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戒毒路上,艰辛与希望并行

白筱萌

关键词:
摘要:在戒毒所里,戒毒老师和学员们共同努力,每天都在不懈地与毒瘾进行顽强的抗争.他们的经历无数次地证明:毒难戒,毒能戒!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些曾经的“瘾君子”在回归家庭过程中的经历和感悟吧.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晒在太阳底下的人

    没事的时候,喜欢端个凳子,拿上一本书坐在阳台上晒太阳.随意地翻阅上几页,直到筋骨舒软,困意弥散,才回到屋里,美美地小睡一下.这个时候,即便生活中还有俗物缠身,还有些许烦恼,也会顷刻抛在脑后,梦里只有美好弥漫心头.

    作者:郭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你会选择性记忆吗?

    闺蜜失恋了!按理说,失恋本来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可这次恋爱让闺蜜付出了太多太多——恋爱谈了整整8年,却在终于要结束爱情长跑之时,出现了意外情况.闺蜜已经通知了亲朋好友婚期,请帖都发出去了,酒席订好了,就连婚纱照也已经拍好了,对方却突然提出悔婚.这让我们一帮朋友都有些无法接受,更不敢想象闺蜜会伤心成什么样子.

    作者:苗君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毒品“猛如虎中”,数字触目惊心

    毒品在全球泛滥成灾,成为人类一大公害.目前,全世界有几亿人使用阿片、海洛因、可卡因、大麻等毒品,并且以每年3%~4%的速度递增.我国吸毒人数高达200多万.截止到2013年3月底,全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已达209.8万.其中,男性吸毒人员有175.6万,占83.7%;女性吸毒人员有34.2万,占16.3%.从吸毒人员的年龄分布看,主要集中在18-35岁之间,占55.1%.

    作者:范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假如沙子有思想

    沙子在我们周围应该有很多,用途也很广泛,尤其对于学习土木专业的人来说.近日,笔者对沙子却有着别样的感悟.沙子遍地都有,多的地方要数江河湖海以及沙漠了.这里,我们不论它们成分的差异,只说它们的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很小.

    作者:漠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韩布新:谁说老年人不能“宅”?

    去年9月,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公布了新版《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新标准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使有疾病,只要老年人能维持基本日常生活,达到相关身体指标,也可视为健康老年人.●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功能异常,无重大疾病.相关高危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等)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达标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毒品离你其实并不远

    小X今年30岁,是北京本地人,中等个头,说话斯文、和气,透着生意人的精明.据小X介绍,由于出生时是早产儿的原因,他自小身体一直不怎么结实,常常生病,说来也奇怪,别的小孩感冒发烧、头疼脑热的简单处理一下也就抗过去了,但小X无法忍受.父亲在医院工作,小X只要有哪里不舒服就嚷嚷,让父亲给开点药,吃了才放心.长大后的小X闲不住,凭着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番事业,开了一家自己的小公司.结婚后,妻子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小X的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小X说,做生意应酬多,自己的交际圈子虽然比较杂,灯红酒绿的场所也经常去,但是他很干净,身边没有朋友涉毒,根本没想到自己会跟毒品沾上边,还深深陷了进去……

    作者:沈伶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等着你的微笑

    近,大家都一样.工作太累,生活乏味,没有激情,没有动力,抱怨连篇,心情坏透.上网聊天,大家都是在抱怨.突然,你会发现能活下来就是英雄.我也如此.上网聊天,就是把所有发生在身边的事都抱怨一遍.抱怨工作的劳累,抱怨生活的不如意,抱怨没有人懂得自己,抱怨……抱怨完了,却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傻傻地盯着屏幕,看着那密密麻麻的字,心都累了.我很烦这样的生活.

    作者:张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创业不怕起点低

    外甥大学毕业后,每月两三千块钱的工作进入不了他的眼,四五千元的也入不了他的心,一心想着干大事挣大钱.前天,姐姐前来向我哭诉:“孩子相中了一桩大生意,这边买买,那边卖卖,就能挣到大钱.但是干这生意得扎大本钱,他要求把家里的积蓄全取出来,再贷些款就可以开张了.你说这孩子从小办事就不牢靠,万一赔进去,我和他爸这一辈子的血汗钱不全就打水漂了吗……”

    作者:林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校园“急嫁族”透视

    大四女生做新娘前不久,笔者在北京参加了一位朋友的婚礼.又是时下风靡的那种老夫少妻式的婚姻组合,男的年过不惑,而那女的却刚刚大学毕业.酒席办得相当豪华和奢侈,那场面也是笔者头一遭遇到的.

    作者:许圣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在德国学钓鱼

    2006年,我被公司派到德国慕尼黑工作.刚去的那会儿,我没有什么朋友,对周边的环境也不熟悉,感觉很孤单.好在没多久,我就发现穿过我们那片居民区,有一条清澈的小河,不仅水草肥沃,而且鱼虾成群.这下可把我给乐坏了,在国内的时候我可是钓协的资深会员呢.来德国之前我本想把心爱的钓竿也一并带过来,但爱人说德国啥没有,到那儿再买吧.我只好忍痛割爱了.

    作者:夏元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画花瓶的孩子

    那一年,麦可斯微只有8岁.有一天,他的父亲在桌子上摆放了一个插满鲜花的花瓶,让小小的麦可斯微画一幅静物写生画.麦可斯微看着那个花瓶,聚精会神地画了起来.很快,麦可斯微就画好了.父亲看到儿子的写生画后,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来,麦可斯微在纸上画的不是插着鲜花的花瓶,而是许多几何图形,花瓶被他画成了梯形,鲜花被他画成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圆圈,另外,他还画了一些大大小小的三角形,大概是表示叶子的.

