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胆外科的护理对策的思考

赵志华

关键词:肝胆外科, 护理风险, 护理对策
摘要:临床护理工作本身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对于医疗护理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个背景下护理风险也会呈现上升趋势。肝胆外科治疗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对护理风险有高度的认知并进行有效的防范,就很难提升护理应对水平,降低因为护理引起的医疗纠纷,所以本文通过对肝胆外科护理常见风险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为提升护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脓毒症患儿血清TNF-α、IL-8、IFN-γ的动态变化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等促炎因子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方法设立对照分析,确诊脓毒症患儿50例为实验组,测定入院第1 d(T1)、第4 d(T4)和第7 d(T7)以及出院或死亡当天(Tx)外周血TNF-α、IL-8、IFN-γ含量和简化危重评分PCIS;对照组选择健康体检儿童10例,测定外周血TNF-α、IL-8、IFN-γ含量。结果对照组TNF-α、IL-8、IFN-γ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实验组TNF-α、IL-8、IFN-γ在入院T1、T4、T7和Tx时间的含量逐渐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死亡1例,为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验组平均住院治疗时间为13.5 d。结论 TNF-α、IL-8、IFN-γ可作为诊断脓毒症的辅助指标,同时也可作为判断脓毒症疗效的手段。

    作者:林丹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预见性护理)与参考组(常规护理)各为40例,观察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大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预见性护理能够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胫腓骨骨折合并梅毒感染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我院收治的1例梅毒感染合并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1例梅毒感染合并开放性骨折患者我们在患者住院期间应用隔离措施、专科护理、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护理,并且对护士进行梅毒防治知识的培训。结果患者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医护人员没有发生暴露与院内交叉感染的情况。结论有针对性的采取隔离措施能够避免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危险,与患者加强交流与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顺利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

    作者:钱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有效的护患沟通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运用

    目的:对有效的护患沟通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运用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患沟通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患沟通基础上给予增强的护患沟通方法,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10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4.0%;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护患沟通在优质护理服务中能够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肖水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试题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自发性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自发性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自发性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患者70例,针对其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整合。结果70例患者中有68例一次手术穿刺成功,有2例患者需进行第二次穿刺引流手术,治愈率高达98.6%,术后均无感染现象出现。讨论术前以及术后环节当中,对自发性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患者进行细心体贴的护理,有利于舒缓患者的内心情绪,保证手术过程正常进行,对于患者的身体恢复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作者:靳锁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00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与100例妊娠未合并子宫肌瘤孕产妇,将其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剖宫产同时切除子宫肌瘤术,对照组行单纯剖宫产术。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各项指标显示,两组孕产妇在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上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手术所用时间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时行肌瘤切除术需依据患者身体情况、肌瘤大小与位置、病情等进行选择性治疗,具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建议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指未合并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瓣或生物瓣置换术后,二尖瓣修复术后的房颤。脑卒中和血栓塞是房颤严重的并发症,致死率和致残率高。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通过与凝血酶或Xa因子可逆性结合而发挥抗凝作用。对房颤患者,NOAC是一类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安全性较好的口服抗凝药。NOAC已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并受到广泛关注。房颤患者通常合并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而植入药物洗脱支架,这就使抗凝治疗变得更为复杂。NOAC在我国临床应用的病例数尚少,经验相对缺乏。本文针对临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对NOAC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作者:张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预见性护理在颈椎前路手术后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对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的前路手术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11月~2013年11月住院的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护理组40例,预见性护理组6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统计2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预见性护理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对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的前路手术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丽萍;李晓岚;付繁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上半年选择30例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参考,实施一般护理服务,2012年下半年选择30例急诊患者作为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总结出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成效显著,急诊胃出血病情明显好转,且对护理的服务感觉很满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引入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胃出血止血率,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认可度,打造和提高服务型工作的知名度。

    作者:陈建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常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住院时间、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治疗组为9.5%,组间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哮喘,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和阿奇霉素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其临床疗效确切,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龙梅;吕亚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老年患者Ⅲ、Ⅳ期压疮的疗效研究

    通过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作用机理的阐述及对其在老年患者Ⅲ、Ⅳ期压疮应用效果的分析,研究VAC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出其相对于传统换药法的优点。

    作者:胡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肝门板分离技术在肝胆外科临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肝胆是我们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于临床上也是较为常见的病变器官。近些年来,我国的肝胆疾病患者呈上升趋势,严重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如何在肝胆外科中运用有效的手术方式一直是肝外科探讨的问题。本文就肝门板分离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了肝门板分离技术在肝胆外科临床手术中的应用,其有一定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聂高华;夏绍凡;陈志云;杨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8月1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照数字抽取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研究组予以倍他乐克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照1组服用倍他乐克治疗,对照2组服用依那普利治疗,分析对比各组治疗效果及血压变化、起效时间与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起效时间,不良反应等指标均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具有较为显著效果,可以明显降低不良反应,提高起效速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姜寿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有机磷中毒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的抢救措施以及正确的护理干预。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所收治的有机磷中毒患者98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抢救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47例(96.00%),死亡2例(4.00%);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35例(71.42%),死亡14例(28.57%);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有机磷中毒的危害性与致死率都非常高,及时地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并加以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武金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神经内科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优质护理工作的深入,护士的工作量大幅度的增加,社会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护士由于工作环境及性质的特殊性,心理压力逐渐增大,脑血管疾病史目前人类三大死因之一,神经内科护士承担的护理任务多,危重病人病情变化快,护士要承受很大的压力,高强度的压力或压力时间过长,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影响到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队伍的稳定性以及护理的工作质量,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减缓工作压力,提高工作能力。现将神经内科护士工作中心理压力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陈媛;孙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自拟肺痨汤联合抗结核药物对肺痨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自拟肺痨汤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痨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70例肺痨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中,临床治愈16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患者中,临床治愈7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8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7.1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肺痨汤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痨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经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医护理疼痛患者的现状调查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疼痛患者的影响。方法观察各种疾病所致疼痛的患者,所采取的中医护理技术,以及所取得成果,分析各中医护理技术对疼痛的疗效影响。结果与结论中医护理技术干预能很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作者:张晓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药物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观察。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实验结果表明95%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达到预计目标并对我院整体治疗表示满意,高于对照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尿素氮指标为(7.12±1.38)mmol/L、血肌酐指标为(80.13±13.14)μmol/L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较高,机制复杂,临床上采用血栓通疗效理想,值得推广用。

    作者:吴媛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58例患者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29例,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梗阻缓解率、Ⅰ期手术率、肠道清洁率、术后感染率同对照组患者的相比,(P<0.05)。结论在治疗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疾病临床上肠梗阻导管效果显著。

    作者:吴滔;徐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