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延鹏
必须承认,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总会有各种不美好随时入侵我们的生活.蛰伏了整整一个冬天,计划出行的早春,却遇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期待已久的踏青计划遭到搁浅;连续多天加班,好不容易可以赖床的周末,楼上却突然一大早响起装修房子的噪音;难得起个早,比平时早半个小时出门,中途却遭遇到地铁故障……这些随时跳出来的不美好,总是出其不意地破坏了我们的心情.
作者:晓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A面子,又称脸面,或面目.鲁迅认为这个词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因为面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往往是身份、社会地位的体现,是自我价值的认可,所以无论帝王贵胄,还是布衣平民,都有一种面子情结.记得小时候,80年代初,农村大多还是黑白电视机,可我叔父家的电视却是“彩色”的.当时彩电还是稀罕物,不仅货源少,而且价格贵得吓人,一般家庭都买不起.
作者:乔兆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莉莉是一位职业女性,年龄虽然不算大,可患胃病的历史却不短了.她先后到各级医院的消化科就诊,服用过各种各样的抗生素和消化科药物,但病情还是不见好转.就诊过的医院越多,听得越多,莉莉的思想压力越大.时间久了,就出现了情绪低落、睡眠不好、烦躁等症状.无奈之下,她只好前来心理门诊寻求帮助.通过详细地询问病史,医生认真检查后,诊断莉莉所患的是胃溃疡伴有抑郁,建议她服用一些抗抑郁药物.
作者:陈福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到新公司报到时,我的老总给我讲了一个有关他的故事.当时他正从事房地产销售工作.一次,他所在的公司与另一家房地产公司在土地租金问题上进行谈判,身为谈判组长的他与对方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会后,对方老总借故支走了旁人,塞给他一个鼓鼓的小手包,整整20万!对方老总答应,只要他稍微松一下口,这20万就可轻飘飘地落进他的腰包.尽管我的老总当时正处于成家立业的年龄,急需用钱,但他想都未想就回绝了,他说:“我的身价不止这20万,如果今天我让区区20万打倒了,那我今后就再也没有爬起来的机会了.”
作者:聂勇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我们在肚子饿的时候,饥饿感就会出现,这是“物质饥饿”,人类还有另一种饥饿——精神饥饿.宝宝有精神饥饿吗?有的!心理饥饿宝宝的高心理需求,莫过于父母之爱了,尤其是母亲之爱.当他们一听到母亲的声音或看见母亲的微笑时,不是伸出小手就是咿咿呀呀地叫着,甚至用哭声来“要挟”,要求妈妈为他敞开怀抱.
作者:王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据说,友谊和婚姻一样,也是有七年之痒的.我们身边的朋友,每隔几年就会换一批.旧友去了,新朋来了,就像新陈代谢一样.仔细想想,这种说法真的挺有道理.我们小时候的那些玩伴,如今还有几个陪在你的身边?那些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还有几个与你经常联系?很多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生活像一趟列车,我们总要经历一个个驿站,每一站都有一些人下车,同时也会有一些人上车,与我们同行.
作者:王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有人抱怨,相亲已是不易,约会更难.爱情看来真是至美的水晶,也是易碎的奢侈装饰品.是的,爱情要保养,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细节,也许恰恰是决定恋爱持久度的关键点.避开易令对方生厌的小地雷,才能让爱情的玫瑰种子顺利生根发芽,开出幸福甜蜜的花儿.
作者:王奇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们普遍抱怨记忆力越来越差,丢三落四,“一年不如一年”,“大脑老的速度比年龄增长还快”.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综合归纳出延缓大脑老化的“三字诀”.做计算处理事务和记忆数字是使大脑恢复良好状态的佳途径之一.去超市购物,出门买菜吃饭,每月花销的记账,不妨多用心算、笔算.还可以步行或乘公交车,熟记街道地图.通过查阅地图,算里程,记路线,尽量减少使用导航.
作者:张汉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作者:于昌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近放假,女儿突发奇想,想去远在县城的好朋友燕飞家住几天.但是,那个县离我们市区较远,需要坐三四个小时的长途汽车.从未独自出过远门的女儿能准确地找到地方吗?我不放心地和老公商量,看他能不能抽空送女儿过去.但女儿执意不肯让她爸爸陪同.后,老公只好给她讲了出行的步骤:先坐公交车到长途汽车站,然后在那里购买去那个县的长途汽车票,进入长途汽车站候车室,寻找自己应该搭乘的车辆……
作者:李红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大学毕业后,我与小刘一起应聘到一家大公司.为了迅速立足,我们都想尽一切办法表现自己,期待能得到领导的注意,给将来打下坚实基础.小刘很勤快,也很开朗,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水扫地,节假日主动加班,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只要有求于他,即使他做不来也会硬着头皮承揽下来.而我似乎有些木讷,虽然也履行着一名职场新人该尽的义务,但远没有小刘那么积极.只是我每天坚持晚走一个小时,在公司看书看资料,希望在被考察的日子里有一些进步,就算没有被录用,我也有自己的收获,为将来打基础.
