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观察与护理

王艳艳;解梦果;路伟

关键词:妊娠, 急性胰腺炎, 观察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护理要点。方法急性期给予心理支持、疼痛护理、禁食及胃肠减压、监测胎心音,防治休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期给予饮食指导和出院指导。结果对35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虽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但因患者病情急重、孕周等因素,以不同结局出院。结论对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提供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保证。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髌骨骨折28例临床诊治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髌骨骨折临床适诊治方法。方法采用病例回顾和统计学方法,以2013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28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治疗情况和预后探讨不同类型的髌骨骨折临床适诊治方法。结果对于髌骨横断型骨折的可视具体情况采用镍钛聚髌器内固定和AO张力带内固定;髌骨下部粉碎骨折适诊疗手段为镍钛聚髌器;严重全髌粉碎性不可采用采用镍钛聚髌器内固定和AO张力带内固定,需进行骨折钢丝环扎加聚髌器固定或钢丝环扎加张力带钢丝固定方法经行治疗。

    作者:许志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浅论妊娠期孕产妇饮食护理

    孕产妇处在妊娠期间时,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消耗大量母体营养供给给胎儿,同时母体进入预产期后,很大一部分需要长久卧床休息,造成自身免疫力不足,抵抗力下降,严重的还将危害到分娩过程,因此在妊娠期对孕产妇的饮食护理就成为保障生产安全的一项措施。本文通过对妊娠期间孕产妇观察和总结,运用统计学方式和软件,通过系统计算,试浅论妊娠期间产妇护理应通过加强对饮食的重要性、饮食结构和合理宣教等几点,并提出了几点针对建议,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宋淑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性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性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心血管患者14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我院常规的心血管治疗,探索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诊断,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痛苦,在无禁忌症时可以再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君;李丹丹;彭碧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8月收治的患有慢性宫颈炎患者14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实验组采用的是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的是微波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治疗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3个月后的复发率为14.3%,对照组患者3个月后的复发率为20%,实验组患者6个月后的复发率为11.4%,对照组患者6个月后的复发率为30%,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患者恢复的效果好,不易复发,并且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高,可以进行治疗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耀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经鼻内镜中下鼻道开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上颌窦炎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中下鼻道开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上颌窦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总结分析55例非侵袭性真菌上颌窦炎患者,全部行鼻内镜中下鼻道开窗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4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满意,无复发。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手术治疗过程中充分解除鼻道窦口复合体(OMC)解剖结构异常,彻底清除病灶,恢复鼻窦鼻腔通气引流是关键,经临床实践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刘平;罗华;蒋光万;王中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肝内外管胆结石的术后护理效果,以提高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2000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患有老年肝内外胆管结石并经过手术治疗的病例中选出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工作。结果术后数例出现了并发症,其中有3例应激性溃疡,6例胆瘘,7例伤口感染,13例肺部感染,所有并发症患者经过术后专业性护理,都得以恢复健康出院。结论术前术后做好护理工作,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患者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现象。

    作者:何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尿液比重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建立尿比重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方法用尿比重计,测量尿比重,然后计算其不确定度。结果尿比重为(1.022±0.002)mg/cm3,由分析可知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为测量过程中由样品均匀性和重复测量产生的不确定度。结论建立的不确定度分析和计算方法适合尿液比重不确定度的评定。测定过程中要控制产生不确定度的主要环节。

    作者:龚燕;凌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重症肺炎患儿95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95例重症肺炎患儿临床资料。结果95例患儿中≤1岁患儿所占比例为60.0%,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发热、咳嗽、气喘,51例发生并发症,其中39例并发2种及2种以上并发症,明显高于发生1种并发症的患儿;细菌感染占69.47%,明显其它感染;患儿治愈时间平均(13.3±2.4)d,并发2种及2种以上并发症的患儿治愈时间明显长于并发1种并发症的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主要见于婴幼儿,患儿并发症多、细菌感染比例高,临床中需积极预防并发症,给予综合治疗措施,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天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喜炎平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使用喜炎平联合干扰素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儿科随机抽取60例手足口病小儿,再将他们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喜炎平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静脉滴注喜炎平10 mg/(kg·d),肌内注射干扰素,剂量为5×104 U/(kg·d),1个疗程为7 d;对照组则只肌内注射干扰素,剂量为5×104 U/(kg·d),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皮疹愈合时间及退热时间都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喜炎平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程慧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Dandy-walker畸形伴小脑发育不良1例报道

    1病例资料患者女,46岁,自有行走不稳,发作性上肢抖动,持物明显,眼球轻微震颤,心肺未见明显异常,四肢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指鼻试验阴性。

