐到书桌前,提笔刚想写作业,又想,算了,不做了,明天再说吧!结果第二天,我又只做了一点点,心想,等晚上到了学校上自习的时候再抄别的同学的吧.老师,您看,我这一年制定的学习计划考虑得很细致,可就是做不到.”

    作者:孙开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把长假的倦怠“压干”

    整天在紧张、忙碌、压力中工作的上班族们,像盼星星盼月亮般终于等到了“十一一”长假,自由自在地与朋友出游、唱歌、跳舞、爬山……但似乎是转瞬间,长假便呼啸而过,留下的是无端的烦躁、焦虑、倦怠甚至恐慌,以致上班后好久都调整不过来.这种长假后遗症宛如流行性感冒一样,侵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因此,特别提醒上班族们,在假期结束前后,要把倦怠“压干”,以免日益堆积,影响以后的正常工作.

    作者:姚扶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致父母——且学且珍惜

    当我上完一节课回到办公室时,一对母女正站在咨询室门口.母亲看起来非常焦躁,用手反复地想要打开上锁的门,女儿只是风轻云淡地张望着,看到我走近,轻轻说“来了”.我打开门,请她们坐到咨询的位置上,借此也想让这位母亲先冷静一下.女儿小君是我校初三的学生,成绩中上,独生女.小君的母亲开了一家补习班,是主管也是上课老师,父亲是工程师.近,班主任老师反映小君上课有点不在状态,这几次测验,学习成绩都在下滑,因而她妈妈很紧张.前段时间,妈妈向学校申请小君住在家里,不在学校住宿,为的是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但实践了一段时间,成绩还不见起色.母亲觉得是小君在学校不专心,还列举了很多证据.

    作者:罗蕴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和孩子聊天,你学会了吗?

    做父母的都懂得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可却很少有人知道该怎么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实,这并不难.只要你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那么,你很快就会成为孩子好的朋友,做到相互理解,良好的亲子关系自然不成问题.其实,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可以从聊天开始.怎样的聊天才算是会聊天呢?下面就以幼儿园的孩子为例,介绍一下亲子聊天术.

    作者:张文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把冷嘲热讽当作另类的鼓励

    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自己豪情万丈,总想着在事业上拼打一番.年轻,有的是精力,有的是热情.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诸多努力之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引来人们艳羡的目光,自己的嘴上虽然说着“这算什么呀”,但是,心里的确比蜜甜.但是,有一天,我发现单位两个好事的大姐在闲谈:“参加活动谁不会,她得到的咱们也能!咱就是不喜欢,不爱出风头罢了!”“是啊,有的人就是愿意自己占先儿,别人出头露面,她受不了.”那种恨恨的表情,冰冷的目光,仿佛我欠了她们巨债,我的一颗心仿佛掉进冰窖,如火的热情瞬间被驱赶得无影无踪.

    作者:姚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让家成为孩子的“加油站”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确实是这样.每个孩子的心理成长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当一个小生命诞生后,需要的是家长无条件的关注和接纳,孩子从这里感受到父母的爱,与父母产生情感的连接.现在家庭中常见的有这样两类家长:1专制型家长:无论何时,家长都是家庭的高统治者,是有话语权的权威人物,让孩子干什么,孩子就得言听计从,否则就会遭到家长的谩骂与暴打.在专制型家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要么固执逆反,缺少人际沟通的能力;要么性格软弱,逆来顺受.

    作者:寇明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雨季不再来

    今年,圣城拉萨的夏天来得特别早:清明后的第二场雷雨就染红了布达拉宫广场的石榴花,催绿了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前荷塘的柳条……雨季又来临了,暮霭中,不时地有飞蛾和蜻蜓扫着经幡飞过,远处,拉萨河里褐黄的河水翻腾着,咆哮着,就像我这颗年轻单纯明净又复杂躁动的心.

    作者:李煊;黄自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情是爱的衣裳

    他离异多年,主要是与她性格不合,其实两个人是有很好的爱情基础的,可在一起总是争吵,一来二去的,爱情出现了审美疲劳,索性便一刀两断地屏蔽了爱的服务区.他每日骑电动车给人家送报纸,风里来雨里去的.一个傍晚,送完晚报,准备回家,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抱着一大袋米,问他愿不愿意将米送给这栋楼的六楼,报酬是50块钱.

