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华
目的 探讨青海省海东地区肥胖和正常人群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相关生化指标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健康体检的各企事业单位职工773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体检者均是肝肾和心肺功能正常的体检人员,对所有体检者进行了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指数=体质量/身高2按此标准划分为肥胖(BMI>24.9kg/m2)和正常人群(BMI18.9-23.9kg/m2).在进口贝克曼6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选用北京九强试剂测定其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值,并计算A/G比值,同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73例正常人群的总蛋白(TP)平均值为71.54 g/L,500例肥胖人群总蛋白(TP)平均值为71.76 g/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3例正常人群白蛋白(Alb)平均值为44.09 g/L,500例肥胖人群白蛋白(Alb)平均值为46.46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和肥胖人群的A/G均值分别是1.65和1.8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对两组间的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均值进行了比较,肥胖组的血糖均值为6.61 mmol/L,总胆固醇均值为6.02 mmol/L,甘油三脂均值为2.85 mmol/L;正常组的血糖均值为4.83 mmol/L,总胆固醇均值为4.72 mmol/L,甘油三脂均值为1.55 mmol/L,两组间各项目测定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人群的血清蛋白、血糖、血脂关系密切,应针对肥胖人群的体质量指数给予针对性的膳食指导,调整营养素的摄入,增强体育锻炼,降低体质量指数,避免肥胖症的发生.
作者:仲世祥;周建邦;张晓君;王晓林;王振兰;寇存山;赵元青;吉生花;辛保梅;贲国举;薛顺虹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研究探讨螺旋CT对上尿路结石中化学成分判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的上尿路结石病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之前的螺旋CT检查结果以及手术之后的结石化学成分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比较各数值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果 在122例病患中属于5类纯结石的病患有90例,3类混合性结石32例.对着八种结石进行相关的LSD检查,发现磷酸镁铵类型结石的病患以及尿酸加草酸钙混合类型结石的病患平均的CT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类的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苏州地区,上尿路结石的病患其结石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草酸钙,尿酸以及磷酸钙,而碳酸钙、碳酸磷灰石以及磷酸镁铵的成分比较少.螺旋CT扫描可以对六类结石的成分进行区分,在对上尿路结石的化学成分进行判断时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赵晓俊;浦金贤;平季根;温端改;储刚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女性医务人员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我院开展骨质疏松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3~2015年体检、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且资料完整的在职和离退休的女医务人员共640例作为研究对象,女性医务人员进行全身骨密度检测,并调查分析女性医务人员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结果 女性医务人员的BMD、BMD的峰值均出现在31~40岁,此后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女性医务人员骨量减少总患病率为36.1%,骨质疏松总患病率24.5%,女性骨量减少患病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不同年龄组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女性医务人员控制骨量减少的发生发展,将骨质疏松患病率降至低有重要意义.
作者:殷红伟;肖占森;苏建勋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心内科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同时探讨处理纠纷的对策.方法 分析我院中心内科纠纷具体情况,从中分析原因.结果 造成护理纠纷的原因主要包括医疗因素和患者因素两方面,其中,医疗因素中包括沟通不到位、评估不到位、心理护理不到位等,而患者因素主要包括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和社会舆论诱导.结论 针对以上心内科护理纠纷的成因,提出两个方面的策略,加强院方防范机制以及心内科自我应对策略.
作者:方艳 刊期: 2016年第51期
本文通过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及游离脂肪酸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得出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与游离脂肪酸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控制好超敏C反应蛋白及游离脂肪酸的同时控制好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在正常范围内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成为检测糖尿病的重要指标.
作者:余伟 刊期: 2016年第51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我国居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之后,人们对于当今社会发展阶段的医疗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大化的实现医疗事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关基于1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经济效益的分析,就成为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重点研究话题.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颈椎病的磁共振影像要点、临床表现.方法 对颈椎病患者45例用一般序列,矢状位T1、T2及矢状位T2压脂序列,轴位T2W1扫描,然后对磁共振影像和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椎管狭窄36例,神经根明显受压34例.脊髓受压,脊髓可出现形态改变,可见脊髓边缘的弧形切迹,脊髓前后均受压则为糖葫芦样改变.脊髓受压有23例,按Nagata等的方法将本组分为4个等级,其中I级17例(51.52%).结论 颈椎病MRI的诊断、临床表现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刚;黄昌苹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血培养联合检验对诊断菌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菌血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降钙素原、血培养、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沉及降钙素原与血培养联合检测结果阳性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沉检查,经分析可知降钙素原检查结果阳性率高为81.00%(P<0.05);经降钙素原联合血培养检测阳性率显著优于单独给予降钙素原或血培养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 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菌血症患者血培养、降钙素原检测特征,接诊疑似病例后积极给予各项检查尽快确诊病情,有利于使患者获得正确治疗,保障其生命安全.
作者:熊怡;王晓玲;杨少芳;高颖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宫颈癌普查应用TCT与HPV-PCR荧光定量分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疾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TCT检查和HPV-PCR荧光定量分析,观察其诊断准确率.结果TCT细胞学诊断BCC的准确率为95.15%,诊断CIN 1级、CIN 2-3级以及SCC的准确率分别为65.63%、92.31%和100%,TPC细胞学诊断准确率为88.67%.HPV-PCR荧光定量分析检测的HPV总阳性率为21.33%.结论 宫颈疾病患者定期进行HPV筛查与TCT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宫颈癌前病变情况,及早诊断和治疗,降低宫颈癌发生率.
作者:刘美新 刊期: 2016年第51期
通过对ICR雄性小鼠分组实验的方法探讨保肝口服液对化学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进而得出结论,保肝口服液对以酒精为代表造成的化学性肝损伤具有预防及治疗功能.
