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秀
目的:对应用家庭护理模式对患有宫颈癌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其他上级权威医院就诊的接受化疗后在我院接受基层护理的宫颈癌疾病患者7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家庭护理模式对患有宫颈癌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赵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水是生物机体内含量多的一种物质,人类的生理活动与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是维持生命和新陈代谢重要的保证。城市生活饮用水是保证城市正常发展的关键,饮用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致使城市的生活饮用水也遭到了破坏。解决城市生活饮用水受环境污染的问题,需要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保护水资源,控制环境污染,加强水质管理是防治水质受污染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树文;李乃鑫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液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鼓膜穿刺治疗,对照组患者在观察组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鼓膜穿刺治疗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液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容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绿色通道是医院为危重患者提供快速高效的服务系统,实现了先看病后交钱服务,护士直接参与绿色通道中,因此护士必须保证抢救室仪器、物品及药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同时具有有高度的责任和同情心、抢救过程中护士要思维、操作敏捷,为患者的抢救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因此急诊护士在生命绿色通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董芳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比较X线及MRI对诊断早期髌骨软化症的价值。方法对35例经临床证实的早期髌骨软化症患者回顾分析其X线和MRI表现,寻找早期髌骨软化症的证据。结果 MRI无阳性表现4例,有软骨改变及轻微软骨下骨质改变的31例,诊断准确率88.57%; X线表现正常的12例,髌骨后缘轻微骨质改变的23例,诊断准确率65.71%;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对于早期髌骨软化症的诊断价值优于X线。
作者:张太娟;张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抽取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研究、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对两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pH值与治疗前比较统计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PaCO2、PaO2,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PaCO2、PaO2改善的程度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于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动脉导管未闭超声下介入封堵对先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7月接收的62例先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施行动脉导管未闭超声下介入封堵术治疗,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所选患者均通过一次手术置放成功,封堵手术后恢复良好,超声检查显示心脏未出现分流,肺动脉平均压降至(45.4±9.5)mm Hg,肺动脉收缩压降至(72.5±8.4)mm Hg,且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于术后7~12 d出院,2例患者表现出肺不张,3例出现气胸,仅有1例患者表现出喉返神经损伤声音嘶哑;手术后随访1~2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封堵器脱落栓塞、动静脉血管痊、机械性溶血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结论动脉导管未闭超声下介入封堵治疗先心病具有创伤小、封堵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优于该种治疗方式的价格相对较贵,限制了在临床治疗中的推广使用。
作者:任安立;范艳芳;董晓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对于胃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经过3周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组间治疗后对疼痛程度和溃疡大小进行比较,发现试验组的总有效为96.00%,对照组的总有效为70.00%,其中试验组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26.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两组间用药安全性比较,发现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整体过程安全可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胡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中医病症规范化对门诊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门诊收治的416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西医诊断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规范化的中医病症进行分类诊断疾病,并采取治疗措施,对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规范化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治疗结果有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臻完善。
作者:李健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中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选取长春市宽城区中医院(长春市宽城区南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知识掌握比对照组全面,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护理中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可扩展居民对糖尿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意义显著。
作者:徐天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室发生院内获得性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治疗与防治院内感染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我院接诊的ICU患者所出现的重症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24例患者中,有74例患者被诊断为重症肺炎,发生率高达60%。其中,有40例患者经过治疗得到好转,有30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病死率达到40.5%。结论在本次研究中,对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能够对临床治疗以及预后起到重要的参考价值,ICU医生在临床中要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以及管理,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从而促进临床效果。
