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叙事疗法中的“穿梭时空”提问技术

郑秋强

关键词:
摘要:小A今年20岁,两年前的高考失常发挥,与自己心爱的大学擦肩而过.上了大学之后,每天闷闷不乐,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总是提不起兴趣,常常自怨自艾,觉得未来一片黑暗,她总是在想如果当初高考能够考好,现在的一切该是多么美好.B小姐今年30岁,三个月前失恋了,经常会回忆起和前男友一起经历的时光,想起来总是很伤心.她觉得自己过了30岁又回到了单身状态,以后很难嫁出去了,想到这里,觉得自己很悲凉,就总是忍不住地偷偷抹眼泪.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担心是毒,关心是爱

    你不可以坐飞机阿秀接到领导电话,第二天要紧急去外地出差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她查看了一下近的航班,发现今天晚上有一班飞机时间刚好.不过,她的内心下意识地出现了担忧的情绪,担心妈妈会不同意.果然,妈妈听说她要坐飞机出差,第一反应就是强烈的反对.“不行,坐飞机多危险啊,万一从天上掉下来肯定就没救了.”阿秀试着想跟妈妈解释,其实飞机才是目前世界上安全系数高的交通工具,希望妈妈能够不那么担心.

    作者:邢全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生孩子后总是发脾气怎么办?

    Q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两个孩子的母亲,第一个孩子是女孩,7岁,第二个孩子也是女孩,现在7个月了,生完第二个孩子后一直在家自己带孩子,近两个月以来觉得自己情绪越来越不稳定,很容易急躁,发脾气,有时候对孩子也控制不住发脾气,在外面也是,遇到一点儿小事就容易着急,生气,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还没有回到工作岗位,担心自己的状态不能胜任工作,晚上睡眠也不好,遇到事情,总觉得是别人的错,哪怕是和自己关系好的姐姐,帮我分析问题的时候也不能说是我不好,如果院是我不好,我就会和她着急,争辩,觉得自己的亲人怎么也帮着外人说话呢,自己觉得特别痛苦,我该怎么办呢?

    作者:彭旭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微博上的“悄悄关注”

    高考前夕,女儿的情绪越来越焦虑,一改往日的温婉形象,脾气变得十分乖戾.我是“过来人”,知道女儿患上了“考前焦虑症”,此时需要家长对其加以正确的疏导和调节,否则就会严重影响今后的复习和考试,乃至影响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可是,我该怎样对女儿加以疏导和调节呢?

    作者:佟才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为什么他们总是在看我?”——一例社交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害怕跟陌生人对视?在异性而前有些不自在?或者感觉周围人在看你?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上述体验,不会带来太大的困扰.但是,如果总是频繁出现,甚至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那可能就需要重视这个问题了.

    作者:多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叙事疗法中的“穿梭时空”提问技术

    小A今年20岁,两年前的高考失常发挥,与自己心爱的大学擦肩而过.上了大学之后,每天闷闷不乐,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总是提不起兴趣,常常自怨自艾,觉得未来一片黑暗,她总是在想如果当初高考能够考好,现在的一切该是多么美好.B小姐今年30岁,三个月前失恋了,经常会回忆起和前男友一起经历的时光,想起来总是很伤心.她觉得自己过了30岁又回到了单身状态,以后很难嫁出去了,想到这里,觉得自己很悲凉,就总是忍不住地偷偷抹眼泪.

    作者:郑秋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第四批心理服务基层科普讲师复试结束,继续探索服务基层新模式

    2018年9月13日,第四批心理服务基层科普讲师候选人齐聚厦门集美参加复试,并在复试后统一参加了集训,本次活动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主办,中科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承办.集训开始,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促进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主任高文斌老师进行了“建立协作网络,心理服务基层”主题发言,继续强调了服务是好科普的理念,并且指出心理行业应该要突破培训、咨询与测评的老三样,找寻新的资源和新的思路.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让心理普及工作汇成一束光,带给你我心理的力量——热烈庆祝“全国心理普及工作联盟”成立一周年!

    “我们懂你,爱心理学的你,炙热满腔的你.欲扶己,却心有彷徨?欲助人,却不得方向?现在你无需迷茫,心理普及工作联盟就在你身旁!因为大家,心理普及工作将汇成一束光,带给你我心理的力量!”正是在这样的情怀和使命感驱动下,在广大心理普及工作者和心理学爱好者的呼吁下,“全国心理普及工作联盟”成立了!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用好《公众心理科普纲要》,做实心理服务

    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但是数字网络带来的海量信息并不意味着能够有效满足公众对心理学的需求,相反大量信息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让公众迷失其中.面对公众所提出的各种心理学相关问题,我们心理工作者该如何有效开展心理科普工作呢?近年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伴随新的挑战与问题.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有一种抑郁叫“ 老年抑郁”

    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注重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愉悦.有一种抑郁叫“老年抑郁”,有时候会给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值得关注.什么是“老年抑郁”?又该如何应对?笔者在此予以解读.病例原来特别喜欢唱歌跳舞,突然兴趣全无刘女士原来是社区活动的活跃分子,虽然已过花甲之年,但刘女士身体素质一直不错,平时喜欢唱歌跳舞.孩子在外地工作,刘女士也没有其他负担,晚年生活美满幸福.

