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善良的阳光让种子更饱满

丛颜梅

关键词:
摘要:在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小镇,有一家名叫“向日葵”的餐馆.“向日葵”餐馆的饭菜和别家餐馆的没什么不同,地界也没别家餐馆好,可依然每天都人满为患,很多客人都是从很远的地方特意赶来这里吃饭的.老板吉尼带领着手下18名服务员,每天都忙得前脚打后脚.而10年前,餐馆可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吉尼的小餐馆刚开张不久,或许是因为偏僻的缘故,生意一直不是很好.吉尼想干完一个月就去罗马,他原来工作过的餐厅正需要一名主厨.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别让奖励迟到

    大刘是我的初中同学兼发小,大学毕业后的他,在朋友的推荐下,顺利应聘到西安的一家知名企业去做销售工作.由于大刘的悟性极高,又具有极强的吃苦耐劳精神,因而业绩提升很快,逐渐成为单位里的业务骨干.该公司的王总经理也多次当面称赞过他,并承诺在适当的时候给他加薪.可一晃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大刘的工资待遇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他依然和后来公司的几名小同事拿同样多的薪水.

    作者:孟祥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足不出户的“网上旅游”

    我的父母年轻时就喜欢旅游,那种穿行于山野之间,流连于寺观之内,放身于林海之中的惊喜、新奇,一直萦绕于怀,以至于退休离岗后,他们还一直对旅游情有独钟.一开始,二老还能行走于山川之间,领略山河的壮丽与美好.近几年,母亲得了严重的腿病,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随意外出了.怎样才能满足母亲旅行的愿望呢?我琢磨了好长时间,突然有一天,我在网上浏览时发现,很多景区都开设了自己的网站,这不是很好的名胜介绍吗?于是,我把“网上旅游”的想法和二老谈了,并上网打开了一家景区网站.随着悠扬的音乐声飘起,一幅幅关于景区内重要景点的图片和文字介绍一一跃入二老的眼帘!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上苍快递的珍贵礼物

    家里人喜欢网购,时不时就要收取快递员送来的包裹.可总有一些快递会在上班时间家里没人时送上门来,每次都要有些无奈地麻烦住在1楼的裴老伯代收.说到无奈,一来总麻烦别人,自己心里感觉不好意思;二来因为裴老伯不太爱和人说话,性格有些古怪,平时我们在小区里碰面也只是礼节性地打个招呼罢了.

    作者:杨鹏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神曲”不妨笑着听

    小康是单位新来的四川大学生,一口四川话听着新鲜又有趣.他平时爱哼唱那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神曲”:《老子明天不上班》.对于上班族来说,“明天可以不上班,想咋懒就咋懒,闹钟响也不用管,衣服裤儿随便穿……”确实是唱出了一种心声.在没上班前,我一直渴望一份朝九晚五的生活,有份安定的工作,可以不再依附父母,可以自食其力.而终于上班了,却又发现并非想象中那么惬意.早上闹钟一响,就得赶紧起床洗漱,有时更是一手抓着衣服,嘴里叼着早餐一路小跑去赶班车.

    作者:沈长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抑郁,如何安全用药?

    问题1:服药能够哺乳吗?尽管有充足的依据支持母乳喂养的益处,然而母亲血浆中的抗抑郁剂是否会通过母乳而殃及婴儿,目前还没有足够依据加以排除.经研究,分子量<200、非离子化程度高、脂溶性高及弱碱性药物较易扩散到母乳中.由于缺乏安全性资料,许多母亲不愿在抗抑郁剂治疗时同时哺乳.

    作者:蔡亦蕴;施慎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坚持做到后

    大学毕业后,我应聘到了一家大公司.像其他用人单位一样,先实习试用三个月,然后定去留.和我一起进公司的还有小刘.小刘头脑灵活,而且非常善于交际,很快便比我先适应了这里,并和一些老员工打得火热.公司给我们具体分了部门,小刘进了销售部,每天和那些老员工学习销售.销售部是一个领导能看到工作成果的部门,不到一个月,领导便能叫出小刘的名字.而行政主管给我分的任务很杂,其中一项是每天给一位副总打扫房间卫生.写字楼本来有保洁工,但副总的房间不是随便可以进的,因此,这个差事轮到了我的头上.

    作者:程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优雅地变老

    不久前的一次会议上,看见一位知名靓丽的文艺女士,讲话时居然戴上了老花镜,一直以为她很年轻,一问才知道已过了天命之年.想想也是,上世纪80年代就活跃在舞台上的她,年龄能年轻到哪里去呀.岁月不饶人,再看看自己身边,不少熟悉的朋友陆续地从一线岗位上退了下来.年龄变老,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已不期而至.衰老是生命的必然阶段,谁也无法抗拒自然规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对年老都能够坦然面对,有的人害怕年华流逝,想方设法地在外貌上留住年轻;有的人在心理上抗拒年老,固执逞能计较,遇事不能大度.

