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舟
本文通过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及游离脂肪酸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得出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与游离脂肪酸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控制好超敏C反应蛋白及游离脂肪酸的同时控制好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在正常范围内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成为检测糖尿病的重要指标.
作者:余伟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血培养联合检验对诊断菌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菌血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降钙素原、血培养、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沉及降钙素原与血培养联合检测结果阳性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沉检查,经分析可知降钙素原检查结果阳性率高为81.00%(P<0.05);经降钙素原联合血培养检测阳性率显著优于单独给予降钙素原或血培养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 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菌血症患者血培养、降钙素原检测特征,接诊疑似病例后积极给予各项检查尽快确诊病情,有利于使患者获得正确治疗,保障其生命安全.
作者:熊怡;王晓玲;杨少芳;高颖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调查苏南乡镇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疾病认知情况及居家护理服务需求,为构建适用于发达农村地区的居家护理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指定专科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在COPD患者出院时进行面对面问答式的调查疾病认知和居家护理服务需求,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辖区COPD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且住在乡下农村居多,出行和行动均不方便、记忆力减退接受能力差、自理能力下降及子女工作繁忙,而对老人无暇顾及等诸多问题而导致此类人群疾病认知低,居家护理服务需求个体差异大,缺乏自我监测病情及自我康复的能力.结论 以评估需求为导向,按照规范化的COPD患者居家护理服务流程和统一的服务项目标准,针对个体实施个性化健康指导,保证居家护理服务能够合理、有效实施.
作者:王爱琴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总结血站血液检验的室间质量的评价及其管理.方法 筛选2013年1月~2016年8月本站血液检验中心质评标本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做相应室间质量评价,根据评价成绩进行相关管理.结果 检验人员每年检验15份血清HBsAg、抗-HCV、抗-HIV、抗-TP,对5份冻干血清样品做ALT检验,检测指标分别为97.5%、100%、100%、100%.结论 在血站血液检测工作开展时,做好室间质量的评价及其管理,可在大大改善检测精准率的基础上,提升血液质量.
作者:郭双梅;齐玉兰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青海省海东地区肥胖和正常人群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相关生化指标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健康体检的各企事业单位职工773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体检者均是肝肾和心肺功能正常的体检人员,对所有体检者进行了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指数=体质量/身高2按此标准划分为肥胖(BMI>24.9kg/m2)和正常人群(BMI18.9-23.9kg/m2).在进口贝克曼6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选用北京九强试剂测定其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值,并计算A/G比值,同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73例正常人群的总蛋白(TP)平均值为71.54 g/L,500例肥胖人群总蛋白(TP)平均值为71.76 g/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3例正常人群白蛋白(Alb)平均值为44.09 g/L,500例肥胖人群白蛋白(Alb)平均值为46.46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和肥胖人群的A/G均值分别是1.65和1.8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对两组间的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均值进行了比较,肥胖组的血糖均值为6.61 mmol/L,总胆固醇均值为6.02 mmol/L,甘油三脂均值为2.85 mmol/L;正常组的血糖均值为4.83 mmol/L,总胆固醇均值为4.72 mmol/L,甘油三脂均值为1.55 mmol/L,两组间各项目测定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人群的血清蛋白、血糖、血脂关系密切,应针对肥胖人群的体质量指数给予针对性的膳食指导,调整营养素的摄入,增强体育锻炼,降低体质量指数,避免肥胖症的发生.
作者:仲世祥;周建邦;张晓君;王晓林;王振兰;寇存山;赵元青;吉生花;辛保梅;贲国举;薛顺虹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Sweet's综合征(SS)是一个系统性炎症性疾病.这个疾病的标志是成熟的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于真皮上部.肺部受累是相对罕见的.在此,我们报告1例肺及多器官其中包括皮肤、血液、心血管系统受累的感染相关的特殊病例.方法 1名32岁的男性病人,持续发热、贫血和呼吸困难.他初被诊断为肺炎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给予抗生素治疗,10天后未见明显改善.结果 很多紫色环形红斑的病变出现在他的额头上,同时伴随着呼吸道心血管功能的衰竭.Sweet's综合征被皮肤活检证实,并给予系统性皮质类固醇治疗.治疗开始后不久,他的症状改善.皮质类固醇剂量减少治疗1个月后.肺和心血管功能随之恶化,病人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早期认识到多器官受累的Sweet's综合征对于疾病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博;尹金植;于金燕;马忠森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膝关节外伤进行诊断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膝关节外伤患者70例进行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同时将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且与其他的诊断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利用磁共振成像对这些患者诊断的结果中包括骨折、骨髓水肿、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以及关节积液五个方面的原因,其中骨折患者25例,骨髓水肿35例,半月板损伤31例,韧带损伤和关节积液分别是40例和46例;而利用其他的诊断结束的结果是骨折17例,关节积液3例.结论 磁共振成像诊断结束可以对膝关节外伤的受伤部位、性质以及受伤的程度能够准确的诊断,相比于其他的诊断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韩雪盈;俞羚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精准医疗是现代医疗体系的大变革,伴随着多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发展的成果转化.临床药学作为精准医疗中的关键环节也将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以适应临床医院的发展与挑战,本文将基于精准医疗的特点和进展,着重探讨临床药学的学科发展机遇与挑战.
