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动想象改善脑卒中患者手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进展

张亚菲;张通

关键词:运动想象, 脑卒中, 手功能, 康复, 综述
摘要:运动想象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及手部功能,本文对运动想象的治疗方式、临床效果、机制探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精神心理疾病,同时也涉及诸多躯体疾患,以及儿童行为障碍及患者照料者及家庭成员相关干预研究。

    作者:汪军;崔晓;周翠侠;吴毅;孙克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三维步态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偏瘫患者的步态特点。方法采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对22例老年偏瘫患者进行步态分析。结果老年偏瘫患者的双侧下肢站立相百分比增大,健侧较患侧明显,摆动相百分比减小,步频减小;步长、跨步长及步速减小;头部前倾,躯干基本保持直立位;患侧上肢较健侧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角度变化范围缩小(P<0.05);患侧肩关节屈曲内收、肘关节屈曲角度较健侧增大(P<0.05);患侧髋膝踝关节角度变化范围较健侧缩小(P<0.05)。结论老年偏瘫患者步行功能下降,上肢痉挛,步行时出现视觉代偿。

    作者:桑德春;卢利萍;邵春霞;刘海荣;赵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前瞻性记忆测验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信度和效度

    目的探讨前瞻性记忆测验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信度和效度。方法根据前瞻性记忆的理论结构,结合既往实验室范式,编制临床用前瞻性记忆测验。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测试,同时测试中国韦氏记忆测验第四版(WMS-Ⅳ)。结果因子分析得到2个主因子: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和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特征根>1,累计贡献率46.1%),10个条目的因子载荷均≥0.4。精神分裂症组前瞻性记忆任务平均分比正常对照组低1~2个标准差(P<0.001)。判别分析显示,测验的特异性为93.3%,敏感性为72.5%;与金标准符合率为81.4%。精神分裂症组前瞻性记忆测验总分和分测验评分与WMS-Ⅳ总分均呈正相关(r=0.44~0.53, P<0.001)。条目间Cronbach'sα=0.76,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分测验的Cronbach'sα=0.68;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分测验的Cronbach'sα=0.59。测验的分半信度为0.65(P<0.001)。结论前瞻性记忆测验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信度和效度。

    作者:王林平;谢孟杰;邹义壮;郜肖肖;张勇;温玉杰;郑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学习风格调查

    目的调查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方法采用VARK学习风格模型问卷对四个年级265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和结论各年级大值分布均以K值占比多;以多重学习风格为主,而单一学习风格以一般倾向为主;单一学习风格倾向中以K倾向为主导;四个年级学习风格改变不明显。在倾向重数方面,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有从四重学习风格倾向逐渐向单一学习风格转变的趋势(P<0.05)。

    作者:刘晓丹;严隽陶;胡军;吴卫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凝血因子ⅦR353Q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脑性瘫痪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ⅦR353Q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脑瘫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与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160例脑瘫患儿和137名正常儿童的凝血因子ⅦR353Q基因型和等位基因进行测定。结果脑瘫组和对照组人群凝血因子ⅦR353Q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两组凝血因子ⅦR353Q基因型(P=0.436)和等位基因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182)。结论凝血因子ⅦR353Q基因多态性不是中国汉族儿童脑瘫发病的遗传易感因子。

    作者:李晓捷;徐磊;康贝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智能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的疗效

    目的探讨智能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智能躯干强化训练。共治疗6周。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采用River-mead运动指数(RMI)、Berg平衡量表(BBS)、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RMI、BBS、躯干控制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躯干控制能力与平衡及运动功能均呈正相关(r=0.576, r=0.592,均P<0.05)。结论智能躯干强化训练可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

    作者:陈庆华;马修堂;代新年;梁涛;孟庆芳;闫玮娟;单守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成像对腹横肌不同姿态形态学测量的信度

    目的探讨超声成像测量腹横肌的信度。方法由两位超声医生分别测量20名志愿者在静息态及多种训练姿态下双侧腹横肌厚度,计算腹横肌的厚度变化率。结果不同检查者检查结果间相关性良好(r>0.7);除对侧腿上抬和头上抬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两两比较结果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超声成像对腹横肌的形态学测量有较好的信度。

    作者:史进军;卞荣;王新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社区综合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初步卫生经济学评价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卫生经济学价值。方法对80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1年综合康复,随访观察1年。另80例社区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及费用成本。结果康复组患者社会功能状况、治疗依从性、病情稳定率、家庭负担、生活满意度、症状评定、复发住院数7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年总费用低于对照组,主要表现为住院费用、维持药物治疗费用、照料者停工损失费、社区防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综合康复可以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并减少成本。

