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霞
离婚后,他胸中时常隐隐作痛,对前妻总有一种莫名的感慨与遗憾.他们是真诚地爱过来的,发过誓,割过脉,但在柴米油盐面前,所有的承诺—下子成了过眼云烟.平淡如水,味同嚼蜡,这样的爱情,如果再没有一丝一毫的风生水起,如何可以相濡以沫?争吵是常事,在家中吵,在孩子的学校吵,在他的单位也会喋喋不休.他是一位企业的高管,如何经得起如此多的纠缠,于是,索性离了吧,散了吧,如风如雨.僵持了一段时间,他不得不请了长假,去医院看病,再去心理医院看心理医生.
作者:古保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那年,妻子临产前,特需要有人照顾.岳父母在千里之外,加之农事繁忙,脱不开身,我只好回老家县城,找父母搬“救兵”.述说了难处,老妈满口应承,但眼神里又流露出对老爸的不舍之情和无奈.跟老爸惜别后,我带老妈坐高铁回到省城.老妈一到,就开始在医院和家里两头跑,忙前忙后,不亦乐乎,充满期待.直到妻子生了个白白嫩嫩的小丫头,老妈这才想起给老头子报喜,还想让他取个好名字.
作者:刘卫 刊期: 2017年第11期
Q 老师,您好!我的孩子很调皮,我常会就孩子不遵守规定、做错事进行惩罚,因为我小时候就是被父亲“打”大的,但是我爱人不同意我的做法,说惩罚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但有时候孩子的表现真是让人无法忍受,表现出来就是欠打.那么,孩子犯了错,到底要不要惩罚呢?究竟该怎么惩罚孩子呢?
作者:秦艳霄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好友书迪在一家消费品公司做后勤助理多年,认真兢业,但始终没被提升.她很苦恼,觉得领导太偏心,自己并不比升上去的那些同事差,于是悄悄去找新工作.谁知到新公司去面试时,HR真诚地对她说:“你工作经验和态度都不错,但就是表达能力较差,你写的对自己之前工作的总结和刚才口头表达你对消费品行业的理解,都显得混乱,措辞也有问题,而我们要招的是一名基础管理人员,不仅仅是埋头做事的基层职员.”看着书迪疑惑的眼神,HR给她看优秀面试者的文字资料和视频,书迪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表达能力真的被别人甩出好远,再联想到这些年来提升了的那些同事,确实都很善于表达,汇报材料一目了然,表达问题清清楚楚,而自己还曾多次在心里不屑:“他们不就是会说吗?领导真没眼光.”原来,会表达的人,真的很有优势.
作者:王月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1 “你为什么跑步?”“跑步有意思吗?”“你是怎样坚持下来的?”“看那个小伙子又在跑步了,他不累吗?‘”在我跑步的这半年的时间里,这是我听到的多的问话.我现在记录在悦跑圈的跑量是一千五百多公里,我一年的时间能跑多少,我还能跑多快,我能坚持跑多少年,这些问题我也只是偶尔想想,随即又上路了,永不停息自己的脚步,只要迈开腿,哪里都是跑道,跑过了,脚知道,这是我对跑步深的体会.
作者:赵林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我原本是农村的孩子,从农村当兵后,在部队当了干部,转业后就留在城市里.这么多年,我一直记挂农村,那里有我的兄弟姐妹,有我的亲朋好友,有我忘却不掉的乡土味道……在城市里居住的那些日子,我会带着老伴常常往村子里跑,都退休后,我俩商量:租间房子,到农村养老去!“到农村养老去”是世界潮流.在英国,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找个时间,搬进村里”.为什么选择去农村养老:一是农村生态环境优越,空气清新无污染,适宜老人居住;二是老人可以在农村有块菜地,种种菜,养养鸡,自给自足,有个寄托;三是远离闹市区,农村是修身养性、修养身息的好地方.
作者:陈永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红色和尖锐的物品是佳宏(化名)恐慌的来源,不论是看到还是脑海中浮现这两件物品,他就如一只惊弓之鸟,感到无限的不安.只有拼命洗手,洗到手都搓得起泡破皮,心中的不安感觉才像手中被冲走的肥皂泡沫,一扫而空.“我一见到尖的物品,就怕我会忍不住抓起来杀人,对象从以前念书时的老师到当兵时的班长、工作时的老板,还有……眼前的医生……”佳宏避开我的目光.
