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个女人两家小店

吴敏

关键词:
摘要:我家楼下有两家小店,一个服装店,一个水果店,店面差不多大,经营者分别是两个30岁出头的女人.服装店裁缝姓于,人挺随和,邻居闲来总喜欢到她的店里坐坐.长了,有件事情就传开了:大家看到,每次西服挂完里子要封口时,她总要费力地把衣服从那开口处翻出,然后拿出一把小剪刀,仔仔细细地剪上面的线头.有人忍不住了,问她:“那些线头何必剪呢?把口封住,一直把这件衣服穿旧扔掉也没有人能够看到里面.”谁知她淡淡一笑,说:“做生意讲究的就是良心.别人看不到,我能看到.”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是时候告别“买买买”了!

    当今,“买买买”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新年礼物似乎已经不能再给身边人带来惊喜和幸福.要怎么过才能让这个传统的节日不虚度,能让我们在酒足饭饱、衣食无忧之余,感受到别样的幸福感呢?A与朋友来一场忘年会吧聚会不外乎吃饭、喝酒、K歌、打游戏、吹牛闲聊.朋友之间不约怕淡了感情,吃吃喝喝又提不起兴趣,何不来一场高质量约会,让友情的联络配上真情的交流?!

    作者:张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毕业前,小兰奇怪的恐惧

    小兰是一名大四的学生,眼看就要告别四年的大学生活,踏上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小兰对工作后的生活充满了憧憬,但也舍不得这四年朝夕相处的好友以及这美好的校园生活.可是,就在毕业前的一个月,母亲接到小兰的一个电话,电话里小兰告诉母亲,她没法再在学校里待着了,学校里的同学和这个环境太可怕了,想要回家了.

    作者:黄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把“心”带回家

    A齐涛赴海外工作多年,连续三个春节只能在大洋彼岸遥祝父母亲朋.今年初,恰逢公司有个回国调研的项目,他终于能在家里过春节了,公私兼顾,岂不美哉!可是,麻烦接踵而至:想要问候的长辈、拜会的亲友众多,他的时间精力有限、分身乏术,又不愿意怠慢得罪任何一位,这可如何是好?

    作者:沈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善意的种子

    女孩洛洛是一个依善意行事的人.大学毕业那年,洛洛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做企划.公司经理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不过,接人待物却有些傲慢.那些老职员也对洛洛吆五喝六,这是新职员的必修课,她懂,她忍,毕竟现在工作太难找.

    作者:梦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家有“俗妈”

    成长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老妈很俗气.她胖乎乎的、嗓门洪亮,有时候被我气极时会怒斥我“傻瓜”;做菜时偶尔情绪狂躁:“凭什么我要给你们做几十年的饭!”后来,我遭遇了一场事故,在家养伤的日子里,寂寞时只能和父母交流,我逐渐发现,就是这样“俗”的老妈,她也有过现在的我正经历的美好的少女时代.后来她成为了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并教给了自己的女儿很多人生“打怪”路上必备的知识.

    作者:陈梦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淘男驾到,请签收

    一我刚进公司时,王光磊天天给我送玫瑰示爱.我不拒绝,也不接受.渐渐,爱情降温,我们竟成了铁哥们.后来,王光磊问我为什么不喜欢他.我想了想说:“我不喜欢男追女,太缺乏新意,女追男多刺激.”这话让王光磊有些黯然:“你还是没看上我嘛!不然怎么不追我?”这句话像个囫囵下咽的枣,噎得我上不来气.

    作者:心若无尘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终点前的“较量”

    在西班牙举行的一次自行车赛上,两名选手实力接近,双方你追我赶.就在要接近终点时,突然,微弱领先的车手自行车爆胎.他跳了下来,扛起自行车向终点跑去.紧随其后的车手放慢速度,放弃超越,直到终点……

    作者:张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年是一扇门

    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新的一年踏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翩翩走来.新年是一扇门,轻轻推开,清新的空气拂面而来,舒缓,轻盈,新鲜,我们迎来崭新的一天,到处都是透亮的光彩,到处都是灿烂的笑脸,到处都充满着亮丽的梦想.

    作者:钟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八卦亲友团”,还需巧应对

    小晴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学校刚放寒假,她就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回乡的火车.备战考研的艰苦岁月里,她想念的还是妈妈的拿手菜.美味和亲情所带来的幸福感还未退却,烦恼却已扑面而来.亲友们见到她,总离不开询问几个主题——工作、婚姻和学业.二婶问:“晴啊,工作确定了吗?本科毕业应该能找个好工作的.你看你表弟,读书没有你成器,技校毕业学了门手艺,人家现在每个月收入万八千的呢.”

    作者:沈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恋情

    他突然喜欢上她.那日黄昏,放学了.天色已暗,他下楼,她也下楼,在一群花枝招展的女生中间,她素朴得像一棵狗尾巴草.她不穿高跟鞋,不穿紧身裤,不佩戴挂件,头发拢在脑后,随意挽成一束,笑容轻浅.他的眼前,仿佛有小溪流过.

