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神经分泌瘤,由于垂体特殊的解剖位置和腺垂体的分泌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垂体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目前,治疗垂体瘤一般以手术治疗辅以药物或放射治疗,本文旨在收集近年来各学者对垂体瘤外科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近年来垂体瘤的外科新发展进行阐述.
作者:高滋擎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膝关节外伤进行诊断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膝关节外伤患者70例进行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同时将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且与其他的诊断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利用磁共振成像对这些患者诊断的结果中包括骨折、骨髓水肿、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以及关节积液五个方面的原因,其中骨折患者25例,骨髓水肿35例,半月板损伤31例,韧带损伤和关节积液分别是40例和46例;而利用其他的诊断结束的结果是骨折17例,关节积液3例.结论 磁共振成像诊断结束可以对膝关节外伤的受伤部位、性质以及受伤的程度能够准确的诊断,相比于其他的诊断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韩雪盈;俞羚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鉴别诊断中应用彩超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超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实施鉴别诊断,分析结果.结果 良性结节组的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有晕环、囊实性患者数高于恶性结节组,微小钙化、血流信号丰富患者数低于恶性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组RI明显低于恶性结节;良性结节组血流信号主要集中在0-1级(72.22%),恶性结节主要集中在3-4级(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超应用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王旭芳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内镜下冰醋酸与靛胭脂染色结合对胃黏膜病变的诊断意义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胃黏膜异常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第一组与第二组,各55例.第一组采用常规内镜观察病症以及活检,第二组观察染色体之后进行活检,对两组患者的常规状况、镜下表现以及活检病理.结果 第二组诊断出早期胃癌6例(10.9%)、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例(5.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例(9.1%)、肠上皮化生14例(25.5%),第一组诊断出早期胃癌1例(1.8%)、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1.8%)、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3.6%)、例肠上皮化生11例(20%).第二组患者的检出率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早期胃癌患者、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隆起型1例(11%)、表浅型5例(55.6%)、凹陷型4例(44.4%),表浅型检出率高于凹陷型和隆起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内镜下冰醋酸与靛胭脂染色结合用于诊断胃黏膜病变,其诊断效果佳,有效的提升了病变的检出率,有助于了解病变的深度和范围,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秀华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超声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6例甲状腺超声检查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后病理作为金标准,对比良恶性声像图特征.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术后病理诊断发现有96个结节,74个甲状腺良性结节,其中包括有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舌骨囊肿,分别有70个、3个和1个.病理结果中显示乳头状癌10例,同时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主要包括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局限性桥本氏甲状腺炎以及腺瘤样结节,分别有5个、3个和2个.根据图像进行综合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灵敏度81.8%、特异度为91.9%、符合率89.6%.且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边缘、包膜以及内部回声等内容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形态、声晕以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内容的对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声像图特征中边界、包膜以及纵横比、内部回声、微钙化、血流分级等内容对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具有十分主要的价值.
作者:史睿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研究离子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效果.方法 采用10%双氧水以及2%三乙醇胺制作出混合溶液,将其作为吸收液,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采集,完成采样之后,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其进行测定,分析其测定结果.结果当吸收液的体积为10 mL,采样的体积为30 L,得出二氧化硫的低检出限浓度为0.007 mg/m3,与国标法的检出限差异显著;离子色谱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与精准度,与测试质量控制要求相符合.结论 离子色谱法能够对有毒化学溶剂的使用进行避免,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值得推广.
作者:钱姣;余林成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新生儿头颅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头颅检查的新生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第一组与第二组,各53例.第二组行120 KV/90 MAS扫描,第一组行120 KV/260 MAS扫描患者,CT准直为1.5 mm,层厚6 mm,重建间隔6 mm,床速11.7 mm/r,扫面时间为0.75 s,对比两组16层螺旋CT不同剂量的扫描效果.结果第一组CTDLW和DPL分别为17.29 mGy、245 mGy.cm,第二组CTDLW和DPL分别为49.86 mGy、712 mGy.cm,第二组的CTDLW和DPL均明显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的剂量扫描和低剂量扫描占据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头颅临床检查之中,与常规剂量扫描相比较,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为其35%,图像不会对诊断造成影响,该检查方法适用于新生儿头颅检查之中,具有较广的发展前景.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心内科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同时探讨处理纠纷的对策.方法 分析我院中心内科纠纷具体情况,从中分析原因.结果 造成护理纠纷的原因主要包括医疗因素和患者因素两方面,其中,医疗因素中包括沟通不到位、评估不到位、心理护理不到位等,而患者因素主要包括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和社会舆论诱导.结论 针对以上心内科护理纠纷的成因,提出两个方面的策略,加强院方防范机制以及心内科自我应对策略.
作者:方艳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宫颈癌普查应用TCT与HPV-PCR荧光定量分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疾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TCT检查和HPV-PCR荧光定量分析,观察其诊断准确率.结果TCT细胞学诊断BCC的准确率为95.15%,诊断CIN 1级、CIN 2-3级以及SCC的准确率分别为65.63%、92.31%和100%,TPC细胞学诊断准确率为88.67%.HPV-PCR荧光定量分析检测的HPV总阳性率为21.33%.结论 宫颈疾病患者定期进行HPV筛查与TCT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宫颈癌前病变情况,及早诊断和治疗,降低宫颈癌发生率.
