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跟着蜜蜂找花园

张燕峰

关键词:蜜蜂, 热情奔放, 大学校园, 院校, 青春, 高考, 地点
摘要:十八岁那年,她高考失误,只考上了一所二本院校,可毕竟心有不甘.就这样,她怀着满腹的惆怅和落寞来到了大学校园.面对一张张青春靓丽的年轻脸庞和一个个热情奔放的年轻身影,她的热情被一点点地点燃了.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慎独的境界

    在超市购物,看见一位大哥买了好多玻璃杯子,掉地上碎了一个,随后他立即走开了.就当我选好东西也要走开时,他却跟工作人员一起回来了,一边打扫碎玻璃,一边询问如何赔偿……这位大哥主动担责的做法颇有谦谦君子的慎独品行,让人心生敬意.

    作者:钟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有一种成长叫“自降身价”

    女儿刚满18岁,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今年高考,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录取.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将近两个月的暑假,她给自己安排勤工俭学的计划,初步定于做家教,一来可以锻炼自己,二来也能挣些零花钱.

    作者:王世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爱情桥

    那年,他和她恋爱,一心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于是决心自己投资做生意.她为了支持他,不但拿出所有的积蓄,还辞掉了原来的工作,每天和他一起奔波,不管多累也不曾抱怨.尽管他们很努力,也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这次投资还是失败了.他不但赔光了她的积蓄,还欠下了20多万的外债.

    作者:刘改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如何缓解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这个词,可以让我们想到很多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下班回家,需要在车里静静地待上几分钟再进家门;周末什么都不想干,就想“葛优瘫”;孩子背着沉重的大书包,无奈地抱怨“我好累呀!”其实,我个人也有很多类似的体验:白天的工作并不繁重,但下班回家后却感觉特别疲乏、打不起精神,甚至有时会有不想去上班的想法.与周围朋友交流后,发现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作者:李孜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嘴角歪斜的秘密

    钟女士说,她在跟别人讲话时,总会感到自己的嘴角会朝右侧歪斜,有时甚至还会不能控制地从右侧嘴角流出口水.医生根据钟女士的描述,为她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辅助检查.可是,除了头部核磁提示在基底节部位有一点点钙化灶,其他的检查都没有任何问题.并且,这个钙化灶也根本无法解释钟女士的嘴角歪斜和流口水的现象.

    作者:一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别让“小聪明”害了你

    前几天,在去菜市场的路上,遇到了一起退休的李教授,他烦心地说,家里雇了一个中年保姆,挺有意思:她有时会偷偷拿我家的东西,也不拿值钱的,就是一头蒜,两块姜,半斤花生米什么的.李教授发现后,就跟保妇说,你喜欢或者需要什么,说一声再拿也不为过,反正有些东西都是消费品.但保姆不听劝阻,该拿还是悄悄拿.

    作者:韩学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妈妈智慧,孩子幸运

    故事分享一:我中午刚回到家,儿子放下手中的积木,表情严肃地跑过来告诉我:“妈妈,美国炸了中国在南斯拉夫的大使馆,死了好多人呢……我刚从电视上看到的!”我蹲下身抱抱他:“儿子,你真棒!这么小就关心国家大事了!(当时儿子两周多)妈妈工作忙,你能每天把看到的新闻跟妈妈讲讲吗?也帮妈妈多了解些国家大事.”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娇惯中的孩子

    作者:郝延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晒太阳,暖日子

    冬阳像一个垂暮的老者,行动起来缓慢而迟疑,就是起床它也得到八九点钟.升起来了,光线也是那么慈爱温和,一点也没有热烈奔放的激情.瓦上的寒霜厚厚的,也要等到十点左右才开始一点点消融.看吧,屋顶潮了,湿了,檐下有水滴悄然落下,像是下了一场细雨.

    作者:章中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埋在心底的遗憾

    1儿子阳阳要过六岁的生日了,日期和想要的礼物,他都翘首以盼,都记得一清二楚.但是,更为急切,并为之牵挂已久的,是我的母亲.这不,她提前一周就五次三番地打电话,说要从老家来省城给阳阳过生日.我以为她只是说说,就劝慰她来不来都行,天热、路远,六十多岁的她又晕车,来回折腾;再加上老家要收麦子了,农活多,家里田间离不开她.