    作者:陈欣欣;周小静;胡博;薛涛;张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妇产护理中产褥感染的处理办法

    产褥感染是妇产护理中的一项重点、难点,产褥感染多发于孕妇分娩期及产褥期中,且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妇产期较为普遍的一种病症。本文作者通过自己长期的临床总结经验,利用实证和统计的方法,探讨妇产护理中产褥感染的处理办法,希望能够以此将自己经验共享,并加以完善,终探讨出适合产褥感染的正确处理办法。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在上尿路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在上尿路结石中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8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58例、女24例,结石位于肾盏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直径0.7~2.8 cm,平均1.5 cm。术前均行双肾CT检查,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术中首先使用输尿管硬镜对患侧输尿管进行检查,然后放置输尿管导引鞘并换用Storz Flex-X2F7.5输尿管软镜,并行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术后2周及1个月后对KUB平片(肾输尿管膀胱摄影)进行复查或进行双肾CT平扫,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输尿管软镜一次进镜成功率为97.6%(80/82),2例一次进镜失败患者均在插入导丝并置入F6双J管2周后,再行进镜,均获得成功。碎石成功率为96.3%(79/82),3例患者因结石位于下盏憩室内,软镜未予找到,术后行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予以清除。手术时间32~91 min,平均50.3 min,术后患者住院时间2~7 d,平均3.8 d。术后1个月复查KUB或双肾CT平扫,结果显示结石清除率为91.5%(75/82),未见严重并发症如脓肾、输尿管穿孔、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情况发生。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在上尿路结石的治疗中不但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而且还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作者:萨音白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配合中西医综合疗法对慢性盆腔炎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CPID)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按贯序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综合疗法,即联合抗生素配合中药自拟化瘀解毒方灌肠治疗,同时给予系统整体护理干预,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做出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并加强整体护理干预的配合,可以显著提高CPID的疗效,并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

    作者:王聪颖;薛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骨脉通治疗1410例临床报告

    目的:研究分析骨脉通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41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使用“骨脉通”对其开展临床治疗,并配合有效的髋关节锻炼及康复指导,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141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患者取得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6.1%,疗效显著。结论骨脉通对不同病因不同程度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武秀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对手术患者情绪和舒适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在手术患者中对情绪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仕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内科急诊急性腹痛患者诊断方法和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内科急诊急性腹痛患者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60例急诊急性腹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诊断;观察组采用常规联合实验室检查诊断,分析此类患者临床发病特点。结果急性腹痛患者显示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的特点;观察组采用实验室检查诊断,准确诊断率98%,误诊率2%;对照组准确诊断率为74%,误诊率26%,差异显著。结论急诊急性腹痛患者中,应用常规诊断联合实验室检查诊断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准确诊断率,同时有效减少误诊率、漏诊率。

    作者:胡俊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乙肝患者的心理障碍与心理护理对策

    乙肝患者不仅要遭受身体上的痛苦,由于乙肝的传染性又造成了他们心理上的痛苦,有些乙肝患者在这双重病痛的折磨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因此,在临床治疗乙肝患者时,心理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分析针对乙肝患者的心理障碍所表现出现的症状,然后据此提出相应心理护理对策,从而尽快恢复乙肝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一定的指导。

    作者:郭丽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药熏洗联合微波理疗对肛肠术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微波理疗对肛肠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利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8月收治的153例行肛肠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此154例行肛肠术患者在术后行不同护理方式,实验组77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而对照组同样为77例,只单纯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统计两组行肛肠术患者的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行肛肠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行不同护理方式后的康复情况。结果中药熏洗联合微波理疗实验组行肛肠术患者的疼痛率为16.89%,常规护理对照组行肛肠术患者的疼痛率为31.17%,实验组行肛肠术患者的疼痛率显著好于对照组行肛肠术患者的疼痛率,两组患者间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行肛肠术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好于对照组行肛肠术患者,两组患者间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微波理疗对肛肠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在肛肠患者术后康复中具有更加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降低行肛肠术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邢玉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关于荣成市第六中学发现一名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疫情处理情况的报告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其中尤以肺结核为多见。痰中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属传染性肺结核,是造成社会结核病传播和流行的传染源,为首要控制对象,本文报道了荣成六中1例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发病情况及其治疗方案,并及时对学校师生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调查结果无一例被传染。如何防止结核病的疫情在学校蔓延,已成为当前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潘庆玲;徐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及绝经后妇女所面临的重要疾病之一,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这一威胁所带来的影响也越发明显。科学合理的运动、健康的膳食以及恰当的激素或药物的干预是当今应对该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徐义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