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对手术患者情绪和舒适的影响

黄仕玉

关键词:舒适护理, 手术, 情绪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在手术患者中对情绪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保健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保健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自2013年4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0例,对这120例患者采取社区保健干预,并且在临床干预结束后,对120例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在采取社区保障干预后,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身体总体状况评分均高于社区保障干预前,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有效的社区保健干预,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年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社区护理中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意义研究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中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选取长春市宽城区中医院(长春市宽城区南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知识掌握比对照组全面,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护理中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可扩展居民对糖尿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意义显著。

    作者:徐天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慢性肛裂治疗中改良纵切横缝术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对应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患有慢性肛裂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慢性肛裂疾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传统纵切横缝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慢性肛裂疾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患有慢性肛裂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韩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方法及疗效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个组的患者数量均为38例,给予对照组研究对象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实验组研究对象则予以氨溴索治疗,对比与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高达97.37%,优于对照组的84.21%,且实验组仅有2例(5.26%)并发症病例,而对照组有8例(21.05%)并发症病例,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予以氨溴索治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不仅副作用较小,而且还能提升患者整体疗效,控制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裴路文;孟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参一胶囊延长胃癌患者生存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对比,探讨参一胶囊联合FuP化疗方案对胃癌疗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间确诊并收治的胃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化疗配合安慰剂治疗,实验组,使用参一胶囊替换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不良反应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化疗过程联合使用参一胶囊治疗胃癌,可明显提高疗效,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党诚学;朱琨;李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一起溶藻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2013年8月4日,山东省荣成市某镇3个自然村的16名村民发生食物中毒,潜伏期4~23 h,平均13~15 h,主要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经流行病学调查、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分析,确认这是一起由于食用了被溶藻弧菌污染的海钉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故。

    作者:程亚琪;隋凌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急诊护理84例

    目的:分析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2年1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84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急诊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及护理前后患者心率(HR)、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结果本组84例患者均救治成功,无死亡病例,经护理后,患者HR、RR、MAP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急诊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地改善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生命体征,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秦振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榆社县以“村医”为责任人的农村高血压管理新模式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心血管疾病之一,患者血压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引起严重的心、脑以及肾等器官的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严重时,还将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必须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控制。本文根据榆社县医疗水平、医疗设备以及医疗人员的基本现状,提出了以“村医”为责任人的农村高血压管理新模式,即通过培训“村医”、明确职责、双向转诊以及全民参与、监督等方式,并相应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管理活动,有效落实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工作,从而加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以及治疗率等,为榆社县的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治疗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韩建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在上尿路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在上尿路结石中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8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58例、女24例,结石位于肾盏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直径0.7~2.8 cm,平均1.5 cm。术前均行双肾CT检查,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术中首先使用输尿管硬镜对患侧输尿管进行检查,然后放置输尿管导引鞘并换用Storz Flex-X2F7.5输尿管软镜,并行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术后2周及1个月后对KUB平片(肾输尿管膀胱摄影)进行复查或进行双肾CT平扫,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输尿管软镜一次进镜成功率为97.6%(80/82),2例一次进镜失败患者均在插入导丝并置入F6双J管2周后,再行进镜,均获得成功。碎石成功率为96.3%(79/82),3例患者因结石位于下盏憩室内,软镜未予找到,术后行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予以清除。手术时间32~91 min,平均50.3 min,术后患者住院时间2~7 d,平均3.8 d。术后1个月复查KUB或双肾CT平扫,结果显示结石清除率为91.5%(75/82),未见严重并发症如脓肾、输尿管穿孔、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情况发生。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在上尿路结石的治疗中不但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而且还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作者:萨音白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起到的效果。方法选择7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来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VAS(即视觉模拟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都顺利康复,但对照组VAS(P<0.01)评分要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综合护理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

    作者:滕丽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评价胶体果胶铋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采用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联合的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比较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投掷的方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49例患者。给与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胶体果胶铋的方法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治疗组的愈合率(95.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愈合率(65.31%);治疗组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65.31%)明显高于对照组(24.4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果胶铋在消化性溃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溃疡的愈合率,建议广泛使用。

