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固执的老人

巩凤芹

关键词:
摘要:金某今年70出头,在他们那个年代,有机会上大学的人很少,而她则有幸成为其中凤毛麟角者之一.她工作勤恳,几十年来如一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退休后马上就被单位返聘,协助解决工作中的难题.老太太平素爱说爱笑,对人热情,做事麻利,深受大家喜爱.不过,就一点不好,那就是个性要强,什么事都不服输,包括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虽然她血压和血糖都偏高,可就是不愿相信这些是问题,平时不愿服药,吃东西也全凭喜好,从未想过要控制.不管家人怎么劝,她就是不愿去医院做定期检查.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舔袜子”的小男孩

    小阳(化名)8岁了,据妈妈讲,这一个多月来,小阳出现了一些异常行为,他对于“脏”这件事情特别敏感,他会去舔自己的袜子,如果身体被碰到其他物品,他会非常焦虑,念叨:被弄脏了,被弄脏了,然后会去舔被碰到的衣服的部位,在此之前,他还出现过忍不住用手指挠墙皮的事情.

    作者:江佩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沉默的音乐盒

    小时候,你总喜欢带我一起玩.如果有谁欺负我,你会第一时间站出来保护我.记得有一次去江边玩,我们几个孩子手拉手在江滩上走,不知不觉就走到水深处.那时的我不会游泳,感觉水都快到半腰了,心里很害怕.突然,开始涨潮了.看着潮水直往身边冲过来,潮水一浪高过一浪,别的小孩都慌忙地松开手,逃也似的往岸边飞奔,而你却弯下腰,背起我.到了岸边,我吓得脸色煞白,紧张得一下子坐在地上,而你虽然满头大汗,却开心地对我说,刚才真像200米冲刺啊,好刺激!

    作者:程丽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搁浅的快乐

    “纯净和快乐的笑容,才是孩子身上宝贵的东西.可是,我们这些大人总是喜欢把那些不合实际的梦想转嫁到孩子们的身上,使得那份爱在不经意中走形.即使这样,我们大人仍执意地认为给了孩子一条船,但不知道在孩子的心目中,他们已失去了一片海!”

    作者:矫友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在德国学钓鱼

    2006年,我被公司派到德国慕尼黑工作.刚去的那会儿,我没有什么朋友,对周边的环境也不熟悉,感觉很孤单.好在没多久,我就发现穿过我们那片居民区,有一条清澈的小河,不仅水草肥沃,而且鱼虾成群.这下可把我给乐坏了,在国内的时候我可是钓协的资深会员呢.来德国之前我本想把心爱的钓竿也一并带过来,但爱人说德国啥没有,到那儿再买吧.我只好忍痛割爱了.

    作者:夏元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男孩子总爱跟小女孩玩正常吗?

    Q您好!我儿子今年6岁多了,感觉他跟大多数男孩不一样,平时不爱打闹,总是乖乖的,很文静,总爱跟同龄大小的女孩玩,画画也爱画女孩的图案.我着急的是他遇事总表现得不那么自信,这让我非常苦恼.我怀疑这孩子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该不该带他去看看心理专家?希望得到您专业性的指导意见,谢谢!

    作者:凌笋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慢下来,享受咨询的过程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行走”的一段人生历程,许多时候,都需要心理咨询师有意识地慢点走.这是为什么呢?理由一:心理咨询中来访者在带着问题前来求助的同时,通常还带有深深的疑惑和怀疑,这些疑惑和怀疑是心理咨询师必须首先进行处理的,如果没有适当的处理,它们就会成为心理咨询中的“定时炸弹”,影响甚至威胁心理咨询的效果.

    作者:安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跳出一片夕阳红

    前几天,县老干部大学召开联欢会,当我面色红润、步履轻松、精神饱满地出现在老友面前时,大伙一时惊呆了:这还是那个有名的“病篓子”吗?我年轻时在生产队里挨了不少累:夏天下河起塘泥,冬天刨冰起黑土,春天钻垄沟播种,秋天上山摘果子.重活、脏活没少干,落下了一身病.进入晚年后,由于日子过得舒心,我的体重又严重超标,于是身上又得了很多病: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痛风,家里堆满了药罐子,老姐妹们都称我为“病篓子”.

    作者:刘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玩微信的内心秘密

    微信这款社交软件为公众提供了表露心声的平台,点个赞或收获一个赞,来来往往间便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每个人在微信里的表达习惯不同,隐藏着不同的内心秘密.秀幸福型“鲍鱼也不好吃,明天在家自己做甜点吧,谁来?”……有些人玩微信玩得不亦乐乎,从早到晚,他们的生活轨迹都能在微信上找到.这类人往往内心安全感较强,心态积极乐观向上.也有些人的人际关系欠缺,希望通过“晒”获得认同,满足自我,积极地建立人际关系.这类人往往会给朋友带来积极的情绪.

    作者:祁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假如沙子有思想

    沙子在我们周围应该有很多,用途也很广泛,尤其对于学习土木专业的人来说.近日,笔者对沙子却有着别样的感悟.沙子遍地都有,多的地方要数江河湖海以及沙漠了.这里,我们不论它们成分的差异,只说它们的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很小.

    作者:漠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韩布新:谁说老年人不能“宅”?

