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采用硫酸镁与山茛菪碱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

肖乾蓉

关键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硫酸镁, 山茛菪碱,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采用硫酸镁与山茛菪碱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选取62例进行研究分析,采用硫酸镁治疗的31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山茛菪碱治疗的31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与山茛菪碱在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疾病临床上效果相似,且均具有良好预后。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配合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5例,年龄35~75岁,平均55岁。断发展、腹腔镜已逐渐取代常规开腹手术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较常见的微创方法。本院从2013年7月~2014年8月对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燕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重点探索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看护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看护22例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护患纠纷率高达19.0%,患者满意度仅为81.0%。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仅为4.5%,患者满意度高达95.5%。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显然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然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明显,不仅降低了护患纠纷率,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晏翠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ICU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研究

    目的:为了研究重症监护室中呼吸衰竭的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从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呼吸衰竭的所有患者中选取40例患者,将这40例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营养情况、肠内营养、肠外营养以及营养支持的途径等各种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对这40例患者进行早期的肠内、肠外的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的机体的生理功能均有良好的改善,其中完全进行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有8例,完全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有5例,进行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的患者有27例。结论在临床上,对ICU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的预后以及治疗的效果均有明显的改善,可以使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存活率提高,也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作者:陈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广州地区2009年-2014年机采血小板应用的浅析

    目的:统计广州地区2009年~2014年上半年机采血小板的发血量,探讨机采血小板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方法利用中心采供血管理系统统计广州地区2009年~2014年上半年机采血小板的发血量。结果2009年~2014年上半年机采血小板发血量分别为:33874 u,36072 u,36267 u,42494 u,46859 u,24162 U,机采血小板的发血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增长率分别为6.49%,0.54%,17.17%,10.27%,3.13%(年化增长率)。结论有针对性的加强宣传,规范临床预约供应的沟通渠道,稳固机采血小板无偿血小板队伍,鼓励捐献双份血小板,适当提倡互助献血,并发展成为固定的献血者,能有效地确保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

    作者:许结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亚低温对老年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老年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0例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联合亚低温治疗)与参考组(常规治疗)各为40例,观察两组患者血肿面积清除情况,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肿面积明显小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有助于血肿清除,可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敬恂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有机磷中毒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的抢救措施以及正确的护理干预。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所收治的有机磷中毒患者98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抢救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47例(96.00%),死亡2例(4.00%);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35例(71.42%),死亡14例(28.57%);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有机磷中毒的危害性与致死率都非常高,及时地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并加以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武金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羟乙基淀粉扩容与用复方氯化钠扩容血压变化比较

    目的:研究分析腰硬联合麻醉采取羟乙基粉扩容和采取复方氯化钠扩容对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早我院采取要硬联合麻醉的58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2组,每组各有29例患者。观察组在麻醉前30 min之内采取羟乙基淀粉扩容,对照组则采取复方氯化钠扩容,同时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与麻醉后5、15、30 min时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以后血压和麻醉前对比没有较大差异,对照组患者麻醉后的5、15 min收缩压小于麻醉前,同时小于观察组。结论羟乙基淀粉扩容可以更加安全有效的保持血压的稳定,避免手术时腰硬联合麻醉导致的血压降低现象。

    作者:陈永敏;张琰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高血压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与病人交谈,进行心理疏导,保健宣传,由浅入深的让病人接受,增强病人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结果心理护理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疗效显著。结论了解掌握高血压病人的具体心理状况和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提高了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淑云;冯秋兰;郑许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闭合复位专家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讨论闭合复位专家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骨一科收治的治疗28例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8例,女8例,年龄20~60岁,平均31岁。结果对本研究中28例患者进行为期5~1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1个月,采用Joher-Wruhs 标准进行评定疗效,优20例,良7例,可1例。结论闭合复位专家型胫骨髓内钉是一种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它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固定患肢,且具有微创、不良并发症少等特点,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膝踝关节功能。