    作者:方大鑫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无菌巾包覆三通接头对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评价无菌巾包覆三通接头对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ICU超过24 h、年龄>14岁的非感染性疾病并留置右锁骨下静脉导管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随机分干预组、对照组;两组均采取医护人员培训教育、严格执行手卫生、置管采用大无菌屏障、消毒剂消毒皮肤3次自然干燥后穿刺或注射等综合预防措施,干预组在实施综合预防措施基础上予以无菌巾包覆三通接头,统计并比较两组CRBSI发生率。结果进入研究的ICU住院患者826例,干预组CRBSI发生率为2.8/1000 d,对照组发生率7.6/1000 d(x2=4.7367,P<0.05)。结论无菌巾包覆三通接头能有效减少CRBSI的发生。

    作者:曾燕;卞意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骨脉通治疗1410例临床报告

    目的:研究分析骨脉通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41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使用“骨脉通”对其开展临床治疗,并配合有效的髋关节锻炼及康复指导,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141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患者取得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6.1%,疗效显著。结论骨脉通对不同病因不同程度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武秀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加强药房药品数量和效期管理的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加强药房药品数量和效期管理的措施。方法结合医院自身实际情况,对我院药房药品数量以及效期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在院中加强了对药品验收程序、药物应用以及药物库存的管理后,使得我院药房管理更加有效。结论要想提升药房药品数量以及效期管理,就应当不断完善药品的调配、储存以及动态管理。

    作者:苏巧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筛查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筛查的现状。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市新都区城西辖区20个居委会(村)的4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筛查对象,并采用信息采集统计表对筛查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统计,筛查后收取有效信息调查表320份,在自愿,配合的基础上,将此320例纳入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管理对象,以分析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筛查现状。结果年龄、饮食、身体活动、体重、心态、患相关慢性病情况及家族史与糖尿病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结论对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筛查现状进行有效分析能够为糖尿病的社区综合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对于胃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研究并探讨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对于胃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经过3周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组间治疗后对疼痛程度和溃疡大小进行比较,发现试验组的总有效为96.00%,对照组的总有效为70.00%,其中试验组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26.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两组间用药安全性比较,发现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整体过程安全可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胡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不同药物治疗74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和探讨不同药物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抽取74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7例采用甲硝唑栓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奥硝唑栓联合加替沙星对其进行治疗,疗程均为7 d,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0.27%(26例)、97.29%(36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94%(17例)、78.37%(2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奥硝唑栓联合加替沙星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匡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抗结核药应用于肺结核活动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胎盘多肽联合抗结核药物应用于肺结核活动期的临床疗效及联合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将本院180例初治痰菌阳性、且胸片上有斑片阴影或是结核空洞,或是播散病灶的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90例,在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基础上给予胎盘多肽注射液,4 ml/日;对照组90例,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90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结核杆菌转阴率为97.8%和76.6%(P<0.01),病灶吸收好转率为97.8%和77.7%(P<0.01),治疗二个月后症状缓解率为95.6%和30.3%(P<0.001)。肝损害发生率为5.6%和30.0%(P<0.001),皮疹发生率为3.3%和13.3%(P<0.05)。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肺结核活动期使用胎盘多胎注射液联合抗结核药物加速痰涂转阴,更加快速地改善症状、缩短抗结核疗程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减少肺结核的复发和耐药的发生。

    作者:范文穗;李巍;詹能勇;陈心春;张明霞;江玉婷;孙雁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X线及MRI诊断早期髌骨软化症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X线及MRI对诊断早期髌骨软化症的价值。方法对35例经临床证实的早期髌骨软化症患者回顾分析其X线和MRI表现,寻找早期髌骨软化症的证据。结果 MRI无阳性表现4例,有软骨改变及轻微软骨下骨质改变的31例,诊断准确率88.57%; X线表现正常的12例,髌骨后缘轻微骨质改变的23例,诊断准确率65.71%;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对于早期髌骨软化症的诊断价值优于X线。

    作者:张太娟;张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临床路径和整体护理在亲属供肾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是科学、高效的医学护理管理新模式,由于它是多种专业人员合作以控制品质与经费的模式[1],医院护理管理中实施整体护理是一种新的医学模式,预测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护理措施[2]。我院自行建立了亲属供肾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路径和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沈松颖;郑珊;李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