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燕
焦虑是对威胁、不确定感和失控状况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人们对癌症的焦虑反应是常见的,一定程度内是可以理解的,适度的焦虑可促使病人积极寻求帮助和配合治疗.然而,有些病人的焦虑情绪过于严重,或焦虑情绪持续时间过长,则属于过分的焦虑情绪,是病态的,它会妨碍医生对癌症的正常诊治,比如影响了对治疗方案的确定和实施、干扰了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及预后估计.
作者:胜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作为心理咨询师,对“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句谚语恐怕有很多感慨.“清官难断家务事”是中国式的真理,它一般会和另一句话紧密地绑在一起——“难得糊涂”.糊涂哲学不仅盛行于职场,是生存之道,也盛行于家庭生活.中国的家庭,很容易像一锅粥一样搅不清,但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也许可以将它解释清楚.
作者:武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偶然翻出老公曾给我写过的一封信,里面有一句话:“我愿永远做你的解忧草,默默为你排忧解难.”当时我们正在恋爱时期,觉得这句话不过是每对恋人都会说的甜言蜜语罢了.相濡以沫十几年之后,再品味这句话,忽然心动——他真的做到了.
作者:王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曾经有一只漂亮的小白鼠.有一天,它被放进一个奇怪的箱子里.小白鼠很好奇,在里面活蹦乱跳,不小心,它碰到了一根杠杆,居然跳出来一颗花生.小白鼠很高兴,美美地吃掉这颗花生,然后继续在箱子里“探险”.过了一会儿,又碰到这根杠杆,又跳出一颗花生.这回,小白鼠发现了秘密,它吃完第二颗花生后立刻又去摁了这根杠杆,不出所料,真的又跳出一颗花生来.于是,小白鼠不再对箱子的其他地方感兴趣,每天除了摁杠杆吃花生之外,其他什么也不想干了.
作者:严嘉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她忙着出国.手续大都已经齐全,和他告别,并想好此次后一次爱他.永远不会再见了.甚至想好了,给他一个拥抱,如果他愿意,再做一回他的女人.当然,也是后一次.却不料,打了电话,无法接通,花了很大精力寻找,发现他已经躺在医院.那么一个好好的人,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分开才一个多月,她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竟然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夫妻三年,她是爱他的.那时的她觉得没有什么能让他们分开.
作者:徐长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人到老年,不可能都是喜剧.悲怨愁苦,也许会碰上一件,甚至二三件.遇上了,不要回避,化怨解苦的方法很多,任你选择.诸如,上老年大学,继续深造;养鸟种花,悠闲自得;学画下棋,其乐融融等等.而在这些有益活动中,对笔者而言,以读书写作乐.我愿把我的读书乐趣与老友们共享.读书有益智之乐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似写庐山之峰峦叠翠,实为表人生之感悟所得.读书正是吸纳名师大家间接经验的好路径.
作者:陆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齐大爷是一位离休干部,膝下有4个子女,3个孙辈.他喜欢旧式大家庭的生活方式,早些年通过拆迁和调换,他将孩子们的房子都换到自家附近,让孩子们陪他遛鸟、钓鱼、打麻将、尝美食.多年来,通过自身在职时的影响力,将孩子们的工作也逐步调动到舒适轻闲的岗位,有的干脆赋闲在家.
作者:王一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我们在肚子饿的时候,饥饿感就会出现,这是“物质饥饿”,人类还有另一种饥饿——精神饥饿.宝宝有精神饥饿吗?有的!心理饥饿宝宝的高心理需求,莫过于父母之爱了,尤其是母亲之爱.当他们一听到母亲的声音或看见母亲的微笑时,不是伸出小手就是咿咿呀呀地叫着,甚至用哭声来“要挟”,要求妈妈为他敞开怀抱.