    作者:王吴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苏子的情人结

    自从看过那个歌舞团的演出后,年轻的苏子便中了魔一般,念着台上那个潇洒帅气的男歌手.生在深山长在深山的苏子第一次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她惊奇地发现,原来男人并不都是呆板木讷的,竟还可以像女人那样好看,一举手一投足,甚至一个眼神都那么动人.男歌手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令苏子情不自禁地想要跟随.

    作者:张君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被爱包裹的女孩

    身为父母,我们都很疼爱孩子,恨不能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但怎样的爱才算适当?过多的爱或管束就一定会对他们好吗?让我们带着疑问,看一看下面这则故事:她叫小薇(化名),现年22岁,家住北京,从小到大,乖巧听话的她一直都是家人和老师的骄傲、父母疼爱的女儿、哥哥宠爱的妹妹.小薇学习用功,成绩优异,从小学一直顺利读到大学,年年都是三好生.就读大学期间,她还成为学校直接推优的对象,作为交换生到日本留学,小薇的人生可谓是一帆风顺,完美得令人羡慕.可就在她留学期间,因为遭遇一场交通意外,导致腿部骨折,在这之后,小薇的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作者:沙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把情节寄存在『保险箱』

    28岁的阿青近恋爱了,可她总是怀疑男友不爱她,男友向她保证再三也没有用.两个人为此常常闹别扭.阿青来到我的咨询室,欲言又止.我询问她,总是怀疑男友不爱她,这个感觉是如何来的?阿青说她知道疑心重是和过去的经历有关,以前的男友“劈腿”,给她带来了伤害.原来阿青17岁时爱上了一个男孩,那个男孩同时又喜欢另外的两个女孩,这给阿青内心带来很大伤害.

    作者:朱芯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裸辞”之前当“三思”

    没找好下家就毅然辞职,这种跳槽的方式你敢尝试吗?人才市场上,涌进了一批这样的“裸辞族”.客观地说,“裸辞”现象越来越普遍,表明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开始重视自己内心深处的快乐和追求,而不只局限于薪水、职位等因素,这其实也是一种社会进步.因为“裸辞”本身不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人生的理想,不是每一个人都敢于作出这样的决定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裸辞族”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是为了暂时逃避压力,或是因为一时心情不好就撂挑子去放松,结果“裸辞”之后发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不降反增,比如经济压力、家庭压力以及对未来的迷惘与痛苦等等,心情反而更坏了.所以,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裸辞”之前还是当“三思”.

    作者:宛诗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无法证明的忠诚

    冯某生于1959年,在家里排行老大,有一弟两妹.幼年生长发育没有异常之处,中专文化,一直在家务农,已婚多年,育有一子一女.2000年起,冯某曾到多个城市打工,做过建筑工、装修工等,工作能力一般.他平素性格内向,敏感多疑,与周围人的相处一般.2004年3月,冯某行附睾切除手术,并发现前列腺肥大,至案发前仍在治疗中.

    作者:李学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花开人家

    对门的郝大爷养花的造诣很深,阳台上一年四季绿意葱葱,花开不断,到了春天更是花团锦簇.站在他家的阳台上,微风吹拂,花香四溢,直觉得心旷神怡.受其感染,我也爱上养花,并由简单植物开始.每天清晨,我在阳台上打理花草,郝大爷在那头微笑着,隔空交谈,悉心指导.哪盆该浇水了,哪个该换盆了,怎样施肥和每种花草不同的习性,郝大爷都会娓娓道来.每当看到阳台上一派生机,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也引得妻子和女儿时常到阳台上转.她们捧着花使劲地闻着,由衷地赞道:“真香!花儿姹紫嫣红,真好看!”女儿还调皮地说:“老爸的性情现在变柔和了,说话声音也好听了.”也许,种花在潜移默化中陶冶着我的情操,提升了我的生活品位,营造了家里的温馨气氛.我要像伺候花儿一样,给予妻子和儿女呵护和关照.

    作者:刘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哄”老爸上“大学”

    老爸退休后,悠闲下来.他常犯嘀咕:“我怎么一下子成了个‘废人’呢?”见他整天提不起精神,老妈心里发急.要他帮忙做家务事,老爸一时半会放不下“高工”的架子.公园有人下棋,老爸只看不练,说磨磨蹭蹭的没劲.老妈又买来花,老爸刚开始图个新鲜,后来嫌搬进搬出浇水施肥翻盆麻烦.总之,离了岗,老爸精神上似乎无以寄托.

    作者:刘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搁浅的快乐

    “纯净和快乐的笑容,才是孩子身上宝贵的东西.可是,我们这些大人总是喜欢把那些不合实际的梦想转嫁到孩子们的身上,使得那份爱在不经意中走形.即使这样,我们大人仍执意地认为给了孩子一条船,但不知道在孩子的心目中,他们已失去了一片海!”

    作者:矫友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吝啬的父亲

    老父过日子节俭得近乎吝啬.淘米只淘一遍,淘米水还要洗菜,不管菜有多脏,他也只洗一遍,如果洗大蒜、青菜,那藏在叶梗内的泥根本洗不净.晚上,房间里只要开电视就不开灯,说是有荧光屏的光照亮就够了.抽水马桶形同虚设,从来舍不得放水箱里的水,而是用积存的洗菜水、洗脚水,弄得卫生间里的味道很难闻.更要命的是夏天洗内衣,他竟然用洗澡后的脏水洗,洗后还合不得用清水投,穿在身上散发出一股味道,他自己却若无其事.

    作者:王大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