    作者:李艳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生完孩子为什么总想排尿

    C女士是一位一岁多孩子的妈妈,曾多次就诊于各大医院的泌尿外科及妇科,因为她生完孩子后,出现了总想排尿的症状,总觉得有尿排不尽憋得难受.但经过多项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后泌尿外科医生建议她到心理科就诊,在心理医生的疏导下,她说出了自己的故事.

    作者:白云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应付卡技术讲解:我担心自己患了不治之症

    D治疗在精神分析的治疗中,对病症的深入认识和解读,本身就是治疗的重要部分.因为病症常常就是来访者没有办法通过意识来呈现的内心,以问题和障碍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当对这些有着更清晰的理解,也就意味着我们在陪伴着她一点点地看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作者:郭召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要让他们《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如何与痴呆老人相处

    看过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你可能记得这部电影讲述了DJ陈末和一群朋友的都市情感故事.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那个炖汤加洗衣粉,结果炖了一锅泡泡的母亲,雨夜倚在门口等儿子,却忘记了其模样的母亲——陈末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这些看似搞笑的画面,让人心酸……母亲天天都坐在楼道里等他,可是当身为儿子的陈末站在她面前时,身患老年痴呆的她记得电话,记得馄钝,却唯独记不起来那个天天都要等的儿子,这其中的酸楚可以想象.

    作者:闫芳;奚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高跟鞋里藏着我们走过的路

    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这是张爱玲说的.对于高跟鞋,女人或多或少都会喜欢,始于一颗爱美的心.它能让我们凭空长高几厘米,能让我们不自觉地收腹挺胸,能让我们看起来更为风姿绰约.不知道别人第一次穿高跟鞋是什么样的,我是确实要摔倒的样子.到现在穿8厘米的鞋,不说如履平地,也习以为常了.只是,再习惯,伤害也还会存在.穿高跟鞋在外面走一天,或站一天,那酸疼,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

    作者:麦小鱼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为人父母是一场深度的修行

    几天前接到了五岁孩子老师的电话,接电话之前就有点紧张,因为隐约知道可能不是什么好事.果然,是孩子在幼儿园打了别的小孩,虽然没打伤,但是被打的小孩回家不开心地跟她的爸爸妈妈讲了,她在幼儿园被我家孩子打的感受很不好.在沟通的过程中还了解到我家孩子近打了不止一个小孩.

    作者:蒋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新时代下国家心理政策解读

    国家政策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发展所做出的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同时也影响着这一时期学术思想的倾向.社会发展对心理的重视越来越高,国家政策的支持将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精神卫生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法律政策要求,落实健康中国建设战略部署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强化政府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完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培育心理健康意识,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作者:闫洪丰;李康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身之香易得,心之味难足——电影《香水》的心理学解读

    如果你有一只能够分辨出任何一种气味的鼻子,你嗅到的将是怎样一个世界?电影《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段传奇.男主角格雷诺耶生活在十八世纪的法国,拥有被遗弃的不幸童年,同时也拥有着不可思议的敏锐嗅觉:他能分辨任何物品的气味.在暗无天日的生活中,格雷诺耶邂逅了一位卖水果的少女,青春活力和年轻肉体的气味深深地吸引了他.

    作者:邱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孩子不去兴趣班,我该怎么办?

    引言很多家长可能都曾遇到过孩子不愿意去兴趣班的难题,打不得、骂不得,讲理也讲不通,这可该如何是好?孩子不去兴趣班白女士近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一一送5岁的孩子去上英语兴趣班.孩子每次去上课都要哭上一通,临进教室,死死抱着白女士的腿不撒手,说什么也不去上课.每次去上课都得威逼利诱,而且必须白女士全程陪同.

    作者:辛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悄悄话,悄悄说

    一名初一的女孩,在晚自习时偷偷跑到我的办公室,轻声对我说:“杨老师,我爱上了一个男生.”坦率地说,这句话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口中说出,而且还是告诉我这位男老师,我还是蛮惊讶的,但我还是微笑着请她坐下慢慢说.她说因为很喜欢我的课,幽默生动,觉得我根本不像是一个老师,反倒像一个比她们大不了几岁的大男孩,所以她想了好久,憋了好一段时间才终选择了对我说.她觉得自己很丢人、很不好意思,但脑子里老是有那个男孩的影子.

    作者:杨喜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留一点“叛逆”给自己

    苏沫,一个从小就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下成长的女孩.书法、绘画、舞蹈、古筝、钢琴、管弦乐……几乎所有的项目,她都会,并且都十分擅长.尽管学了这么多才艺,但她的成绩依然是出奇的好.从她记事起,在她那个中产阶级的家庭,父母便逼着她做一个淑女,一个令他们满意的乖小孩.

    作者:乔镜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幻觉的认知行为干预策略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之一,药物治疗是当下主要的治疗途径.而在早期或者康复期,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psychosis,CBTp)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协助患者应对精神症状和预防疾病复发.西方国家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如英国国立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的NICE指南和美国精神分裂症结局研究组的PORT指南,均首推CBTp为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治疗方法.针对幻觉中常见的幻听,CBTp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干预方法.

    作者:郭志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