作者:王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五一劳动节期间,几位熟悉的姐妹们小聚.谈到工作的意义,一位失业女工的经历令人嘘唏不已.我叫金霞.也许是深山出俊鸟,我身材高挑、皮肤白皙,家在深山乡村,中专毕业后经人介绍嫁到了镇子上,并由婆家安排在一个电子厂当上了工人.可想不到,我在电子厂干了快20年,有一天突然失业了.原先,厂子离家特别远,每天上下班要骑车三个小时.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随着癌症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如今病人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已经成为医生和家属关注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手术、放化疗等联合治疗手段得以改进,病人的生命得以延长,在这种情况下,对已缓解和临床痊愈的病人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变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高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就诊30岁的小张和母亲第一次来门诊,两个人当着我的面争执不休.母亲率先说道:“大夫,我们家里到处是她没用的东西,小摆件、旧报纸、麻布条、记事本、用过的笔,各种物品泛滥成灾,致使家里到处凌乱,房间里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我不敢把朋友带回家做客,没有办法舒心过日子……”
作者:闫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她出生的时候,母亲大出血而死.不久,父亲另娶,继母把她送给别人收养.6岁时,收养她的夫妇生了一对双胞胎,她又被送了回来.继母不肯要她,把她推到门外,父亲对她也是冷着一张脸.她大声哭喊着找妈妈,继母不耐烦地吼:“你妈早就死了,爱上哪儿找上哪儿找去!”她不敢再大声哭,只是缩在角落不停地抽泣.她望着面前的两个陌生人,眼里全是恐惧.
作者:房宽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据说,友谊和婚姻一样,也是有七年之痒的.我们身边的朋友,每隔几年就会换一批.旧友去了,新朋来了,就像新陈代谢一样.仔细想想,这种说法真的挺有道理.我们小时候的那些玩伴,如今还有几个陪在你的身边?那些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还有几个与你经常联系?很多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生活像一趟列车,我们总要经历一个个驿站,每一站都有一些人下车,同时也会有一些人上车,与我们同行.
作者:王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毒奶粉事件”以来,肾结石一跃成为全民为关注的疾病之一.但是预防结石,仅仅关注奶粉的安全还远远不够,需要注意的也绝不仅限婴幼儿群体.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结石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群体涵盖所有年龄层,并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中办公室“白领”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作者:朱立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大学毕业后,我与小刘一起应聘到一家大公司.为了迅速立足,我们都想尽一切办法表现自己,期待能得到领导的注意,给将来打下坚实基础.小刘很勤快,也很开朗,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水扫地,节假日主动加班,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只要有求于他,即使他做不来也会硬着头皮承揽下来.而我似乎有些木讷,虽然也履行着一名职场新人该尽的义务,但远没有小刘那么积极.只是我每天坚持晚走一个小时,在公司看书看资料,希望在被考察的日子里有一些进步,就算没有被录用,我也有自己的收获,为将来打基础.
作者:程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那时候,她在车间里做化验员,长得漂亮可人.他比她大3岁,性情耿直,喜欢打抱不平.因此,他在同事里的威望很高.在下夜班之后,他总是小心翼翼地把她护送回家,风雨无阻.两年后,她选择嫁给了他.就在他们的女儿刚上小学的时候,他们所在那家厂子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他俩双双下了岗,每月只领取几百元的生活补贴金.
作者:矫友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小史是个高三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可是半年前,小史经常感到紧张焦虑,担心自己考试不理想,发挥失常,考不上重点大学.他认为,考不上重点大学就没有前途,还会连累父母在亲朋好友面前抬不起头……所以,他天天复习到很晚,虽然时间用了很多,但效率却越来越低,注意力也越来越不集中.越这样小史就越着急,而考试成绩似乎也和他对着干,更加不理想.一想到马上要高考了,小史就开始浑身冒冷汗、心慌、手抖……
作者:杨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刘墉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他字崇如,号石庵,享年85岁,是古代文人中的寿星.刘墉为官忠君爱民、正直不阿,深得百姓喜爱;在养生方面,他也有独到之处,值得当代人借鉴.A刘墉善于用脑,才华出众,智慧超群.他自幼好学,年轻时就熟读诗书,博古通今.科考时他高中头名,乾隆宣他上殿面试,朝中的文武大臣见他身材矮小,又驼背,均有讥讽之意.乾隆让他以自身为题,咏诗一首.
作者:艾里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每天早上的闹钟响起,是我忙的时候,赶着时间上班、做早餐、喊儿子起床.可往往是在这个时候,儿子赖在床上磨磨蹭蹭,搞得我烦躁不堪,他也是哭哭啼啼的到学校.我向当老师的妹妹求教,她说:“给他10分钟的缓冲期.我们午休叫醒孩子,都要按两次铃,10分钟,让他们慢慢起床.”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Q老师!您好!我的孩子2岁半了,过去还挺乖的,但近非常爱发脾气,还特别爱顶嘴说“我长大了”,非要自己穿裤子、衣服,刷牙,拧瓶盖,拿筷子等,只要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又哭又闹,孩子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呢,我该怎么办呢?
作者:秦艳霄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