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唑来膦酸辅助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疗效观察

刘建诚

关键词:乳腺癌, 骨转移, 唑来膦酸, 放射疗法
摘要: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辅助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所接诊的初发乳腺癌女性患者103例,并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的患者单纯应用放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在放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唑来膦酸进行治疗,若患者疼痛较为距离,则需按照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给以止痛药;所有患者均以2周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疼痛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74.51%,两组患者的疼痛总有效率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辅助治疗因乳腺癌骨转移而引起的骨痛有着显著的止痛功效,其起效时间不仅快而且缓解骨痛效果持久,延缓了骨相关事件的发生时间及提高了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理化检验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卫生理化检验是卫生检验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以及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世界贸易日益频繁,卫生理化检验在预防和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当今现状和国内外有关文献对理化检验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食品理化检验及作用、环境理化检验及作用和职业卫生理化检验的意义及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作者:唐朝泓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对比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B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治疗,C组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比较分析3组治疗效果。结果带锁髓内钉固定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治疗方法。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效果为显著,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付洪龙;刘显翠;陶风海;郭进贤;王守彬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临床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优化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殷丽花;贺宗婷;陆文杰;沈怡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拓扑替康联合卡铂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92例疗效观察

    目的:使用拓扑替康联合卡铂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0年8月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拓扑替康联合卡铂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痊愈43例,痊愈率为46.73%。结论使用拓扑替康联合卡铂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治疗成本较低,医护人员工作量较小,相应并发症减少,但是患者满意度较低,复发率仍然较高,所以仍需改善。

    作者:范振兴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发育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发育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新生儿182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及常见并发症情况;跟踪随访24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发育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0天神经行为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30天神经行为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3、6、12、18、24个月观察组新生儿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新生儿健康成长和智商发育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泌尿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行泌尿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尾号的偶数分为研究组43例主要在术中、术后预防性用药,对照组41例根据患者情况术前、术中及术后均给予预防性用药。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率、术后感染率以及术后用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前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能够明显增强疗效,缩短用药时间,并降低并发症率。

    作者:郭瑞宾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全程导乐陪伴在初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全程导乐陪伴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无痛自然分娩初产妇2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一对一全程导乐陪伴,各110例。观察比较两组产妇麻醉药物用量、VAS评分、产后2h出血量、总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宫缩剂和麻醉药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总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应用全程导乐陪伴,能够在心理和生理上给予产妇有效支持,提高生产质量,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张康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神经梅毒的临床诊断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诊断。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接收的神经梅毒患者共2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具体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结果神经梅毒的表现主要是以亚急性和急性疾病,只有少部分为慢性疾病;患者螺旋体明胶凝集,以及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阳性率较高;检查患者脑脊液结果显示主要表现为细胞数目与蛋白含量明显增加。结论神经梅毒患者的表现不存在特异性,易出现误诊,所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予以观察以及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神经梅毒的有效依据,及时诊断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是增加患者治愈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翁瑞高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关于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的护理观察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肩部常见骨折之一,该骨折系肱骨解剖颈下2~3 cm处的骨折,骨折主要分为无移位型、外展型、内收型、骨折脱位型,多由间接暴力所致。临床医生治疗该骨折的方法颇多,如夹板固定、绷带固定、甩肩疗法、柯氏针固定、髓内钉固定、钢板固定及人工肩关节置换疗法,各有优缺点。做好临床治疗的护理工作,可以提高临床医生的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1-2]。选取2009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选择手法复位内收棉固定的患者46例,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秀芹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新辅助化疗进展

    头颈部癌是一个大类疾病,其中包含相关软组织、耳鼻喉、口腔、涎腺、甲状腺等相关位置所产生的恶性肿瘤。虽然头颈部解剖复杂,组织来源众多,但大部分为鳞癌,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头颈部鳞癌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和部位,结合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及病人的耐受性综合分析,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是决定治疗手段的关键。

