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患有效沟通的技巧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刘亚非

关键词:护患沟通, 优质护理, 技巧
摘要:护患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向患者提供正确的信息,是实现护士为患者服务,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创造良好身心状态的需要,同时也是密切护患关系,增进相互间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提高治疗护理效果的需要。和谐的护患关系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条件,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通过护患沟通,有利于医患沟通的开展,有利于密切医患关系。通过护患沟通,减轻其身心痛苦,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有效地减少护患纠纷,利于优质护理的开展。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二陈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9年~2014年笔者治疗的慢性咳嗽病人中,选取120例作为治疗组,同时随机选取12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二陈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疗效评价,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2%,两组临床疗效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陈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杨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体外振动排痰仪对气管切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应用

    目的:探讨体外振动排痰仪对气管切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筛选于我院进行气管切开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的肺部应用体外振动排痰仪进行机械排痰,持续性应用5d后观察所有患者排痰效果及肺部感染控制情况。结果持续性应用5d后患者痰液明显较治疗前稀释,并可进行自主咳痰,痰液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肺感染情况好转。结论对于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通过应用体外振动排痰仪可显著改善患者排痰效果,能够有效控制肺感染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富利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防范护患纠纷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工作者进行护理工作基本的安全措施,根据护理安全隐患常见的因素,进行护理安全的控制和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制教育,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定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教会与病人沟通的技巧,杜绝了护理隐患,确保了患者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达到了优质服务的目的。

    作者:胡红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泌尿系真菌感染24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泌尿系真菌感染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4年7月我科24例泌尿系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结果发生真菌感染前均使用过抗生素;也常见于多种基础疾病,尤其糖尿病患者。结论年龄大,住院时间长及长期应用抗菌素者,易发生泌尿系真菌感染,应引起重视,及时防治,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晓竹;邹利文;简祖丽;姜丽;马美慈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乳腺增生伴癌变患者56例临床分析及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乳腺增生伴癌变患者手术治疗方法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乳腺增生伴癌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特点,随访手术效果。结果56例患者中,11例为早期乳腺癌,12例癌前病变,25例不典型增生,8例恶性病变。12例患者行单纯乳房切除术。36例患者行乳腺区段切除,8例行患者皮下乳腺切除术。于术后1~3年对患者进行随访,其中2例患者有新的乳腺增生块出现,复发率为3.6%。结论乳腺增生伴癌变患者具有显著地病理特点,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陶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消化内镜诊疗相关性穿孔的内镜治疗分析

    目的:对医源性性穿孔的治疗现状研究。方法对两例消化内镜诊疗所致穿孔进行内镜下闭合(钛夹闭合)方法治疗,并进行临床记录、观察和随访;对其他内镜下闭合方法进行介绍。结果消化道穿孔的病人,通过内镜下闭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成功达到闭合从而疾病恢复。结论内镜治疗医源性穿孔的效果良好,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杨烈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高血压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与病人交谈,进行心理疏导,保健宣传,由浅入深的让病人接受,增强病人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结果心理护理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疗效显著。结论了解掌握高血压病人的具体心理状况和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提高了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淑云;冯秋兰;郑许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8例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香砂六君子汤煎剂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并设立多潘立酮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33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87%;对照组治愈16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8.4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实,值得推广。

    作者:周军峰;刘水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针灸治疗荨麻疹浅析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载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近几年临床医学研究实践表明,针灸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对免疫系统有广泛的调整作用,其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的效果。本文结合荨麻疹的病机和针灸治疗的机理,分析针灸治疗荨麻疹的不同方法所产生的不同了解,并以临床实践案例为依据,进一步强调针灸治疗荨麻疹的重要性,并期待专家学者不断摸索实践经验,逐步优化、改善其不足之处。

    作者:吴正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8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方法及其成效。方法以36例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的动力髋螺钉治疗)和观察组(采用的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每组18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6.67%(12/18)、88.89%(1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能够将治疗有效率大大提升,且固定可靠、复位好、创伤小,因此可推广应用。

