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周海东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患者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治疗和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的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患者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医学上广泛推荐与使用。
作者:王俊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用于小儿肺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各53例,常规组使用一般的常规护理,优质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总满意度为92.5%,总有效率为98.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5%和8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儿科肺炎护理中,能够增加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晓燕 刊期: 2015年第33期
一般来说,医院感染包括工作人员、就诊患者、病人家属、探视人员等,这些人员自入院起便存在院内感染的风险,一旦其获得了感染性疾病,便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不仅需要消除感染症状,还需要尽快找到感染源头,保证患者身心健康。但是综合考量到就诊患者、探视人员入院时间相对较短、院内感染源较为复杂,无法及时准确的判定感染源是否出自院内。因此,从狭义上看,院内感染主要监控对象是院内工作人员以及住院患者。
作者:薛敏 刊期: 2015年第33期
心肌淀粉样变(Cardiac Amyloidosis,CA)是一种浸润性心肌病,其特点为心肌细胞间有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沉积,因这种沉积蛋白对碘的染色反应和淀粉相似,故称为淀粉样变。CA临床表现不一,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困难,误诊率及漏诊率极高,且此病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差。本文报道1例CA,分析其临床特征,总结经验,望青年临床工作者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作者:李敏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体液免疫检测法在手足口病(HFMD)患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HFMD患儿167例作为治疗组,另选健康志愿者166名作为对照组。待患儿入院后,于次日检查清晨在患儿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2 mL,采用放射性免疫扩散法测定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lgG、IgM)及补体C3水平。结果治疗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lgG、IgM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血清中补体C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FMD患儿行体液免疫检测,能够预测患儿病情的轻重,在治疗时,除采取对症治疗及抗病毒治疗外,还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用免疫调节药物及丙种球蛋白,以促进疾病的恢复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英芹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B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治疗,C组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比较分析3组治疗效果。结果带锁髓内钉固定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治疗方法。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效果为显著,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付洪龙;刘显翠;陶风海;郭进贤;王守彬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究人工晶体植入术不同术式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白内障的70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术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治疗,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玻璃体溢出,1例出现囊膜破裂,1例出现角膜水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白内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整体的治疗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肖雪 刊期: 2015年第33期
恶性实体肿瘤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早期发现是根治手术的必要因素,多数病例发现已是中晚期,放化疗能够延缓寿命,但同时病人也备受摧残,中医药在中晚期肿瘤治疗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作者:应丹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对肿瘤性肠梗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肿瘤性肠梗患者40例,对术前和术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在肠梗塞病因的诊查过程中,相比于传统的X线和B超检查,CT检查的检出率明显要高。术后肿瘤切除病死率为7.5%,并发症发生率为17.5%。结论在肿瘤性肠梗诊查方面,CT检查效果更好,但手术方式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史剑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高龄股骨粗隆间的骨折是患者下肢骨折中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目前,对于粗隆间骨折有关的临床研究着重关注于合理治疗技术的选择、并发症和死亡率控制等方面随着老龄化人口数量和期望治疗结果的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议题。第一,疾病治疗模式从以“骨折”为中心演变为以“高龄患者”为中心,需要骨科医生对高龄病医学有更深入地理解;第二,骨折治疗的期望结果是能够使得患者尽早离床活动,降低致死性并发症的产生;第三,粗隆间骨折患者数量的增多和骨折复杂程度加剧要求治疗医生必须根据自身经验,提供佳治疗策略。以股骨粗隆间骨折为代表的高龄性骨折将挑战整体骨科医生的智慧,目前的医疗技术和护理条件也会面临一定的考验。
作者:曹晓赟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硬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带状疱疹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不良心理状态,避免出现其他并发症。
作者:李燕燕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229例,将其随机分为手术组115例与非手术组114例,在常规急诊治疗的基础上,手术组患者给予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非手术组患者给予药物等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治疗后改善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JOA评分均升高,手术组的改善率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与非手术方法比较,手术方法治疗该病可提高疗效、JOA评分,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齐丙海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联合化疗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外科早期乳腺癌患者135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根治术联合化疗进行治疗,试验组采取保乳术联合化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美容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美容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联合化疗治疗早期乳房患者,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提高了美容效果,术后康复较快,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炜红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对酶解分离大鼠心肌细胞的条件进行探索并优化。方法采用Langendorff 装置,酶解恒温灌流消化及梯度复钙等方法对大鼠心肌细胞进行分离和处理。结果当钙离子浓度为30μm、胶原酶含量0.4 g/L,分离时间为20~30 min的条件下,可分离得到大量边缘光滑、完整,横纹清晰,表面无空泡,长杆状的心肌细胞,其比例约为60%~80%,将细胞室温静置2~6 h,采取梯度复钙法对所得细胞进行复钙处理,虽有部分细胞出现收缩、死亡,但仍然可得到形态好、耐钙、静止无收缩,容易形成高阻封接、易破膜的心肌细胞,其比例约为40%~50%。结论:本实验探索出的心肌细胞分离方法过程简便,结果稳定,可用于后续膜片钳实验。
作者:许正新;郑雪;祝丽;朱磊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结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合理用药和护理,探究合理用药对老年糖尿病人病情控制的影响,并总结合理用药经验。方法对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老年糖尿病病住院患者70例进行跟踪分析,其中采用护理用药和进行常规护理的各35例。对护理用药组实施合理用药监测,常规护理组实行一般护理。在患者出院十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用药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患者出院十周后,护理用药组患者在用药效果、患者用药满意度上均优于常规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的疗效和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姜伟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患者均顺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尽量的减少或控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干扰因素,为检查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证。
作者:姜琨 刊期: 2015年第33期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肩部常见骨折之一,该骨折系肱骨解剖颈下2~3 cm处的骨折,骨折主要分为无移位型、外展型、内收型、骨折脱位型,多由间接暴力所致。临床医生治疗该骨折的方法颇多,如夹板固定、绷带固定、甩肩疗法、柯氏针固定、髓内钉固定、钢板固定及人工肩关节置换疗法,各有优缺点。做好临床治疗的护理工作,可以提高临床医生的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1-2]。选取2009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选择手法复位内收棉固定的患者46例,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秀芹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探讨针极肌电图(EMG)与神经传导速度(NCV)和CMAP波幅在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中的效果。方法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63例行针极肌电图(EMG),并测定部分正中、尺、腓总、胫神经的NCV及运动神经的CMAP波幅,将检测结果与同年龄组正常值对照。结果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经肌电图检测均显示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肌电改变;经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显示严重受累肌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轻度减慢或正常,而运动神经的CMAP波幅降低或未引出。感觉神经不受累或者传导速度轻度减慢。结论采用EMG,并对NCV和CMAP波幅进行测定,有利于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诊断与鉴别。
作者:郝月桥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治疗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符合有关规定的诊断标准,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实施治疗。结果实验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3.6±6.5)min、(20.5±3.4)mL,(2.84±0.5)cm、(4.1±1.2)d,对照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2.5±7.5)min、(41.5±5.6)mL,(6.26±0.5)cm、(6.2±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并发症1例,为切口疝,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切肠粘连1例,切口感染1例,口疝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切口美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泽勋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者随即分为两组,常规管理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常规护理管理;人性化管理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结果人性化管理组在HAMA评分、患者满意度方面与常规管理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后者。结论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耿华英 刊期: 2015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