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韩布新:谁说老年人不能“宅”?

关键词:
摘要:去年9月,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公布了新版《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新标准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使有疾病,只要老年人能维持基本日常生活,达到相关身体指标,也可视为健康老年人.●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功能异常,无重大疾病.相关高危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等)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达标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假如沙子有思想

    沙子在我们周围应该有很多,用途也很广泛,尤其对于学习土木专业的人来说.近日,笔者对沙子却有着别样的感悟.沙子遍地都有,多的地方要数江河湖海以及沙漠了.这里,我们不论它们成分的差异,只说它们的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很小.

    作者:漠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支架手术后,他为何一反常态?

    40多岁的郑先生身体一向不错,平素能吃能喝,从未为身体担忧过.他在部队待过,喝起酒来颇有军人的豪气,动辄一饮而尽.不料,有一天,他突然感觉胸口发闷,呼吸短促,心脏部位不停地突突直跳,刚开始他以为是那段时间太劳累了所致,但休息了一阵子,却不见好转,上述表现仍然时不时地出现.一次,他突然感到胸口部位一阵阵绞痛,同事们赶紧拨打“120”急救车,把他送到了附近医院,先是到了急诊科,后又转至心内科,经细致检查,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且有较大程度的血管堵塞.

    作者:谭敦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行包里的硬币

    除夕前几天,我们一家三口匆匆赶回千里之外的豫南老家.回到母亲家,儿子便扑进母亲怀中,搂着她的脖颈,在她脸上猛亲几口,说:“姥姥,我终于又闻到您的味道了.您知道上次从北京送您走,我都想什么了吗?”母亲笑盈盈地问他想什么,他说:“我趴在您的床上闻您的味道了……”一席话说得母亲热泪盈眶.

    作者:王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慢下来,享受咨询的过程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行走”的一段人生历程,许多时候,都需要心理咨询师有意识地慢点走.这是为什么呢?理由一:心理咨询中来访者在带着问题前来求助的同时,通常还带有深深的疑惑和怀疑,这些疑惑和怀疑是心理咨询师必须首先进行处理的,如果没有适当的处理,它们就会成为心理咨询中的“定时炸弹”,影响甚至威胁心理咨询的效果.

    作者:安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画花瓶的孩子

    那一年,麦可斯微只有8岁.有一天,他的父亲在桌子上摆放了一个插满鲜花的花瓶,让小小的麦可斯微画一幅静物写生画.麦可斯微看着那个花瓶,聚精会神地画了起来.很快,麦可斯微就画好了.父亲看到儿子的写生画后,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来,麦可斯微在纸上画的不是插着鲜花的花瓶,而是许多几何图形,花瓶被他画成了梯形,鲜花被他画成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圆圈,另外,他还画了一些大大小小的三角形,大概是表示叶子的.

    作者:王吴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毒品离你其实并不远

    小X今年30岁,是北京本地人,中等个头,说话斯文、和气,透着生意人的精明.据小X介绍,由于出生时是早产儿的原因,他自小身体一直不怎么结实,常常生病,说来也奇怪,别的小孩感冒发烧、头疼脑热的简单处理一下也就抗过去了,但小X无法忍受.父亲在医院工作,小X只要有哪里不舒服就嚷嚷,让父亲给开点药,吃了才放心.长大后的小X闲不住,凭着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番事业,开了一家自己的小公司.结婚后,妻子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小X的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小X说,做生意应酬多,自己的交际圈子虽然比较杂,灯红酒绿的场所也经常去,但是他很干净,身边没有朋友涉毒,根本没想到自己会跟毒品沾上边,还深深陷了进去……

    作者:沈伶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突破职场天花板

    在公司里,我的主要任务是为产品写推销文案.转眼间,我进入公司快五年时间了,虽然觉得自己干得还算不错,但完全看不到上升的空间和机会,用时下流行的话说,我遭遇到了“玻璃天花板”现象.苦恼之中,我产生了跳槽的想法.但转念一想,毕竟在公司干了五年,无论业务的熟悉程度还是人际关系,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如果突然换到一个全新的单位,一切又得从头开始,我又有些犹豫.

    作者:曾祥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裸辞”之前当“三思”

    没找好下家就毅然辞职,这种跳槽的方式你敢尝试吗?人才市场上,涌进了一批这样的“裸辞族”.客观地说,“裸辞”现象越来越普遍,表明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开始重视自己内心深处的快乐和追求,而不只局限于薪水、职位等因素,这其实也是一种社会进步.因为“裸辞”本身不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人生的理想,不是每一个人都敢于作出这样的决定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裸辞族”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是为了暂时逃避压力,或是因为一时心情不好就撂挑子去放松,结果“裸辞”之后发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不降反增,比如经济压力、家庭压力以及对未来的迷惘与痛苦等等,心情反而更坏了.所以,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裸辞”之前还是当“三思”.

    作者:宛诗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诗人陆游,养身长寿有五招

    扫地法古代有“晨起扫门庭”的生活习惯.陆游居然把扫地作为自己健身养生的一项.他每天像小学生做功课一样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常常扫得是满头大汗,热汗淋漓.陆游有诗记录这一生活内容:“一扫常在傍,有暇即扫地.即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法,延年直差易.”陆游在清扫的过程中,注重肢体的运动和血脉的流动,通过清扫动作,达到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运动和按摩.

