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牵引床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的疗效

王俊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 牵引床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治疗, 研究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患者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治疗和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的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患者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医学上广泛推荐与使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社区一体化管理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一体化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社区一体化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通过社区医生的专职化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和监测。比较管理前后患者对于糖尿病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合理用药情况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一体化管理后,可以发现与管理之前相比,患者的血糖达标率、健康知识知晓率等指标均明显提高,管理后与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社区一体化管理,有助于提升糖尿病的防治水平,可显著提升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血糖达标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作者:汪美红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探究小儿护理工作中运用肢体语言沟通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3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肢体语言沟通。结果在治疗接受度方面,观察组总接受率为90%,对照组为61.6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与常规护理配合能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接受治疗,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小儿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王春红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成人腹腔镜补片疝修补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成人腹腔镜补片疝修补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专项护理组,各32例,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法下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专项护理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较专项护理组相比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专项护理不仅可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的同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建雄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PICC颈内静脉导管异位2种正位方法比较

    目的:探讨PICC置管患者两种卧位对异位颈内静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PICC置管病人107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实验组53例,实验组采用PICC置管时床头抬高30~45°,采取半卧位;对照组PICC置管时采取常规床头放平的平卧位,比较两组病人置管后导管末端的位置,穿刺成功率及异位率。结果对照组PICC置管异位率为12.96%,实验组异位率为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过程中,床头抬高30~45°,半采取卧位联合推注生理盐水,有效预防PICC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其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缪同霞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对小儿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炎患儿72例,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36例,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普通看护,观察患儿在护理中的体温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治疗有效率情况,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4.4%,护理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炎患儿可以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有效减少患儿产生的不良反应,其护理效果非常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亓立珍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护士对心脏手术患者及家属实施术前宣教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士对心脏手术患者及家属实施术前宣教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心脏手术患者87例及其家属,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2例,研究组患者术前接受系统性术前宣教,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宣教,对比两组患者教育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家属护理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获取信息、正确送餐、物品及时补充及ICU制度遵守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心脏手术患者及家属实施术前宣教,可显著促进患者快速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郭军芳;黄瑞芳;刘金萍;李海玲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浅析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有效性

    目的:分析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急诊生化检验血样75份,血样来自本院门诊、住院患者和进行健康体检者,对抽取的血样采用血清、肝素抗凝血浆进行生化指标检测,生化指标为:血清钾(K+)、血清钙(Ca+)、血清钠(Na+)、血清镁(Mg2+)、血清氯(Cl-)、肌酐(Cr)、血糖(GLU)、血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直接胆红素(LDH)、谷氨酰转肽酶(GG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比较血清和肝素抗凝血浆的监测结果。结果血清、肝素抗凝血浆中K+、LDH指标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抗凝血浆应用于急诊生化检验中操作简单且速度快,较好地克服了血凝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即准确性高,干扰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葛秋芬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滋阴除畸活精汤治疗畸形精子症2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滋阴除畸活精汤治疗畸形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畸形精子症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维元素片口服,实验组患者给予滋阴除畸活精汤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18/2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14/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在正常精子比率、精子密度、活动率、活力等临床观察指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除畸活精汤治疗畸形精子症患者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能让患者的正常精子比率、精子活力、精子密度以及活动率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镝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48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4例)和观察组(n=24例),对照组采取帕米膦酸治疗,观察组采取唑来膦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79.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略低于对照组的1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相关事件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骨相关事件发生率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骨转移患者采取唑来膦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敬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在医院质量控制中的优势和作用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在医院质量控制中的优势和作用。方法通过对比集中调配和传统配液各工作环节以及质量把控的严格程度,体现集中配液的优越性和先进性。结果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在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方面有很大优势。结论积极开展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保障医院静脉用药安全合理。

