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朋友失恋,如何安慰他

韩旭

关键词:重大损失, 心理落差, 社会关系, 人生, 纸巾, 支撑, 送水, 伤害, 离婚, 保护
摘要:不管是什么原因的失恋,都需要一段时间去消化,不管是失恋的哪一方,都没有那么轻易地走出来,毕竟这是一段关系的终结,是一个习惯的突然打破.失恋或者离婚,永远都不是人生的终结,只是人生的一个小插曲,也是成长的契机.我们的朋友遇到了这样的情景,能做些什么让他能够顺利地走出来呢?●陪伴.刚刚失恋的时候是难熬的阶段,一条社会关系瞬间消失,这种心理落差的存在和习惯的被迫消失是很难承受的,这个阶段也是需要陪伴的,我们只是递纸巾、送水,保护他不伤害自己,不产生重大损失.在他需要拥抱的时候给他一个踏实的肩膀,就足以让他不是那么的孤独无助,能够有力量支撑自己的生活不至于垮下去.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性健康教育,父母该怎么跟孩子说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在的孩子生理发育提前,四年级的少数女孩子已有月经初潮.但孩子的心理发育却相对滞后,孩子提出的一些问题,家长觉得不知道怎么回答,常常陷入性教育的误区.常见儿童性教育的误区有些家长认为性教育就是青春期教育,性教育的对象只是进入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这实际上是性教育对象上的误区.对于性教育,特别紧要而有效的时期是14岁之前,这一时期所接受的有关“性”的培养和教育,无疑将决定儿童、少年以致此后一生关于“性”的种种方面,所以性教育的对象应是10岁左右的孩子.有些家长会间接回避孩子对性器官的关注,哄骗孩子对这方面知识的认识,导致孩子日后对性生理产生误解;另外还有一些误区则是家长会有这样的想法:我觉得我的孩子能自然地走过来,因为我们自己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作者:杨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凉

    清晨,我独自走到屋外,感觉微凉的气息迎面扑来的时候,却看见那红尘里的时光,伸着头,轻轻地迈着凌波微步,连同晨曦中楼房上斑斑驳w驳的树的影子,一起绰约着身姿,进入眼眸深处.那一刻,红尘俗世中的一切一切,都被这时光揽入到温柔的怀中,沉静,融洽,又仿佛是隔了一层淡淡的梦帘,将那些已经悄然变得寂寞而又凋落的景色,无声无息地移到世界的背后去了.

    作者:王吴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雪留白

    小雪没有铺天盖地、万里飘飞的大气磅礴,也没有厚积薄发、至死不休的气壮山河,她在空中似有还无的样子,很小很轻,小心翼翼地旋转飘飞,悄无声息地落向大地.就算铆足了劲儿,也不过看起来大了些,密了些,落在地上还是很快就化成了水,似乎她是为水而来,变成固体只是她的一时疏忽而已.

    作者:赵利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如何把握人际关系中的界限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之前,需要了解一个关键的词:有限!先分享一个故事.小A是一个特别不会拒绝的人,因为碍于面子,每每收到友人的求助,就会像个消防队员一样勇往直前,也不会想想这事是否非他不可,所以大多数时间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话说有次小A终于遇到了人生中心仪的对象,两人约好了在某饭店吃饭约会,当两人正在非常愉快地谈天说地之时,他的朋友打来一个求助电话,请他火速去帮好友老婆处理车子故障,其实要是其他人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会马上回绝这个求助.

    作者:刘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漫步边缘人生”——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小菲的故事小菲是一个漂亮女孩,今年26岁,两年前大学毕业后就在一家外企工作,但是,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的白领丽人却生活在痛苦的挣扎中.她独特的气质和美丽的容貌使她不乏追求者,然而,她对自己的魅力和“留住男人”的能力并无信心,因为仅去年1年中,她就已经和6个“前男友”分手,就在近,刚刚与‘她一生的爱人”分道扬镳,分手的原因是由于男友们“受尽折磨”、“无法忍受”.每个浪漫关系的开始都可以用“堕入爱河”来形容,男人们既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而她也确信找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但好景不长,她经常感到对方要抛弃自己……

    作者:周福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职业资格被取消,百万心理咨询师怎么办

    关于心理咨询师命运的思考人社部9.12日发布了(2017)68号文件《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被取消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各个群里的热议.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被取消了,已经拿证的百万心理咨询师怎么办?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也算回应很多心理咨询师朋友的询问.Q 为什么要取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之所以被取消,是因为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鉴定确实存在很大问题.由于缺乏行业管理,职业活动混乱不堪.拿证的百万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咨询专业要求相差甚远,能够开展咨询实践的不到十分之一.

