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超
作者:郝延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抽动症的孩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精力充沛型.静不下来.做沙盘时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嘴会一直不停.二、拘谨沉默型.这类孩子比较安静,做沙盘时会不断看老师的评价.1抽动症孩子的特点抽动症的孩子性格多偏内向,不善于表达.有的孩子开始表现为频繁地眨眼睛,特别是跟父母或老师提出要求时不断眨眼睛.家庭中父亲容易忽略孩子的问题.往往孩子已经在学校惹事,老师要开除时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这样往往会错过佳治疗期.孩子在学校会控制自己,在家里放松的环境下抽动表现可能会明显.
作者:韩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地球一刻不停地自转公转,日子一天天流走,时光静悄悄地在晚上潜入每个人的房间为每个人勾描相貌,为老人脸上添上几笔皱纹,为年轻人磨平棱角,为孩子擦去稚气.我一直以为身边的所有人依然年轻,可当我仔细观察时,他们都老了.时光,您请慢慢来.
作者:金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物候转换到冬天,季节宛若脱胎换骨一般,变得寂静安恬.像熟睡的孩子,心思洁白,纯净安然.只是玩累了,收起活力和光芒,歇一歇,养养精神.静静的,寂寂的,一点儿也不寂寞.郊外的旷野上,也是一片寂静.说旷野而不说原野,是有缘由的.冬天的景致称得上一个“旷”字,又悠远又开阔.
作者:耿艳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这是一次20人的萨提亚模式团体个案督导,其中有一大半咨询师我不认识,所以坐在被督导者的位置上时,心中有些小紧张.督导师待大家安静下来后,询问了团体中每一位成员今天来到这里的期待,简单与大家做了联接,督导就正式开始了.
作者:斯上雯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当前,我国关于心理咨询行业的法律规范主要是2013年开始实施的《精神卫生法》和部分地方出台的精神卫生条例、办法,例如2015年开始实施的《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精神卫生法》对心理咨询行业的工作者有着基本性的、原则性的规范.
作者:郑秋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1儿子阳阳要过六岁的生日了,日期和想要的礼物,他都翘首以盼,都记得一清二楚.但是,更为急切,并为之牵挂已久的,是我的母亲.这不,她提前一周就五次三番地打电话,说要从老家来省城给阳阳过生日.我以为她只是说说,就劝慰她来不来都行,天热、路远,六十多岁的她又晕车,来回折腾;再加上老家要收麦子了,农活多,家里田间离不开她.
作者:范俊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去另一个城市办事.空气里处处飘荡着生动的气息,一缕一缕,仿若春天萌动的绿,心也被浸濡得润酥酥的.犹豫了一整天,到底想不出要不要拨通那个号码.晚饭后,出去散步.不知不觉,来到那条鹅卵石铺就的小路.路很长,很窄.两个人在上面走,会有点儿拥挤.如果是恋人,恰恰好.
作者:化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钟女士说,她在跟别人讲话时,总会感到自己的嘴角会朝右侧歪斜,有时甚至还会不能控制地从右侧嘴角流出口水.医生根据钟女士的描述,为她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辅助检查.可是,除了头部核磁提示在基底节部位有一点点钙化灶,其他的检查都没有任何问题.并且,这个钙化灶也根本无法解释钟女士的嘴角歪斜和流口水的现象.
作者:一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他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大公司工作.虽然毕业于名校,虽然有过大半年的实习时光,但他深知自己在业务上一定很薄弱,于是他在公司里非常勤奋好学,没有做过的总要去做一做,不懂的总要去问一问.
作者:贾子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故事分享一:我中午刚回到家,儿子放下手中的积木,表情严肃地跑过来告诉我:“妈妈,美国炸了中国在南斯拉夫的大使馆,死了好多人呢……我刚从电视上看到的!”我蹲下身抱抱他:“儿子,你真棒!这么小就关心国家大事了!(当时儿子两周多)妈妈工作忙,你能每天把看到的新闻跟妈妈讲讲吗?也帮妈妈多了解些国家大事.”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柔和的灯光,舒缓的音乐,十二位身着翠绿色旗袍的女子从舞台深处袅袅走来,观众不觉眼前一亮,仿佛迎面送来一股清新绿意.若不细看,你一定不会发现她们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而且其中之一还是我的婆婆.
