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内科护理纠纷的成因及对策探讨

方艳

关键词:心内科, 护理纠纷, 成因, 对策
摘要:目的 分析心内科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同时探讨处理纠纷的对策.方法 分析我院中心内科纠纷具体情况,从中分析原因.结果 造成护理纠纷的原因主要包括医疗因素和患者因素两方面,其中,医疗因素中包括沟通不到位、评估不到位、心理护理不到位等,而患者因素主要包括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和社会舆论诱导.结论 针对以上心内科护理纠纷的成因,提出两个方面的策略,加强院方防范机制以及心内科自我应对策略.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X线应用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应用X线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法不同分成小X线组和联合组,各30例,X线单纯使用X线诊断,联合组则在X线组基础上加用CT诊断,观察两组诊断的效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确诊率明显比X组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应用X线诊断时,效果比较明显,但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必要配合CT诊断.

    作者:邢海鹏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基于1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我国居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之后,人们对于当今社会发展阶段的医疗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大化的实现医疗事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关基于1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经济效益的分析,就成为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重点研究话题.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检测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尿常规检验法的不同,分成干化学法组、尿沉渣组、联合组各120例,分析检验效果.结果 定量白细胞阳性率联合组为35%,高于尿沉渣组的20%和干化学法组的6.7%,尿沉渣组阳性率高于干化学法组;定量红细胞阳性率联合组为27.5%,高于尿沉渣组16.7%和干化学法组的5.8%,干化学法组阳性率高于尿沉渣组;联合组的检测错误率为5.8%,低于干化学法组的15%和尿沉渣组的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应用可有效检出红、白细胞的阳性率,降低错误率.

    作者:胡赟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住院恶性肿瘤患者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 探讨住院恶性肿瘤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状况及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抑郁障碍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患者的抑郁障碍发生状况,并分析总结住院恶性肿瘤患者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结果 患者300例中检出抑郁障碍65例,包括心境恶劣31例,重性抑郁障碍34例.抑郁障碍总检出率为21.7%.发生抑郁障碍患者中女性、年龄<60岁、婚姻状态为未在婚、肿瘤类型为乳腺癌、肿瘤分期为远端转移、病程<1.5年、治疗方案为姑息治疗的患者发生率与未发生抑郁障碍患者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恶性肿瘤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且住院恶性肿瘤患者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需加以重视.

    作者:范寿仁;马原;刘杰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垂体瘤的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

    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神经分泌瘤,由于垂体特殊的解剖位置和腺垂体的分泌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垂体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目前,治疗垂体瘤一般以手术治疗辅以药物或放射治疗,本文旨在收集近年来各学者对垂体瘤外科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近年来垂体瘤的外科新发展进行阐述.

    作者:高滋擎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超声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超声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6例甲状腺超声检查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后病理作为金标准,对比良恶性声像图特征.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术后病理诊断发现有96个结节,74个甲状腺良性结节,其中包括有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舌骨囊肿,分别有70个、3个和1个.病理结果中显示乳头状癌10例,同时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主要包括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局限性桥本氏甲状腺炎以及腺瘤样结节,分别有5个、3个和2个.根据图像进行综合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灵敏度81.8%、特异度为91.9%、符合率89.6%.且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边缘、包膜以及内部回声等内容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形态、声晕以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内容的对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声像图特征中边界、包膜以及纵横比、内部回声、微钙化、血流分级等内容对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具有十分主要的价值.