    作者:祝卓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二胎妈妈的新烦恼

    “姐,我实在没法子了!大孩子天天发脾气,谁的话都不听,作业也不写,一说他就生气乱摔东西……”近一位妈妈电话里向我求助,苦恼面对自己的孩子束手无策.这位妈妈是我的一位亲戚,平时经常走动,小男孩今年8岁,读二年级,在我的印象中他乖巧、懂事、定心,怎会有如此反差呢?带着疑惑,我走进了这个家庭.暖暖的午后,给我开门的正是那个小男孩,“阿姨好!”小男孩还是那么有礼貌,我趁机表扬了他,开门后又为我找来拖鞋换.很难相信小男孩会像妈妈描述的那样歇斯底里,通过一下午的观察与交流,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作者:王爱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为爸妈定制“微信”

    那年,妻子临产前,特需要有人照顾.岳父母在千里之外,加之农事繁忙,脱不开身,我只好回老家县城,找父母搬“救兵”.述说了难处,老妈满口应承,但眼神里又流露出对老爸的不舍之情和无奈.跟老爸惜别后,我带老妈坐高铁回到省城.老妈一到,就开始在医院和家里两头跑,忙前忙后,不亦乐乎,充满期待.直到妻子生了个白白嫩嫩的小丫头,老妈这才想起给老头子报喜,还想让他取个好名字.

    作者:刘卫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呵护天使

    天空中,活泼可爱的小天使们欢快地挥动着翅膀飞舞,无忧亦无虑.某一天,小天使折断了翅膀,落到了地上,爬行着的天使再也没有了精灵的模样,从此世界陷入了一片黑暗.小龙是我儿时的玩伴,我们在一起度过了天真无邪的童年,直到初中上了不同的学校才分开.那时的小龙虽言语不多,衣衫破旧,但学习很好,也活泼好动,我们经常一起玩.他体贴父母,小小年纪总帮着家里干农活;除了学习用品,他从不主动要求买玩具什么的.

    作者:董千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惩罚有“道”

    Q 老师,您好!我的孩子很调皮,我常会就孩子不遵守规定、做错事进行惩罚,因为我小时候就是被父亲“打”大的,但是我爱人不同意我的做法,说惩罚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但有时候孩子的表现真是让人无法忍受,表现出来就是欠打.那么,孩子犯了错,到底要不要惩罚呢?究竟该怎么惩罚孩子呢?

    作者:秦艳霄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慢速培养造就幸福孩子

    急妈妈和孩子的故事在我的临床心理咨询工作中,常常遇到焦急不安的妈妈和惶惑的孩子.L的妈妈非常典型,连诉说孩子症状的时候都是急匆匆的,好像是谁在她身后催促她,眉头紧皱满脸都是“我很急”,好像恨不得她讲完了孩子就会好起来一样.而孩子则是低着头一声不吭,惶恐不安地偷看妈妈,似乎生怕妈妈会突然斥责他.

    作者:史欣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读书格言

    作者:吕志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是谁偷走了你的爱情

    离婚后,他胸中时常隐隐作痛,对前妻总有一种莫名的感慨与遗憾.他们是真诚地爱过来的,发过誓,割过脉,但在柴米油盐面前,所有的承诺—下子成了过眼云烟.平淡如水,味同嚼蜡,这样的爱情,如果再没有一丝一毫的风生水起,如何可以相濡以沫?争吵是常事,在家中吵,在孩子的学校吵,在他的单位也会喋喋不休.他是一位企业的高管,如何经得起如此多的纠缠,于是,索性离了吧,散了吧,如风如雨.僵持了一段时间,他不得不请了长假,去医院看病,再去心理医院看心理医生.

    作者:古保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朋友前两年很后悔,原因是他投资的一个项目失败了,他总是无限遗憾地说:“如果一年前我没有涉足这个行业,没有认识那几个合作伙伴,我绝对不会拿房子抵押去做这笔投资,也就不会走这一条路,让自己陷入困境.”他跟朋友合伙在外地做了一个工程,这一年里他吃住在工地上,风风雨雨,辛苦万苦一路走来,想着工程做完,就可以衣锦还乡,哪知道工程款迟迟收不回来,债务方总是以财务出了况状,资金周转不开为由,一直拖欠着.他从此踏上讨债的路,一讨没有,二讨没有,三讨还是没有.