    作者:刘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哄”老爸上“大学”

    老爸退休后,悠闲下来.他常犯嘀咕:“我怎么一下子成了个‘废人’呢?”见他整天提不起精神,老妈心里发急.要他帮忙做家务事,老爸一时半会放不下“高工”的架子.公园有人下棋,老爸只看不练,说磨磨蹭蹭的没劲.老妈又买来花,老爸刚开始图个新鲜,后来嫌搬进搬出浇水施肥翻盆麻烦.总之,离了岗,老爸精神上似乎无以寄托.

    作者:刘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舔袜子”的小男孩

    小阳(化名)8岁了,据妈妈讲,这一个多月来,小阳出现了一些异常行为,他对于“脏”这件事情特别敏感,他会去舔自己的袜子,如果身体被碰到其他物品,他会非常焦虑,念叨:被弄脏了,被弄脏了,然后会去舔被碰到的衣服的部位,在此之前,他还出现过忍不住用手指挠墙皮的事情.

    作者:江佩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晒在太阳底下的人

    没事的时候,喜欢端个凳子,拿上一本书坐在阳台上晒太阳.随意地翻阅上几页,直到筋骨舒软,困意弥散,才回到屋里,美美地小睡一下.这个时候,即便生活中还有俗物缠身,还有些许烦恼,也会顷刻抛在脑后,梦里只有美好弥漫心头.

    作者:郭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孩子厌学,应对有良策

    对中国父母来说,孩子的学习是头等大事,关系到孩子的前程和命运.但是,有研究显示——24%的学生回答对学习不感兴趣;40%的学生认为学习内容枯燥乏味;21%的学生回答不愿意上学.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有厌学想法的学生比例更高.

    作者:刘翔平;李荔;崔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在德国学钓鱼

    2006年,我被公司派到德国慕尼黑工作.刚去的那会儿,我没有什么朋友,对周边的环境也不熟悉,感觉很孤单.好在没多久,我就发现穿过我们那片居民区,有一条清澈的小河,不仅水草肥沃,而且鱼虾成群.这下可把我给乐坏了,在国内的时候我可是钓协的资深会员呢.来德国之前我本想把心爱的钓竿也一并带过来,但爱人说德国啥没有,到那儿再买吧.我只好忍痛割爱了.

    作者:夏元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精神卫生事业:共同努力,明天会更好——写在《精神卫生法》实施一周年之际

    A非自愿住院:亦喜亦忧记者:《精神卫生法》出台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各项权益,尤其是对非自愿住院原则作了明确规定.现在这个目标具体实施情况如何?张宁:过去的精神病学常被非医学领域利用,比如一对夫妻,一方以对方有精神病为由将其送到医院,然后跟他离婚;或者当事人双方因为经济权益方面的纷争,把对方送到精神病院,等等.《精神卫生法》出台后,这种被滥用的现象有很大改观.这是这部法律的一大贡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生活需要解释

    网上有句语录流传很广,“懂你的人不需要你解释,不懂你的人,你也不必过多解释”.此言一出,奉它为真理的人不占少数.于是,许多深夜归家的丈夫任凭妻子抱怨,就是不去解释;许多没有按时完成既定任务的员工任凭老板责罚,就是不去解释;许多违反校规班纪的学生任凭老师呵责,就是不去解释……许多原本可以避免的矛盾、冲突和误会,随着“不解释”的信条愈演愈烈,实在令人惋惜.

    作者:佟晨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待我长发及腰

    唐小璇拿着晚报一阵风似的冲进宋怡柔的办公室:“怡柔,你看,真是笑死我了,哈哈……”宋怡柔闻声从电脑桌边转过身来,接过报纸,顺着唐小璇涂着宝石蓝指甲油的细长指尖看过去,原来是一篇娱乐网文——《“长发及腰体”走红网络》.

    作者:李红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擦亮你心中的眼

    我在咨询中经常接触到这样的个案:一位年轻的女士在某公司工作多年,对其主管的学识和能力很是欣赏、佩服,但只要主管找她个别谈话,她的内心就有反感,有抵触;还有一位中年处长,只要见到年轻人在办公室里做事不认真或到处走动,他就会怒不可遏,甚至会大声训斥,搞得小青年莫名其妙.类似的事件发生后,当事人的人际关系越来越恶化,而他们自己也很困惑: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作者:孙雪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搁浅的快乐

    “纯净和快乐的笑容,才是孩子身上宝贵的东西.可是,我们这些大人总是喜欢把那些不合实际的梦想转嫁到孩子们的身上,使得那份爱在不经意中走形.即使这样,我们大人仍执意地认为给了孩子一条船,但不知道在孩子的心目中,他们已失去了一片海!”

    作者:矫友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蓝色的蓝

    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十分讶异.“蓝,蓝色的蓝.”她笑着说,红唇鲜艳.继而介绍她的名,居然单单一个字,蓝.她的名字,蓝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景,如此诗意,真是让人妒忌得很.

    作者:丁立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