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平;谢孟杰;邹义壮;郜肖肖;张勇;温玉杰;郑文静
目的探讨4~6岁不同类型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分布及特征,对智力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15例4~6岁脑瘫患儿进行基础资料登记、智力评定、粗大运动功能分级评定等。结果210例完成智力评定,其中智力低下患儿113例(53.81%)。痉挛型双瘫、偏瘫和不随意运动型患儿的平均智力水平高于痉挛型四肢瘫、共济失调型;其中痉挛型双瘫患儿的言语智商(VIQ)和操作智商(PIQ)有显著性差异(P<0.05)。GMFCS分级Ⅳ~Ⅴ级者及并发癫痫、小头畸形者,智力低下的发生明显高于GMFCS分级Ⅰ~Ⅲ级者及不伴癫痫、小头畸形者(P<0.05)。结论4~6岁脑瘫患儿智力低下的发生和脑瘫类型、GMFCS分级及并发癫痫、小头畸形有关。
作者:孙殿荣;侯梅;李君;李媛;孙爱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长期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有效提高肺康复效果,持续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和运动耐力,稳定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对无创正压通气在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韩其政;亓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运动想象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及手部功能,本文对运动想象的治疗方式、临床效果、机制探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张亚菲;张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智力与记忆、注意和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0名正常对照采用韦氏成人智力测验第四版(WAIS-Ⅳ)中文版、韦氏成人记忆测验第四版(WMS-Ⅳ)中文版、威斯康星分类卡片测验(WCST)和持续操作测验(CPT)进行评估。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智商、总记忆商、CPT和WCST成绩均低于正常对照(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智商与总记忆商(r=0.837, P<0.01)、持续注意(r=0.613, P<0.01)和执行功能(r=0.466, P<0.01)呈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总记忆商和感觉辨别力是总智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智力受损,注意功能和记忆功能下降可能是影响患者智力表现的因素。
作者:何雪玲;王健;崔界峰;范宏振;陈楠;姚晶;段京辉;晏丽娟;陈娆;江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前瞻性记忆测验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信度和效度。方法根据前瞻性记忆的理论结构,结合既往实验室范式,编制临床用前瞻性记忆测验。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测试,同时测试中国韦氏记忆测验第四版(WMS-Ⅳ)。结果因子分析得到2个主因子: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和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特征根>1,累计贡献率46.1%),10个条目的因子载荷均≥0.4。精神分裂症组前瞻性记忆任务平均分比正常对照组低1~2个标准差(P<0.001)。判别分析显示,测验的特异性为93.3%,敏感性为72.5%;与金标准符合率为81.4%。精神分裂症组前瞻性记忆测验总分和分测验评分与WMS-Ⅳ总分均呈正相关(r=0.44~0.53, P<0.001)。条目间Cronbach'sα=0.76,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分测验的Cronbach'sα=0.68;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分测验的Cronbach'sα=0.59。测验的分半信度为0.65(P<0.001)。结论前瞻性记忆测验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信度和效度。
作者:王林平;谢孟杰;邹义壮;郜肖肖;张勇;温玉杰;郑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康复进修生结业考试成绩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11名进修学员的基本资料和结业考试成绩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职称、专业、学历、工作岗位、单位级别、进修评价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与学历、工作岗位、专业、单位级别、进修评价相关。结论建立了进修成绩的回归模型。
作者:王雪;王志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方面综述近年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文萍;阚世锋;陈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成像测量腹横肌的信度。方法由两位超声医生分别测量20名志愿者在静息态及多种训练姿态下双侧腹横肌厚度,计算腹横肌的厚度变化率。结果不同检查者检查结果间相关性良好(r>0.7);除对侧腿上抬和头上抬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两两比较结果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超声成像对腹横肌的形态学测量有较好的信度。
作者:史进军;卞荣;王新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ⅦR353Q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脑瘫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与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160例脑瘫患儿和137名正常儿童的凝血因子ⅦR353Q基因型和等位基因进行测定。结果脑瘫组和对照组人群凝血因子ⅦR353Q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两组凝血因子ⅦR353Q基因型(P=0.436)和等位基因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182)。结论凝血因子ⅦR353Q基因多态性不是中国汉族儿童脑瘫发病的遗传易感因子。
作者:李晓捷;徐磊;康贝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药、针刺等疗法用于脊髓损伤康复疗效确切,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但还存在疾病理论不完善、治疗方法较零散及实践方法欠科学等问题。
作者:程先宽;孙岚;王征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智能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智能躯干强化训练。共治疗6周。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采用River-mead运动指数(RMI)、Berg平衡量表(BBS)、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RMI、BBS、躯干控制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躯干控制能力与平衡及运动功能均呈正相关(r=0.576, r=0.592,均P<0.05)。结论智能躯干强化训练可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