    作者:范俊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重回“云端”

    小枫是一位白领,只可惜他做得并不成功,因为老板每次让他乘飞机紧急公干,他总会找出各种理由推脱,实在推不掉也宁愿选择耗时较长的火车,不免耽误工作,让老板大为恼火.其实小枫本人也很苦恼,他曾多次试图克服这个问题,想去坐飞机,但临到进舱门的后一刻他又望而却步,终无功而返.他不知该怎么办,决定来我们心理诊室做治疗.

    作者:王娜;张国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人才不怕被打压

    朋友小聚,闺蜜阿华向我讲述了自己职场生涯的几次尴尬经历.阿华是一名优秀的师范生,曾担任过校园文学社的副主编,毕业时因家无人脉,只得按照“哪来回哪去”的原则回到家乡的中心小学执教.对此,阿华倒不在乎,自从登上教书育人的讲台起,便把全部精力和学识都献给学生.课上,她潜心执教,与学生积极互动;课下,她降低身份,时刻与学生打成一片.

    作者:孟祥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欲为大树,莫与草争

    他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大公司工作.虽然毕业于名校,虽然有过大半年的实习时光,但他深知自己在业务上一定很薄弱,于是他在公司里非常勤奋好学,没有做过的总要去做一做,不懂的总要去问一问.

    作者:贾子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听雪

    听雪,年年心情不同,听出的感受不同,听出的趣味也不同.●心情浮躁和烦闷时听雪,感觉身心舒泰,乱蓬蓬的思绪得到舒展,头脑变得清晰,心境豁然开朗.有一股清泉注入心田,宁静重回心胸,再次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再次感觉人间的美好和人心的温暖.

    作者:李景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家长对儿童抽动症存在的误区

    抽动症的孩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精力充沛型.静不下来.做沙盘时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嘴会一直不停.二、拘谨沉默型.这类孩子比较安静,做沙盘时会不断看老师的评价.1抽动症孩子的特点抽动症的孩子性格多偏内向,不善于表达.有的孩子开始表现为频繁地眨眼睛,特别是跟父母或老师提出要求时不断眨眼睛.家庭中父亲容易忽略孩子的问题.往往孩子已经在学校惹事,老师要开除时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这样往往会错过佳治疗期.孩子在学校会控制自己,在家里放松的环境下抽动表现可能会明显.

    作者:韩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心理咨询中的法律红线

    当前,我国关于心理咨询行业的法律规范主要是2013年开始实施的《精神卫生法》和部分地方出台的精神卫生条例、办法,例如2015年开始实施的《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精神卫生法》对心理咨询行业的工作者有着基本性的、原则性的规范.

    作者:郑秋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当婚姻遭遇精神疾患

    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是令人向往的,但对于罹患精神疾病的患者来说,他们的婚姻生活难免会因为身心的异他性而受到影响.有些人婚前隐瞒自己的病史,在婚后发病,导致另一方提出离婚的诉求;有些人婚后罹患精神病,对家庭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夫妻感情破裂.本文就婚姻中精神疾病患者婚姻关系的两则案例进行详解和分析,给予法律层面上的一些知识普及,希望因精神疾病而不幸的婚姻关系越来越少,人们能够正视并协调解决出现的种种问题.

    作者:李鹏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等待的日子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个有着国企背景的公司,也是一个大公司,能在这里工作是许多人的梦想.朝九晚五的生活,也让每一个人工作很有规律,压力也不大.一晃儿,在这里工作快两年了,也渐渐地适应了这种生活,也和这里的同事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作者:程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语气里藏着的小秘密

    在与孩子的日常交往中,每一位父母离不开这五个关键词:尊重、了解、理解、鼓励、陪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人父母,就要在生活中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让孩子耳濡日染.A六岁的儿子爱玩、会玩,对自己的喜好逐渐形成了习惯.每个周五下午放学之后,他一到家就开启了周末疯玩的模式:吃口味不一的零食,看笑点不断的动画片、玩花样繁多的玩具.人小鬼大的他,简直就是一支万花筒,自带娱乐功能,而且玩起来乐此不疲,把许多“正事”都不当回事儿.

    作者:范俊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水墨哲理漫画

    作者:王少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