作者:王东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李荔,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一直从事精神科及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临床工作.主要医疗工作领域: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心理健康与教育.Q 不少家长对教育孩子特别用心,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但孩子却有厌学情绪,甚至出现躯体症状,作为医生,您是怎样处理的?A 如果我们在门诊遇到这样以躯体症状为表现的孩子,又有一些厌学情绪的,作为医生,我们首先需要区分这是由于精神方面或者情绪方面的障碍引起的躯体症状和厌学,还是一个心理和父母养育层面的问题,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之前,需要了解一个关键的词:有限!先分享一个故事.小A是一个特别不会拒绝的人,因为碍于面子,每每收到友人的求助,就会像个消防队员一样勇往直前,也不会想想这事是否非他不可,所以大多数时间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话说有次小A终于遇到了人生中心仪的对象,两人约好了在某饭店吃饭约会,当两人正在非常愉快地谈天说地之时,他的朋友打来一个求助电话,请他火速去帮好友老婆处理车子故障,其实要是其他人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会马上回绝这个求助.
作者:刘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姐,我实在没法子了!大孩子天天发脾气,谁的话都不听,作业也不写,一说他就生气乱摔东西……”近一位妈妈电话里向我求助,苦恼面对自己的孩子束手无策.这位妈妈是我的一位亲戚,平时经常走动,小男孩今年8岁,读二年级,在我的印象中他乖巧、懂事、定心,怎会有如此反差呢?带着疑惑,我走进了这个家庭.暖暖的午后,给我开门的正是那个小男孩,“阿姨好!”小男孩还是那么有礼貌,我趁机表扬了他,开门后又为我找来拖鞋换.很难相信小男孩会像妈妈描述的那样歇斯底里,通过一下午的观察与交流,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作者:王爱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常常听到有人说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头疼精神不好,很是为此担忧难受.那么,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改善睡眠的质量呢?下面有几点建议,大家不妨试试.
作者:成淑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小科在同事眼里是个不喜多言、认真工作的模范员工,沉默的他以细致、全面闻名整个公司,大家都喜欢将手头的工作让他帮着再审核一遍,以确保准确率.对于这些不经意间增加的工作量,小科从来没有推辞或怨言,加班加点也会帮同事搞定.入职三年多了,同事们戏称他是部门的金元宝,大家都对他这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宝贝赏识有加.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五好员工,却在一个夏日的午后,被同住公司集体宿舍的同事撞到他正入户偷窃邻居女同事晾晒的丝袜.
作者:马东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很多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人与人之间走近了,多少会看彼此不顺眼,而人与人之间看得久了,就又彼此顺眼了.这其中的心理很微妙,为什么会这样呢?1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下,我们是怎么对别人产生喜欢或讨厌的.根据自我意识心理学的“镜像效应”,生命与生命之间相互映衬,每个他人对于自己来说就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出自己在别人面前的样子,正如我们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模样,有趣的是,有的人照出狮子,有的人照出猫.但无论镜子里看到什么,我们在别人身上看到的样子,其实就是部分自己的样子.当我们看到别人身上存在着与自己价值观或评判标准相互匹配的地方,我们就容易对这个部分产生好感.
作者:吴琼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菁菁校园里,爱情激荡着每一个人儿,黄兰至少是个系花级的人物,追求者能组成好几个足球队了,而我遇到她的时候,她正和一个旅游管理专业的帅哥热恋,出双入对于校园里,怎么看怎么是一对璧人.她的男朋友叫常风,我的平凡相貌显然对他形不成任何挑战,反而让他趾高气昂,甚至,与我相比,让黄兰更觉得惬意.他高大挺拔,在旅游系又是先考得导游资格证的为数不多的一批人之一,所以也算是佼佼者了.由于形象气质好,兼有口才,所以他经常被社会的商业演出请去做主持人.
