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晨
目的:观察急诊内科诊治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阿莫西林、甲硝唑,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35例(85.37%);观察组总有效39例(95.1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内科胃溃疡的治疗时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永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与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04~2015.04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肝脏疾病患者90例,分别应用磁共振、多排螺旋CT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方法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准确率。结果磁共振检查诊断的准确率约为87.50%(98/112)显著高于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的61.22%(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检查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多排螺旋CT检查,可作为肝脏病变诊断的首选。
作者:程广河;姜怀洲;朱海东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治疗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符合有关规定的诊断标准,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实施治疗。结果实验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3.6±6.5)min、(20.5±3.4)mL,(2.84±0.5)cm、(4.1±1.2)d,对照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2.5±7.5)min、(41.5±5.6)mL,(6.26±0.5)cm、(6.2±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并发症1例,为切口疝,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切肠粘连1例,切口感染1例,口疝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切口美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泽勋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宫颈癌筛查方法及其筛查起始年龄。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我院妇科接受宫颈癌检查的例患者21000为研究对象,其中仅有2722例病人接受宫颈癌病变筛查,回顾性分析资料。结果共检出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66人,其中浸润癌、原位癌及CN分为14人、6人、46人;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中,年龄21~81岁,平均年龄31~65岁。结论应重视宫颈癌的筛查工作,依据患者的实际年龄选取合适的筛查方法,有利于提高宫颈癌筛查率。
作者:郭瑞丽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12月我院使用人血白蛋白患者75例,根据药品说明书、美国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应用指南及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涉及10多个疾病系统使用人血白蛋白,以肿瘤、癌症病人居多,个人用量以10~20 g为主,不合理应用主要是无适应症用药。结论我院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基本合理,应规范应用指征,有利于节省医药资源。
作者:罗美凤;彭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一般来说,医院感染包括工作人员、就诊患者、病人家属、探视人员等,这些人员自入院起便存在院内感染的风险,一旦其获得了感染性疾病,便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不仅需要消除感染症状,还需要尽快找到感染源头,保证患者身心健康。但是综合考量到就诊患者、探视人员入院时间相对较短、院内感染源较为复杂,无法及时准确的判定感染源是否出自院内。因此,从狭义上看,院内感染主要监控对象是院内工作人员以及住院患者。
作者:薛敏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联合化疗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外科早期乳腺癌患者135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根治术联合化疗进行治疗,试验组采取保乳术联合化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美容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美容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联合化疗治疗早期乳房患者,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提高了美容效果,术后康复较快,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炜红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松散脊柱压缩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采用保守治疗的对照组和利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实验组,每组患者各50例;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椎体丢失高度以及术后疼痛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椎体后凸成形术来对骨质疏松症压缩骨折老年患者进行治疗,能让患者术后疼痛感有效减少,让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发生几率降低,同时还能更好恢复患者的椎体丢失高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冉新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229例,将其随机分为手术组115例与非手术组114例,在常规急诊治疗的基础上,手术组患者给予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非手术组患者给予药物等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治疗后改善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JOA评分均升高,手术组的改善率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与非手术方法比较,手术方法治疗该病可提高疗效、JOA评分,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齐丙海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患者均顺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尽量的减少或控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干扰因素,为检查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证。
作者:姜琨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患者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治疗和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的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患者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医学上广泛推荐与使用。
作者:王俊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研究的病例均确诊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共25例患者,应用介入治疗,即动脉置管灌注扩张血管药物、活血化瘀药物,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治疗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或者明显好转,髋关节运动均有所改善,术后4个月随访期间经影像学检查,坏死骨吸收和修复,有新骨形成,骨密度逐渐恢复至正常。结论应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以动脉置管灌注的方式使用扩张血管以及活血化瘀的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治疗效果显著,推荐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唐启耀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52例患者中,痊愈出院49例,未愈自动出院3例,死亡0例,痊愈率为94.23%,死亡率为0%。结论给予乙肝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高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PICC置管患者两种卧位对异位颈内静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PICC置管病人107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实验组53例,实验组采用PICC置管时床头抬高30~45°,采取半卧位;对照组PICC置管时采取常规床头放平的平卧位,比较两组病人置管后导管末端的位置,穿刺成功率及异位率。结果对照组PICC置管异位率为12.96%,实验组异位率为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过程中,床头抬高30~45°,半采取卧位联合推注生理盐水,有效预防PICC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其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缪同霞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对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辖区居住并接受综合干预管理的慢性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干预管理,观察组接受规范化综合干预管理。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统计两组的药品知识知晓情况、遵医依从性及自我规范管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干预管理前,对药品知识知晓情况、遵医依从性及自我规范管理情况的优良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干预管理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各项指标的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应用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提升患者对药品知识知晓情况、遵医依从性及自我规范管理情况的优良率,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学利;施小明;李园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与灌注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诊的脑部肿瘤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的患者48例,灌注成像扫描的患者42例,比较不同类别及级别脑肿瘤的ADCmin值和rCBVmax值。结果不同脑肿瘤实质区的ADC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瘤ADCmin数值低,低级别胶质瘤ADCmin数值高,脑膜瘤ADCmin值小于高级别胶质瘤、神经鞘瘤、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与脑膜瘤之间rCB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脑肿瘤实质区的ADCmin及rCBVmax值存在差异,磁共振弥散加权与灌注成像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脑肿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崇杰;黄亚博;姚雷;张晓红;郝小宁;郭兴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产妇提高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8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行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根据我院自行设计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评分标准,观察组母乳喂养、新生儿沐浴、抚触、换尿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明显提高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增加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振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48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4例)和观察组(n=24例),对照组采取帕米膦酸治疗,观察组采取唑来膦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79.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略低于对照组的1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相关事件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骨相关事件发生率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骨转移患者采取唑来膦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敬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放射性肠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放射性肠炎48例,依据临床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与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各24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比较,研究组并发症较少,护理有效率及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放射性肠炎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意义大,效果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黄枫云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手指关节内骨折的多种固定方法以及疗效、优缺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手指关节内骨折患者26例,临床上采用微型螺钉以及张力带钢丝、克氏针夹扣法对于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固定治疗,观察三种固定方式在患者病症治疗应用中的优缺点以及疗效。结果26例患者的28处手指关节内骨折部位经固定治疗后全部愈合,其中愈合情况优秀的骨折部位有24处,愈合情况良好的骨折部位4处,并且患者的手指关节功能恢复也比较好。结论手指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治疗应以骨折的精确复位及周围韧带保护修复为主,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是保证手指关节内骨折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任家晨;白建礼;付强;乔孟勇;金学;解志宏 刊期: 2015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