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不良反应联合分析报告

马妍

关键词: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 药品不良反应, 回顾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报告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皮肤和附件损害;严重不良反应是过敏性休克;其他还有过敏样反应和发热等说明书上未提及的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的药品说明书还需要完善“不良反应”项,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要严格按医嘱用药,做好既往不良反应史的记录,体质较差和易过敏的患者需要谨慎用药。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0例产妇临床资料,均给予舒适护理。结果舒适护理减轻孕产妇的身体痛苦和心理压力。结论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可以让孕产妇在情感上得到支持,提高她们的满意度与安全感。

    作者:李梦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研究与观察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病人临床特征,探讨其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病人,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均病人数量为33例,给予对照组研究对象常规护理,而实验组研究对象则予以针对性护理对策,对比与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研究对象临床护理效果方面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病人,在严密观察及判断其病情的同时,还应予以针对性护理对策,从而加快其康复速度,值得推广。

    作者:曾鲜荣;李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ALL患儿5-MTHF血药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超高液相色谱(Ultra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法检测的精准性及5-甲基四氢叶酸(5-methyltetrahydrofolate,5-MTHF)测定方法学的建立。方法用UPLC法检测不同间隔时间及浓度MTX、CF及5-MTHF样品,分析UPLC法检测的精准性。结果 UPLC法检测3种浓度(1.0 mg/L 4.0 mg/L 16.0 mg/L)的血浆样品室温放置48h后测定的浓度与标示量的相对偏差分别为MTX 5.6%、5%、2.5%;CF 2%、5%、5.6%;5-MCHF 6.0%、7.5%、5.6%;-80摄氏度冻融1月后测定的浓度与标示量的相对偏差分别为MTX 5.6%、5%、2.5%;CF1.2%、2.5%、1.3%;5-MCHF5.4%、2.5%、6.3%。结论本法测定儿童血浆中5-MTHF的浓度时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以用于临床大剂量MTX化疗后CF解救的患儿体内血浆中解救药物CF浓度监测,增加了MTX应用的进一步监测指标,为以后探讨5-MTHF浓度高时ALL患儿的复发风险提供了有力的检测手段。

    作者:杨春会;田新;殷海斌;高晓慧;李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50例,行综合治疗,通过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缓解患者的症状,从而延缓肾功能性恶化,降低各种并发症。结果经药物治疗、临床护理,50例患者中,25例完全缓解,20例缓解,5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90%。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护理人员应采取积极的护理方法,通过实施心理护理、饮食和用药指导等,提高疗效,药物联合临床护理,对患者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小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围手术期护理

    在临床骨科中,色素沉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属于发病率较低的稀有疾病,现代医学界将这种疾病简称为PVNS。 PVNS主要发生在骨骼的关节部位,病人患上这种疾病后,骨骼关节的滑膜会出现增生情况,同时滑膜组织会发生色素沉淀。如果病人没有及时、有效的救治,随着病情进一步恶化,病人有可能会出现骨质破坏、肌肉收缩等情况。当前基层医院主要使用关节镜为PVNS病人实施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较为理想。为了提升关节镜疗效,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笔者对关节镜手术期间的护理工作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作如下报告。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00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与100例妊娠未合并子宫肌瘤孕产妇,将其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剖宫产同时切除子宫肌瘤术,对照组行单纯剖宫产术。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各项指标显示,两组孕产妇在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上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手术所用时间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时行肌瘤切除术需依据患者身体情况、肌瘤大小与位置、病情等进行选择性治疗,具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选取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这三年间来我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这4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20人,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西医治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还加用中医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对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且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本次试验表明,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申少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性骨质疏松髋部骨折的护理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复杂,主要是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其主要临床特征是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临床中,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疾病较为多见。据相关统计得知,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成正相关,即年龄越大,此类骨折的发病率越高。由于老年患者骨折后,伴有剧烈疼痛及行动受限,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因此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受到重视。本文主要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保守治疗的主要护理措施。

    作者:杨本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疝气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疝气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疝气手术治疗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10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改良组患者100例,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改良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比例、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疝气术后患者能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适宜基础临床广泛应用开展。

