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先
朋友研究生毕业后,工作一直不顺利,前前后后换了好几份工作,都干得不称心.朋友大学主修的是金融,又写得一手好文章,按说,依朋友的条件,找一份稳定的好工作并不难,但她却总在不停地跳槽,不停地抱怨.朋友刚毕业,就被国内一家著名银行录用.
作者:王世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上街购物,偶遇同学糖糖.我们边逛边聊,得知她正在一家外企做业务主管,目前的年薪已经达到了30多万.想起艰苦的学生时代,我半开玩笑地问她:“有这么高的收入,现在可以对自己狠一点了吧?”“哈哈,你把我当成暴发户了呀?”糖糖捋捋头发,往后退了几步,“你看我浑身上下,哪儿有值钱的东西?”糖糖话一落地,我便打量起她来——清汤挂面式的直发,未施粉黛的面颊,宽松质感的衣服,甚至连简单的首饰都不见踪影.
作者:韦良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小南是一名来自深圳的16岁少年,正上初三.有一天,他突然晕倒在学校的操场上.起初老师以为他是疲劳过度、没吃早餐,或是低血糖,但是经校医检查,却发现他是吃曲马多药物过度.这所民办学校随即采取了简单而省事的处理办法——把他从学校开除出去.
作者:侯晓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去年春节前,一个名为“年终奖,你有多在乎”的调查,引起了在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有7成的人表示会因年终奖的有和无、多与少,直接影响工作激情和过年情绪.调查显示,仅7成公司每年都会发年终奖.被问到“如果没有年终奖或者年终奖没有达到预期数字,你会怎么想?”仅有4%职场人士敢直接找老板理论;多数人选择虽然不满,但会忍气吞声,占调查总数的32%;还有30%的受访者直言无所谓,本身就对年终奖没抱希望;也有25%的受访者会选择辞职,另谋高就;而反映比较激烈的,是把对公司的抱怨和气愤发泄在工作中,占8%.
作者:许圣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楼女士(化名)今年30岁,是一名教师,本科毕业.10年前第一次发病.当时一个非常要好的同学的叔叔被邻居家的狗把手指弄破了,由于伤口很小没太在意,也没有打狂犬疫苗,一个星期后发病,医治无效死亡.同学参加完叔叔的葬礼后,楼女士到同学家里去安慰她,用手拍过同学的肩膀.回家后,她担心自己也被传染上狂犬病,非常后悔不该用手拍同学的肩膀.
作者:朱志先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周日,带着爱人孩子呼啦啦地来到娘家.母亲用慈祥的微笑和温暖的怀抱迎接了我们,同时还有几句责怪我们乱花钱的唠叨.抱完孩子,母亲便转身到厨房忙碌,在母亲眼里,吃饭似乎是重要的事情.每次,母亲都不会问我想吃什么,但中午吃饭时餐桌上摆放的全是我喜欢吃的菜,这些菜总能轻而易举地打破我的减肥计划,将我的胃伺候得舒舒服服.
作者:张君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大家谈起自己曾做过的那些后悔事.宁说,他这辈子有个糟糕的决定.宁是家中的独子,父母38岁时才生了他,对他非常宠爱,他几乎成了父母生活的精神支柱.大学毕业那年,父亲几经周折,在小城里的机关给他找好了工作,说这份工作稳定轻松,重要的是能陪着父母.宁知道后,和父母大闹一场.他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如果一辈子过这种半死不活的小日子,简直就是一种折磨.那时候他满心壮志,以为自己能够征服世界.于是,不管父母如何挽留,他毅然决定去大城市打拼.
作者:马亚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 时限性原则即,表达情绪要选择恰当的时间.如对方正生气时不要表达,以免激怒对方,导致火上浇油的后果;不要等到时过境迁了再表达,这样不但不能引起对方的反省,还会认为你爱记仇.另外,自己正处在火气头上时也不要表达,以免言语过激,节外生枝.可以给自己和对方一个情绪缓冲时间,待大家都稍平静点时再表达,这样利于双方理性处理问题.