    去年9月,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公布了新版《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新标准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使有疾病,只要老年人能维持基本日常生活,达到相关身体指标,也可视为健康老年人.●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功能异常,无重大疾病.相关高危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等)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达标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百岁翁的“养生套餐”

    在辽南的步西村中,有位百岁的陈姓“老荣军”.陈老虽然年过百岁.却是身板硬朗,神情爽然.谈及养生之道,老人总结出几道“养生套餐”.第一道套餐:爱好陈老一生中有许多爱好.年轻时做过木匠、瓦匠和笆匠.进入老年后,又喜欢上了栽花种草和饲养宠物.陈老家的菜园中,每年都种几畦花花草草,大门外,更是花朵鲜艳,芳香四溢.陈老喜欢养猫、养狗,坐在炕上,猫能解闷;下地干活,狗能做伴.有了花草和宠物的陪伴,陈老虽然单身多年,却并未感到有一丝一毫的孤独.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你会选择性记忆吗?

    闺蜜失恋了!按理说,失恋本来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可这次恋爱让闺蜜付出了太多太多——恋爱谈了整整8年,却在终于要结束爱情长跑之时,出现了意外情况.闺蜜已经通知了亲朋好友婚期,请帖都发出去了,酒席订好了,就连婚纱照也已经拍好了,对方却突然提出悔婚.这让我们一帮朋友都有些无法接受,更不敢想象闺蜜会伤心成什么样子.

    作者:苗君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诗人陆游,养身长寿有五招

    扫地法古代有“晨起扫门庭”的生活习惯.陆游居然把扫地作为自己健身养生的一项.他每天像小学生做功课一样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常常扫得是满头大汗,热汗淋漓.陆游有诗记录这一生活内容:“一扫常在傍,有暇即扫地.即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法,延年直差易.”陆游在清扫的过程中,注重肢体的运动和血脉的流动,通过清扫动作,达到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运动和按摩.

    作者:刘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毒品离你其实并不远

    小X今年30岁,是北京本地人,中等个头,说话斯文、和气,透着生意人的精明.据小X介绍,由于出生时是早产儿的原因,他自小身体一直不怎么结实,常常生病,说来也奇怪,别的小孩感冒发烧、头疼脑热的简单处理一下也就抗过去了,但小X无法忍受.父亲在医院工作,小X只要有哪里不舒服就嚷嚷,让父亲给开点药,吃了才放心.长大后的小X闲不住,凭着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番事业,开了一家自己的小公司.结婚后,妻子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小X的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小X说,做生意应酬多,自己的交际圈子虽然比较杂,灯红酒绿的场所也经常去,但是他很干净,身边没有朋友涉毒,根本没想到自己会跟毒品沾上边,还深深陷了进去……

    作者:沈伶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苏子的情人结

    自从看过那个歌舞团的演出后,年轻的苏子便中了魔一般,念着台上那个潇洒帅气的男歌手.生在深山长在深山的苏子第一次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她惊奇地发现,原来男人并不都是呆板木讷的,竟还可以像女人那样好看,一举手一投足,甚至一个眼神都那么动人.男歌手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令苏子情不自禁地想要跟随.

    作者:张君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花开人家

    对门的郝大爷养花的造诣很深,阳台上一年四季绿意葱葱,花开不断,到了春天更是花团锦簇.站在他家的阳台上,微风吹拂,花香四溢,直觉得心旷神怡.受其感染,我也爱上养花,并由简单植物开始.每天清晨,我在阳台上打理花草,郝大爷在那头微笑着,隔空交谈,悉心指导.哪盆该浇水了,哪个该换盆了,怎样施肥和每种花草不同的习性,郝大爷都会娓娓道来.每当看到阳台上一派生机,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也引得妻子和女儿时常到阳台上转.她们捧着花使劲地闻着,由衷地赞道:“真香!花儿姹紫嫣红,真好看!”女儿还调皮地说:“老爸的性情现在变柔和了,说话声音也好听了.”也许,种花在潜移默化中陶冶着我的情操,提升了我的生活品位,营造了家里的温馨气氛.我要像伺候花儿一样,给予妻子和儿女呵护和关照.

    作者:刘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突破职场天花板

    在公司里,我的主要任务是为产品写推销文案.转眼间,我进入公司快五年时间了,虽然觉得自己干得还算不错,但完全看不到上升的空间和机会,用时下流行的话说,我遭遇到了“玻璃天花板”现象.苦恼之中,我产生了跳槽的想法.但转念一想,毕竟在公司干了五年,无论业务的熟悉程度还是人际关系,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如果突然换到一个全新的单位,一切又得从头开始,我又有些犹豫.

    作者:曾祥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哄”老爸上“大学”

    老爸退休后,悠闲下来.他常犯嘀咕:“我怎么一下子成了个‘废人’呢?”见他整天提不起精神,老妈心里发急.要他帮忙做家务事,老爸一时半会放不下“高工”的架子.公园有人下棋,老爸只看不练,说磨磨蹭蹭的没劲.老妈又买来花,老爸刚开始图个新鲜,后来嫌搬进搬出浇水施肥翻盆麻烦.总之,离了岗,老爸精神上似乎无以寄托.

    作者:刘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孩子厌学,应对有良策

    对中国父母来说,孩子的学习是头等大事,关系到孩子的前程和命运.但是,有研究显示——24%的学生回答对学习不感兴趣;40%的学生认为学习内容枯燥乏味;21%的学生回答不愿意上学.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有厌学想法的学生比例更高.

    作者:刘翔平;李荔;崔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幼儿“情绪化”,智慧来出招

    随着“独生女”“娇娇娃”的逐渐增多,许多家庭都出现了横行跋扈的“小公主”“小皇帝”,区区几岁孩童,却脾气火暴,性格刚烈,导致做事极端情绪化,行为上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偏差.针对以上孩童的通病,智慧妈妈们可要学会智慧出击,巧妙应对.

    作者:赵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