    作者:黄丽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管理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存在的护理风险,探讨降低风险的管理措施。方法对ICU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系统的专业培训,强化其护理风险防范意识以及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并考核。比较干预前后的护理质量(基本理论水平、实践操作技能、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患者满意度)和护理风险发生率(医疗差错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基本理论水平、实践操作技能、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医疗差错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ICU科室加强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可提高护理业务水平,降低护理风险,减少医疗差错、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靳晶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中医综合干预治疗糖耐量低减的研究进展

    研究认为,处在糖尿病人与正常人二者间的中间状态即为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其属于糖尿病自然病程内的基本阶段之一,绝大多数处于此期的患者,没有任何不适及症状,都是通过生化检查得出的结果,而大多数病人对此结果不够重视,他们将是进展到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因此有效干预糖耐量低减,能对糖尿病的形成进行延缓或预防,把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降低,提高其健康水平。对IGT人群实施综合性干预措施(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健康教育、心理干预、中药等),属于中医“治未病”理论范畴,临床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综述 IGT的中医病因病机、综合性干预措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作者:朱艺;马福荣;赵采花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我院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对存在的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为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合理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4个内科住院病历945份,对这些病历中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45份病历中有使用中药注射剂706份,使用率为74.71%。其中不合理用药病历253份,不合理率为35.84%。对中药注射剂的适应症、用法用量、溶媒体积、联合用药情况、配伍禁忌及使用疗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我院内科系4个科室使用中药注射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合理用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宋淑香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研究的病例均确诊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共25例患者,应用介入治疗,即动脉置管灌注扩张血管药物、活血化瘀药物,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治疗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或者明显好转,髋关节运动均有所改善,术后4个月随访期间经影像学检查,坏死骨吸收和修复,有新骨形成,骨密度逐渐恢复至正常。结论应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以动脉置管灌注的方式使用扩张血管以及活血化瘀的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治疗效果显著,推荐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唐启耀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妊娠期糖尿病铁蛋白的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妇女的铁营养状况,旨在探讨妊娠中期铁营养与GDM的关系及各项指标对GDM发生的预测作用。方法在产检孕妇中,按血糖筛查和75 g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出GDM孕妇58例,随机选择糖耐量正常孕妇6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孕妇的血清铁蛋白(SF)等指标,以评价机体的铁营养状况,并对相应指标作对比和回归分析。结果 GDM组孕妇 SF、血红蛋白(Hb)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SF和HbA1c是GDM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GDM病人铁营养状况较好,体内铁储备较高;孕期铁营养过剩与 GDM的风险增加有关。

    作者:张翠军;陈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针对性的细微护理用于神经外科压疮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性的细微护理用于神经外科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2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护理组146例与对照组145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神经外科护理;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具有针对性的细微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翻身时效评分情况。结果护理组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翻身时效评分低于对照组,翻身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细微护理用于神经外科长期卧床休养的患者,可降低压疮发生率,降低翻身评分即优化翻身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东彦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中医药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恶性实体肿瘤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早期发现是根治手术的必要因素,多数病例发现已是中晚期,放化疗能够延缓寿命,但同时病人也备受摧残,中医药在中晚期肿瘤治疗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作者:应丹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用于小儿肺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各53例,常规组使用一般的常规护理,优质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总满意度为92.5%,总有效率为98.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5%和8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儿科肺炎护理中,能够增加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晓燕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肺癌放疗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肺癌放疗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放疗患者10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可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癌放疗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肺癌放疗患者的疗效。

    作者:田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护士对心脏手术患者及家属实施术前宣教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士对心脏手术患者及家属实施术前宣教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心脏手术患者87例及其家属,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2例,研究组患者术前接受系统性术前宣教,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宣教,对比两组患者教育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家属护理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获取信息、正确送餐、物品及时补充及ICU制度遵守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心脏手术患者及家属实施术前宣教,可显著促进患者快速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郭军芳;黄瑞芳;刘金萍;李海玲 刊期: 2015年第33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