    作者:傅伟忠;张明;秦虹云;陆林福;王美珍;陈颖;卢瑛;唐强;方海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核心控制训练在小儿脑性瘫痪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核心控制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0),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核心控制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GMFM-88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GM-FM-88评分提高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核心控制训练能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作者:刘璨;王跑球;覃蓉;刘跃琴;丁玉莲;龙亚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应用临床康复护理路径对烧伤患者进行功能康复指导的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烧伤患者进行功能康复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功能康复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功能康复指导。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易量表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关系及环境因素4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烧伤患者进行功能康复指导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肖霞;伍淑文;陈楚芬;梁月英;谢小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研究进展

    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方面综述近年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文萍;阚世锋;陈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脊髓损伤中医康复的研究进展

    中药、针刺等疗法用于脊髓损伤康复疗效确切,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但还存在疾病理论不完善、治疗方法较零散及实践方法欠科学等问题。

    作者:程先宽;孙岚;王征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外周神经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痉挛型脑性瘫痪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外周神经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BTX-A)局部注射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共选取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在外周神经电刺激引导下采用BTX-A局部多点注射,于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进行评定。结果 BTX-A注射1周后,MAS评分显著降低,并维持至6个月时(P<0.001)。与治疗前相比,注射1周后,GMFM-88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月和6个月时显著增加(P<0.001)。结论外周神经电刺激引导下BTX-A局部多点注射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显著。

    作者:邵银进;吴桂华;曾康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脑卒中并发糖尿病患者营养风险筛查

    目的调查脑卒中并发糖尿病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情况。方法对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并发糖尿病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价。结果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11.3%(42/372)和35.8%(133/372)。60岁以上患者较60岁以下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显著增高(P=0.001);非首发脑卒中患者较首发者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发生率显著增高(P<0.001)。结论60岁以上、非首发的脑卒中并发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作者:丁小敏;赵焕英;邢凤梅;杨坤;邓荣悦;赵慧玉;王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神经干细胞体内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制备脑皮质微量注射脂多糖脑损伤大鼠模型,于造模后3 d、5 d、7 d灌注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CP-1和nestin表达。结果造模后,MCP-1表达增高,5 d时达到高峰;7 d时,可在损伤区发现nestin阳性细胞。结论 MCP-1可能趋化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向脑损伤区迁移。

    作者:丁鹏;周长胜;戴孝森;陆斌;王崇谦;王伟民;王进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运动想象改善脑卒中患者手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进展

    运动想象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及手部功能,本文对运动想象的治疗方式、临床效果、机制探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张亚菲;张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A型肉毒毒素矫正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疗效

    目的观察肉毒毒素健侧面肌注射矫正脑卒中后患者患侧中枢性面瘫的效果。方法30例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面肌运动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依据病情选择健侧面肌进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注射前、注射后4周测定嘴角至门齿中缝的双侧距离差(D1)、眼骨性外眦到嘴角的双侧距离差(D2)。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静态、动态D1、D2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且较对照组减小(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能进一步矫正中枢性面瘫。

    作者:杨远滨;张京;张静;肖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非运动症状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NMS)的分布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0例帕金森病患者及50名正常人分别用NMS问卷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调查,并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帕金森病患者98%伴有NMS,以近记忆力下降、便秘、不宁腿发生率高;与正常人比较,除性欲改变、性生活困难和恶心或呕吐3项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F-36的8个维度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便秘、近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下降、不宁腿和睡眠障碍与SF-36评分相关(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中NMS的发生率很高,并对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作者:黄星会;霍丽涛;梁伟;吴庆文;崔颖;孙维;罗贻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家居环境改造对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居环境改造对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对65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其中31例进行了家居环境改造(观察组),34例未进行家居环境改造(对照组)。两组出院后均按常规定期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分别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BI)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 QOL-BRIEF)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QOL和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家居环境改造,能大限度地利用其残存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缪碧琴;周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间质性膀胱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以膀胱和/或盆腔区疼痛为主要特征,伴有尿急、尿频和夜尿增多等症状的慢性疾病。该病的病因仍不清楚,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有效缓解每位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因人而异,常需要反复治疗。本文对近年来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田钰;廖利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主办:中国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