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她为何对爱人过分依赖

章剑和

关键词:父亲, 典型案例, 母亲
摘要:典型案例怡红近遭遇了一件很难过的事情,她的父亲不久前病逝了.在怡红看来,父亲做事很有主见,而母亲则是那种生性比较懦弱的人.父亲从小就对怡红非常好,从小到大都一直护送她上学,她要什么他都百依百顺.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咨询工作如何结尾

    辞旧和迎新,哪个对你来说,更舒适一些呢?你通常,是怎样说再见的呢?要把“再见”好好地说出口,常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再见,意味着结束和离别.对一段50分钟的心理咨询工作来说,如何说再见,是整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和重要的一部分.

    作者:邢天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接受儿女的平凡

    十多年前,妻子的怀孕给我们这个小小家庭带来了无比的欢乐和欣喜.那时候,胎教理论盛行,所有的胎教教科书都一致描述:提早进行胎教的孩子更聪明.手头上那本有关胎教的书籍几乎被我和妻子翻烂了.妻子的小腹微微隆起之时,我乐颠颠地用自己微薄的薪水买下了一台小型录音机和一大堆的音乐磁带,只要有空闲时间,就把录音机放在妻子的小腹旁放音乐,让我们的小宝贝从小就能接受到音乐的熏陶和刺激.作为父母,心中只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我们能拥有一个聪明健康活泼的宝宝.

    作者:江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猜谜伴我乐陶陶

    刚退休那阵子,心里闹得慌,整天昏沉沉的,怎么也愉快不起来……邻居老杨见我每天闷闷不乐就开导我,不如找点事做做,说着拿出两本谜语书,让我们这些晒太阳靠墙根的老头们猜猜,对此我跃跃欲试,既担心让别人先猜中抢去“头功”,又怕自己不能“猜”中而让人笑话.这种“好大喜功”的心态在猜谜时会使人兴趣盎然,平添一种乐陶陶的劲儿.

    作者:韩学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垂钓养生乐无穷

    如果你要问,富有情趣而又有利于健康的活动是什么?我将毫不犹豫地回答:钓鱼!谈起钓鱼活动,在我国历史悠久.殷商时代的姜子牙,曾因不满商纣王的荒淫无道,弃官隐居,每日垂钓于渭水之滨,修心养性,后被周文王访贤,辅佐周文王扫平天下.至今,民间流传着一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美谈.东汉时期的名士严子陵,多次受到王莽的邀请,均不为所动,隐居于风景秀丽的富春江边,亦以钓鱼为乐.

    作者:颜士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开学季

    作者:王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无所不在的心理成本

    A心理成本早发现于买卖场中,商家发现,几乎所有客户都会受到心理成本的影响.比如豪车4s店内会为客人准备饮料小吃,让客户投入时间泡在店里,还让原本不想买车的人在店内驻足.本来买一辆车需要考虑性能、外观等,但客户对4s店产生熟悉感后,考虑的东西逐渐变少,购买的心理成本降低,变得更容易成交.这种通过降低心理成本来促进客人购买欲的方法,为全世界销售者所谙熟,从而发现并创造了“心理成本”一词.

    作者:韦荣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夫复何求

    一拐出小区,我和车随即融入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街道上.我居住在县城里,在乡镇的一所小学工作,平时早去晚归.每天,沐浴着生机勃勃的朝阳,精神焕发地去上班;傍晚,披一身柔媚绚丽的夕阳,带着满满的收获和精神的富足,似箭般归向自己的家.

    作者:葛松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阿基米德”的告诫

    物理老师课堂上讲了阿基米德原理后,刚下课,坐在我前面的女生盛小燕回过头来,只见她眉毛轻轻往上一挑,狡黠地一笑道:“木子,听清楚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用在气体上同样如此!你今后在学习上要是再不认真、仔细,你的那种冲动的重力就会在空气中产生,我就要用同等的浮力回敬你,让你和我在一个平面上进步!”

    作者:李良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梅其一:孩子不上学,听听医生怎么说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家长带着孩子来门诊咨询有关孩子不上学的问题,感到孩子不上学给许多家庭造成了困扰,问题很严重.我们看到过很多有关家庭教育和孩子教育方面的文章,其中大多数都分析了孩子不上学的心理因素和家庭社会环境因素,但是,很少有从医学角度来讨论这方面问题的.

    作者:苏州市精神卫生中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姥爷和姥姥已共同携手进入了90岁高龄,两人身体硬朗、手脚利索,种菜、做饭、下地是样样参与.去年体检时,连医生都夸二老的身体器官指标要高过许多年轻人,俩人肯定能成为百岁老人.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姥姥突发脑溢血溘然长逝,独留姥爷一人.