    作者:何秀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腔隙性脑梗死与脱髓鞘改变的临床-CT分析

    目的:探讨CT影像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与脱髓鞘改变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表现结果差异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2013年CT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与脱髓鞘改变患者各100例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表现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腔隙性脑梗死100例,预后半年内随访统计神经功能缺损均不严重,预后良好;1年后出现新的病灶,其中8例并大面积脑梗死,4例并脑出血,预后不佳。脱髓鞘改变100例,预后半年内随访统计神经功能缺损不严重,预后良好;1年后病灶范围波及整个侧脑室周围白质34例。结论正确认识腔隙性脑梗死与脱髓鞘改变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对于临床在早诊断,早治疗和早预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青毅;冉强;赵成元;余文军;吴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胫腓骨骨折合并梅毒感染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我院收治的1例梅毒感染合并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1例梅毒感染合并开放性骨折患者我们在患者住院期间应用隔离措施、专科护理、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护理,并且对护士进行梅毒防治知识的培训。结果患者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医护人员没有发生暴露与院内交叉感染的情况。结论有针对性的采取隔离措施能够避免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危险,与患者加强交流与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顺利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

    作者:钱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微波治疗鼻出血的临床分析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传统的鼻腔填塞止血使患者非常痛苦且疗效欠佳。反复填塞易损伤鼻腔黏膜导致黏膜糜烂和新的出血。我科自引进微波治疗仪后采用微波止血,效果满意,现将2010年01月~2013年10月中微波治疗鼻出血的186例患者通过整理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贺秀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比和分析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有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治疗组患者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介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为76.00%,对照组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为40.00%,治疗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差异明显(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为72.00%,对照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为32.00%,差异明显(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方面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效果明显。

    作者:冯文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55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清热平喘饮口服治疗,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94.55%,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张克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配合小剂量不同疗程罗红霉素对下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的作用探讨

    目的:分析配合小剂量不同疗程罗红霉素对下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下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2种敏感抗生素联合抗绿脓杆菌治疗;治疗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罗红霉素治疗,疗程6个月;治疗B组加以罗红霉素治疗,疗程1个月;分析各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A组、治疗B组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合小剂量罗红霉素长疗程治疗下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疗效确切,细菌清除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翟俊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体外振动排痰仪对气管切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应用

    目的:探讨体外振动排痰仪对气管切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筛选于我院进行气管切开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的肺部应用体外振动排痰仪进行机械排痰,持续性应用5d后观察所有患者排痰效果及肺部感染控制情况。结果持续性应用5d后患者痰液明显较治疗前稀释,并可进行自主咳痰,痰液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肺感染情况好转。结论对于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通过应用体外振动排痰仪可显著改善患者排痰效果,能够有效控制肺感染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富利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预见性护理在颈椎前路手术后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对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的前路手术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11月~2013年11月住院的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护理组40例,预见性护理组6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统计2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预见性护理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对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的前路手术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丽萍;李晓岚;付繁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护理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将13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DPN)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所有患者给予降血糖及饮食治疗,并且配合营养神经及活血化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药足浴、辨证施膳、运动康复等护理,护理期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在中医症状积分、焦虑抑郁评分、空腹血糖及踝肱指数等方面的干预主效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DPN症状以及调节情绪状态,提高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环与足部神经传导功能。

    作者:杨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HELLP综合征20例临床护理体会

    通过HELLP综合征临床护理体会,提高护理质量。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妇产科监护室的120例HELLP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隐患因素。通过采取各种积极进行措施,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思想教育、妇产科特有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危险因素发生。做好HELLP患者的术前术后安全护理,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治愈率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桃玲;石艳丽;李玲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用几丁糖保护液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医用几丁糖保护液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医用价值。方法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行二次手术的104例患者资料,其中57例患者腹腔镜手术结束前应用几丁糖,47例患者未使用者为对照组,根据再次手术探查结果对腹腔粘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几丁糖组I、II、III、IV级粘连分别为40、12、5、0例,对照组I、II、III、IV级粘连分别为25、10、11、1例,两组粘连程度分布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62.5,P=0.036<0.05)。几丁糖组和对照组的轻度粘连(I/II)和重度粘连(III/I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92,P=0.021)。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及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术后粘连较重。结论几丁糖保护液可有效预防腹腔镜术后粘连的发生,尤其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及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推荐腹腔镜下常规使用几丁糖保护液。

    作者:贾艳艳;史惠蓉;任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