作者:童黄锦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尿常规检验法的不同,分成干化学法组、尿沉渣组、联合组各120例,分析检验效果.结果 定量白细胞阳性率联合组为35%,高于尿沉渣组的20%和干化学法组的6.7%,尿沉渣组阳性率高于干化学法组;定量红细胞阳性率联合组为27.5%,高于尿沉渣组16.7%和干化学法组的5.8%,干化学法组阳性率高于尿沉渣组;联合组的检测错误率为5.8%,低于干化学法组的15%和尿沉渣组的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应用可有效检出红、白细胞的阳性率,降低错误率.
作者:胡赟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应用X线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法不同分成小X线组和联合组,各30例,X线单纯使用X线诊断,联合组则在X线组基础上加用CT诊断,观察两组诊断的效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确诊率明显比X组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应用X线诊断时,效果比较明显,但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必要配合CT诊断.
作者:邢海鹏 刊期: 2016年第51期
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分析方法不只一种,其中大部分是通过衍生化色谱进行的,而且近年来双膦酸盐类药物正在不断开发.想要提升对其的质量监管,就要依照药物自有的构造和属性创建同其相匹配的分析方法,给其新型药物的分析作坚实后盾.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一些重要的参考文献,对双膦酸盐类药物分析进展的实施了相应的探究.
作者:贺彦宇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住院恶性肿瘤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状况及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抑郁障碍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患者的抑郁障碍发生状况,并分析总结住院恶性肿瘤患者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结果 患者300例中检出抑郁障碍65例,包括心境恶劣31例,重性抑郁障碍34例.抑郁障碍总检出率为21.7%.发生抑郁障碍患者中女性、年龄<60岁、婚姻状态为未在婚、肿瘤类型为乳腺癌、肿瘤分期为远端转移、病程<1.5年、治疗方案为姑息治疗的患者发生率与未发生抑郁障碍患者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恶性肿瘤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且住院恶性肿瘤患者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需加以重视.
作者:范寿仁;马原;刘杰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采取外用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磺胺嘧啶银霜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rhEGF)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磺胺嘧啶银霜联合rhEGF治疗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可以缩短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魏翠娥;王长会;刘长海;丁祥生;裴永东 刊期: 2016年第51期
随着新中国成立以后公共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伴随而来的是慢性病的发病率逐渐提升.自身免疫性疾病作为当前社会主要的慢性疾病之一,因发病难以预防,病程长久容易反复等严重影响国民的生活质量,对个人、家庭、社会经济带了沉重的负担.系统性红斑狼疮作为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其主要发生在青年女性,对社会的危害更加明显.本文主要从自身抗体的角度介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例,从其发病机制、特点,以及相关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黄璜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内镜下冰醋酸与靛胭脂染色结合对胃黏膜病变的诊断意义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胃黏膜异常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第一组与第二组,各55例.第一组采用常规内镜观察病症以及活检,第二组观察染色体之后进行活检,对两组患者的常规状况、镜下表现以及活检病理.结果 第二组诊断出早期胃癌6例(10.9%)、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例(5.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例(9.1%)、肠上皮化生14例(25.5%),第一组诊断出早期胃癌1例(1.8%)、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1.8%)、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3.6%)、例肠上皮化生11例(20%).第二组患者的检出率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早期胃癌患者、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隆起型1例(11%)、表浅型5例(55.6%)、凹陷型4例(44.4%),表浅型检出率高于凹陷型和隆起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内镜下冰醋酸与靛胭脂染色结合用于诊断胃黏膜病变,其诊断效果佳,有效的提升了病变的检出率,有助于了解病变的深度和范围,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秀华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新生儿头颅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头颅检查的新生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第一组与第二组,各53例.第二组行120 KV/90 MAS扫描,第一组行120 KV/260 MAS扫描患者,CT准直为1.5 mm,层厚6 mm,重建间隔6 mm,床速11.7 mm/r,扫面时间为0.75 s,对比两组16层螺旋CT不同剂量的扫描效果.结果第一组CTDLW和DPL分别为17.29 mGy、245 mGy.cm,第二组CTDLW和DPL分别为49.86 mGy、712 mGy.cm,第二组的CTDLW和DPL均明显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的剂量扫描和低剂量扫描占据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头颅临床检查之中,与常规剂量扫描相比较,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为其35%,图像不会对诊断造成影响,该检查方法适用于新生儿头颅检查之中,具有较广的发展前景.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6年第51期
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神经分泌瘤,由于垂体特殊的解剖位置和腺垂体的分泌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垂体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目前,治疗垂体瘤一般以手术治疗辅以药物或放射治疗,本文旨在收集近年来各学者对垂体瘤外科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近年来垂体瘤的外科新发展进行阐述.
作者:高滋擎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Sweet's综合征(SS)是一个系统性炎症性疾病.这个疾病的标志是成熟的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于真皮上部.肺部受累是相对罕见的.在此,我们报告1例肺及多器官其中包括皮肤、血液、心血管系统受累的感染相关的特殊病例.方法 1名32岁的男性病人,持续发热、贫血和呼吸困难.他初被诊断为肺炎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给予抗生素治疗,10天后未见明显改善.结果 很多紫色环形红斑的病变出现在他的额头上,同时伴随着呼吸道心血管功能的衰竭.Sweet's综合征被皮肤活检证实,并给予系统性皮质类固醇治疗.治疗开始后不久,他的症状改善.皮质类固醇剂量减少治疗1个月后.肺和心血管功能随之恶化,病人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早期认识到多器官受累的Sweet's综合征对于疾病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博;尹金植;于金燕;马忠森 刊期: 2016年第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