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吴芳(化名)是个典型的内蒙古姑娘,与大家想象中的一样,热情大方,性情豪爽,并且能歌善舞.中专毕业后,学习幼师专业的她,自觉中专学历远远不能满足个人发展的需求,就自学考取了大专文凭.大专毕业之后,吴芳在家人及同学的帮助之下,开了一家双语幼儿园,自己做园长的同时,也承担了一部分教学任务,又请了一些老师来任教.不出半年,这所开在小区里的幼儿园渐渐热闹起来.这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开始打拼的吴芳来说,当然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开始.
作者:张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我们在肚子饿的时候,饥饿感就会出现,这是“物质饥饿”,人类还有另一种饥饿——精神饥饿.宝宝有精神饥饿吗?有的!心理饥饿宝宝的高心理需求,莫过于父母之爱了,尤其是母亲之爱.当他们一听到母亲的声音或看见母亲的微笑时,不是伸出小手就是咿咿呀呀地叫着,甚至用哭声来“要挟”,要求妈妈为他敞开怀抱.
作者:王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河边那一小块池塘里的莲花,不知什么时候开了,不多的几朵,格外显眼.清晨,阳光洒在荷叶上,洒在莲花上.点点露珠闪着柔和的光,莲花仰着粉红的小脸,贪婪地接受着晨光的沐浴.池塘很小,虽然挨挨挤挤的荷叶绿得茂盛,却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那样铺展开来的壮观,映日的荷花,倒是一点也不逊色于杨万里笔下西湖六月那种别样的红.
作者:王社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噎食,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肺部通气障碍、窒息.噎食发生后若能在早期及时处置,可终止发展,但若噎食严重可引起死亡.噎食的急救方法噎食—旦发生,趁着当事人意识清楚应尽快去除阻塞物.可采用拍、掏、腹拳式冲击等方法迅速去除阻塞物,也可充分利用周围的物品,及时让当事人置于类似倒立体位,同时采取拍、掏、腹拳式冲击法效果会更好.
作者:李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一步一个脚印,定下小心愿66岁的王先生,慈祥、开朗、健谈.2006年1 2月,他被确诊患了“小细胞肺癌”.从那以后,王先生开始了化疗一放疗一再化疗一再放疗的治疗之路,一直与癌症打着持久战.几年间他频繁住院,但始终坚强、乐观.2008年5月,王先生出现了第二处骨转移,在与医生交谈时,他说:“我别无他求,我只想治疗后能看到8月8日奥运会在北京开幕!”2008年12月,王先生又出现了第三处骨转移,他对医生说:“作为武汉人,我想亲眼见到长江隧道通车!”
作者:周晓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那时候,她在车间里做化验员,长得漂亮可人.他比她大3岁,性情耿直,喜欢打抱不平.因此,他在同事里的威望很高.在下夜班之后,他总是小心翼翼地把她护送回家,风雨无阻.两年后,她选择嫁给了他.就在他们的女儿刚上小学的时候,他们所在那家厂子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他俩双双下了岗,每月只领取几百元的生活补贴金.
作者:矫友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曾经参加一个作协组织的笔会.很荣幸在笔会上遇见了一位特别知名的期刊写手,他的作品遍地开花,随手拿起—本杂志就能看到他的名字.我从心底佩服他在写作上的成就,那样高质量的高产是我做梦都想实现的理想.熟悉之后,我向他请教了我在写作上的疑惑.当时围在一起的人很多,我好不容易才找到机会无限崇拜地问道:“您能写出那么多文章,还要上班,您是怎么合理安排好写作时间的?”听到我的问题,他笑笑回答:“我不用安排时间啊!”我还想再问,其他文友已在抢着问问题了.
作者:孟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偶然翻出老公曾给我写过的一封信,里面有一句话:“我愿永远做你的解忧草,默默为你排忧解难.”当时我们正在恋爱时期,觉得这句话不过是每对恋人都会说的甜言蜜语罢了.相濡以沫十几年之后,再品味这句话,忽然心动——他真的做到了.
作者:王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A面子,又称脸面,或面目.鲁迅认为这个词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因为面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往往是身份、社会地位的体现,是自我价值的认可,所以无论帝王贵胄,还是布衣平民,都有一种面子情结.记得小时候,80年代初,农村大多还是黑白电视机,可我叔父家的电视却是“彩色”的.当时彩电还是稀罕物,不仅货源少,而且价格贵得吓人,一般家庭都买不起.
作者:乔兆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大学毕业后,我与小刘一起应聘到一家大公司.为了迅速立足,我们都想尽一切办法表现自己,期待能得到领导的注意,给将来打下坚实基础.小刘很勤快,也很开朗,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水扫地,节假日主动加班,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只要有求于他,即使他做不来也会硬着头皮承揽下来.而我似乎有些木讷,虽然也履行着一名职场新人该尽的义务,但远没有小刘那么积极.只是我每天坚持晚走一个小时,在公司看书看资料,希望在被考察的日子里有一些进步,就算没有被录用,我也有自己的收获,为将来打基础.