作者:袁恒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晚饭后,给同学打电话,我去找她玩几.其实,我是想让她帮忙推销银行卡.领导说,这个季度完不成任务的,扣除一个月绩效,外加通报批评.同学是老师,晚上要背课,让我去办公室找她,正中我下怀.办公室里一共坐着八个人,同学说,有两个请假的,我窃喜着想,一人办一张的话,我的任务就差不多完成了.和同学聊几句,我就开始往卡的话题上扯.同学十分会意地扭头朝同事吆喝,有想开银行卡的,找我同学啥.霎时,几个人的目光齐刷刷向我投过来.有个男老师说,你们贷款需要什么手续?
作者:化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朋友前两年很后悔,原因是他投资的一个项目失败了,他总是无限遗憾地说:“如果一年前我没有涉足这个行业,没有认识那几个合作伙伴,我绝对不会拿房子抵押去做这笔投资,也就不会走这一条路,让自己陷入困境.”他跟朋友合伙在外地做了一个工程,这一年里他吃住在工地上,风风雨雨,辛苦万苦一路走来,想着工程做完,就可以衣锦还乡,哪知道工程款迟迟收不回来,债务方总是以财务出了况状,资金周转不开为由,一直拖欠着.他从此踏上讨债的路,一讨没有,二讨没有,三讨还是没有.
作者:刘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有一次我去外地旅游,回来时给婆婆买了一条丝巾.婆婆看到后,眉开眼笑,连连说:“真好看!真好看!”看得出来,婆婆非常喜欢我给她买的丝巾.我曾经习惯给婆婆一些钱,因为不了解她的喜好,想让她喜欢什么就自己买什么.可我发现,无论给婆婆多少钱,带给她的快乐都不如收到我送的小礼物多.一条丝巾并不贵,但很合婆婆的心意,让她觉得我心里想着她,自然很开心.都说婆媳关系是家庭生活中的难题,但小礼物中却藏着婆媳相处的大智慧,小礼物是两个人沟通的纽带,感情这样传递着,彼此关系会越来越融洽.
作者:王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一切罪孽,或许是缘于我出差时的那个起意.临从巴黎回来时,我看中了一件纯白色的连衣裙,想象着原本就娇小的妻子穿上它时的样子,我就莫名地欢喜.果然不出所料,穿上裙子的妻子像个纯洁的天使,或许是妻子一霎间年轻漂亮了许多,或许是久别胜新婚,我的身体燃起熊熊欲火,激动地将她一把拥入怀中,可妻子并没有乖巧地配合,她被动地顺应着我.看着宛如初恋时青涩的她,我战斗着、进攻着,似乎要把积压了一个月的所有激情都要喷发出来,这次的我异乎寻常的勇猛.
作者:刘长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不管是什么原因的失恋,都需要一段时间去消化,不管是失恋的哪一方,都没有那么轻易地走出来,毕竟这是一段关系的终结,是一个习惯的突然打破.失恋或者离婚,永远都不是人生的终结,只是人生的一个小插曲,也是成长的契机.我们的朋友遇到了这样的情景,能做些什么让他能够顺利地走出来呢?●陪伴.刚刚失恋的时候是难熬的阶段,一条社会关系瞬间消失,这种心理落差的存在和习惯的被迫消失是很难承受的,这个阶段也是需要陪伴的,我们只是递纸巾、送水,保护他不伤害自己,不产生重大损失.在他需要拥抱的时候给他一个踏实的肩膀,就足以让他不是那么的孤独无助,能够有力量支撑自己的生活不至于垮下去.
作者:韩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有一段时期我特别听不进别人的话,特别是我爸的话,小到比如说“你吃饭时把另一只手也放到桌上来,以后嫁到别人家被人笑”,大到“你这工作不错,别想换别的了”,或者“网上全是假货,别整天在网上买”,等等.现在想来,重视孩子的饭桌礼仪很有必要,对于工作是要深耕才可能有收获而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网上购物是应谨慎.可我当时心里想的是:“你只希望别人称赞你教女有方,害我在自已家里都不舒坦,更别说在别人家了”;“你没门路帮我找更满意的工作,只好这样说了”;“网上不好你怎么也让我在网上帮你买东西”,可以说充分地发挥了防御机制,进行了完全对不上点的辩解,而后来纠正过来的那些想法也是自己在生活的磕碰中得出的,并非来自他的建议,可叹老爸当时心里肯定觉得“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
作者:罗阳舟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