    作者:史睿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颈椎病的MRI诊断与临床表现

    目的 探讨颈椎病的磁共振影像要点、临床表现.方法 对颈椎病患者45例用一般序列,矢状位T1、T2及矢状位T2压脂序列,轴位T2W1扫描,然后对磁共振影像和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椎管狭窄36例,神经根明显受压34例.脊髓受压,脊髓可出现形态改变,可见脊髓边缘的弧形切迹,脊髓前后均受压则为糖葫芦样改变.脊髓受压有23例,按Nagata等的方法将本组分为4个等级,其中I级17例(51.52%).结论 颈椎病MRI的诊断、临床表现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刚;黄昌苹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肝功能指标对胆囊结石合并隐性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肝功能指标对胆囊结石合并隐性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肝功能正常患者100例和肝功能异常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查,并对是否合并隐性胆总管结石进行诊断.统计肝功能指标正常及肝功能指标异常情况下,患者合并隐性胆总管结石的几率.结果 所有患者中,合并隐性胆总管结石19例(9.50%);100例肝功能正常患者中,合并隐形胆总管结石4例(4.00%),100例肝功能异常患者中,合并隐性胆总管结石15例(15.00%).结论 肝功能异常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隐形胆总管结石的几率较高,因此肝功能指标对胆囊结石合并隐性胆总管结石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翁前进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彩超应用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鉴别诊断中应用彩超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超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实施鉴别诊断,分析结果.结果 良性结节组的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有晕环、囊实性患者数高于恶性结节组,微小钙化、血流信号丰富患者数低于恶性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组RI明显低于恶性结节;良性结节组血流信号主要集中在0-1级(72.22%),恶性结节主要集中在3-4级(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超应用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王旭芳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中晚期子宫破裂2例超声诊断分析

    病例1,孕妇35岁,曾于2012年行子宫下段横切剖宫产术,分娩一女活婴,2015年二次妊娠,孕37周时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右侧前壁肌层连续性中断,断裂口内径约1.4 cm,肌层断端光滑.胎儿臀位,体重:3174 g,羊水指数6.0 cm,胎盘前壁,孕妇盆腹腔未见明显游离无回声.超声诊断:臀位单活胎(36周+6),羊水少,子宫声像图改变,考虑子宫破裂可能大,羊膜囊膨出.临床拟诊断:不完全子宫破裂收入院.查体:T:36.4脉搏:84次/分,R:20次/min,血压:122/84 mmHg,神情清楚,语言流利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后行急诊子宫下段横切剖宫产术及子宫修复术,术中见腹直肌与前鞘致密粘连,肠管、膀胱与子宫粘连,术中分娩出3300 g男活婴,外观无畸形,羊水清亮,术中探查双侧子宫角均见膨出,左侧大小约2.0×1.5 cm,右侧大小约1.5×1.5 cm,右侧前壁肌层连续性中断,见图1,浆膜连续,缝合时右侧宫角浆膜破裂,见肌层样组织,取灰白色组织送病理,给予断端肌层缝合、止血等处理,病理诊断为蜕膜组织伴变性.

    作者:尹鹏;张红;倪卫东;赵宜勇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浅谈我院新药引进的现状和管理办法

    归纳我院几年来引进新药的原因,出现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经药事管理及药物治疗委员会研究决定,制度相应的管理措施,促进我院在引进新药管理上做到科学化、有序化、合理化.

    作者:孙祥生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烧伤外用药物治疗儿童深Ⅱ度创面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采取外用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磺胺嘧啶银霜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rhEGF)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磺胺嘧啶银霜联合rhEGF治疗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可以缩短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魏翠娥;王长会;刘长海;丁祥生;裴永东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随着新中国成立以后公共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伴随而来的是慢性病的发病率逐渐提升.自身免疫性疾病作为当前社会主要的慢性疾病之一,因发病难以预防,病程长久容易反复等严重影响国民的生活质量,对个人、家庭、社会经济带了沉重的负担.系统性红斑狼疮作为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其主要发生在青年女性,对社会的危害更加明显.本文主要从自身抗体的角度介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例,从其发病机制、特点,以及相关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黄璜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螺旋CT判断上尿路结石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螺旋CT对上尿路结石中化学成分判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的上尿路结石病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之前的螺旋CT检查结果以及手术之后的结石化学成分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比较各数值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果 在122例病患中属于5类纯结石的病患有90例,3类混合性结石32例.对着八种结石进行相关的LSD检查,发现磷酸镁铵类型结石的病患以及尿酸加草酸钙混合类型结石的病患平均的CT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类的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苏州地区,上尿路结石的病患其结石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草酸钙,尿酸以及磷酸钙,而碳酸钙、碳酸磷灰石以及磷酸镁铵的成分比较少.螺旋CT扫描可以对六类结石的成分进行区分,在对上尿路结石的化学成分进行判断时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赵晓俊;浦金贤;平季根;温端改;储刚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增强CT和彩色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比较

