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红;付秀华;高志芳;高俊珍;王美玲;顾岩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支急性发作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抗炎、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剂辅助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疗效。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可达到标本兼顾,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照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时使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及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负担,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曹庆同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检测人类肺组织特异性基因(LUNX mRNA)、上皮癌相关基因(KS1/4)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微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9月我院胸外科行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病理证实为NSCLC的患者100例,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34例,无淋巴结转移66例,随访后将66例患者分为复发组23例和无复发组43例。选取肺部良性疾病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LUNX mRNA、KS1/4 mRNA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淋巴结中的表达。结果LUNX mRNA和KS1/4 mRNA在NSCLC复发组、无复发组及对照组淋巴结中RQ均值分别为(5.4±5.98)、(3.2±3.54)、(0.05±0.18)和(1.81±1.69)、(1.34±1.16)、(0.72±0.26),两者在复发组RQ均值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UNX mRNA和KS1/4 mRNA在Ⅰ、Ⅱ、Ⅲ期NSCLC患者淋巴结中的RQ均值分别为(2.78±2.86)、(3.65±3.78)、(4.82±4.91)和(1.23±1.14)、(1.48±1.36)、(1.76±1.65),两者在NSCLC不同分期中的表达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unx mRNA、KS1/4 mRNA的表达均与NSCLC患者淋巴微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提高NSCLC淋巴微转移的诊断率,更准确地进行TNM分期,为NSCLC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证据。
作者:王立红;付秀华;高志芳;高俊珍;王美玲;顾岩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者1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运用新生儿科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各73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胆红素指数变化和家属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胆红素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胆红素指数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率为94.52%(6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9%(6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胆红素指数,增加护理满意率。
作者:候琳琳;张宁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患者均顺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尽量的减少或控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干扰因素,为检查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证。
作者:姜琨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4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和21.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术后患者并发症少,疗效较好。
作者:计军涛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与灌注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诊的脑部肿瘤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的患者48例,灌注成像扫描的患者42例,比较不同类别及级别脑肿瘤的ADCmin值和rCBVmax值。结果不同脑肿瘤实质区的ADC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瘤ADCmin数值低,低级别胶质瘤ADCmin数值高,脑膜瘤ADCmin值小于高级别胶质瘤、神经鞘瘤、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与脑膜瘤之间rCB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脑肿瘤实质区的ADCmin及rCBVmax值存在差异,磁共振弥散加权与灌注成像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脑肿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崇杰;黄亚博;姚雷;张晓红;郝小宁;郭兴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手术室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患者行日常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日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恢复时间短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洋 刊期: 2015年第33期
心肌淀粉样变(Cardiac Amyloidosis,CA)是一种浸润性心肌病,其特点为心肌细胞间有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沉积,因这种沉积蛋白对碘的染色反应和淀粉相似,故称为淀粉样变。CA临床表现不一,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困难,误诊率及漏诊率极高,且此病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差。本文报道1例CA,分析其临床特征,总结经验,望青年临床工作者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作者:李敏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PICC置管患者两种卧位对异位颈内静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PICC置管病人107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实验组53例,实验组采用PICC置管时床头抬高30~45°,采取半卧位;对照组PICC置管时采取常规床头放平的平卧位,比较两组病人置管后导管末端的位置,穿刺成功率及异位率。结果对照组PICC置管异位率为12.96%,实验组异位率为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过程中,床头抬高30~45°,半采取卧位联合推注生理盐水,有效预防PICC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其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缪同霞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观察研究酒精中毒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酒精中毒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危重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危重症发生率2.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28±3.24)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97±2.1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酒精中毒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危重症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庄延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儿童乙型流感病毒肺炎临床特点。方法对2014年11月~12月入住儿科的138例乙型流感病毒肺炎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所有患儿均给予干扰素及普米克、特步他林泵控雾化,所有患儿均痊愈。结论早期抗病毒、呼吸支持、免疫调节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重症病例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和甲泼尼龙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訾慧芬;李佩铂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52例患者中,痊愈出院49例,未愈自动出院3例,死亡0例,痊愈率为94.23%,死亡率为0%。结论给予乙肝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高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存在的护理风险,探讨降低风险的管理措施。方法对ICU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系统的专业培训,强化其护理风险防范意识以及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并考核。比较干预前后的护理质量(基本理论水平、实践操作技能、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患者满意度)和护理风险发生率(医疗差错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基本理论水平、实践操作技能、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医疗差错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ICU科室加强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可提高护理业务水平,降低护理风险,减少医疗差错、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靳晶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用于小儿肺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各53例,常规组使用一般的常规护理,优质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总满意度为92.5%,总有效率为98.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5%和8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儿科肺炎护理中,能够增加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晓燕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对酶解分离大鼠心肌细胞的条件进行探索并优化。方法采用Langendorff 装置,酶解恒温灌流消化及梯度复钙等方法对大鼠心肌细胞进行分离和处理。结果当钙离子浓度为30μm、胶原酶含量0.4 g/L,分离时间为20~30 min的条件下,可分离得到大量边缘光滑、完整,横纹清晰,表面无空泡,长杆状的心肌细胞,其比例约为60%~80%,将细胞室温静置2~6 h,采取梯度复钙法对所得细胞进行复钙处理,虽有部分细胞出现收缩、死亡,但仍然可得到形态好、耐钙、静止无收缩,容易形成高阻封接、易破膜的心肌细胞,其比例约为40%~50%。结论:本实验探索出的心肌细胞分离方法过程简便,结果稳定,可用于后续膜片钳实验。
作者:许正新;郑雪;祝丽;朱磊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护士对心脏手术患者及家属实施术前宣教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心脏手术患者87例及其家属,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2例,研究组患者术前接受系统性术前宣教,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宣教,对比两组患者教育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家属护理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获取信息、正确送餐、物品及时补充及ICU制度遵守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心脏手术患者及家属实施术前宣教,可显著促进患者快速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郭军芳;黄瑞芳;刘金萍;李海玲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对消化内科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究内科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血白细胞、白蛋白、血淀粉酶及APACHE-Ⅱ评分发生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消化内科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朱艺艺;徐敏;张永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藏毛窦切除术后,切口开放与一期缝合两种术式的适应症及优缺点。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藏毛窦病患者40例,将其分为切口开放组与一期缝合组,各20例。比较两组术后第一天疼痛评分,感染发生率,平均愈合时间,复发率。结果经过对比,切口开放组术后第一天疼痛评分平均4.1分,疼痛持续时间21.7天,感染率和复发率为0,出现愈后不适感9例;一期缝合组术后第一天疼痛评分平均2.8分,疼痛持续时间8.3天,发生感染4例,复发1例,出现愈后不适感4例。结论藏毛窦手术一期缝合术式,适应症广,愈合时间短,疼痛程度减轻,切口短、张力小的情况下选择一期缝合较为合适;若切口长、张力大,则可行切口开放,术后视情况可行二期缝合,有效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张杰;周海东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对比。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模式后,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5.1%(39/41),术后并发症为9.8%(4/41);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70.7%(29/41),术后并发症为19.5%(8/41)。无论是并发症发生情况还是治愈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而言,在治疗时选择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能够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升疗效。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吴景军 刊期: 2015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