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感染监控小组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薛敏

关键词:医院感染, 监控小组, 控制作用
摘要:一般来说,医院感染包括工作人员、就诊患者、病人家属、探视人员等,这些人员自入院起便存在院内感染的风险,一旦其获得了感染性疾病,便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不仅需要消除感染症状,还需要尽快找到感染源头,保证患者身心健康。但是综合考量到就诊患者、探视人员入院时间相对较短、院内感染源较为复杂,无法及时准确的判定感染源是否出自院内。因此,从狭义上看,院内感染主要监控对象是院内工作人员以及住院患者。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消化内科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究内科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血白细胞、白蛋白、血淀粉酶及APACHE-Ⅱ评分发生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消化内科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朱艺艺;徐敏;张永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适于膜片钳实验的大鼠心肌细胞分离

    目的:对酶解分离大鼠心肌细胞的条件进行探索并优化。方法采用Langendorff 装置,酶解恒温灌流消化及梯度复钙等方法对大鼠心肌细胞进行分离和处理。结果当钙离子浓度为30μm、胶原酶含量0.4 g/L,分离时间为20~30 min的条件下,可分离得到大量边缘光滑、完整,横纹清晰,表面无空泡,长杆状的心肌细胞,其比例约为60%~80%,将细胞室温静置2~6 h,采取梯度复钙法对所得细胞进行复钙处理,虽有部分细胞出现收缩、死亡,但仍然可得到形态好、耐钙、静止无收缩,容易形成高阻封接、易破膜的心肌细胞,其比例约为40%~50%。结论:本实验探索出的心肌细胞分离方法过程简便,结果稳定,可用于后续膜片钳实验。

    作者:许正新;郑雪;祝丽;朱磊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对比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的优缺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则行腹腔镜手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疗效明显,可缩短住院时间,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峰远;曹庆同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防止唇裂患儿术后伤口感染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唇裂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提高防治患儿术后伤口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唇裂修复术患儿98例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儿住院期间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治疗后,出现线结反应1例,但由于护理方法得当,并未出现并发症,伤口均达到了Ⅰ期愈合,效果满意。结论加强对唇裂患儿手术前后的全面护理是防止术后伤口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杜培培;杜青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静脉输液小组用于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成立静脉小组对护理工作中风险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2200例,对输液过程进行评定、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1100例。统计患者对成立静脉输液小组的满意度,观察患者在静脉输液小组成立前后,对输液途径的选择以及患者在输液中是否发生意外。统计结果,分析并研究。结果实验中对照组出现静脉注射药物外渗的情况40例。小组成立之后,更多的患者选择留置针作为输液途径。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后得出,患者对静脉小组成立满意。结论成立静脉输液小组,提高护士在静脉输液方面的防患意识,有利于降低护理操作中风险的出现,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利于护士与患者之间建立等位的良好关系。实验证明,成立静脉输液小组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祁薇;刘姝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保乳手术联合化疗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联合化疗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外科早期乳腺癌患者135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根治术联合化疗进行治疗,试验组采取保乳术联合化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美容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美容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联合化疗治疗早期乳房患者,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提高了美容效果,术后康复较快,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炜红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急诊内科诊治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急诊内科诊治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阿莫西林、甲硝唑,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35例(85.37%);观察组总有效39例(95.1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内科胃溃疡的治疗时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永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与开放性根治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根治术和开放性根治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3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采用腹腔镜膀胱根治术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开放式手术行膀胱切除,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所用平均时间为(3.8±1.2)h,长于开放手术组的(2.5±0.9)h;术后患者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腹腔镜组短于开放手术组;血红蛋白下降情况和术中输血发生率,开放手术组均高于腹腔镜组。并发症的总体发生情况,腹腔镜组低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在术后恢复、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发生方面优于开放性根治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张庆卫;陈鑫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血涂片分析对于血常规检验的重要性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化验正常的血液标本300例作为观察组;560例出现异常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实施血涂片检测分析,对比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液涂片中发生异常18例,假阴性率为6%;对照组血液涂片中异常277例,假阳性率为49.46%。结论血涂片分析可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滕菊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放射性肠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放射性肠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放射性肠炎48例,依据临床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与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各24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比较,研究组并发症较少,护理有效率及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放射性肠炎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意义大,效果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黄枫云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早期康复在脑梗塞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在脑梗塞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CT或MRI确诊,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早期康复2个月总有效率为88%;早期康复4个月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疗2个月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4个月总有效率为7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可以明显改善脑梗塞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娜仁图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高龄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分析高龄心脏病患者实施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选择2013年05月~2015年05月在我院进行非心脏手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麻醉处理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术后给予呼吸支持17例,循环不稳定30例,中枢神经功能障碍15例。全部患者术后镇痛效果非常理想,无麻醉死亡病例。结论术前必须了解高龄心脏病患者各项脏器的代偿能力及病变程度,选择适宜的麻醉方法及管理,尽可能减小手术麻醉风险,保证麻醉期患者的安全。

    作者:阿尔祖古丽·图尔荪尼亚孜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用于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脑胶质瘤治疗总时间(24.1±2.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9.2±2.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9%(P<0.05)。结论针对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给予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临床效果好,副反应小,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高。

    作者:魏少贤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用于小儿肺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各53例,常规组使用一般的常规护理,优质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总满意度为92.5%,总有效率为98.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5%和8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儿科肺炎护理中,能够增加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晓燕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对肿瘤性肠梗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肿瘤性肠梗患者40例,对术前和术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在肠梗塞病因的诊查过程中,相比于传统的X线和B超检查,CT检查的检出率明显要高。术后肿瘤切除病死率为7.5%,并发症发生率为17.5%。结论在肿瘤性肠梗诊查方面,CT检查效果更好,但手术方式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史剑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高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及血栓形成研究

    目的:研究高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探讨与血栓形成是否存在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高龄患者13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即初次检查后6个月内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观察组67例,即初次检查后1个月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并通过GE彩超得到确认。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管径和静脉流速变化。结果观察组的股静脉管径、静脉管径的宽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股静脉流速、管静脉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可用GE彩超辅助进行血流动力变化的检测,该种方式在临床上对控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一定帮助。

    作者:尹海霞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4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和21.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术后患者并发症少,疗效较好。

    作者:计军涛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麦默通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麦默通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26例。常规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麦默通旋切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肿块均完整切除,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瘢痕及乳房变形等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麦默通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疗效显著,切口小,缩短手术时间,预后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探讨理化检验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卫生理化检验是卫生检验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以及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世界贸易日益频繁,卫生理化检验在预防和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当今现状和国内外有关文献对理化检验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食品理化检验及作用、环境理化检验及作用和职业卫生理化检验的意义及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作者:唐朝泓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拓扑替康联合卡铂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92例疗效观察

    目的:使用拓扑替康联合卡铂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0年8月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拓扑替康联合卡铂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痊愈43例,痊愈率为46.73%。结论使用拓扑替康联合卡铂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治疗成本较低,医护人员工作量较小,相应并发症减少,但是患者满意度较低,复发率仍然较高,所以仍需改善。

    作者:范振兴 刊期: 2015年第33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