    作者:荣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孩子吃亏,家长怎么办

    记得有一次,女儿和几个小朋友在广场上做游戏,刚开始他们玩得挺开心的,大家有说有笑.谁知,没过多久,就听到了女儿的哭声.我走过去一看,女儿被一个小男孩推倒在地上,手臂还有一点点擦伤.孩子受了欺负,哪个做父母的不心疼呢?当时我很想发作,狠狠地教训那个小男孩一番,但随后一想,孩子之间的事,还是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吧!于是,我强压住心中的怒火,将女儿从地上扶起来,简单地安慰了她几句,然后就转身离开了.不一会儿,当我再次回到广场时,我惊奇地发现,女儿又和他们嘻嘻哈哈地玩闹在一起,好像压根儿就没有发生刚才的事似的.

    作者:周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话聊室”传播正能量

    我这个人平时爱聊天,一天不聊心里就闷得慌.在职时,办公室的同事们工余小憩时都喜欢和我聊天,说听了提神、解闷、活跃气氛.不是“老王卖瓜,自吹自夸”,我这个人受过高等教育,又饱经风霜,成熟得像一只又红又亮的大柿子,说出的话有滋有味的,让听的人开窍儿,添乐儿.退休后,周围熟悉的人少了,能说上话的就更少了,加之身居高楼,即便有心来聊天的老同事,也怕爬楼.日子一长,我这心里还真堵得慌.

    作者:达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她为何不再阳光?

    佳佳今年14岁,在周围人看来,她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女孩,对人礼貌客气,学习认真,成绩优异,大家都很喜欢她.可只有佳佳自己知道,她的内心深处潜藏着某种自卑感.佳佳事事追求完美,有时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即便如此,佳佳依然忍不住担心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佳佳的父母对她管束严格,经常用一些名人事迹来激励她,佳佳深切地感到父母对自己抱着厚望.

    作者:郭春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谁偷走了我的“性”福?

    1咨询室里,书馨和建宇足足沉默了5分钟.在建宇之前的叙述中,书馨一直不作声,她清秀的面庞笼罩着忧郁的神情.也许是因为妻子这样,建宇从一开始积极地讲述变得轻描淡写,到后的沉默,无不透露出他的无奈与绝望.就在我正准备打破这个僵局时,书馨只说了一句:“对不起!也许我们真的该说再见了,这一切都是我的错!”之后就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丈夫建宇看在眼里疼在心头,不知如何安慰是好,只能紧紧抓住妻子书馨的手,眼眶也不由得湿润起来.究竟是什么导致这对夫妻生活中难以逾越的鸿沟呢?

    作者:李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现场直播”

    盼了很久,表弟家的宝贝儿子终于顺利出生了.我赶到医院探望时,病房内,只有表弟媳妇一个人,表弟和姨妈去儿科了,说孩子的胳膊有点发青,让医生给瞧瞧.我来到儿科的时候,姨妈已经听从医生的建议,把孩子放到保温箱里了.虽然表弟指点了半天,我还是不知道哪个箱子里是他家宝贝.这时,又有人挤到窗口来看,一股特别难闻的味道飘来,我转身一看:呀,这个男人头发又长又乱,衣服也皱巴巴的,显然好多天没洗过澡……

    作者:刘改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0号窗口

    学校食堂共有27个售卖窗口.10号窗口位于食堂的犄角旮旯,所以只有稀稀拉拉的一些同学光顾.而家境贫寒的阿雷每次打饭都去10号窗口.一次,大峰边买餐便跟阿雷聊天,不知不觉间竟也走到了10号窗口.让他吃惊的是,他在10号窗口买到的那份套餐——一个二两重的馒头、一碗菜和一碗粥,外加一小份荤菜,竟然只花了一元钱!大峰将信将疑,以为售餐人员搞错了,但从对方坚定的眼神和阿雷有些飘忽的神情里,大峰才信以为真.

    作者:永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父母吵架,我该不该离家出走?

    丹丹的烦恼:我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里,爸爸和妈妈成天吵架、闹离婚,他们把我当出气筒,谁不高兴就骂我、打我,还说我是累赘,离了婚谁也不要我.我心里十分痛苦,这人间地狱我不想待下去了,我想离家出走,自谋生路,您说行吗?案例分析丹丹同学,你的处境确实非常不幸.你想离开这个家庭,我能够理解,但这不是正确、安全的解决矛盾的方法.少年离家走出的几种原因一是家庭原因.生活环境的改变,家庭的重大变故、激烈的家庭矛盾冲突导致孩子离家出走.就像丹丹一样,父母不和闹离婚,对孩子漠不关心,甚至歧视、虐待.二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如:有了过失、犯了错误,或考试成绩不好,怕回家挨父母批评、打骂.

