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缺陷治疗新方法。方法对符合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缺陷的10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研究组50例,以个体化康复治疗,对照组50例以传统的康复治疗;进行为期6个月治疗对照研究。采用SANS(阴性症状量表),NOSIE(住院病人观察量表),SDSI(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SANS,NOSIE,SDSI评定,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缺陷疗效优于传统的康复治疗。
作者:苏本忠;姚子英;孟艳;张磊;柏松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50例,行综合治疗,通过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缓解患者的症状,从而延缓肾功能性恶化,降低各种并发症。结果经药物治疗、临床护理,50例患者中,25例完全缓解,20例缓解,5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90%。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护理人员应采取积极的护理方法,通过实施心理护理、饮食和用药指导等,提高疗效,药物联合临床护理,对患者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小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掌握骨科老年患者疼痛的原因,根据原因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原因进行分析,给予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使得老年患者疼痛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结论疼痛是骨科老年患者的重要护理内容之一,及时有效的止痛可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的康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与氨茶碱合用对脓毒症患者毛细血管渗漏指数(CL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01月~2013年12月入住ICU脓毒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感染、恢复正常血容量、改善循环功能、维持足够的氧供等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静脉注射乌司他丁20万U,4次/d,氨茶碱500 mg,2次/d。选取治疗前、治疗后48 h 2个时间点,检测C反应蛋白及血浆白蛋白水平,计算CLI(C反应蛋白/白蛋白)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前后CLI水平无明显增高(P>0.05),而对照组有明显增高(P<0.05)。结论乌司他丁与氨茶碱合用可抑制脓毒症患者毛细血管渗漏。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优质护理工作的深入,护士的工作量大幅度的增加,社会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护士由于工作环境及性质的特殊性,心理压力逐渐增大,脑血管疾病史目前人类三大死因之一,神经内科护士承担的护理任务多,危重病人病情变化快,护士要承受很大的压力,高强度的压力或压力时间过长,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影响到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队伍的稳定性以及护理的工作质量,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减缓工作压力,提高工作能力。现将神经内科护士工作中心理压力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陈媛;孙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全科护理模式在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情况总有效率及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护理模式在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控制感染的同时,能有效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价值。
作者:胡东华;魏振宇;王宁;赵秀梅;陈宇;陈玉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回顾已有病例分析腔内激光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和优势。方法整理我院外科2012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随访是否复发等数据对比传统手术法观察腔内激光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和优势。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3.11±16.12)min,术中出血量(31.78±15.46)mL,平均住院时间(5.19±1.57)d。所有患者伤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病例,随访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腔内激光术治疗静脉曲张有切口小,切口少,术后感染几率低,术后恢复快,不影响外表美观,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由丰涛;王延威;姜严强;邢志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高血压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与病人交谈,进行心理疏导,保健宣传,由浅入深的让病人接受,增强病人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结果心理护理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疗效显著。结论了解掌握高血压病人的具体心理状况和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提高了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淑云;冯秋兰;郑许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的前路手术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11月~2013年11月住院的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护理组40例,预见性护理组6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统计2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预见性护理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对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的前路手术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丽萍;李晓岚;付繁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从我院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选取68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1.18%同对照组患者的61.76%相比,(P<0.05)。结论在治疗胸腰椎骨折疾病临床上后路手术内固定方法效果显著。
作者:粟玉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分娩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方法,选派专业知识丰富、母婴护理能力强,同时善于沟通、素质高的经过标准化培训的高级护理人员。新生儿的一切工作都在母亲床旁进行,实行一对一的责任护士制度,邀请产妇以及家属共同参与操作,并给与相应的指导,让产妇对基本操作进行掌握。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7%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75%的满意度;观察组健康知识的准确率为95%,对照组健康知识准确率为73%,观察组的准确率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产妇以及家属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加强产妇和家属对母婴健康知识和新生儿护理能力的掌握。
作者:陈爱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在减轻乳房胀痛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180例生理产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产后当天即开始湿热敷乳房并穴位按摩,按摩手法及乳房护理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进行乳房护理。结果实验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小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房穴位按摩可减轻产后乳房胀痛。
作者:康莉;陈瞬璇;陈双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美托洛尔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5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使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6%,对照组为76%,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在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控制了患者的心率,而且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保护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曹定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医用几丁糖保护液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医用价值。方法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行二次手术的104例患者资料,其中57例患者腹腔镜手术结束前应用几丁糖,47例患者未使用者为对照组,根据再次手术探查结果对腹腔粘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几丁糖组I、II、III、IV级粘连分别为40、12、5、0例,对照组I、II、III、IV级粘连分别为25、10、11、1例,两组粘连程度分布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62.5,P=0.036<0.05)。几丁糖组和对照组的轻度粘连(I/II)和重度粘连(III/I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92,P=0.021)。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及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术后粘连较重。结论几丁糖保护液可有效预防腹腔镜术后粘连的发生,尤其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及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推荐腹腔镜下常规使用几丁糖保护液。
作者:贾艳艳;史惠蓉;任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合理性和干预实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前后的用药情况。结果干预后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明显提高,结论对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实施有效干预,可明显提高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性。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有效的护患沟通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运用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患沟通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患沟通基础上给予增强的护患沟通方法,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10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4.0%;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护患沟通在优质护理服务中能够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肖水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士对中重度癌痛患者进行癌痛护理评估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创建无痛病房后2014年6月~2014年7月疼痛评分≥4分的癌痛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数字评分法,观察组30例,采用全面评估病人,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做好健康教育进行比较。结果两种不同评估方法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比对照组更快达到无痛状态。结论改进后的护理评估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单一评估方法忽视了患者不同心理特征、不同性别、年龄进行评估促进病人更快达到无痛状态,该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严小蓉;许凤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疝气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疝气手术治疗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10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改良组患者100例,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改良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比例、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疝气术后患者能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适宜基础临床广泛应用开展。
作者:郝悦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心理护理是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行、态度、表情和姿势等,对病人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疏导,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好转,帮助病人摆脱困难。日常我们所面对的是农村的住院患者,其文化素质偏低,知我保健意识差,患病时,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也就体现出来了。心理护理不只是帮助病人排除恐惧、愤怒、紧张,更要让病人的心情愉快起来,让他们对治疗树立信心坚持治疗,战胜疾病。
作者:陈志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与C反应蛋白程度的变化与其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自2011年7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在采集血标本前没有接受相关的药物治疗,上述患者全部被检查出典型的临床冠心病症状,同时通过心电图、心肌酶学与影像学确诊。同时随机抽取3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上述研究对象全部在早八点前空腹采静脉血,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以及血浆后予以测检。结果病例组不同的心功能分级病人和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FiB程度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Hs-CRP(超敏反应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掌握病人心功能受损情况与治疗分型、疗效判定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孟宪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