    作者:刘剑;亢泽坤;张媛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呼吸消化科579例住院患者的用药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呼吸消化科的住院患者的病情,并对他们的用药情况来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6月到我院就诊全部的呼吸消化科患者579例,其中,女225例,占患者总数的38.86%,男354例,占患者总数的61.40%,依据患者疾病的构成比以及分布情况,患者在治疗以后的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他们使用药物销售额的前20名药物进行统计,药品名称、销售金额、每个月的平均销量以及对临床药物的应用影响。结果呼吸消化科在总住院方面收入达450.65万元,其中,西药与中药的总收入金额高达288.14万元,占总收入的63.94%;抗感染的药物总收入的金额达到150.32万元,在总医药的收入金额比例中占52.17%;患者共使用229种药物,其中销售金额在前20位药物的金额在全部药物的总金额中占82.11%。我院对于抗感染的药物使用比较频繁,其使用率高达77.95%,然而,对于患者采取多种药物进行联合使用治疗的情况比较少,总体用药率为59.87%。通过不同药物的使用,579例呼吸消化科的患者,187例患者得到了治愈,占患者总数的32.30%,患者并且有一定好转的330例,占患者总数的56.99%,无效患者25例,占患者总数的4.32%,死亡患者37例,占患者总数的6.40%。结论很多药物在每个月的销量具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人为因素对于药物销售的影响很大,并且,对于同一类的药品,价格较高的,它们的销量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

    作者:李晓莲;杨琳;孙永楠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人工晶体植入术不同术式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探究人工晶体植入术不同术式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白内障的70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术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治疗,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玻璃体溢出,1例出现囊膜破裂,1例出现角膜水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白内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整体的治疗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肖雪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针对性的细微护理用于神经外科压疮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性的细微护理用于神经外科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2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护理组146例与对照组145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神经外科护理;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具有针对性的细微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翻身时效评分情况。结果护理组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翻身时效评分低于对照组,翻身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细微护理用于神经外科长期卧床休养的患者,可降低压疮发生率,降低翻身评分即优化翻身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东彦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统计学方法及案例分析

    本文主要基于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统计学方法和基本观点,对统计学方法在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田祥学;韩文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适于膜片钳实验的大鼠心肌细胞分离

    目的:对酶解分离大鼠心肌细胞的条件进行探索并优化。方法采用Langendorff 装置,酶解恒温灌流消化及梯度复钙等方法对大鼠心肌细胞进行分离和处理。结果当钙离子浓度为30μm、胶原酶含量0.4 g/L,分离时间为20~30 min的条件下,可分离得到大量边缘光滑、完整,横纹清晰,表面无空泡,长杆状的心肌细胞,其比例约为60%~80%,将细胞室温静置2~6 h,采取梯度复钙法对所得细胞进行复钙处理,虽有部分细胞出现收缩、死亡,但仍然可得到形态好、耐钙、静止无收缩,容易形成高阻封接、易破膜的心肌细胞,其比例约为40%~50%。结论:本实验探索出的心肌细胞分离方法过程简便,结果稳定,可用于后续膜片钳实验。

    作者:许正新;郑雪;祝丽;朱磊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带状疱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对其神经疼痛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100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50例结合护理干预,探究两组间疼痛程度、满意率及疱疹愈合时间、结痂、止疱、止痛时间。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疼痛程度相比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结痂、止疱、止痛时间、疱疹愈合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均有所缩短,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84%相比于对照组54%有所提高, P<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明显的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提高了满意程度,促进了预后。

    作者:张小金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宫颈癌筛查方法及筛查起始年龄控制条件探讨

    目的:探究宫颈癌筛查方法及其筛查起始年龄。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我院妇科接受宫颈癌检查的例患者21000为研究对象,其中仅有2722例病人接受宫颈癌病变筛查,回顾性分析资料。结果共检出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66人,其中浸润癌、原位癌及CN分为14人、6人、46人;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中,年龄21~81岁,平均年龄31~65岁。结论应重视宫颈癌的筛查工作,依据患者的实际年龄选取合适的筛查方法,有利于提高宫颈癌筛查率。

    作者:郭瑞丽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抗生素+肝素封管治疗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总结抗生素加肝素封管治疗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5月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进行抗生素周围静脉滴注、肝素封管,研究组进行导管滴注、肝素加抗生素封管。统计两组患者导管感染情况和使用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2%,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导管平均置留时间比对照组显著延长,研究组拔管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使用抗生素加肝素封管经导管滴注抗菌药物,有效治疗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延长导管置留时间,有利于患者康复,此方案可以在临床抗置管感染中推广应用。

    作者:程仁盛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管理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存在的护理风险,探讨降低风险的管理措施。方法对ICU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系统的专业培训,强化其护理风险防范意识以及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并考核。比较干预前后的护理质量(基本理论水平、实践操作技能、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患者满意度)和护理风险发生率(医疗差错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基本理论水平、实践操作技能、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医疗差错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ICU科室加强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可提高护理业务水平,降低护理风险,减少医疗差错、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靳晶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患者均顺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尽量的减少或控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干扰因素,为检查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证。

    作者:姜琨 刊期: 2015年第33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