作者:陈庆华;马修堂;代新年;梁涛;孟庆芳;闫玮娟;单守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偏瘫患者的步态特点。方法采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对22例老年偏瘫患者进行步态分析。结果老年偏瘫患者的双侧下肢站立相百分比增大,健侧较患侧明显,摆动相百分比减小,步频减小;步长、跨步长及步速减小;头部前倾,躯干基本保持直立位;患侧上肢较健侧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角度变化范围缩小(P<0.05);患侧肩关节屈曲内收、肘关节屈曲角度较健侧增大(P<0.05);患侧髋膝踝关节角度变化范围较健侧缩小(P<0.05)。结论老年偏瘫患者步行功能下降,上肢痉挛,步行时出现视觉代偿。
作者:桑德春;卢利萍;邵春霞;刘海荣;赵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精神心理疾病,同时也涉及诸多躯体疾患,以及儿童行为障碍及患者照料者及家庭成员相关干预研究。
作者:汪军;崔晓;周翠侠;吴毅;孙克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发光二极管(LED)红光照射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和高脂模型组(n=24)。正常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高脂模型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6周。造模成功后,再将高脂模型组随机分为高脂对照组(n=12)和LED治疗组(n=12)。高脂对照组不给予照射,LED治疗组给予LED红光照射,波长(630±15) nm,每天30 min,连续照射28 d。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及脂蛋白酯酶(LPL)和肝脂酶(HL)活性。肝脏组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的表达。结果 LED治疗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较高脂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而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LED治疗组血清LPL和HL的活性明显高于高脂对照组(P<0.01), LED治疗组肝脏组织中HMG-CR的表达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结论LED红光照射通过增强LPL、HL的活性及降低HMG-CR的表达,影响血清脂质的代谢,从而达到调节血脂的作用。
作者:卢建丽;刘翠霞;尹昱;安经克;贾子善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方法采用VARK学习风格模型问卷对四个年级265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和结论各年级大值分布均以K值占比多;以多重学习风格为主,而单一学习风格以一般倾向为主;单一学习风格倾向中以K倾向为主导;四个年级学习风格改变不明显。在倾向重数方面,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有从四重学习风格倾向逐渐向单一学习风格转变的趋势(P<0.05)。
作者:刘晓丹;严隽陶;胡军;吴卫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烧伤患者进行功能康复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功能康复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功能康复指导。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易量表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关系及环境因素4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烧伤患者进行功能康复指导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肖霞;伍淑文;陈楚芬;梁月英;谢小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调查脑卒中并发糖尿病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情况。方法对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并发糖尿病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价。结果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11.3%(42/372)和35.8%(133/372)。60岁以上患者较60岁以下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显著增高(P=0.001);非首发脑卒中患者较首发者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发生率显著增高(P<0.001)。结论60岁以上、非首发的脑卒中并发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作者:丁小敏;赵焕英;邢凤梅;杨坤;邓荣悦;赵慧玉;王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以膀胱和/或盆腔区疼痛为主要特征,伴有尿急、尿频和夜尿增多等症状的慢性疾病。该病的病因仍不清楚,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有效缓解每位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因人而异,常需要反复治疗。本文对近年来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田钰;廖利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86例脑卒中后步行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纳入康复单元,按照康复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8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10 m大步行速度(MWS)、简化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BBS、MWS、下肢FMA及M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BS、MWS、下肢FM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步行能力有更好疗效。
作者:代新年;马修堂;王杨;刘杰;胡西;梁涛;单守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家居环境改造对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对65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其中31例进行了家居环境改造(观察组),34例未进行家居环境改造(对照组)。两组出院后均按常规定期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分别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BI)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 QOL-BRIEF)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QOL和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家居环境改造,能大限度地利用其残存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缪碧琴;周科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