    作者:魏绪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护理干预研究

    随着现今我国老龄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社会重要问题中就包含了老龄人口医疗保健,全球公认具成本效益的方法便是社区健康护理服务。为了能更好的应对现今的老龄化社会,迅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加大老年慢性病社区护理的力度,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为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现今护理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综述了现今我国老龄化老年慢性病现状,以及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干预中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作者:刘安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述睡眠障碍的诊断及治疗

    睡眠障碍,新生代名词,现今社会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压力较大,躯体机能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故而睡眠过程中的生理发生改变,包括质的异常和量的改变,其发生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其诊断主要依赖于主诉和患者自身对睡眠时间的评估,临床上对于睡眠障碍的治疗尚缺少统一的标准,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有失眠、夜惊、梦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为此,本文从诊断和治疗两方面综述睡眠障碍的新诊疗进展。

    作者:高娜;石洲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干预效果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合理性和干预实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前后的用药情况。结果干预后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明显提高,结论对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实施有效干预,可明显提高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性。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体会

    脑卒中是中老年常见病及多发病,死亡率极高。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也显著提高,但绝大多数患者由于各种的原因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偏瘫后遗症,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针对脑卒中发病的过程,必须做好一级、二级预防。对于发病的患者,在科学有效的治疗前提下,后期的康复治疗和护理,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科2013年6~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5例,通过精心护理,收效良好。现将康复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丽梅;李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55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清热平喘饮口服治疗,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94.55%,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张克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关于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分娩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方法,选派专业知识丰富、母婴护理能力强,同时善于沟通、素质高的经过标准化培训的高级护理人员。新生儿的一切工作都在母亲床旁进行,实行一对一的责任护士制度,邀请产妇以及家属共同参与操作,并给与相应的指导,让产妇对基本操作进行掌握。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7%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75%的满意度;观察组健康知识的准确率为95%,对照组健康知识准确率为73%,观察组的准确率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产妇以及家属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加强产妇和家属对母婴健康知识和新生儿护理能力的掌握。

    作者:陈爱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位置子宫放置宫内节育器临床观察

    目的:不同位置即(前、中、后)子宫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观察。方法对240例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分三组,每组80例于置器后1、3、6、12个月进行跟踪随访,进行临床分析研究观察对比。讨论:前、中、后不同位置子宫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有显著差异性,放置时间长短与子宫位置有一定差异性,有待于临床观察一讨论。

    作者:董乐平;郑卫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如何分娩。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住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192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经阴道试产或再次剖宫产,对其分娩结局、产后出血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符合条件的74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行阴道试产的孕妇与随机抽取同期非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的74例孕妇进行对照,将不符合剖宫产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条件的118例及试产失败的29例孕妇与首次剖宫产的孕妇147例进行对照,记录检查数据。结果19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中,74例经阴道试产的,顺利阴道分娩的45例,中转剖宫产的29例,入院后直接选择剖宫产的118例,终共剖宫产147例,阴道分娩率23.4%,74例阴道试产成功率60.8%;对照组非剖宫产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48例,26例转剖宫产,成功率64.9%。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非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的在严密监护下可以经阴道试产,而且是一种合理、安全、可靠的分娩方式。

    作者:韩美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聚甲酚磺醛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52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聚甲酚磺醛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糜烂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治糜灵栓和微波治疗,治疗组给予聚甲酚磺醛和微波治疗,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78.85%,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甲酚磺醛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夏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宫颈炎症

    宫颈炎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大约半数以上的妇女患有宫颈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种。子宫糜烂是慢性子宫颈炎病变过程中常见的局部特征。由于受炎性分泌物的浸渍,宫颈鳞状上皮脱落,由宫颈管的柱状上皮覆盖代替,即表现为宫颈糜烂[1]。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