    目的 总结分析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增强CT与彩色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增强CT以及彩色超声实施检查,回顾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在轻型急性胰腺炎检出率方面,增强CT高于彩色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总管结石以及胰管扩张等检出率方面,彩色超声高于增强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增强CT与彩色超声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采用增强CT与彩色超声联合诊断,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宏俊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及游离脂肪酸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

    本文通过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及游离脂肪酸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得出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与游离脂肪酸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控制好超敏C反应蛋白及游离脂肪酸的同时控制好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在正常范围内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成为检测糖尿病的重要指标.

    作者:余伟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索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门诊及住院部微生物检验标本1000份作为研究对象,并针对不合格标本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000份标本中,标本不合格率为20.00%,其中痰标本不合格率为、尿标本不合格率为15.50%、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为18.00%、分泌物标本不合格率为19.00%、粪便标本不合格率为19.00%、无菌体液标本不合格率为12.50%;同时分泌物标本、无菌体液标本、粪便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送检不及时;痰标本主要原因为非标准样品;尿标本、血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标本污染.结论 加强微生物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可提高检验标本的有效性.

    作者:张琼舟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精准医疗——临床药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精准医疗是现代医疗体系的大变革,伴随着多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发展的成果转化.临床药学作为精准医疗中的关键环节也将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以适应临床医院的发展与挑战,本文将基于精准医疗的特点和进展,着重探讨临床药学的学科发展机遇与挑战.

    作者:汪一帆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整理患者CT影像学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情况,总结其诊断临床价值.结果 通过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仅出现1例漏诊,其特异度、敏感度均较高,且结果准确.结论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时,可有效提升其准确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朱立群 刊期: 2016年第51期

  • 总蛋白、白蛋白在肥胖人群中的水平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青海省海东地区肥胖和正常人群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相关生化指标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健康体检的各企事业单位职工773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体检者均是肝肾和心肺功能正常的体检人员,对所有体检者进行了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指数=体质量/身高2按此标准划分为肥胖(BMI>24.9kg/m2)和正常人群(BMI18.9-23.9kg/m2).在进口贝克曼6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选用北京九强试剂测定其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值,并计算A/G比值,同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73例正常人群的总蛋白(TP)平均值为71.54 g/L,500例肥胖人群总蛋白(TP)平均值为71.76 g/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3例正常人群白蛋白(Alb)平均值为44.09 g/L,500例肥胖人群白蛋白(Alb)平均值为46.46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和肥胖人群的A/G均值分别是1.65和1.8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对两组间的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均值进行了比较,肥胖组的血糖均值为6.61 mmol/L,总胆固醇均值为6.02 mmol/L,甘油三脂均值为2.85 mmol/L;正常组的血糖均值为4.83 mmol/L,总胆固醇均值为4.72 mmol/L,甘油三脂均值为1.55 mmol/L,两组间各项目测定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人群的血清蛋白、血糖、血脂关系密切,应针对肥胖人群的体质量指数给予针对性的膳食指导,调整营养素的摄入,增强体育锻炼,降低体质量指数,避免肥胖症的发生.

    作者:仲世祥;周建邦;张晓君;王晓林;王振兰;寇存山;赵元青;吉生花;辛保梅;贲国举;薛顺虹 刊期: 2016年第51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