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大鹤
母亲60多岁了,白头发多了不少.我总劝母亲去染一下头发,母亲说什么也不去,说老了有白头发是正常的.前些日子,老家有事,爸妈要回去一趟.我知道,其实他们早就想回去看看了,老人们都有舍不开的故乡情.正好,我也有5年没回去了,这次陪爸妈一起回去.
作者:荒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联络会诊是为临床专业的各科室服务的,只要门诊或住院的患者在精神、心理、行为等层面出现问题,联络会诊可以为他们提供专业的评估、干预治疗或者是协助.也许我们会习惯地把主动参与的叫联络,把被动应邀的叫会诊,其实不然.
作者:魏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学毕业后,她应聘到一家贸易公司做销售员,由于没有经验,业务开展得不顺利.半年后的一天,公司要搬迁到新的办公楼办公,她和几名同事负责清理办公室的杂物,有一些离职人员留下来的废纸被扔到了废纸篓里,她无意中看到其中一张纸上写满了姓名及联系方式,足有30多位,她想,是不是离职人员留下的客户资料呢?这些客户关系,应该是可以利用的呀!于是,她便按着上面的联系方式给其中的一位河北客户打了电话,她刚介绍完自己,那位客户就大声说道:“这么长时间都联系不上你们啊!可把我急坏了……”原来,离职人员以前和这位客户做过一笔儿童滑板的生意,销售情况非常好,这位客户打算再订购一批,但却再也联系不上以前的那名业务员了.
作者:蒋大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我大学毕业那年,正赶上全球金融危机,毕业有些日子了,工作却还没有着落,每天仅靠到街上发广告单惨淡度日.转眼冬天就到了.由于没有稳定工作,我的生活过得很惨,租住在地下室里,穿着薄薄的旧棉衣,一顿三餐靠白水煮面对付肚子.
作者:佟才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你吃过绿面条吗?我吃过.年少时,有一次生病,说是生病,其实也不过是一次小小的感冒,持续几日不见好转.病中,憔悴萎靡,食欲不振,口中淡而无味,什么都不想吃.那时候,食欲一直很奋,难得有胃口不好的时候,偶然的食欲不好,没有胃口,就把母亲吓坏了.
作者:积雪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冬日暖暖地照在大地上,多少年轻人在南国暖冬里开始收获幸福,选择在这冬天里喜结连理.10月、11月和12月都是婚庆的繁忙月份,温暖的鞭炮声、喜庆的婚车,让城市、乡村充满了喜庆.小侄子的婚宴喜酒在幸福酒楼举行,下周是表弟的婚宴……那温馨的场景、各方亲朋好友汇聚见证美好的一刻,是难忘的爱的宣言.记得我的婚礼也是在冬日农历十一月,这是我喜欢冬天的一个理由,冬天总有美好的记忆.
作者:梁佩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小晴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学校刚放寒假,她就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回乡的火车.备战考研的艰苦岁月里,她想念的还是妈妈的拿手菜.美味和亲情所带来的幸福感还未退却,烦恼却已扑面而来.亲友们见到她,总离不开询问几个主题——工作、婚姻和学业.二婶问:“晴啊,工作确定了吗?本科毕业应该能找个好工作的.你看你表弟,读书没有你成器,技校毕业学了门手艺,人家现在每个月收入万八千的呢.”
作者:沈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现代技术+传统文化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既不浪费现代资源,又可以“假装”文化.例如,手机、电脑是现代技术也是媒介,而传统文化可以借助这些媒介发挥作用.我们看到,每到过年,很多人的拜年短信、微信都是转发,因为缺少个性而让人觉得缺乏诚意.
作者:李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表姐的儿子进入初中后,逆反情绪严重,成绩落在了班上后几名,眼见考高中无望.感觉自己黔驴技穷,表姐来到我家,六神无主、几近崩溃.让表姐尽情诉说事情的原委和心中的困惑之后,我没有直接去安慰她.我描述了表姐这些年做的事情,让她了解到她的付出和努力,以及我们对她的肯定.
作者:于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那一年我大学毕业,正好一家大公司到我们学校招聘,我成为幸运儿.我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从上班的第一天起,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去,并渐渐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公司为了培养后备人才,特意决定挑选几名新人前往公司总部见学帮带,重点培养,我自然而然地成为其中一员.临行前,经理特意找到我,对我说:“程,到总部后你要虚心学习,我对你充满期望.”经理的一番鼓励,顿时让我热血沸腾,我决心回来的时候,让全公司的人看到另一个我.
