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跟孩子分床有技巧

周礼

关键词:
摘要:A这位母亲:你好!看到你的来信,能够感受到你内心的焦灼,你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那么,对于这个现象,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孩子不愿单独睡的原因.常见的原因有:●惧怕.怕黑,怕妖魔鬼怪,怕陌生的环境,怕突然响起的声音.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低龄留学——优势与挑战并存

    自新世纪以来,每年有超过百万的中国学子远赴海外留学,其中高中及以下的小留学生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些孩子中有的在海外如鱼得水前途似锦,而有些小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扼腕.将近一半的小留学生在国外上学期间会感到焦虑,他们的焦虑主要来自于生活适应、人际交往和学业等三个方面.

    作者:史欣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6个步骤,学会与手机“亲密有间”

    世界上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这虽是一句调侃,却也现实.有媒体调查显示,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比我们想象的更高,有五分之一的人每隔十几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有三分之一的人承认,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不用手机,他们就会感到焦虑.超过七成的人要在睡前使用手机,而走路、上厕所、乘坐交通工具是我们使用手机频繁的场合.

    作者:张雪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幸运人生三步走

    请明友们思考一个问题:从小到大,在你的周围,你觉得谁是幸运儿呢?这个幸运儿身上有什么特点呢?相信许多人都看过电视剧《欢乐颂》,你觉得哪个姑娘算得上是幸运儿呢?

    作者:金淑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担当是大的本钱

    那一年我16岁,辍学到省城一家加工点当学徒.贫困的家庭,让我立志闯出一片天地,虽然在一个又脏又累的小加工点干活,但我把它当成事业,全身心投入.一天下午,马上就要下班了,老板又派我去给一家餐厅装个窗户.当时我十分累,头天晚上加班赶活到凌晨3点,早上正常上班,白天又干了一天,本想早点回去休息的,可老板的话就是命令,我马上骑着三轮车装上工具,去了那家餐厅,装完后已是半夜10点多了.

    作者:程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梦的另一只翅膀

    A前年,外出学习.周末得空随团去一个叫六安的地方游玩.在那里,我第一次坐了溜索.据说,如今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上,十来岁的小孩大多会过溜索,甚至把它当作游戏的工具,你溜过来,我溜过去,欢声笑语,别有一番情趣.起初,我并不敢坐.看着旅伴们一个个顺着索道大呼小叫着,眨眼间溜到了那一头,我也跃跃欲试,可到了溜索台上,低头望着脚下深不可测的山崖,悚意顿生.

    作者:郑玉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退休老爸的盆景园

    近忙得团团转,已经两个月没回家了.周末,终于得闲回家去看望父亲,发现他鬓角的白发虽然又增添了几许,可是精神依然很好,面色红润、双目清亮,神采奕奕、行动利落.“爸,我回来了.”父亲见到我回来,眼睛乐得眯成一条缝.

    作者:钟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抑郁,你能接受吗?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得了抑郁症,往往意味着死亡”.而有这样顾虑的原因在于网络上充斥着类似的新闻,如哪个年轻明星因为抑郁症自杀,或者是哪儿的官员因为抑郁症跳楼.不少人因为病耻感而拒绝就医,可以说,病耻感已经成为阻挠抑郁治疗和康复的魔障.

    作者:李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清晨不教子

    那天早上,我为女儿准备好早餐后,就来到卫生间搓洗衣服.洗着洗着,突然从饭厅传来“啪”的一声脆响,像是什么东西被打碎了,接着就听到女儿的一声尖叫.我赶紧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女儿不小心将装有牛奶的玻璃杯碰落到了地上,牛奶和玻璃碎片洒满一地.女儿低着头,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等待着我的发落.

    作者:周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哲理漫画

    作者:王少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父母吵架,我应该怎么办?

    Q老师:您好!我已经上了初中,近,父母经常为一些小事吵架,一吵起来就没完没了.我特别心烦,想不回家了,住到同学家里,不知道这种方法是不是可行?烦恼的彤彤A彤彤:你好!非常感谢你的信任!因为父母总吵架,家庭不和睦,你心情不好,总想离开自己的家,我很同情你.但我不同意你到同学家中去住.我们还是好好商量一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吧.

    作者:颜士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空巢老人,不再“伤离别”

    “每次春节之后要离家的时候,父母失落的眼神总能让我感受到他们低落的情绪.”春节假期结束,回家探望老人的子女们纷纷返程,不少老人又恢复到节前的空巢状态.从子女离开家上学开始,老人就进入了空巢期,仿佛没有了方向和目标.调查显示,空巢老人心理问题高出正常人群10%-20%.

