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临床价值

朱立群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急性阑尾炎, 影像学,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整理患者CT影像学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情况,总结其诊断临床价值.结果 通过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仅出现1例漏诊,其特异度、敏感度均较高,且结果准确.结论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时,可有效提升其准确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BacT/Alert 3D血培养仪临床应用评价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应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3978份血标本的检测结果,评价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的临床应用情况,得出结论:与传统手工血培养方法比较,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Alert 3D具有操作简便、阳性率高、污染少、结果准确等优点.

    作者:谢艳斌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检测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尿常规检验法的不同,分成干化学法组、尿沉渣组、联合组各120例,分析检验效果.结果 定量白细胞阳性率联合组为35%,高于尿沉渣组的20%和干化学法组的6.7%,尿沉渣组阳性率高于干化学法组;定量红细胞阳性率联合组为27.5%,高于尿沉渣组16.7%和干化学法组的5.8%,干化学法组阳性率高于尿沉渣组;联合组的检测错误率为5.8%,低于干化学法组的15%和尿沉渣组的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应用可有效检出红、白细胞的阳性率,降低错误率.

    作者:胡赟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整理患者CT影像学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情况,总结其诊断临床价值.结果 通过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仅出现1例漏诊,其特异度、敏感度均较高,且结果准确.结论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时,可有效提升其准确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朱立群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肝功能指标对胆囊结石合并隐性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肝功能指标对胆囊结石合并隐性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肝功能正常患者100例和肝功能异常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查,并对是否合并隐性胆总管结石进行诊断.统计肝功能指标正常及肝功能指标异常情况下,患者合并隐性胆总管结石的几率.结果 所有患者中,合并隐性胆总管结石19例(9.50%);100例肝功能正常患者中,合并隐形胆总管结石4例(4.00%),100例肝功能异常患者中,合并隐性胆总管结石15例(15.00%).结论 肝功能异常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隐形胆总管结石的几率较高,因此肝功能指标对胆囊结石合并隐性胆总管结石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翁前进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垂体瘤的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

    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神经分泌瘤,由于垂体特殊的解剖位置和腺垂体的分泌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垂体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目前,治疗垂体瘤一般以手术治疗辅以药物或放射治疗,本文旨在收集近年来各学者对垂体瘤外科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近年来垂体瘤的外科新发展进行阐述.

    作者:高滋擎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双膦酸盐类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分析方法不只一种,其中大部分是通过衍生化色谱进行的,而且近年来双膦酸盐类药物正在不断开发.想要提升对其的质量监管,就要依照药物自有的构造和属性创建同其相匹配的分析方法,给其新型药物的分析作坚实后盾.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一些重要的参考文献,对双膦酸盐类药物分析进展的实施了相应的探究.

    作者:贺彦宇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索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门诊及住院部微生物检验标本1000份作为研究对象,并针对不合格标本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000份标本中,标本不合格率为20.00%,其中痰标本不合格率为、尿标本不合格率为15.50%、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为18.00%、分泌物标本不合格率为19.00%、粪便标本不合格率为19.00%、无菌体液标本不合格率为12.50%;同时分泌物标本、无菌体液标本、粪便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送检不及时;痰标本主要原因为非标准样品;尿标本、血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标本污染.结论 加强微生物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可提高检验标本的有效性.

    作者:张琼舟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超声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超声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6例甲状腺超声检查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后病理作为金标准,对比良恶性声像图特征.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术后病理诊断发现有96个结节,74个甲状腺良性结节,其中包括有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舌骨囊肿,分别有70个、3个和1个.病理结果中显示乳头状癌10例,同时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主要包括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局限性桥本氏甲状腺炎以及腺瘤样结节,分别有5个、3个和2个.根据图像进行综合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灵敏度81.8%、特异度为91.9%、符合率89.6%.且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边缘、包膜以及内部回声等内容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形态、声晕以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内容的对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声像图特征中边界、包膜以及纵横比、内部回声、微钙化、血流分级等内容对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具有十分主要的价值.

    作者:史睿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颈椎病的MRI诊断与临床表现

    目的 探讨颈椎病的磁共振影像要点、临床表现.方法 对颈椎病患者45例用一般序列,矢状位T1、T2及矢状位T2压脂序列,轴位T2W1扫描,然后对磁共振影像和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椎管狭窄36例,神经根明显受压34例.脊髓受压,脊髓可出现形态改变,可见脊髓边缘的弧形切迹,脊髓前后均受压则为糖葫芦样改变.脊髓受压有23例,按Nagata等的方法将本组分为4个等级,其中I级17例(51.52%).结论 颈椎病MRI的诊断、临床表现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刚;黄昌苹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内镜下冰醋酸与靛胭脂染色结合对胃黏膜病变的诊断意义及价值

    目的 分析内镜下冰醋酸与靛胭脂染色结合对胃黏膜病变的诊断意义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胃黏膜异常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第一组与第二组,各55例.第一组采用常规内镜观察病症以及活检,第二组观察染色体之后进行活检,对两组患者的常规状况、镜下表现以及活检病理.结果 第二组诊断出早期胃癌6例(10.9%)、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例(5.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例(9.1%)、肠上皮化生14例(25.5%),第一组诊断出早期胃癌1例(1.8%)、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1.8%)、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3.6%)、例肠上皮化生11例(20%).第二组患者的检出率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早期胃癌患者、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隆起型1例(11%)、表浅型5例(55.6%)、凹陷型4例(44.4%),表浅型检出率高于凹陷型和隆起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内镜下冰醋酸与靛胭脂染色结合用于诊断胃黏膜病变,其诊断效果佳,有效的提升了病变的检出率,有助于了解病变的深度和范围,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秀华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多器官功能受累的Sweet's综合征1例报道及相关疾病的综述