作者:汪一帆 刊期: 2016年第51期
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分析方法不只一种,其中大部分是通过衍生化色谱进行的,而且近年来双膦酸盐类药物正在不断开发.想要提升对其的质量监管,就要依照药物自有的构造和属性创建同其相匹配的分析方法,给其新型药物的分析作坚实后盾.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一些重要的参考文献,对双膦酸盐类药物分析进展的实施了相应的探究.
作者:贺彦宇 刊期: 2016年第51期
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神经分泌瘤,由于垂体特殊的解剖位置和腺垂体的分泌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垂体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目前,治疗垂体瘤一般以手术治疗辅以药物或放射治疗,本文旨在收集近年来各学者对垂体瘤外科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近年来垂体瘤的外科新发展进行阐述.
作者:高滋擎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采取外用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磺胺嘧啶银霜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rhEGF)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磺胺嘧啶银霜联合rhEGF治疗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可以缩短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魏翠娥;王长会;刘长海;丁祥生;裴永东 刊期: 2016年第51期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应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3978份血标本的检测结果,评价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的临床应用情况,得出结论:与传统手工血培养方法比较,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Alert 3D具有操作简便、阳性率高、污染少、结果准确等优点.
作者:谢艳斌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颈椎病的磁共振影像要点、临床表现.方法 对颈椎病患者45例用一般序列,矢状位T1、T2及矢状位T2压脂序列,轴位T2W1扫描,然后对磁共振影像和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椎管狭窄36例,神经根明显受压34例.脊髓受压,脊髓可出现形态改变,可见脊髓边缘的弧形切迹,脊髓前后均受压则为糖葫芦样改变.脊髓受压有23例,按Nagata等的方法将本组分为4个等级,其中I级17例(51.52%).结论 颈椎病MRI的诊断、临床表现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刚;黄昌苹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探究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术后行早期康复干预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比分析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美燕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宫颈癌普查应用TCT与HPV-PCR荧光定量分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疾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TCT检查和HPV-PCR荧光定量分析,观察其诊断准确率.结果TCT细胞学诊断BCC的准确率为95.15%,诊断CIN 1级、CIN 2-3级以及SCC的准确率分别为65.63%、92.31%和100%,TPC细胞学诊断准确率为88.67%.HPV-PCR荧光定量分析检测的HPV总阳性率为21.33%.结论 宫颈疾病患者定期进行HPV筛查与TCT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宫颈癌前病变情况,及早诊断和治疗,降低宫颈癌发生率.
作者:刘美新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探索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门诊及住院部微生物检验标本1000份作为研究对象,并针对不合格标本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000份标本中,标本不合格率为20.00%,其中痰标本不合格率为、尿标本不合格率为15.50%、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为18.00%、分泌物标本不合格率为19.00%、粪便标本不合格率为19.00%、无菌体液标本不合格率为12.50%;同时分泌物标本、无菌体液标本、粪便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送检不及时;痰标本主要原因为非标准样品;尿标本、血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标本污染.结论 加强微生物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可提高检验标本的有效性.
作者:张琼舟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整理患者CT影像学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情况,总结其诊断临床价值.结果 通过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仅出现1例漏诊,其特异度、敏感度均较高,且结果准确.结论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时,可有效提升其准确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朱立群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目的 研究肝功能指标对胆囊结石合并隐性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肝功能正常患者100例和肝功能异常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查,并对是否合并隐性胆总管结石进行诊断.统计肝功能指标正常及肝功能指标异常情况下,患者合并隐性胆总管结石的几率.结果 所有患者中,合并隐性胆总管结石19例(9.50%);100例肝功能正常患者中,合并隐形胆总管结石4例(4.00%),100例肝功能异常患者中,合并隐性胆总管结石15例(15.00%).结论 肝功能异常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隐形胆总管结石的几率较高,因此肝功能指标对胆囊结石合并隐性胆总管结石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翁前进 刊期: 2016年第51期
病例1,孕妇35岁,曾于2012年行子宫下段横切剖宫产术,分娩一女活婴,2015年二次妊娠,孕37周时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右侧前壁肌层连续性中断,断裂口内径约1.4 cm,肌层断端光滑.胎儿臀位,体重:3174 g,羊水指数6.0 cm,胎盘前壁,孕妇盆腹腔未见明显游离无回声.超声诊断:臀位单活胎(36周+6),羊水少,子宫声像图改变,考虑子宫破裂可能大,羊膜囊膨出.临床拟诊断:不完全子宫破裂收入院.查体:T:36.4脉搏:84次/分,R:20次/min,血压:122/84 mmHg,神情清楚,语言流利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后行急诊子宫下段横切剖宫产术及子宫修复术,术中见腹直肌与前鞘致密粘连,肠管、膀胱与子宫粘连,术中分娩出3300 g男活婴,外观无畸形,羊水清亮,术中探查双侧子宫角均见膨出,左侧大小约2.0×1.5 cm,右侧大小约1.5×1.5 cm,右侧前壁肌层连续性中断,见图1,浆膜连续,缝合时右侧宫角浆膜破裂,见肌层样组织,取灰白色组织送病理,给予断端肌层缝合、止血等处理,病理诊断为蜕膜组织伴变性.
作者:尹鹏;张红;倪卫东;赵宜勇 刊期: 2016年第51期
归纳我院几年来引进新药的原因,出现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经药事管理及药物治疗委员会研究决定,制度相应的管理措施,促进我院在引进新药管理上做到科学化、有序化、合理化.
作者:孙祥生 刊期: 2016年第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