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担当是大的本钱

程刚

关键词:
摘要:那一年我16岁,辍学到省城一家加工点当学徒.贫困的家庭,让我立志闯出一片天地,虽然在一个又脏又累的小加工点干活,但我把它当成事业,全身心投入.一天下午,马上就要下班了,老板又派我去给一家餐厅装个窗户.当时我十分累,头天晚上加班赶活到凌晨3点,早上正常上班,白天又干了一天,本想早点回去休息的,可老板的话就是命令,我马上骑着三轮车装上工具,去了那家餐厅,装完后已是半夜10点多了.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隐形的粉丝

    一次和几个朋友聚会,大家都喝了不少酒,兴致未尽,有人就安排去唱歌.当然,唱歌的水平很业余,乱哄哄的,洋相百出.其中有一位年龄稍大的屈哥,一直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沙发的角落里,看着大家狂欢,负责陪着微笑,鼓掌.这个人不要说唱歌了,平时话也不多,属于行事谨慎、做派稳健的那种人.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生莫惧少时贫

    刚刚大学毕业的表弟,很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钱来资助他,他只好外出广东打工.长期的加班加点,再加上初入社会,表弟不习惯竞争激烈、勾心斗角的工作环境,疲惫不堪的他,常常给我打电话,说活着好累,抱怨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背负的责任要重大得多.

    作者:刘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节后扎堆离婚,夫妻为何而战?

    时光流转,春节悄然而至,暖暖的亲情牵动着每颗中国心.人们期待着、盼望着,早就开始盘算着如何过年,然而,“过完年就闹离婚”的现象却提醒我们需要关注另一种现实.仅以北京市为例,有媒体抽取北京市法院2012年、2013年受理的7032件离婚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每年春节前后是离婚诉讼的高峰期,春节后法院受理案件数是平时的2.4倍.

    作者:沈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母亲的等待

    做创意总监时,曾经想招一名美编.老总开出了很苛刻的条件:要带来作品.天下大雪,这个城市好久不见这么大的雪了.刚上班不久,前台就告诉我,有人找,说是应聘的.前台犹豫了一下,继续说,“看起来,又不太像是应聘的.”

    作者:胡茂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男人女人方程式

    世界看似很大,又很小,两性关系就像一副跷跷板,如何保持其中的平衡颇有学问.这其中,不外乎以下几种形式:1暧昧型:现在这种关系比较时髦,欲望很多,暧昧很近,爱情却很远.这种称呼也比较多,红颜,蓝颜,异性闺蜜,喝喝茶,聊聊天,互诉生活中的烦恼,分享着彼此的快乐和忧伤,品味着这份比友情多一点、比爱情少一点的情愫,许多妩媚风情的女人很会玩这个,和男人尽情暧昧着,绝不跨越那条河,因为得不到才会增强吸引力,可以尽情让男人帮忙,男人心里明白,但也乐于享用,多个美丽的女人能够倾听、理解自己又有什么不好?即使偶尔出点儿钱和力,正好满足了自己男子汉的情结,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这道方程解里写满了两个字“利用”.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跟孩子分床有技巧

    A这位母亲:你好!看到你的来信,能够感受到你内心的焦灼,你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那么,对于这个现象,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孩子不愿单独睡的原因.常见的原因有:●惧怕.怕黑,怕妖魔鬼怪,怕陌生的环境,怕突然响起的声音.

    作者:周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水仙花

    冬日午后,暖暧的阳光把那水仙如麦苗般的叶子节节拔高,大有“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势头.冬日阳光如那根“烟花”的引线,只让风儿的手轻轻一拉,就引爆了一场如天女散花般的“烟火”表演.历经寒冬漫长的霜雪,你卷缩着冬眠,梦了一冬,终于等不及了,如鸟儿啄破春天的黎明,破壳而出;如“白玉”缀满绿丛,两三初破轻寒,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探头探脑地伸长脖子,不畏冬寒地脱去衣帽,毫无保留、无遮无掩地绽放,探问着春的讯息!

    作者:宋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大脑、心灵与身体之旅

    2016年11月9日至12日,我们受邀在热情的牛仔之城德克萨斯首府奥斯汀参加了美国心身医学学会2016年年会,年会主题是“大脑、心灵与身体”.大会从美国心身医学学会主席霍夫曼博士回顾心身医学在美国及全球的发展开始,着重讨论女性心理健康、躯体化障碍、心脑血管疾病的心身治疗、心理与内分泌的相互影响、围手术期心理治疗的介入、心理肿瘤学以及生理疾病的心理药理学等.

    作者:顾亚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呵护自尊,慎用“堂前教子”

    《朱子家训》中说:堂前教子,枕边教妻.意思是教育孩子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以便让他有羞耻心,下次不再犯.妻子是成年人,有自尊心,出现了错误,夫妻俩应该在背地里讨论,不能当着他人的面批评,这样做会伤害妻子的自尊心.

