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家晨;白建礼;付强;乔孟勇;金学;解志宏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一体化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社区一体化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通过社区医生的专职化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和监测。比较管理前后患者对于糖尿病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合理用药情况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一体化管理后,可以发现与管理之前相比,患者的血糖达标率、健康知识知晓率等指标均明显提高,管理后与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社区一体化管理,有助于提升糖尿病的防治水平,可显著提升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血糖达标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作者:汪美红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的中医针灸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80例,根据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针灸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中痊愈29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患者中痊愈20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7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5%(33/40);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进行治疗时,中医针灸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姚锦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微创技术在急诊普外手术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症普外手术中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腹腔镜微创技术在急诊普外手术中的应用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所有患者经过腹腔镜的检查均得以确诊,因此应用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和病死现象。结论腹腔镜微创技术在急诊普外手术的应用中作用明显,显著提高确诊率,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正高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肺癌放疗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放疗患者10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可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癌放疗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肺癌放疗患者的疗效。
作者:田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发育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新生儿182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及常见并发症情况;跟踪随访24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发育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0天神经行为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30天神经行为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3、6、12、18、24个月观察组新生儿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新生儿健康成长和智商发育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成人腹腔镜补片疝修补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专项护理组,各32例,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法下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专项护理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较专项护理组相比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专项护理不仅可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的同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建雄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病治疗中X线胸片的影像表现对县级疾控中心的应用,指导县级疾控中心对肺结核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法选取我中心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37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X线胸片影像在县级疾控中心对肺结核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72例患者中Ⅰ型患者6例(1.61%)Ⅱ型患者2例(0.54%)Ⅲ型患者349例(93.82%)Ⅳ型患者15例(4.03%),Ⅰ~Ⅲ型合并胸膜炎患者27例(26%)。结论 X线胸片能观察肺结核病类型、发病部位、病灶范围、病变进展情况及动态观察病灶转归,并且方便、快捷、廉价对没有CT等设备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肺结核病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强;阵锋;王琴英;李艳兵;岩甩;许梅惠;罗烂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回顾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进行介入封堵术患者12例,回顾手术过程以及总结术前、术后、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患者12例的手术都顺利进行,术后没有发生并发症与不良反应;通过0.5~1.5年心电图、X胸片等随访检查,全部患者都无残余分流,封堵装置的位置形态保持良好,疗效显著。结论介入封堵术是治疗PDA的重要方法,有效的护理是顺利进行手术以及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许娟 刊期: 2015年第33期
蛋白尿是慢性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理条件下,足细胞可能发生凋亡、脱落等病理改变而形成蛋白尿,因此,研究足细胞的脱落机制尤为重要。α-辅肌动蛋白(α-Actinin-4)是在人类肾脏足细胞中特异表达的细胞骨架辅肌动蛋白,可以通过与F-肌动蛋白(F-actin)、SD复合物、整合素(integrin)α3β1等蛋白作用介导足细胞的形态学、细胞骨架动力学、足细胞与GBM的粘附和细胞内外信号传递等重要生物学过程。本文对α-actinin-4在足细胞脱落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探讨蛋白尿的产生原因和慢性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胡光华;刘治民;焦波;陈锐;李兰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存在的护理风险,探讨降低风险的管理措施。方法对ICU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系统的专业培训,强化其护理风险防范意识以及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并考核。比较干预前后的护理质量(基本理论水平、实践操作技能、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患者满意度)和护理风险发生率(医疗差错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基本理论水平、实践操作技能、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医疗差错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ICU科室加强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可提高护理业务水平,降低护理风险,减少医疗差错、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靳晶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检测人类肺组织特异性基因(LUNX mRNA)、上皮癌相关基因(KS1/4)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微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9月我院胸外科行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病理证实为NSCLC的患者100例,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34例,无淋巴结转移66例,随访后将66例患者分为复发组23例和无复发组43例。选取肺部良性疾病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LUNX mRNA、KS1/4 mRNA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淋巴结中的表达。结果LUNX mRNA和KS1/4 mRNA在NSCLC复发组、无复发组及对照组淋巴结中RQ均值分别为(5.4±5.98)、(3.2±3.54)、(0.05±0.18)和(1.81±1.69)、(1.34±1.16)、(0.72±0.26),两者在复发组RQ均值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UNX mRNA和KS1/4 mRNA在Ⅰ、Ⅱ、Ⅲ期NSCLC患者淋巴结中的RQ均值分别为(2.78±2.86)、(3.65±3.78)、(4.82±4.91)和(1.23±1.14)、(1.48±1.36)、(1.76±1.65),两者在NSCLC不同分期中的表达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unx mRNA、KS1/4 mRNA的表达均与NSCLC患者淋巴微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提高NSCLC淋巴微转移的诊断率,更准确地进行TNM分期,为NSCLC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证据。
作者:王立红;付秀华;高志芳;高俊珍;王美玲;顾岩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在疝气术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收集疝气术后患者共110例,通过入院日期单双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9%;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2±2.3)天,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7±2.2)天,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4%,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3.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疝气术后患者的护理中使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负担,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段吟喜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在脑梗塞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CT或MRI确诊,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早期康复2个月总有效率为88%;早期康复4个月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疗2个月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4个月总有效率为7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可以明显改善脑梗塞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娜仁图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胆囊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手术技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52,行传统开腹手术)和试验组(n=52,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腹腔镜的手术适应症,掌握手术佳时间和技巧,规范执行无菌操作,胆囊炎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岩;董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行泌尿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尾号的偶数分为研究组43例主要在术中、术后预防性用药,对照组41例根据患者情况术前、术中及术后均给予预防性用药。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率、术后感染率以及术后用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前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能够明显增强疗效,缩短用药时间,并降低并发症率。
作者:郭瑞宾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究人工晶体植入术不同术式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白内障的70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术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治疗,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玻璃体溢出,1例出现囊膜破裂,1例出现角膜水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白内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整体的治疗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肖雪 刊期: 2015年第33期
头颈部癌是一个大类疾病,其中包含相关软组织、耳鼻喉、口腔、涎腺、甲状腺等相关位置所产生的恶性肿瘤。虽然头颈部解剖复杂,组织来源众多,但大部分为鳞癌,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头颈部鳞癌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和部位,结合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及病人的耐受性综合分析,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是决定治疗手段的关键。
作者:黄丽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体液免疫检测法在手足口病(HFMD)患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HFMD患儿167例作为治疗组,另选健康志愿者166名作为对照组。待患儿入院后,于次日检查清晨在患儿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2 mL,采用放射性免疫扩散法测定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lgG、IgM)及补体C3水平。结果治疗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lgG、IgM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血清中补体C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FMD患儿行体液免疫检测,能够预测患儿病情的轻重,在治疗时,除采取对症治疗及抗病毒治疗外,还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用免疫调节药物及丙种球蛋白,以促进疾病的恢复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英芹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手术室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患者行日常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日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恢复时间短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洋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踝关节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严重踝关节骨折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内外踝联合手术治疗。结果患者术后进行6~24的康复功能训练,骨折愈合时间为10~12周。根据裸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54例,良12例,可2例。结论患者的手术效果良好,选择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时应依据骨折类型进行判定,同时也需要考虑骨折部位韧带的损伤程度后,做出有效的处理。
作者:陈永和 刊期: 2015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