    作者:杨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信笺时光

    周末去洗车,洗车工在清理后备箱时,突然惊讶起来:“现在还写信?”我低头一看,原来是前几日刚收到的几份样报,被我暂时放在车里,没想到会引起他这么大的反应.他告诉我,自己已经十多年没见过贴着邮票、盖着邮戳、写着地址的信了.他跟我打趣:“还是你们文化人,还坚守着传统,还有这份情怀,真让人佩服!”

    作者:翟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给“心”擦拭灰尘

    今天下班早,回到家,准备听听音乐,看看书.可是走进家门时,客厅里全是昨晚孩子玩的玩具,沙发的靠垫抱枕也是东一个西一个,屋里简直是一片狼藉.只好放下背包,打开了电视,调到音乐的频道,在音乐的陪伴下,我准备大干一场.换好衣服,戴上手套,从客厅开始,我先把孩子的玩具归类安置,在这个过程中,淘汰掉坏了的玩具,给玩具们送回家后,我拿来毛巾跪在地上,一个角落一个角落地擦.墙角,沙发下,电视机后面,门窗的缝隙里……用心地擦拭每个地方,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地方.

    作者:刘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名言警句

    作者:吕志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考场崩溃另有隐情

    心理案例:大四女孩考场崩溃娜娜今年22岁,是一名大四毕业生.成绩良好、性格温顺的她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场上突然崩溃:脑海中充满了以往的负性生活事件的画面,而不能自我控制,甚至出现幻觉.后在家人和老师的陪同下去医院看医生,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是: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随后的日子她入院治疗20天,在药物的作用下她的情况逐渐稳定.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她走进了心理诊室.

    作者:蒋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做职场里的“祥林嫂”

    朋友小聚,大学同学阿华向我讲了单位里的一件怪事.去年年底,铁路内部实行体制改革,五旬过半的老刘以下派干部的身份来到大华任职的三等车站,负责协管部门的营销工作.提起老刘,也是个公众性的人物,他是机关里尽人皆知的“一支笔”,多年来一直从事机关内部的文件起草、规章修订等工作,常随上级领导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因而在职工中混个脸熟.

    作者:孟祥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儿子的烦恼

    儿子自从上高中之后,就有点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太爱跟我们说话,有时候看着他好像很不耐烦的样子.儿子考上的是市重点中学,都是优秀的学生,儿子又是特别爱学习、特别听话的孩子,我们觉得可能是他学习压力大,就常常劝他不用太拼.

    作者:星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恩爱大半生,老来为何闹离婚

    退休后不久,郭先生和赵女士老两口,一起去美国的两个女儿家住了三年多,近双双回国.家在国内的儿子儿媳兴高彩烈地去机场迎接,想不到老两口回到家严肃地告诉儿子儿媳:将他们带回来的物品分放到两个居室,并明确地说这次回来是办离婚手续的.这消息如雷轰顶,吓得儿子和儿媳目瞪口呆,不知说些什么好.

    作者:马志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痴呆症应得到有效干预

    自美国前总统里根1994年被确诊患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后,公众对老年痴呆症开始有了一些认识和了解.二十多年过去了,尽管医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但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的药物研发上却相继走入了瓶颈,目前还没有任何药物能治愈或停止阿尔茨海默症的恶化.由于老年痴呆症的不能根治性,因此公众对这一疾病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如:反正也没啥好办法,治不治都一样;或觉得,太早治疗后面会无药可救,宁愿晚些开始治疗;还有些老人觉得得老年痴呆症是个不光彩的事,害怕别人说他是“老糊涂”“戆大”等,讳疾忌医,这些不恰当的认知影响了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使得部分患者没有及时到医院进行有效治疗而丧失了佳治疗时机.

    作者:吴卫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理解万岁

    昨天晚上和爸妈一起去看了电影《乘风破浪》,这是一个讲与父亲关系不好的儿子穿越回到父亲年轻时候与父亲成为好兄弟,理解了父亲的所作所为的故事,这部电影的主旨便是理解.

    作者:金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做“无话”老夫妻

    几年前,家在福州的周宏夫妻俩,双双从工作岗位退休,可是两人在家待的时间久了,老周就发现自己和老伴的共同话题变得越来越少,每日除了谈论一些家庭琐事外,就无话可说了.时间长了,夫妻间的感情也受到影响.

    作者:吴志;林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