    作者:丁立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令人“害怕”的女生

    小薇是一个高一年级的女生,在一次心理课后,小薇拉着我跟我说了她的烦恼.原来,小薇因为脾气暴躁,不高兴时会打骂同学,所以,同学都有些“怕”她.她在班上没有朋友,久而久之,她的性格也越发孤僻,不愿意跟同学来往.也许是第一次咨询,还有所顾忌,小薇只透露了人际交往的问题.但是我能感到,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作者:母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专为老年人开的 健身房

    前不久,公司派我去美国纽约洽谈一笔商贸业务.谈完业务后,我顺道看望了住在纽约的叔叔.叔叔今年70岁了,可身体还健壮得像一个老小伙子.我问叔叔身体怎么保养得这么好,叔叔笑着说:“这都是到健身房锻炼的结果.”我脑子一时有点转不过来了.在国内,去健身房都是年轻人或是成功人士的专利,老年人健身锻炼都去公园或者广场,从不涉足昂贵的健身房.

    作者:佟才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当心成为“路怒族”

    朋友买了一辆车,三番五次地打电话,邀请我去给他“鉴定、指导一下”.说是“指导”,其实是让我“知道—下”.可我没留心过那款车型,压根儿就不懂,想着即使见了面也就说说恭维的话,去不去意义都不大.于是,就以加班为由,推脱,婉言谢绝.后来,被他冷嘲热讽一番之后,我还是去了.不出所料,他听了我的“鉴定”,很受用,非要载我去兜风.他兴致很高,我心想,“既来之则安之”,客随主便吧.但没想到,一路上,他的情绪也影响到我的情绪.

    作者:范俊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孙女儿教我普通话

    去年国庆节,女儿一家来到江西宜丰县看我.那几天,我和外孙女儿天天在一起,但我说的话,有许多她听不懂.她老问我:“外公,您说的什么呀,我怎么听不懂?”我只好重复一遍刚才说的话,她还是听不懂.

    作者:刘庆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怎么“比”“合理”

    Q老师:您好!一篇《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的帖子曾经在微博、论坛里处处可见,虽然现在这篇热帖已悄然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别人家的孩子”依旧是我们的阴影我是一名高中生,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都会拿别的班的同学或者别人家的孩子跟我们比,比学习成绩、比学习习惯、比兴趣爱好,在这种比较下,只能让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让人心烦,老师,您说,怎么样的比较才更合理呢?

    作者:秦艳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拿什么告慰母亲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监区里有一名服刑人员情绪失控,在车间劳动时撬下裁纸刀的刀片藏在身上,所幸被及时发现……见到他时,他的五官扭曲,异常激动.他爱的母亲去世了,父亲知道他与母亲的感情,怕他接受不了,一直没敢告诉他.其实,他的母亲几个月前就离开了人世.亲人的离世对每个人来说似乎都会有种预感,他打亲情电话时听不到母亲的声音,想到母亲在他入狱前就身患重病,一种不祥的感觉涌上心头,他问起时,父亲支支吾吾,前两天接见时,在他再三追问下,父亲没有办法才告之实情.听到这个消息,他的精神支柱崩塌了.

    作者:沈青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我是个文艺女青年

    我是个标准的文艺女青年,满口文艺范儿.有人说,现在的文青都做作、矫情,既自卑又自恋.我在小学的时候就中了它的毒,那些难以名状的忧郁和哀愁,始终挥散不去.我想,这样的人生才有哲理和诗意啊.

    作者:李愫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冬日恋歌

    冬日暖暖地照在大地上,多少年轻人在南国暖冬里开始收获幸福,选择在这冬天里喜结连理.10月、11月和12月都是婚庆的繁忙月份,温暖的鞭炮声、喜庆的婚车,让城市、乡村充满了喜庆.小侄子的婚宴喜酒在幸福酒楼举行,下周是表弟的婚宴……那温馨的场景、各方亲朋好友汇聚见证美好的一刻,是难忘的爱的宣言.记得我的婚礼也是在冬日农历十一月,这是我喜欢冬天的一个理由,冬天总有美好的记忆.

    作者:梁佩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两个女人两家小店

    我家楼下有两家小店,一个服装店,一个水果店,店面差不多大,经营者分别是两个30岁出头的女人.服装店裁缝姓于,人挺随和,邻居闲来总喜欢到她的店里坐坐.长了,有件事情就传开了:大家看到,每次西服挂完里子要封口时,她总要费力地把衣服从那开口处翻出,然后拿出一把小剪刀,仔仔细细地剪上面的线头.有人忍不住了,问她:“那些线头何必剪呢?把口封住,一直把这件衣服穿旧扔掉也没有人能够看到里面.”谁知她淡淡一笑,说:“做生意讲究的就是良心.别人看不到,我能看到.”

    作者:吴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在沙雅,和胡杨对话

    1车行大漠,茫茫无际.这儿是沙雅,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龟兹故地.朋友说,这儿的每一处,都可能诞生过一首唐诗,产生过一段传奇,留下过一个故事.听了,我的心里陡然静了下来,一种神圣感,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一种岁月的沧桑感,油然而生.望着窗外,望着眼前的沙漠,望着无边的天空,望着晨曦中的朦朦胧胧,我的耳边,响起了驼背上公主的琵琶声,响起向晚的胡茄声,响起了驼铃清新如水的声音,也响起诗人长长的吟诵声.

    作者:余显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