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
前阵子为了赶一个项目,荣女士起早贪黑地查资料、做方案.连续忙碌了一个星期,荣女士总算写出了比较满意的报告.好不容易盼到交接报告会那天,怀着既紧张忐忑又有些期待的心情,荣女士做完了项目报告.那天刚好是个周六.吃过午饭,上午还神采奕奕的荣女士一下子觉得心身疲惫.刚好下午没有其他安排,荣女士盘算着下午一定要美美地睡上一觉来缓解一周的辛劳.
作者:星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去另一个城市办事.空气里处处飘荡着生动的气息,一缕一缕,仿若春天萌动的绿,心也被浸濡得润酥酥的.犹豫了一整天,到底想不出要不要拨通那个号码.晚饭后,出去散步.不知不觉,来到那条鹅卵石铺就的小路.路很长,很窄.两个人在上面走,会有点儿拥挤.如果是恋人,恰恰好.
作者:化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地球一刻不停地自转公转,日子一天天流走,时光静悄悄地在晚上潜入每个人的房间为每个人勾描相貌,为老人脸上添上几笔皱纹,为年轻人磨平棱角,为孩子擦去稚气.我一直以为身边的所有人依然年轻,可当我仔细观察时,他们都老了.时光,您请慢慢来.
作者:金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物候转换到冬天,季节宛若脱胎换骨一般,变得寂静安恬.像熟睡的孩子,心思洁白,纯净安然.只是玩累了,收起活力和光芒,歇一歇,养养精神.静静的,寂寂的,一点儿也不寂寞.郊外的旷野上,也是一片寂静.说旷野而不说原野,是有缘由的.冬天的景致称得上一个“旷”字,又悠远又开阔.
作者:耿艳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抽动症的孩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精力充沛型.静不下来.做沙盘时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嘴会一直不停.二、拘谨沉默型.这类孩子比较安静,做沙盘时会不断看老师的评价.1抽动症孩子的特点抽动症的孩子性格多偏内向,不善于表达.有的孩子开始表现为频繁地眨眼睛,特别是跟父母或老师提出要求时不断眨眼睛.家庭中父亲容易忽略孩子的问题.往往孩子已经在学校惹事,老师要开除时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这样往往会错过佳治疗期.孩子在学校会控制自己,在家里放松的环境下抽动表现可能会明显.
作者:韩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那年,班里来了一个英俊的男老师.他身材挺拔,眼神清亮,头发纹丝不乱,鼻梁上架着金线眼镜,走起路来,虽不是踱着方步,但也是有板有眼,很有范儿,举手投足间有股淡淡的书倦气,周身上下洋溢着逼人的青春气息.
作者:积雪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1伏天,夜晚十点,华灯灿灿的上海外滩,依然被罩在近四十度高温的无形蒸笼中.两个年轻保安,正对着一个跑进草坪摆姿势让人拍照的女人叫喊.两人除沙哑的声音引人注意,更惹眼的是与季节不合拍的长衣长裤.
作者:王继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来诊的是一位40多岁的母亲,代女儿阿芳来咨询.阿芳,20岁,今年7月份收到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阿芳终于实现了自己及父母的大学梦,一家人别提有多高兴了.暑假父母陪女儿游山玩水,心情无比喜悦.转眼到了9月份,女儿要离家住校了,母亲有些担心,因此来求助医生.
作者:高成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一提到心理治疗,绝大多数人印象中的情景都是一位治疗师面对一位求助者,这是一对一的治疗模式.其实,心理治疗并不只有这一种形式,除了大家更为熟悉的“个体治疗”的形式外,还有“小组治疗”的形式,也就是1-2位治疗师,面对多位不同的求助者,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心理治疗.
作者:郭志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小张2012年大学四年级时出现自言自语,凭空闻声,觉得大家常用异样的眼神看他,怀疑周围同学议论他,电脑被人监控等表现,无法住在宿舍,辍学在家.他父母担心其精神有问题而将其送至精神专科医院就诊,被收住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经药物治疗一个月后临床痊愈出院.2013年他找到了一份从事销售的工作,由于他很努力,工作业绩在同事中名列前茅.2014年经人介绍与妻子结婚成家.
