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段“不设防”的旅途

郑杰

关键词:
摘要:25岁的朗玥是一名在读的心理学研究生,学校所在的南方城市距离北方的家有2200公里,因为多年在外求学,这个独立又善良的女孩感到对父母的思念越来越浓烈.正如有句话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朗玥突然接到闺蜜的电话,希望结婚的时候她能够以伴娘的身份出席自己的婚礼.朗玥欣喜地答应了.挂了闺蜜电话,朗玥灵机一动:参加完闺蜜婚礼后,何不悄悄回一趟家,给父母一个惊喜呢?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天涯凝霜

    往年,一到霜降,心便一揪一凉,整个人会不由自主地瑟缩起来.那情景,像穷人家的主妇,粗褐破袄,捉襟见肘,又迎面走来了逃不过去的酷寒,一分一秒过得都是寒凉.今年可不这样了.放开一下,改变顶风冒雪往前赶的心态,慢慢来,看降霜,仔细体会一场大雪到来之前地上生长的雪意.

    作者:米丽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生莫惧少时贫

    刚刚大学毕业的表弟,很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钱来资助他,他只好外出广东打工.长期的加班加点,再加上初入社会,表弟不习惯竞争激烈、勾心斗角的工作环境,疲惫不堪的他,常常给我打电话,说活着好累,抱怨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背负的责任要重大得多.

    作者:刘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遥忆那段书香飘溢的日子

    无缘出身书香门第的我却对书情有独钟.小时候,家里很穷,但屋角的书桌上有只瓦罐,瓦罐里每天都有5分钱,那是母亲特意留给我的.这些钱我从不舍得拿来买吃的,而是积攒起来拿去买小人书.

    作者:覃柳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有一种智慧叫“等距交往”

    李哥是市内某知名企业的副总,年过五句的他,一直坚守“本色做人,角色做事”的原则,凭借熟练的业务、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品,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至今仍在乐此不疲地劳作着,成为人人敬慕的一面旗.

    作者:孟祥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梦的另一只翅膀

    A前年,外出学习.周末得空随团去一个叫六安的地方游玩.在那里,我第一次坐了溜索.据说,如今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上,十来岁的小孩大多会过溜索,甚至把它当作游戏的工具,你溜过来,我溜过去,欢声笑语,别有一番情趣.起初,我并不敢坐.看着旅伴们一个个顺着索道大呼小叫着,眨眼间溜到了那一头,我也跃跃欲试,可到了溜索台上,低头望着脚下深不可测的山崖,悚意顿生.

    作者:郑玉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水仙花

    冬日午后,暖暧的阳光把那水仙如麦苗般的叶子节节拔高,大有“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势头.冬日阳光如那根“烟花”的引线,只让风儿的手轻轻一拉,就引爆了一场如天女散花般的“烟火”表演.历经寒冬漫长的霜雪,你卷缩着冬眠,梦了一冬,终于等不及了,如鸟儿啄破春天的黎明,破壳而出;如“白玉”缀满绿丛,两三初破轻寒,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探头探脑地伸长脖子,不畏冬寒地脱去衣帽,毫无保留、无遮无掩地绽放,探问着春的讯息!

    作者:宋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退休老爸的盆景园

    近忙得团团转,已经两个月没回家了.周末,终于得闲回家去看望父亲,发现他鬓角的白发虽然又增添了几许,可是精神依然很好,面色红润、双目清亮,神采奕奕、行动利落.“爸,我回来了.”父亲见到我回来,眼睛乐得眯成一条缝.

    作者:钟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6个步骤,学会与手机“亲密有间”

    世界上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这虽是一句调侃,却也现实.有媒体调查显示,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比我们想象的更高,有五分之一的人每隔十几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有三分之一的人承认,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不用手机,他们就会感到焦虑.超过七成的人要在睡前使用手机,而走路、上厕所、乘坐交通工具是我们使用手机频繁的场合.

    作者:张雪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精神科的“尿毒症”病人

    诊室里进来了夫妻俩,约莫四十来岁.还没坐下,妻子就皱着眉头,着急地说:“大夫,您快给我爱人看看吧,他脑子出问题了.”丈夫对于妻子的言语没有任何反应,低着头,一言不发,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妻子开始向我诉说他丈夫范先生的情况.

    作者:阿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限量版爱情

    小美是我们公司的文员,人长得漂亮,又会打扮,走在大街上回头率特高.小美自称是“练爱女”.我不明就里,小美笑话我的爱情理念太OUT了,跟不上时代.小美眉飞色舞地说:“练爱女就是在一生中不断练习爱情的女人,我不认为女人一定要从一而终,每一个女人都有资格寻找自己的爱情,我觉得自己应该谈十几次恋爱.”