    作者:郝悦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64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64例患者,优28例,占43.7%,良25例,占39.1%,可8例,占12.5%,差3例,占4.7%,优良率为82.8%,具有较好效果。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大福;王闯;汪雅东;梁本高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探讨降钙素原在胆道感染治疗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水平(procalcitonin,PCT)在胆道感染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纳入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住院的胆道感染患者358例,其中男176例,女182例,年龄19~86岁,平均(42.56±13.21)岁,其中单纯胆囊结石179例,胆总管结石76例(同时合并胆囊结石者31例),肝内外多发胆管结石89例,胆道肿瘤14例,按是否接受手术分为手术组(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肝叶切除、胆肠吻合等)、非手术组(包括单纯药物治疗、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等)。以上病例确诊均通过血液、胆汁等标本获得病原学证据以及临床表现支持。结果比较胆道感染有效治疗过程中PCT数据差异性,随着时间推移,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内的PCT值呈下降趋势,第3天与第1天、第5天与第3天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在同一时间点(第1、3天)测得P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两组测得P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值能较好反映了病情变化,监测血清PCT浓度,有助于指导胆道感染治疗和病情评估。相对于非手术组,手术组患者具有较高的PCT值。

    作者:伍远维;左超海;潘德盛;叶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康复新液辅助治疗贝赫切特综合征阿弗他口腔溃疡的效果观察

    目的:论述康复新液辅助治疗贝赫切特综合征阿弗他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例病患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人数100人。对病患进行传统西药治疗之后,观察组利用康复新液进行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比较相关治疗结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7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VAS评价,观察组治疗期间溃疡的持续时间要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康复新液辅助治疗康复新液辅助治疗贝赫切特综合征阿弗他口腔溃疡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尹会军;相红艳;庞向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采用硫酸镁与山茛菪碱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采用硫酸镁与山茛菪碱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选取62例进行研究分析,采用硫酸镁治疗的31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山茛菪碱治疗的31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与山茛菪碱在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疾病临床上效果相似,且均具有良好预后。

    作者:肖乾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建议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指未合并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瓣或生物瓣置换术后,二尖瓣修复术后的房颤。脑卒中和血栓塞是房颤严重的并发症,致死率和致残率高。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通过与凝血酶或Xa因子可逆性结合而发挥抗凝作用。对房颤患者,NOAC是一类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安全性较好的口服抗凝药。NOAC已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并受到广泛关注。房颤患者通常合并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而植入药物洗脱支架,这就使抗凝治疗变得更为复杂。NOAC在我国临床应用的病例数尚少,经验相对缺乏。本文针对临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对NOAC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作者:张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慢性盆腔炎采用综合方案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方案对于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通过观察本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0例患者在连续治疗3个月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4%,临床疗效十分满意。结论针对慢性盆腔炎病程长、易发作的特征,通过采用综合方案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清除病菌,取得较好的疗效,因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骨科老年患者疼痛的护理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掌握骨科老年患者疼痛的原因,根据原因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原因进行分析,给予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使得老年患者疼痛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结论疼痛是骨科老年患者的重要护理内容之一,及时有效的止痛可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的康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翼状胬肉90例(100眼)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相关移植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24个月,观察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和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第3 d角膜创面光滑,刺激症状轻,10 d拆线,植片全部在位存活,手术区轻度充血。治愈97眼,治愈率97%,3眼复发,3%复发率。结论该术取材容易,简单易行,可明显降低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是一种治疗翼状胬肉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作者:丁新如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食管癌的整体护理体会

    探讨食管癌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寻找更加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室收治的食管癌患者及健康教育情况。通过初步的观察,能有效配合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患者的缓解率相对高于不配合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患者。

    作者:韩晓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ICU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研究

    目的:为了研究重症监护室中呼吸衰竭的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从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呼吸衰竭的所有患者中选取40例患者,将这40例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营养情况、肠内营养、肠外营养以及营养支持的途径等各种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对这40例患者进行早期的肠内、肠外的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的机体的生理功能均有良好的改善,其中完全进行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有8例,完全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有5例,进行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的患者有27例。结论在临床上,对ICU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的预后以及治疗的效果均有明显的改善,可以使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存活率提高,也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作者:陈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防范护患纠纷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工作者进行护理工作基本的安全措施,根据护理安全隐患常见的因素,进行护理安全的控制和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制教育,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定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教会与病人沟通的技巧,杜绝了护理隐患,确保了患者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达到了优质服务的目的。

    作者:胡红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