作者:程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女儿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温顺听话,大人说什么她就怎么做.现在,她似乎有了自己的主张,对于大人的发号施令,常常表现出一种不满的情绪,或是以哭泣的方式进行对抗,甚至学会了顶撞和不理睬.对于孩子的这些变化,起初我感到很震惊,很愤怒,也很难过.我辛辛苦苦地工作,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一切从孩子出发,事事为孩子着想,可是到头来孩子却不听你的,这怎能不让人伤心呢?
作者:刘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成语“食不甘味”形容一个人遇到事情忧虑不安,以至于吃东西也分辨不出食物的鲜美味道来.成语虽然简单四个字,其中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医学道理——精神心理因素,足以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战国策·楚策》记述了楚威王在听到苏秦与其“连横”事秦、不如“合纵”抗秦的游说之后对苏秦说的一段话中,就提到自己在秦国的威胁下,“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淮南子·泰族训》、《旧唐书·李靖传》、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唐代白居易《初授拾遗献书》等多种典籍中,也有“食不甘味”、“食不知味”的记述.这表明,至少在2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清楚地体会到精神心理因素对味觉的抑制作用.
作者:颜大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一步一个脚印,定下小心愿66岁的王先生,慈祥、开朗、健谈.2006年1 2月,他被确诊患了“小细胞肺癌”.从那以后,王先生开始了化疗一放疗一再化疗一再放疗的治疗之路,一直与癌症打着持久战.几年间他频繁住院,但始终坚强、乐观.2008年5月,王先生出现了第二处骨转移,在与医生交谈时,他说:“我别无他求,我只想治疗后能看到8月8日奥运会在北京开幕!”2008年12月,王先生又出现了第三处骨转移,他对医生说:“作为武汉人,我想亲眼见到长江隧道通车!”
作者:周晓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吴芳(化名)是个典型的内蒙古姑娘,与大家想象中的一样,热情大方,性情豪爽,并且能歌善舞.中专毕业后,学习幼师专业的她,自觉中专学历远远不能满足个人发展的需求,就自学考取了大专文凭.大专毕业之后,吴芳在家人及同学的帮助之下,开了一家双语幼儿园,自己做园长的同时,也承担了一部分教学任务,又请了一些老师来任教.不出半年,这所开在小区里的幼儿园渐渐热闹起来.这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开始打拼的吴芳来说,当然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开始.
作者:张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偶然翻出老公曾给我写过的一封信,里面有一句话:“我愿永远做你的解忧草,默默为你排忧解难.”当时我们正在恋爱时期,觉得这句话不过是每对恋人都会说的甜言蜜语罢了.相濡以沫十几年之后,再品味这句话,忽然心动——他真的做到了.
作者:王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人到老年,不可能都是喜剧.悲怨愁苦,也许会碰上一件,甚至二三件.遇上了,不要回避,化怨解苦的方法很多,任你选择.诸如,上老年大学,继续深造;养鸟种花,悠闲自得;学画下棋,其乐融融等等.而在这些有益活动中,对笔者而言,以读书写作乐.我愿把我的读书乐趣与老友们共享.读书有益智之乐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似写庐山之峰峦叠翠,实为表人生之感悟所得.读书正是吸纳名师大家间接经验的好路径.
作者:陆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Q:癌症的常规治疗结束了,我还能做些什么来促进康复?A:病人在诊断患了癌症之后,通常会接受手术、化疗、放疗等一系列治疗.当病人完成这些治疗回到家中,可能会出现新的疑问:这样就算治好了吗?我还能再做些什么呢?应该说,这个时候治疗结束了,但康复并没有结束,还需要从心理、饮食、生活习惯、行为上进行调整和改变,并尽可能让自己的生活正常化,努力回归社会,重建自己的社会关系.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有个孩子十分讨厌父母让他练琴,并将琴声和父母对自己进行打骂的场景联结在了记忆深处.那琴带给他的,只有委屈和愤怒.后来,一位邻居前去拜访,讲到了自己的一些经历.他说自己年幼时非常喜欢钢琴,但因家境问题,得不到练琴的机会,至今非常遗憾.他感谢这个孩子,让自己可以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音乐,免费欣赏优美的琴声.
作者:张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曾经参加一个作协组织的笔会.很荣幸在笔会上遇见了一位特别知名的期刊写手,他的作品遍地开花,随手拿起—本杂志就能看到他的名字.我从心底佩服他在写作上的成就,那样高质量的高产是我做梦都想实现的理想.熟悉之后,我向他请教了我在写作上的疑惑.当时围在一起的人很多,我好不容易才找到机会无限崇拜地问道:“您能写出那么多文章,还要上班,您是怎么合理安排好写作时间的?”听到我的问题,他笑笑回答:“我不用安排时间啊!”我还想再问,其他文友已在抢着问问题了.
作者:孟月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