    作者:颜士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当死亡靠近,请你说不(十一)

    (一)医生在治疗后期,比前阶段更加注意爱人对我的看法.几乎每一次都会问到我爱人的反应和评价.不知是因为家庭在心理恢复中有特殊的意义,所以心理医生普遍会这样关注;还是因为我的医生更关注家庭治疗,所以她比别人更关心家庭变化,这我就不太清楚了.医生:“你爱人觉得你这两周状态怎样?”我:“她觉得挺好.上一周她给我拔火罐.我的罐儿痕反应挺强烈,颜色褪下去之后,周围开始长一些小皮疹.痒的时候我就让她给我挠痒痒,挠了几次.后来她跟我说,你心理状态变好了,变得会享受普通人的享受了.我问她什么意思.她说,你看咱俩一起这么多年,你从来没让我给你挠过痒痒,哪儿像现在这么‘拽'过.”

    作者:图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年轻妈妈为何割伤手腕?

    28岁的小王由丈夫陪伴来就诊,只见她白净的脸上满是愁容,低头不语,左手腕还缠着白纱布.家属反映,在就诊的前一天,小王用刀割了自己的左手腕,在急诊缝针后被转诊到精神科.医生问她为什么要割腕,话音未落,小王的眼泪就落了下来.原来,小王刚刚生完孩子3个星期.生产后,小王情绪低落,吃饭没胃口,晚上也睡不好,对料理孩子也没兴趣,觉得自己做不了妈妈,根本没有能力抚养孩子,甚至觉得孩子也跟着受罪,她说:“就是想不开,大脑一片空白,孩子也照料不好.觉得丈夫也不关心我,没有人理解我,活着也没意思.”家里人开始还会劝慰,认为小王是刚做母亲不适应,再加上料理新生儿比较忙碌,也就没有特别加以注意.没想到,一天的半夜一点,小王在家人睡觉的时候拿刀割伤了自己.

    作者:蔡亦蕴;施慎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

    阿雅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女孩子,大学毕业后成为外企的白领,从毕业、工作到结婚,阿雅的生活可以说一帆风顺.丈夫对阿雅爱护有加,婚后两年,阿雅怀孕了,怀孕后的她更办成为家人关注的中心.终于,伴着春节的鞭炮声,阿雅顺利产下小宝宝,家人都很开心.而就是从这时起,阿雅却开始失眠了,每晚听着身边老公均匀的打鼾声、看着儿子粉嫩的小脸辗转反侧,有时两三个小时才能睡着.

    作者:罗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疗责任”与“监护责任”

    ●2013年11月1日下午2点多,在北京某精神专科医院病房内,一名男性精神病人持刀将4名护士扎伤.其中一名护士差点被刺到心脏,另一名女护士被划伤面部,病区护士长的手臂被扎伤.●2013年10月23日凌晨,三亚市的精神病人符某用刀捅邻居时受伤,被送到医院治疗时将护士打伤并从三楼跳下,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符某亲属称,符某精神有问题,行凶时可能正好发病.●2013年4月25日上午,精神病人蒙某在广东省某医院的门诊部持刀砍伤三名医护人员,其中至少一人伤势严重.

    作者:张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热播剧里的“冷思考”

    防“小三”不是幸福的保障信任是婚姻中重要的品质,电视剧中的主人公桃子与前男友的恋爱败给了本应弘扬的品质——信任.这种误导,让本就把自己的幸福保障放在乐此不疲防“小三”上的人们,更坚定了自己的道路.他们没有看到家庭互动中出现的问题,也没打算提升自己,精疲力竭地怀疑和防御之后,却离伴侣和幸福渐行渐远,终又总是以受害者的姿态感叹世态炎凉,自哀不幸.有些幼年缺乏安全感的人(一般是在0-6岁有寄养经历又被更换养育人的孩子),长大后会把这种对亲密关系过分依赖又极度不安全感的控制欲,变本加厉地投 射在自己的爱人身上,他们热衷于千方百计寻找能证实自己伴侣不忠的蛛丝马迹,而这种咄咄逼人的状态加上对伴侣的暗示,又可能真的就把伴侣推向了背离TA的轨道.这些人内心深处存在的自卑和恐惧其实才是让夫妻关系恶化的原动力.

    作者:徐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孝顺父母:超越距离的关爱

    A心声要让父母听见38岁的丽琴堤一家公司的主管,平日里工作忙碌的她,几乎很少有时间回家探望父母.虽然和父母同在一个城市,但除了节假日,平时见一面短也要间隔两周,这一来是因为交通的原因,这么大的城市,回趟父母家几乎要付出半天的交通时间;二来,丽琴经常出差,和丈夫孩子都是离多聚少,想长久陪在父母身边简直就是一种奢望.好在父母身体都还很健康,丽琴不用花太多的精力照顾父母的身体.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