作者:田红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冬阳像一个垂暮的老者,行动起来缓慢而迟疑,就是起床它也得到八九点钟.升起来了,光线也是那么慈爱温和,一点也没有热烈奔放的激情.瓦上的寒霜厚厚的,也要等到十点左右才开始一点点消融.看吧,屋顶潮了,湿了,檐下有水滴悄然落下,像是下了一场细雨.
作者:章中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就像儿童强迫症在识别上存在很多误区一样,治疗时机的把握和有效治疗的实施也是众说纷纭.究其原因,主要是低估了儿童强迫症的危害和早期防治的作用.其实,儿童强迫症是公认的精神科顽症,如不及时治疗将影响终身.成人中许多严重的强迫症就是源于儿童期的强迫症没有给予及时的治疗.不但强迫症状直接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而且患儿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心理矛盾和冲突感突出,自我痛苦感往往超过严重的精神疾病.
作者:郑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1儿子阳阳要过六岁的生日了,日期和想要的礼物,他都翘首以盼,都记得一清二楚.但是,更为急切,并为之牵挂已久的,是我的母亲.这不,她提前一周就五次三番地打电话,说要从老家来省城给阳阳过生日.我以为她只是说说,就劝慰她来不来都行,天热、路远,六十多岁的她又晕车,来回折腾;再加上老家要收麦子了,农活多,家里田间离不开她.
作者:范俊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作者:王少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他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大公司工作.虽然毕业于名校,虽然有过大半年的实习时光,但他深知自己在业务上一定很薄弱,于是他在公司里非常勤奋好学,没有做过的总要去做一做,不懂的总要去问一问.
作者:贾子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是令人向往的,但对于罹患精神疾病的患者来说,他们的婚姻生活难免会因为身心的异他性而受到影响.有些人婚前隐瞒自己的病史,在婚后发病,导致另一方提出离婚的诉求;有些人婚后罹患精神病,对家庭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夫妻感情破裂.本文就婚姻中精神疾病患者婚姻关系的两则案例进行详解和分析,给予法律层面上的一些知识普及,希望因精神疾病而不幸的婚姻关系越来越少,人们能够正视并协调解决出现的种种问题.
作者:李鹏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和林军相识的时候,我正处在“生不逢时”的夹缝中:刚刚结束了一场长达三年多的感情,又逢公司裁员失业.为了生活,我这个以前的电脑工程师,只能屈尊做一个普通的程序员.那段时间,心里的伤疼、郁闷、憋屈、哀愁弥漫心头经久不散,灰色成了生活的主旋律,以前爱笑爱说的我成了“沉默寡人”.每天除了做事,大部分时间我独坐一隅,独自无言想心事.
作者:袁跃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故事分享一:我中午刚回到家,儿子放下手中的积木,表情严肃地跑过来告诉我:“妈妈,美国炸了中国在南斯拉夫的大使馆,死了好多人呢……我刚从电视上看到的!”我蹲下身抱抱他:“儿子,你真棒!这么小就关心国家大事了!(当时儿子两周多)妈妈工作忙,你能每天把看到的新闻跟妈妈讲讲吗?也帮妈妈多了解些国家大事.”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这天工休期间,张媛突然笑得花枝乱颤,“我给群里发了一个笑话,你们赶紧看,笑死人了”.其他人看了,都哈哈大笑起来.思琪找了半天,手机上却没有任何新信息,便下意识地说:“你发在哪个群,我怎么没看到.”说完这句话,周围突然一阵安静,思琪抬起头,正好看见一个同事朝另一个同事使眼色,她突然好像明白了什么,一股被孤立的伤感瞬间让人心塞.
作者:高小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这是一家大公司,世界五百强企业,能进入这家公司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因此,每一个员工对这份工作都不敢怠慢,都全力以赴.一天,因为要准备明天的招标计划书,企划部的人都在加班,他们忙得昏天黑地,连晚饭都顾不上吃,主管看着他们忙碌而疲惫不堪的样子,就赶紧叫了外卖,招呼他们边吃东西边休息一会儿.这时,主管发现浩生却不在.他赶紧询问浩生怎么会不在这里,有人说,浩生承担的工作已经完成,他跟朋友看电影去了.
作者:月冷繁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