    作者:余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黑暗里开出的花朵

    能再见到余林很偶然,我第,一次见到他是两年多前,他刚从一个小学生变成了现在的初中生.当时我正在公交车站等公车,听到有人唤了一声“宁姐”,声音很陌生,心里琢磨着是谁,这地方除了邻居和同事之外我再无熟人,通过仔细辨认,才认出是余林,那个曾经喜欢叫我姐的孩子.

    作者:陆小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跟孩子分床有技巧

    A这位母亲:你好!看到你的来信,能够感受到你内心的焦灼,你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那么,对于这个现象,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孩子不愿单独睡的原因.常见的原因有:●惧怕.怕黑,怕妖魔鬼怪,怕陌生的环境,怕突然响起的声音.

    作者:周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别离”误区多,家长如何避免

    2015年12月底发布的全国第二次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全国60%以上中小学生家庭有送孩子出国留学(课程)的意向.家长有哪些常见的误区呢?1不关注课程设置、校园活动等,不关心学校特色是否与孩子的发展方向相吻合.唯名校论,过于关注学校的排名,而对国外课程存在比较严重的误会,很多家长觉得国外课程简单,孩子应该能轻松应对.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母亲的等待

    做创意总监时,曾经想招一名美编.老总开出了很苛刻的条件:要带来作品.天下大雪,这个城市好久不见这么大的雪了.刚上班不久,前台就告诉我,有人找,说是应聘的.前台犹豫了一下,继续说,“看起来,又不太像是应聘的.”

    作者:胡茂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节后扎堆离婚,夫妻为何而战?

    时光流转,春节悄然而至,暖暖的亲情牵动着每颗中国心.人们期待着、盼望着,早就开始盘算着如何过年,然而,“过完年就闹离婚”的现象却提醒我们需要关注另一种现实.仅以北京市为例,有媒体抽取北京市法院2012年、2013年受理的7032件离婚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每年春节前后是离婚诉讼的高峰期,春节后法院受理案件数是平时的2.4倍.

    作者:沈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善待“不规则表现”

    时下,养儿育女成了激烈比拼的“事儿 ”,比学习比特长比能力,家长们都挖空心思发现孩子的“亮点”.可惜,爱莫能助的是,我家小儿总是不折不扣地唱反调,一度令我陷入无限的焦虑懊恼之中.记得前不久,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即用彩纸剪出不同的形状,然后拼成一幅美丽的图案.我正要助儿子一臂之力,他却振振有词道“自己能行”,于是,我信任了这小子一回,并期待他手中“杰作”的诞生.

    作者:胡豫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幽默化解夫妻争吵

    出镜主角:鹏飞,男,45岁,婚龄19年,大学教授我这辈子是一个很有福气的人,娶了一个很能干的太太玉娇.10年前,她靠经营一个不起眼的娱乐厅起家,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娱乐城老大.过去那个从不被人瞧得起的“农奴”终于扬眉吐气,过上了“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幸福日子.当然,我也凭借玉娇的实力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但我为人处事非常低调,与玉娇张扬的做派形成比较强的反差.

    作者:姚扶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险些“友尽”为哪般

    我和阿兰从小就是邻居,也是好朋友.从小学到中学,我们经常一起吃午饭.那天中午下课之后,我像往常一样去找阿兰吃饭,却发现她不在.我以为她去洗手间了,又等了十多分钟,还是不见她人影儿.我只得自己一个人去了食堂,可眼前的一幕让我很气愤.只见阿兰和我们班的另外一个女生阿容在吃饭,还有说有笑的,丝毫没有顾及到我为她等了那么久.再加上当时火气比较大,我把刚拿起的餐盘往回一摔,什么也没吃就回去了.

    作者:苏晓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都是汗毛惹的祸?

    2016年妇女节的上午,正茂在电话里喜气洋洋的声音,给了我这个节日好的礼物.正茂说他找了新工用,干得非常好,重要的是他有女朋友了!正茂是一个非常帅的小伙子,眉目清秀,五官端正,可28岁的他被持久的强迫观念折磨,至今没正式谈过恋爱.

    作者:张愉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空巢老人,不再“伤离别”

    “每次春节之后要离家的时候,父母失落的眼神总能让我感受到他们低落的情绪.”春节假期结束,回家探望老人的子女们纷纷返程,不少老人又恢复到节前的空巢状态.从子女离开家上学开始,老人就进入了空巢期,仿佛没有了方向和目标.调查显示,空巢老人心理问题高出正常人群10%-20%.

    作者:韩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