作者:刘美新 刊期: 2016年第51期
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分析方法不只一种,其中大部分是通过衍生化色谱进行的,而且近年来双膦酸盐类药物正在不断开发.想要提升对其的质量监管,就要依照药物自有的构造和属性创建同其相匹配的分析方法,给其新型药物的分析作坚实后盾.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一些重要的参考文献,对双膦酸盐类药物分析进展的实施了相应的探究.
作者:贺彦宇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探索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门诊及住院部微生物检验标本1000份作为研究对象,并针对不合格标本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000份标本中,标本不合格率为20.00%,其中痰标本不合格率为、尿标本不合格率为15.50%、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为18.00%、分泌物标本不合格率为19.00%、粪便标本不合格率为19.00%、无菌体液标本不合格率为12.50%;同时分泌物标本、无菌体液标本、粪便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送检不及时;痰标本主要原因为非标准样品;尿标本、血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标本污染.结论 加强微生物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可提高检验标本的有效性.
作者:张琼舟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总结血站血液检验的室间质量的评价及其管理.方法 筛选2013年1月~2016年8月本站血液检验中心质评标本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做相应室间质量评价,根据评价成绩进行相关管理.结果 检验人员每年检验15份血清HBsAg、抗-HCV、抗-HIV、抗-TP,对5份冻干血清样品做ALT检验,检测指标分别为97.5%、100%、100%、100%.结论 在血站血液检测工作开展时,做好室间质量的评价及其管理,可在大大改善检测精准率的基础上,提升血液质量.
作者:郭双梅;齐玉兰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病例1,孕妇35岁,曾于2012年行子宫下段横切剖宫产术,分娩一女活婴,2015年二次妊娠,孕37周时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右侧前壁肌层连续性中断,断裂口内径约1.4 cm,肌层断端光滑.胎儿臀位,体重:3174 g,羊水指数6.0 cm,胎盘前壁,孕妇盆腹腔未见明显游离无回声.超声诊断:臀位单活胎(36周+6),羊水少,子宫声像图改变,考虑子宫破裂可能大,羊膜囊膨出.临床拟诊断:不完全子宫破裂收入院.查体:T:36.4脉搏:84次/分,R:20次/min,血压:122/84 mmHg,神情清楚,语言流利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后行急诊子宫下段横切剖宫产术及子宫修复术,术中见腹直肌与前鞘致密粘连,肠管、膀胱与子宫粘连,术中分娩出3300 g男活婴,外观无畸形,羊水清亮,术中探查双侧子宫角均见膨出,左侧大小约2.0×1.5 cm,右侧大小约1.5×1.5 cm,右侧前壁肌层连续性中断,见图1,浆膜连续,缝合时右侧宫角浆膜破裂,见肌层样组织,取灰白色组织送病理,给予断端肌层缝合、止血等处理,病理诊断为蜕膜组织伴变性.
作者:尹鹏;张红;倪卫东;赵宜勇 刊期: 2016年第51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我国居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之后,人们对于当今社会发展阶段的医疗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大化的实现医疗事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关基于1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经济效益的分析,就成为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重点研究话题.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精准医疗是现代医疗体系的大变革,伴随着多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发展的成果转化.临床药学作为精准医疗中的关键环节也将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以适应临床医院的发展与挑战,本文将基于精准医疗的特点和进展,着重探讨临床药学的学科发展机遇与挑战.
作者:汪一帆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女性医务人员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我院开展骨质疏松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3~2015年体检、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且资料完整的在职和离退休的女医务人员共640例作为研究对象,女性医务人员进行全身骨密度检测,并调查分析女性医务人员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结果 女性医务人员的BMD、BMD的峰值均出现在31~40岁,此后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女性医务人员骨量减少总患病率为36.1%,骨质疏松总患病率24.5%,女性骨量减少患病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不同年龄组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女性医务人员控制骨量减少的发生发展,将骨质疏松患病率降至低有重要意义.
作者:殷红伟;肖占森;苏建勋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采取外用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磺胺嘧啶银霜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rhEGF)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磺胺嘧啶银霜联合rhEGF治疗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可以缩短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魏翠娥;王长会;刘长海;丁祥生;裴永东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整理患者CT影像学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情况,总结其诊断临床价值.结果 通过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仅出现1例漏诊,其特异度、敏感度均较高,且结果准确.结论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时,可有效提升其准确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朱立群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研究不切断的ROUX-Y胃空肠吻合术预防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反流性胃炎的患者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毕Ⅱ式胃肠吻合术进行预防,实验组患者给予不切断的ROUX-Y胃空肠吻合术预防,比较两组患者胃液含有胆汁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出现胆汁现象1例,而对照组患者全部出现了胆汁的现象43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出现胆汁反流、水肿、轻度吻合口炎等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切断的ROUX-Y胃空肠吻合术能够很好的预防反流性胃炎,且近期和远期效果均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相刚 刊期: 2016年第51期
通过对ICR雄性小鼠分组实验的方法探讨保肝口服液对化学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进而得出结论,保肝口服液对以酒精为代表造成的化学性肝损伤具有预防及治疗功能.
作者:童黄锦 刊期: 2016年第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