作者:孙锦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症(MAS)的疗效。方法选取MAS患儿29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HFOV治疗,观察组给予HFOV联合PS治疗。观察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肺氧合功能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氧合指数(OI)从24.80±5.97降至7.99±2.28,同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为(83.65±10.15)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73.80±8.52)mm Hg(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PaCO2,氧合指数(OI),氧体积分数(FiO2)分别为(38.81±2.58)mm Hg,(7.99±2.28),(0.38±0.0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2.8%,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症的疗效显著。
作者:吕璐;蒋天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方法及疗效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个组的患者数量均为38例,给予对照组研究对象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实验组研究对象则予以氨溴索治疗,对比与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高达97.37%,优于对照组的84.21%,且实验组仅有2例(5.26%)并发症病例,而对照组有8例(21.05%)并发症病例,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予以氨溴索治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不仅副作用较小,而且还能提升患者整体疗效,控制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裴路文;孟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1例鼻咽部低分化癌患者,男,54岁。入院后因怀疑肺部感染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2 g,使用5 min左右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口吐白沫、小便失禁,立即停止给药。辅查血分析:WBC 7.97×109, NEUR80.24%,RBC 1.03×1012/L,HGB 47 g/L,CRP 76.11 mg/L,HS-CRP>10 mg/L,电解质钠氯偏低,凝血功能:PT 18.6 Sec,FIB 6.1g/L,D2>40 mg/L。降钙素1.51 ng/ml,小便常规:颜色褐色浑浊,RBC 497.4/ul WBCUF 28.20/ul。生化检验:TBIL34.2 umol/L,DBIL18.3 umol/L,IBIL15.9 umol/L。Coombs试验阳性。怀疑为急性溶血性贫血,停头孢噻肟钠予以激素、水化、碱化尿液、输血治疗。3 d后查体唇色较前红润、皮肤黄疸较前减轻,巩膜无黄染,精神状态较前好转,小便尿色较前明显变淡。1周后生化检验示TBIL、DBIL、IBIL正常。RBC、HGB、HCT逐渐升高。
作者:梁鹦;孟祥林;刘佳;唐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髌骨骨折临床适诊治方法。方法采用病例回顾和统计学方法,以2013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28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治疗情况和预后探讨不同类型的髌骨骨折临床适诊治方法。结果对于髌骨横断型骨折的可视具体情况采用镍钛聚髌器内固定和AO张力带内固定;髌骨下部粉碎骨折适诊疗手段为镍钛聚髌器;严重全髌粉碎性不可采用采用镍钛聚髌器内固定和AO张力带内固定,需进行骨折钢丝环扎加聚髌器固定或钢丝环扎加张力带钢丝固定方法经行治疗。
作者:许志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46岁,自有行走不稳,发作性上肢抖动,持物明显,眼球轻微震颤,心肺未见明显异常,四肢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指鼻试验阴性。
作者:陈欣欣;周小静;胡博;薛涛;张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内科急诊急性腹痛患者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60例急诊急性腹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诊断;观察组采用常规联合实验室检查诊断,分析此类患者临床发病特点。结果急性腹痛患者显示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的特点;观察组采用实验室检查诊断,准确诊断率98%,误诊率2%;对照组准确诊断率为74%,误诊率26%,差异显著。结论急诊急性腹痛患者中,应用常规诊断联合实验室检查诊断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准确诊断率,同时有效减少误诊率、漏诊率。
作者:胡俊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尿比重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方法用尿比重计,测量尿比重,然后计算其不确定度。结果尿比重为(1.022±0.002)mg/cm3,由分析可知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为测量过程中由样品均匀性和重复测量产生的不确定度。结论建立的不确定度分析和计算方法适合尿液比重不确定度的评定。测定过程中要控制产生不确定度的主要环节。
作者:龚燕;凌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在上尿路结石中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8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58例、女24例,结石位于肾盏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直径0.7~2.8 cm,平均1.5 cm。术前均行双肾CT检查,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术中首先使用输尿管硬镜对患侧输尿管进行检查,然后放置输尿管导引鞘并换用Storz Flex-X2F7.5输尿管软镜,并行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术后2周及1个月后对KUB平片(肾输尿管膀胱摄影)进行复查或进行双肾CT平扫,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输尿管软镜一次进镜成功率为97.6%(80/82),2例一次进镜失败患者均在插入导丝并置入F6双J管2周后,再行进镜,均获得成功。碎石成功率为96.3%(79/82),3例患者因结石位于下盏憩室内,软镜未予找到,术后行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予以清除。手术时间32~91 min,平均50.3 min,术后患者住院时间2~7 d,平均3.8 d。术后1个月复查KUB或双肾CT平扫,结果显示结石清除率为91.5%(75/82),未见严重并发症如脓肾、输尿管穿孔、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情况发生。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在上尿路结石的治疗中不但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而且还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作者:萨音白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对马尾神经损伤致尿失禁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12例马尾神经损伤导致的尿失禁住院患者实施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拟定盆底肌肉电刺激及功能锻炼方法,由医护指导患者严格执行盆底肌肉电刺激及功能锻炼方法。结果通过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后,患者尿失禁症状有所好转,提高了其生活质量。结论有效的盆底肌肉电刺激及功能锻炼能够改善马尾神经损伤致尿失禁情况,并控制其发展。治疗方法经济安全,便于家属和患者接受。
作者:王丽丽;刘畅;李艳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