作者:程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近年,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扩展,运动软件如雨后春笋而被广泛使用.这些手机APP让喜爱运动的人们如虎添翼,不仅给日常运动增加了较为详尽的数据功能,而且通过各种内部奖励设置,让每一位软件使用者可以掌握自己的运动动向,进行纵向对比.同时,又可以通过软件中的运动圈开展与他人的横向比较.让运动不再孤单,并充满挑战.
作者:李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十岁那年,秋天,跟母亲去田里拔花柴(棉花秆).母亲在田地里忙活,我在地头边玩儿.地上铺满黄灿灿的树叶,间或有几片墨绿,棕红夹杂其间,仿佛一床大花被,踩在上面,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听极了.我高兴地在上面跑来跑去,累了,正要停下来休息,忽而看见一根细铁丝躺在脚边,弯身捡起,便又开始一片片串起树叶来.
作者:化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1车行大漠,茫茫无际.这儿是沙雅,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龟兹故地.朋友说,这儿的每一处,都可能诞生过一首唐诗,产生过一段传奇,留下过一个故事.听了,我的心里陡然静了下来,一种神圣感,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一种岁月的沧桑感,油然而生.望着窗外,望着眼前的沙漠,望着无边的天空,望着晨曦中的朦朦胧胧,我的耳边,响起了驼背上公主的琵琶声,响起向晚的胡茄声,响起了驼铃清新如水的声音,也响起诗人长长的吟诵声.
作者:余显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Q老师:您好!一篇《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的帖子曾经在微博、论坛里处处可见,虽然现在这篇热帖已悄然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别人家的孩子”依旧是我们的阴影我是一名高中生,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都会拿别的班的同学或者别人家的孩子跟我们比,比学习成绩、比学习习惯、比兴趣爱好,在这种比较下,只能让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让人心烦,老师,您说,怎么样的比较才更合理呢?
作者:秦艳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成长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老妈很俗气.她胖乎乎的、嗓门洪亮,有时候被我气极时会怒斥我“傻瓜”;做菜时偶尔情绪狂躁:“凭什么我要给你们做几十年的饭!”后来,我遭遇了一场事故,在家养伤的日子里,寂寞时只能和父母交流,我逐渐发现,就是这样“俗”的老妈,她也有过现在的我正经历的美好的少女时代.后来她成为了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并教给了自己的女儿很多人生“打怪”路上必备的知识.
作者:陈梦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徐州的一位高一女学生在电邮中说:这是我进入高中过的第一个夏天,也是我过得苦恼的一个夏天.那天我上体育课,内容是500米长跑.跑到一半的时候,班上的同学已成“散兵游勇”状,有的干脆放弃赛跑,站在跑道边上休息.我气喘吁吁地向坐在地上的几个女生打着继续跑的手势,被她们拒绝了,可前边几个休息的男生一边对我指手画脚,一边笑着对我说:“我们陪你跑吧.”
作者:姚扶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去年国庆节,女儿一家来到江西宜丰县看我.那几天,我和外孙女儿天天在一起,但我说的话,有许多她听不懂.她老问我:“外公,您说的什么呀,我怎么听不懂?”我只好重复一遍刚才说的话,她还是听不懂.
作者:刘庆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80、90后的这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中的许多人漂泊在外,离开父母之后总是会缺少一种归属感和亲密感,朋友就变得特别重要.但是,朋友间的亲密关系也要讲究方法,讲究度,并不是所有无限制的亲近行为都能够让我们更加亲近,有时适得其反,甚至会造成嫌隙,无法弥补.
作者:韩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在西班牙举行的一次自行车赛上,两名选手实力接近,双方你追我赶.就在要接近终点时,突然,微弱领先的车手自行车爆胎.他跳了下来,扛起自行车向终点跑去.紧随其后的车手放慢速度,放弃超越,直到终点……
作者:张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女孩洛洛是一个依善意行事的人.大学毕业那年,洛洛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做企划.公司经理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不过,接人待物却有些傲慢.那些老职员也对洛洛吆五喝六,这是新职员的必修课,她懂,她忍,毕竟现在工作太难找.
作者:梦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