作者:程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有个孩子十分讨厌父母让他练琴,并将琴声和父母对自己进行打骂的场景联结在了记忆深处.那琴带给他的,只有委屈和愤怒.后来,一位邻居前去拜访,讲到了自己的一些经历.他说自己年幼时非常喜欢钢琴,但因家境问题,得不到练琴的机会,至今非常遗憾.他感谢这个孩子,让自己可以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音乐,免费欣赏优美的琴声.
作者:张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随着癌症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如今病人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已经成为医生和家属关注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手术、放化疗等联合治疗手段得以改进,病人的生命得以延长,在这种情况下,对已缓解和临床痊愈的病人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变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高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五一劳动节期间,几位熟悉的姐妹们小聚.谈到工作的意义,一位失业女工的经历令人嘘唏不已.我叫金霞.也许是深山出俊鸟,我身材高挑、皮肤白皙,家在深山乡村,中专毕业后经人介绍嫁到了镇子上,并由婆家安排在一个电子厂当上了工人.可想不到,我在电子厂干了快20年,有一天突然失业了.原先,厂子离家特别远,每天上下班要骑车三个小时.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周末回家,外婆坐在小巷的树荫下,跟几个老人聊天.她们手里,都摇着一把小小的扇子,有竹子的,有鸡毛的,似摇非摇,轻握手中,看起来悠闲自在,无比惬意.不由得想起小时候,乡下没有电,村里人纳凉,全靠一把扇子.我怕热,用凉水冲过澡,躺下没多久,就会出一身汗,嚷着睡不着,母亲就丢一把竹扇过来.可能那时年龄小,大大的竹扇,挥不了几下,就感觉有些沉重,手也变得酸软无力,往往瞌睡还没来,扇子却“啪”一下掉了.
作者:张军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她出生的时候,母亲大出血而死.不久,父亲另娶,继母把她送给别人收养.6岁时,收养她的夫妇生了一对双胞胎,她又被送了回来.继母不肯要她,把她推到门外,父亲对她也是冷着一张脸.她大声哭喊着找妈妈,继母不耐烦地吼:“你妈早就死了,爱上哪儿找上哪儿找去!”她不敢再大声哭,只是缩在角落不停地抽泣.她望着面前的两个陌生人,眼里全是恐惧.
作者:房宽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每天早上的闹钟响起,是我忙的时候,赶着时间上班、做早餐、喊儿子起床.可往往是在这个时候,儿子赖在床上磨磨蹭蹭,搞得我烦躁不堪,他也是哭哭啼啼的到学校.我向当老师的妹妹求教,她说:“给他10分钟的缓冲期.我们午休叫醒孩子,都要按两次铃,10分钟,让他们慢慢起床.”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必须承认,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总会有各种不美好随时入侵我们的生活.蛰伏了整整一个冬天,计划出行的早春,却遇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期待已久的踏青计划遭到搁浅;连续多天加班,好不容易可以赖床的周末,楼上却突然一大早响起装修房子的噪音;难得起个早,比平时早半个小时出门,中途却遭遇到地铁故障……这些随时跳出来的不美好,总是出其不意地破坏了我们的心情.
作者:晓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刘阿姨退休前,是国企医药公司的员工.由于人缘好,退休后被私营老板请到药店,负责中药房.我刚去药店上班的时候,刘阿姨才50多岁,笑容可掬,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如今,刘阿姨60多岁了,在药店工作已经10年了.10年的时间,不短,有甜有苦.刘阿姨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在公司是出了名的.对顾客笑容满面,热情周到.对新来的员工,总是耐心细致地传授工作经验,并且把好中药的每一关,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向患者耐心地交代煎服法和注意事项.
作者:刘满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你这个人太假了,这样有意思吗?”陈娇说.阿明看着女友愤然走开,不觉暗自思忖:陈娇的话不无道理,自己或许真的有些虚假.他人眼中的阿明乐观开朗、礼貌文雅,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笑意.可阿明自己则却始终矛盾纠结.“我初的时候,是由于工作、面子和礼节的需要,刻意掩饰自己的情绪,强颜欢笑,装扮成别人希望的形象.久而久之,我便习惯了这样,习惯于内心和表情发生脱节,人们无法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到我的内心活动,我只有躲在这虚假的面具后面,才会感到安全.”
作者:张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64岁的老王因尿毒症再次住院了.这次住院和三个月前明显不一样,他少语、少动,不吃、不喝,对医生护士的关心问候没有任何反应,对家人的体贴照顾也无动于衷.大家都不太明白出了什么状况,直到有一天,爆发了更为惊心动魄的一幕:早餐过后,老王突然下床拿起桌上的水果刀挥舞不停,口中还喃喃自语,说有人要害他等等,吓坏了女儿和同屋的病友.
作者:卜力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