作者:青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1雪花飞舞.初相识,他把字写错了一个,害得她跑上讲台去纠正,他改过来,随后请她吃饭,说感谢,说要不就丢丑了;她不去,他又买了糖送到她寝室里,大家都吃了他的糖,含着糖果,她冲他说“拜拜!”他硬是不走,硬是不走,一向沉稳干练的小伙子,眼神有些慌张,佯装镇静,他微笑地望着她宿舍的寝室长,年长的一位南阳姐姐.
作者:秦渭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是令人向往的,但对于罹患精神疾病的患者来说,他们的婚姻生活难免会因为身心的异他性而受到影响.有些人婚前隐瞒自己的病史,在婚后发病,导致另一方提出离婚的诉求;有些人婚后罹患精神病,对家庭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夫妻感情破裂.本文就婚姻中精神疾病患者婚姻关系的两则案例进行详解和分析,给予法律层面上的一些知识普及,希望因精神疾病而不幸的婚姻关系越来越少,人们能够正视并协调解决出现的种种问题.
作者:李鹏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那年,他和她恋爱,一心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于是决心自己投资做生意.她为了支持他,不但拿出所有的积蓄,还辞掉了原来的工作,每天和他一起奔波,不管多累也不曾抱怨.尽管他们很努力,也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这次投资还是失败了.他不但赔光了她的积蓄,还欠下了20多万的外债.
作者:刘改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前几天,在去菜市场的路上,遇到了一起退休的李教授,他烦心地说,家里雇了一个中年保姆,挺有意思:她有时会偷偷拿我家的东西,也不拿值钱的,就是一头蒜,两块姜,半斤花生米什么的.李教授发现后,就跟保妇说,你喜欢或者需要什么,说一声再拿也不为过,反正有些东西都是消费品.但保姆不听劝阻,该拿还是悄悄拿.
作者:韩学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和林军相识的时候,我正处在“生不逢时”的夹缝中:刚刚结束了一场长达三年多的感情,又逢公司裁员失业.为了生活,我这个以前的电脑工程师,只能屈尊做一个普通的程序员.那段时间,心里的伤疼、郁闷、憋屈、哀愁弥漫心头经久不散,灰色成了生活的主旋律,以前爱笑爱说的我成了“沉默寡人”.每天除了做事,大部分时间我独坐一隅,独自无言想心事.
作者:袁跃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1伏天,夜晚十点,华灯灿灿的上海外滩,依然被罩在近四十度高温的无形蒸笼中.两个年轻保安,正对着一个跑进草坪摆姿势让人拍照的女人叫喊.两人除沙哑的声音引人注意,更惹眼的是与季节不合拍的长衣长裤.
作者:王继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朋友凌约我喝茶,还没坐下,她就絮絮叨叨起来:“你说我对芬多好,可是你看她是怎么对我的,我家里房子装修,她不让我出去租房子,说她家房子大,可以暂住一些日子,可是这才半月不到,就嫌我了.姐,芬当年生病时,我俩可是不分白天黑夜地照顾了她好几个月呢,你说说,她还有良心没?”
作者:王举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就像儿童强迫症在识别上存在很多误区一样,治疗时机的把握和有效治疗的实施也是众说纷纭.究其原因,主要是低估了儿童强迫症的危害和早期防治的作用.其实,儿童强迫症是公认的精神科顽症,如不及时治疗将影响终身.成人中许多严重的强迫症就是源于儿童期的强迫症没有给予及时的治疗.不但强迫症状直接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而且患儿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心理矛盾和冲突感突出,自我痛苦感往往超过严重的精神疾病.
作者:郑毅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