    作者:王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带上你的故事跟我走

    那年,他被总部派到分公司去.初来乍到,所有的工作都没有头绪,他时常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加班到很晚.一天晚上,外面下着雨,他走出办公楼已经9点多了.这样的雨夜,格外容易让人心情惆怅,他走到对面的歌厅,点了一杯咖啡,静静地坐在角落里.不久,有位女孩登台唱歌,她长发披肩,明眸如水,轻弹吉他,独自吟唱.

    作者:张军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恋上青花瓷

    在一家女装店里,一款凹凸玲珑的青花瓷旗袍式长裙让我眼前一亮.那些以靛青与白色演绎的雅致图案,宛若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恍惚可见一位素雅伊人徜徉在幽深雨巷,举手投足之间散发着知性与从容,令人迷恋.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拍下了.

    作者:钟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遥忆那段书香飘溢的日子

    无缘出身书香门第的我却对书情有独钟.小时候,家里很穷,但屋角的书桌上有只瓦罐,瓦罐里每天都有5分钱,那是母亲特意留给我的.这些钱我从不舍得拿来买吃的,而是积攒起来拿去买小人书.

    作者:覃柳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当「周老」变成「老周」

    周老是我的邻居.大家之所以称他为周老,一是周老官至副厅级,是我们整个小区级别高的官.更重要的是,周老气宇轩昂,颇有风范,大家觉得只有“周老”这个称呼才能配得上他的气质.

    作者:翟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强迫症治疗,一定要吃药吗?

    治疗强迫症是否一定要吃药,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让我们来了解另一个问题一强迫症是否一定要治疗.如果一个疾病能够自愈,那我们可能不用急着去治疗它.但遗憾的是,根据以往的国际报道,强迫症自愈的可能性不大.大约仅有10%的患者在病程中可以达到自发缓解;而高达60%的患者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症状会日益加重,直至严重影响学习、工作乃至生活;剩下的30%患者病情时好时坏,波动较大.由此我们知道了,强迫症非但自愈可能性小,而且不治疗的话,大多数人的症状会越来越重.所以,还是建议有需要的朋友及时就医,和医生一起共同面对强迫症.

    作者:王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糖果记忆

    我写文章总是不自觉地用一个比喻——像孩子得到糖果般欢喜万分.我明白,现在的孩子会觉得“得到糖果欢喜万分”不可思议.但是,那种糖果带来的巨大惊喜对我却是深刻的,强烈的,不光是味蕾上的记忆,还有岁月深处的感怀.上个世纪80年代,孩子们的零食很少,平时是吃不到糖果的.只有在特殊的日子里,比如过年过节,或者逛庙会的时候,要不就是家里来了客人,孩子们才能享受到糖果的美味.即使过年时,糖果也不能一次吃个够,要细水长流地享用好长时间.

    作者:马亚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善待“不规则表现”

    时下,养儿育女成了激烈比拼的“事儿 ”,比学习比特长比能力,家长们都挖空心思发现孩子的“亮点”.可惜,爱莫能助的是,我家小儿总是不折不扣地唱反调,一度令我陷入无限的焦虑懊恼之中.记得前不久,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即用彩纸剪出不同的形状,然后拼成一幅美丽的图案.我正要助儿子一臂之力,他却振振有词道“自己能行”,于是,我信任了这小子一回,并期待他手中“杰作”的诞生.

    作者:胡豫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黑暗里开出的花朵

    能再见到余林很偶然,我第,一次见到他是两年多前,他刚从一个小学生变成了现在的初中生.当时我正在公交车站等公车,听到有人唤了一声“宁姐”,声音很陌生,心里琢磨着是谁,这地方除了邻居和同事之外我再无熟人,通过仔细辨认,才认出是余林,那个曾经喜欢叫我姐的孩子.

    作者:陆小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哲理漫画

    作者:王少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担当是大的本钱

    那一年我16岁,辍学到省城一家加工点当学徒.贫困的家庭,让我立志闯出一片天地,虽然在一个又脏又累的小加工点干活,但我把它当成事业,全身心投入.一天下午,马上就要下班了,老板又派我去给一家餐厅装个窗户.当时我十分累,头天晚上加班赶活到凌晨3点,早上正常上班,白天又干了一天,本想早点回去休息的,可老板的话就是命令,我马上骑着三轮车装上工具,去了那家餐厅,装完后已是半夜10点多了.

    作者:程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幸运人生三步走

    请明友们思考一个问题:从小到大,在你的周围,你觉得谁是幸运儿呢?这个幸运儿身上有什么特点呢?相信许多人都看过电视剧《欢乐颂》,你觉得哪个姑娘算得上是幸运儿呢?

    作者:金淑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