    目的 Sweet's综合征(SS)是一个系统性炎症性疾病.这个疾病的标志是成熟的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于真皮上部.肺部受累是相对罕见的.在此,我们报告1例肺及多器官其中包括皮肤、血液、心血管系统受累的感染相关的特殊病例.方法 1名32岁的男性病人,持续发热、贫血和呼吸困难.他初被诊断为肺炎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给予抗生素治疗,10天后未见明显改善.结果 很多紫色环形红斑的病变出现在他的额头上,同时伴随着呼吸道心血管功能的衰竭.Sweet's综合征被皮肤活检证实,并给予系统性皮质类固醇治疗.治疗开始后不久,他的症状改善.皮质类固醇剂量减少治疗1个月后.肺和心血管功能随之恶化,病人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早期认识到多器官受累的Sweet's综合征对于疾病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博;尹金植;于金燕;马忠森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女性医务人员骨健康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医务人员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我院开展骨质疏松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3~2015年体检、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且资料完整的在职和离退休的女医务人员共640例作为研究对象,女性医务人员进行全身骨密度检测,并调查分析女性医务人员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结果 女性医务人员的BMD、BMD的峰值均出现在31~40岁,此后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女性医务人员骨量减少总患病率为36.1%,骨质疏松总患病率24.5%,女性骨量减少患病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不同年龄组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女性医务人员控制骨量减少的发生发展,将骨质疏松患病率降至低有重要意义.

    作者:殷红伟;肖占森;苏建勋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研究

    目的 研究离子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效果.方法 采用10%双氧水以及2%三乙醇胺制作出混合溶液,将其作为吸收液,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采集,完成采样之后,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其进行测定,分析其测定结果.结果当吸收液的体积为10 mL,采样的体积为30 L,得出二氧化硫的低检出限浓度为0.007 mg/m3,与国标法的检出限差异显著;离子色谱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与精准度,与测试质量控制要求相符合.结论 离子色谱法能够对有毒化学溶剂的使用进行避免,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值得推广.

    作者:钱姣;余林成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彩超应用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鉴别诊断中应用彩超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超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实施鉴别诊断,分析结果.结果 良性结节组的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有晕环、囊实性患者数高于恶性结节组,微小钙化、血流信号丰富患者数低于恶性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组RI明显低于恶性结节;良性结节组血流信号主要集中在0-1级(72.22%),恶性结节主要集中在3-4级(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超应用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王旭芳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浅谈我院新药引进的现状和管理办法

    归纳我院几年来引进新药的原因,出现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经药事管理及药物治疗委员会研究决定,制度相应的管理措施,促进我院在引进新药管理上做到科学化、有序化、合理化.

    作者:孙祥生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中晚期子宫破裂2例超声诊断分析

    病例1,孕妇35岁,曾于2012年行子宫下段横切剖宫产术,分娩一女活婴,2015年二次妊娠,孕37周时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右侧前壁肌层连续性中断,断裂口内径约1.4 cm,肌层断端光滑.胎儿臀位,体重:3174 g,羊水指数6.0 cm,胎盘前壁,孕妇盆腹腔未见明显游离无回声.超声诊断:臀位单活胎(36周+6),羊水少,子宫声像图改变,考虑子宫破裂可能大,羊膜囊膨出.临床拟诊断:不完全子宫破裂收入院.查体:T:36.4脉搏:84次/分,R:20次/min,血压:122/84 mmHg,神情清楚,语言流利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后行急诊子宫下段横切剖宫产术及子宫修复术,术中见腹直肌与前鞘致密粘连,肠管、膀胱与子宫粘连,术中分娩出3300 g男活婴,外观无畸形,羊水清亮,术中探查双侧子宫角均见膨出,左侧大小约2.0×1.5 cm,右侧大小约1.5×1.5 cm,右侧前壁肌层连续性中断,见图1,浆膜连续,缝合时右侧宫角浆膜破裂,见肌层样组织,取灰白色组织送病理,给予断端肌层缝合、止血等处理,病理诊断为蜕膜组织伴变性.

    作者:尹鹏;张红;倪卫东;赵宜勇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血站血液检验的室间质量的评价及其管理

    目的 总结血站血液检验的室间质量的评价及其管理.方法 筛选2013年1月~2016年8月本站血液检验中心质评标本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做相应室间质量评价,根据评价成绩进行相关管理.结果 检验人员每年检验15份血清HBsAg、抗-HCV、抗-HIV、抗-TP,对5份冻干血清样品做ALT检验,检测指标分别为97.5%、100%、100%、100%.结论 在血站血液检测工作开展时,做好室间质量的评价及其管理,可在大大改善检测精准率的基础上,提升血液质量.

    作者:郭双梅;齐玉兰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及游离脂肪酸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

    本文通过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及游离脂肪酸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得出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与游离脂肪酸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控制好超敏C反应蛋白及游离脂肪酸的同时控制好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在正常范围内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成为检测糖尿病的重要指标.

    作者:余伟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保肝口服液对化学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研究

    通过对ICR雄性小鼠分组实验的方法探讨保肝口服液对化学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进而得出结论,保肝口服液对以酒精为代表造成的化学性肝损伤具有预防及治疗功能.

    作者:童黄锦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术后早期康复干预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术后行早期康复干预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比分析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美燕 刊期: 2016年第51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