    作者:古保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湘潭产妇事件背后的“认知融合”

    今年8月11日,一名网友发表微博,曝光了湘潭产妇死亡事件.第二天,来自“华声在线湘潭频道”的一篇题为《产妇惨死手术台医生护士跑路,医院称已尽全力》的新闻报道拉开了媒体对该事件关注的序幕,诸多网站和报刊纷纷以《产妇手术台上死亡医生失踪》为题跟踪和转载该事件.8月13日,当地卫生局发布消息:产妇羊水栓塞,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医护人员为避免与有冲击行为的家属发生正面冲突,完成尸体护理后便撤离手术台.吃槟榔者是脱了工作服在值班室内休息的医务人员,并未失踪.随着更多的事实被报道出来,舆论发生了“反转”,愤怒的网友回归理性,纷纷开始反思.

    作者:曹静;祝卓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见证:我看安医百年辉煌

    在北京安定医院院庆来临之际,为了解医院的建设历程,探寻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轨迹,今年89岁高龄的资深“安医人”张继志教授应邀接受了本刊的专访.张教授于1953年分配到北京市精神病院(即现在安定医院)工作,对当时医院的情形记忆犹新.“当时的院址在北锣鼓巷38号,就是一座普通民居院落,从医院的各方面来看,包括医务人员的数量、医疗条件、管理制度等都很薄弱”,为此,北京市有关领导提出建设一所新型的精神病院的规划.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溺爱中的“隐性权威”

    咨询中,一位母亲这样描述自己的儿子:“我儿子小时候特别乖,特别听话,现在读大学了,却变得不懂事了,一句话说得不顺耳,就吵起来了.他还嫌弃我和他爸没出息.和父母关系处理不好就算了,跟同学关系也不行,什么都不懂,特别幼稚……”事实上,这位母亲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孩子的生活一直由她来决定.而案例中男生的状态也是很多独生子女的生活缩影.对于溺爱的理解,我们常常停留在父母“爱”的方式不对,对孩子爱过了头,什么都百依百顺.但如深究下去,你会发现,溺爱的背后,是很多父母在生活中过多地使用了自己的“隐性权威”.

    作者:马艳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儿子真的不可救药了吗?

    1这是一位身材魁伟的父亲.来到咨询室,他一直期期艾艾地开不了口,似乎即将要说的话非常难以启齿.下定决心般调整一下坐姿,说出来的话还是:“这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我担心得不行啊.”“愿意说说吗?孩子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让您这样担心.”“就是,就是我这一段时间通过悄悄观察,发现了孩子一些非常不好的行为.”他约咨询时,只说自己的儿子15岁,正上初三,很不听话,想咨询一下心理咨询师,看该怎么办.我问他:“是准备和孩子一起过来吗?”

    作者:薛青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暗恋的花朵

    暗恋是青春时一种羞涩的花,只开在自己的心里,别人无从知晓.爱上一介人,明明心里欢喜着,却还要故意躲躲闪闪,甚至做出不屑一顾的神情,不是不爱,是懵懂的心不知爱到底是什么,不是不爱,是豆蔻年华的心还有着满满的羞涩,是怕爱了得不到,反倒不如把爱深藏在心底,像收藏一本书,一个人的时候细细品味.

    作者:李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打开心灵宝库的钥匙

    一直觉得,音乐和文学,是打开心灵宝库的两把钥匙,其中,音乐应该排在第一位.因为音乐之美,无法言传,那是一种能渗透到我们心灵深处,令人荡气回肠,并会影响我们一生的美……很幸运,我出生在一个音乐气氛浓厚的家庭.在我早的记忆里,留存的便是母亲哼着歌曲伴我入眠的身影.当了一辈子小学音乐老师的母亲喜欢唱红歌.小时候,家里那台老式半导体收音机经常锁定在播放红歌的频道,每当红歌响起,母亲就抱着我,轻声地跟着哼唱起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唱,一湾碧水映晚霞……”童年时依偎着母亲身边听红歌的情景,就像一帧帧清晰的老照片,时不时地浮现在我的脑际.

    作者:李红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