    作者:韩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遥忆那段书香飘溢的日子

    无缘出身书香门第的我却对书情有独钟.小时候,家里很穷,但屋角的书桌上有只瓦罐,瓦罐里每天都有5分钱,那是母亲特意留给我的.这些钱我从不舍得拿来买吃的,而是积攒起来拿去买小人书.

    作者:覃柳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强迫症治疗,一定要吃药吗?

    治疗强迫症是否一定要吃药,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让我们来了解另一个问题一强迫症是否一定要治疗.如果一个疾病能够自愈,那我们可能不用急着去治疗它.但遗憾的是,根据以往的国际报道,强迫症自愈的可能性不大.大约仅有10%的患者在病程中可以达到自发缓解;而高达60%的患者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症状会日益加重,直至严重影响学习、工作乃至生活;剩下的30%患者病情时好时坏,波动较大.由此我们知道了,强迫症非但自愈可能性小,而且不治疗的话,大多数人的症状会越来越重.所以,还是建议有需要的朋友及时就医,和医生一起共同面对强迫症.

    作者:王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对不起老爸的新年

    现在我已经40多岁了,也就是说我已经过了40多个新年了.在这40多个新年中,有一个是令我难忘的,对于我来说,那一个特别的新年,也是一个我对不起老爸的新年.那时我正处于青春期,头顶长角,浑身长刺,充满叛逆.

    作者:刘玉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理行囊,打好包了吗?

    通常意义上,留学是对未来的储备,它期待收获.然而,不是每一个留学生都能够功德圆满,分析原因,是这些孩子的留学行囊中,少了几样东西.蹉跎的留学岁月,空空的留学行囊小罗,男生,是个腼腆的小胖墩.他有过两次失败的留学经历和三进三出的国内初中经历.

    作者:李闻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我不想再要这样的生活

    小路生得白白净净,说话时总喜欢低着头,显得羞涩内敛.现年21岁的他每天都很忙很忙,忙着“整理”家务,忙着“清洗”自己.他已经不记得这些年曾经有多少次的挣扎与彷徨,记忆深处却永远忘不了初中二年级那个初秋的夜晚.

    作者:马东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别离”误区多,家长如何避免

    2015年12月底发布的全国第二次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全国60%以上中小学生家庭有送孩子出国留学(课程)的意向.家长有哪些常见的误区呢?1不关注课程设置、校园活动等,不关心学校特色是否与孩子的发展方向相吻合.唯名校论,过于关注学校的排名,而对国外课程存在比较严重的误会,很多家长觉得国外课程简单,孩子应该能轻松应对.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男人女人方程式

    世界看似很大,又很小,两性关系就像一副跷跷板,如何保持其中的平衡颇有学问.这其中,不外乎以下几种形式:1暧昧型:现在这种关系比较时髦,欲望很多,暧昧很近,爱情却很远.这种称呼也比较多,红颜,蓝颜,异性闺蜜,喝喝茶,聊聊天,互诉生活中的烦恼,分享着彼此的快乐和忧伤,品味着这份比友情多一点、比爱情少一点的情愫,许多妩媚风情的女人很会玩这个,和男人尽情暧昧着,绝不跨越那条河,因为得不到才会增强吸引力,可以尽情让男人帮忙,男人心里明白,但也乐于享用,多个美丽的女人能够倾听、理解自己又有什么不好?即使偶尔出点儿钱和力,正好满足了自己男子汉的情结,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这道方程解里写满了两个字“利用”.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情人节脱单指南

    不论男女,爱情都是一生微妙的感情.爱情满足你归属的需要,没有爱情,幸福会变得非常困难.还是单身的你急需一个脱单秘籍,打开这份指南,按图索骥,走上脱单之路吧!我需要什么样的另一半?我们无法想象两个控制型的人在一起,即使在一起也可能像《史密斯夫妇一样》火箭筒对炸药包;我们也无法想象两个抑郁气质的人长久共同生活,因为他们只能相互产生负性影响,终只能以悲剧而告终;我们也无法想象一个完美主义、生活极端节制的人能和一个生活上不拘小节的人结为伴侣,那就是无休止的指责和冲突.

    作者:顾施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善待“不规则表现”

    时下,养儿育女成了激烈比拼的“事儿 ”,比学习比特长比能力,家长们都挖空心思发现孩子的“亮点”.可惜,爱莫能助的是,我家小儿总是不折不扣地唱反调,一度令我陷入无限的焦虑懊恼之中.记得前不久,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即用彩纸剪出不同的形状,然后拼成一幅美丽的图案.我正要助儿子一臂之力,他却振振有词道“自己能行”,于是,我信任了这小子一回,并期待他手中“杰作”的诞生.

    作者:胡豫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