作者:宋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李先生今年35岁,既往体健,一月前因熬夜出现头昏、胸闷、心悸、血压升高的情况,当时感到要晕倒了,曾上急诊就医,拟诊“冠心病待排”,为此,入院行各项检查,除心电图为“窦性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心率110次/分)”外,其余未见异常.但患者仍经常感到心慌、乏力,担心随时会昏倒,对心脏有病难以释怀.近2周出现失眠、多费时常半夜惊醒、呼吸困难,为此病休在家.
作者:季建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宝宝胆小是一种心理表现 宝宝生性腼腆,胆小怕事,大多跟年龄有关系,据儿童心理研究发现,大部分宝宝在10岁以前,都存在着这样的心理.而恐惧心理跟宝宝发育时的应对能力密切有关,大多数宝宝在10岁前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较低,所以他们或多或少会存在着恐惧心理.
作者:颜士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阳光灿烂,天气仍很冷.小城西面的公园,门口的石阶上坐着一对男女,紧紧相偎着,如夫妻,细看时,男人一身白睡衣,容颜苍老,女人穿了一件极艳的红裙,长发,竟如同他的女儿.女儿要玩秋千,我们走进公园,爬到秋千上,一颠一摇,孩子兴奋地呵呵笑着,我也沉醉在这清爽的幽静之中.
作者:王自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013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确立了精神障碍诊治的“自愿原则”,严格限定“非自愿”诊治必须满足“危险性标准”——即所谓“无害则无非自愿”,体现了患者权益大化.法律在充分保障患者权益的同时,也是防止“被精神病”事件发生的有效闸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读高中时,有一年,学校举办“庆元旦”文艺会演,老师要求全班同学排练大合唱.我向来五音不全,心中不免发愁.忽然灵机一动,我想到个好主意:站在队伍中,跟着低声附和,没想到,很快被老师识破了.“你——站出来,单独唱一遍.”老师用手一指,厉声说道.当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木木地走到前面.
作者:顾晓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在心理治疗理论中,美国认知治疗学派大师A.T.Beck依据苏格拉底这种非教导的论证式谈话方式,发展出一项治疗技术,即“苏格拉底提问”,描述了认知治疗师治疗中所用的提问方式,协助来访者修正或改变错误认知的过程.
作者:姚淑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鼠小弟有副热心肠,只要他人需要,他就会热情地去帮助别人.瞧,他在扶盲猫太太过马路;瞧,他在帮清洁工屎壳郎推粪球;瞧,他在帮鸡大婶照看鸡宝宝……总之,鼠小弟整天都有忙不完的好事.“我是热心的鼠小弟,需要帮忙对我说……”就算在郊游的途中,鼠小弟也不忘大声歌唱自己的广告.
作者:杨奇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影响媒介对儿童作用的七大因素1 性别 男孩和女孩喜欢使用不同的媒介,也关注媒介上不同的内容,因此形成不同的影响.2年龄 年龄代表着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喜欢的内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作者:刘勇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薇薇,女,26岁,在经历过一场失败婚姻之后,原本开朗、活泼、爱说爱笑的她越来越沉默.凡是知道她的人都为她感到惋惜,想当年,她曾是某重点大学出了名的校花,年轻美貌、能歌善舞,当年追求她的人加起来都能排一个连了.可谁知,这么好的一个姑娘后却嫁给了一个“花心大萝卜”.
作者:张国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一年半前,小雷第一次来到我的诊室.当时,他正面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他常常害怕论文答辩通不过不能毕业.虽然小雷很早就开始为写论文做准备,大量地查找资料,可是总觉得找的资料不够多,感到时间紧迫.论文写完后,他一直放心不下,满脑子都在想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完善,只要想起必须修改的地方,他便立刻回到宿舍进行修改.
作者:李箕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情趣哲人云:“多情人不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老年人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是健康的基础,在人的感情深处,一旦产生情趣,精神就饱满,心情就开朗,对世间种种烦心事就会淡然处之,豁达、大度对养生大有裨益.
作者:张汉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也说不清为什么,从小到大,我一直不喜欢老父亲.我和老父亲之间,好像总隔着一层膜儿.我生性胆怯,即便有很多为什么,实在想不通了也只是去问母亲,很少问老父亲.直到40多岁,我还一直冲不破父子之间的这层膜儿.老父亲在家里很少干家务,重活、脏活全由母亲一个人承担.
作者:王少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