    作者:刘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招聘有梦想的人

    5年前,表弟大学毕业,到一家企业应聘.面对百余人竞争一名文秘岗位的残酷局面,他感到有些渺茫.每位应聘者手中都发有一个表格,上面除了个人基本情况及特长爱好以外,还设有“梦想”一栏.表弟心想,自己平时喜欢摄影,这么多年,能够购买一架功能齐全、价格昂贵的高档相机,就是自己目前的大梦想.于是,就老实地填写上“想拥有一架进口相机”,然后,没抱任何希望地离去.

    作者:吴小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别让你的好心成了驴肝肺

    有一段时期我特别听不进别人的话,特别是我爸的话,小到比如说“你吃饭时把另一只手也放到桌上来,以后嫁到别人家被人笑”,大到“你这工作不错,别想换别的了”,或者“网上全是假货,别整天在网上买”,等等.现在想来,重视孩子的饭桌礼仪很有必要,对于工作是要深耕才可能有收获而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网上购物是应谨慎.可我当时心里想的是:“你只希望别人称赞你教女有方,害我在自已家里都不舒坦,更别说在别人家了”;“你没门路帮我找更满意的工作,只好这样说了”;“网上不好你怎么也让我在网上帮你买东西”,可以说充分地发挥了防御机制,进行了完全对不上点的辩解,而后来纠正过来的那些想法也是自己在生活的磕碰中得出的,并非来自他的建议,可叹老爸当时心里肯定觉得“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

    作者:罗阳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儿童强迫症诊疗指南系列谈之二:如何早期发现和识别儿童强迫症?

    儿童强迫症并不少见,国外报道患病率高达4%.发病平均年龄9~12岁,10%起病于7岁以前,男孩比女孩平均早2年.早期发病者更多见于男孩、有家族史和伴抽动障碍者.低龄患儿男女之比为3.2∶1,青春期后性别差异缩小.有研究发现儿童强迫症开始治疗的平均年龄在13岁,症状出现后平均2年才被识别和治疗.为什么儿童强迫症不能及早发现和治疗呢?原因在于“儿童会得强迫症”的意识不强和对儿童强迫症的特殊性了解不够.

    作者:郑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表达决定高度

    好友书迪在一家消费品公司做后勤助理多年,认真兢业,但始终没被提升.她很苦恼,觉得领导太偏心,自己并不比升上去的那些同事差,于是悄悄去找新工作.谁知到新公司去面试时,HR真诚地对她说:“你工作经验和态度都不错,但就是表达能力较差,你写的对自己之前工作的总结和刚才口头表达你对消费品行业的理解,都显得混乱,措辞也有问题,而我们要招的是一名基础管理人员,不仅仅是埋头做事的基层职员.”看着书迪疑惑的眼神,HR给她看优秀面试者的文字资料和视频,书迪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表达能力真的被别人甩出好远,再联想到这些年来提升了的那些同事,确实都很善于表达,汇报材料一目了然,表达问题清清楚楚,而自己还曾多次在心里不屑:“他们不就是会说吗?领导真没眼光.”原来,会表达的人,真的很有优势.

    作者:王月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由红色和尖锐物品引起的恐慌

    红色和尖锐的物品是佳宏(化名)恐慌的来源,不论是看到还是脑海中浮现这两件物品,他就如一只惊弓之鸟,感到无限的不安.只有拼命洗手,洗到手都搓得起泡破皮,心中的不安感觉才像手中被冲走的肥皂泡沫,一扫而空.“我一见到尖的物品,就怕我会忍不住抓起来杀人,对象从以前念书时的老师到当兵时的班长、工作时的老板,还有……眼前的医生……”佳宏避开我的目光.

    作者:王东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跑步,跑出抑郁症的“魔掌”

    1 “你为什么跑步?”“跑步有意思吗?”“你是怎样坚持下来的?”“看那个小伙子又在跑步了,他不累吗?‘”在我跑步的这半年的时间里,这是我听到的多的问话.我现在记录在悦跑圈的跑量是一千五百多公里,我一年的时间能跑多少,我还能跑多快,我能坚持跑多少年,这些问题我也只是偶尔想想,随即又上路了,永不停息自己的脚步,只要迈开腿,哪里都是跑道,跑过了,脚知道,这是我对跑步深的体会.

    作者:赵林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