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华;马修堂;代新年;梁涛;孟庆芳;闫玮娟;单守勤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NMS)的分布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0例帕金森病患者及50名正常人分别用NMS问卷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调查,并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帕金森病患者98%伴有NMS,以近记忆力下降、便秘、不宁腿发生率高;与正常人比较,除性欲改变、性生活困难和恶心或呕吐3项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F-36的8个维度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便秘、近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下降、不宁腿和睡眠障碍与SF-36评分相关(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中NMS的发生率很高,并对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作者:黄星会;霍丽涛;梁伟;吴庆文;崔颖;孙维;罗贻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以膀胱和/或盆腔区疼痛为主要特征,伴有尿急、尿频和夜尿增多等症状的慢性疾病。该病的病因仍不清楚,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有效缓解每位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因人而异,常需要反复治疗。本文对近年来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田钰;廖利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调查脑卒中并发糖尿病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情况。方法对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并发糖尿病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价。结果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11.3%(42/372)和35.8%(133/372)。60岁以上患者较60岁以下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显著增高(P=0.001);非首发脑卒中患者较首发者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发生率显著增高(P<0.001)。结论60岁以上、非首发的脑卒中并发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作者:丁小敏;赵焕英;邢凤梅;杨坤;邓荣悦;赵慧玉;王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烧伤患者进行功能康复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功能康复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功能康复指导。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易量表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关系及环境因素4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烧伤患者进行功能康复指导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肖霞;伍淑文;陈楚芬;梁月英;谢小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方法采用VARK学习风格模型问卷对四个年级265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和结论各年级大值分布均以K值占比多;以多重学习风格为主,而单一学习风格以一般倾向为主;单一学习风格倾向中以K倾向为主导;四个年级学习风格改变不明显。在倾向重数方面,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有从四重学习风格倾向逐渐向单一学习风格转变的趋势(P<0.05)。
作者:刘晓丹;严隽陶;胡军;吴卫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运动想象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及手部功能,本文对运动想象的治疗方式、临床效果、机制探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张亚菲;张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偏瘫患者的步态特点。方法采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对22例老年偏瘫患者进行步态分析。结果老年偏瘫患者的双侧下肢站立相百分比增大,健侧较患侧明显,摆动相百分比减小,步频减小;步长、跨步长及步速减小;头部前倾,躯干基本保持直立位;患侧上肢较健侧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角度变化范围缩小(P<0.05);患侧肩关节屈曲内收、肘关节屈曲角度较健侧增大(P<0.05);患侧髋膝踝关节角度变化范围较健侧缩小(P<0.05)。结论老年偏瘫患者步行功能下降,上肢痉挛,步行时出现视觉代偿。
作者:桑德春;卢利萍;邵春霞;刘海荣;赵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肉毒毒素健侧面肌注射矫正脑卒中后患者患侧中枢性面瘫的效果。方法30例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面肌运动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依据病情选择健侧面肌进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注射前、注射后4周测定嘴角至门齿中缝的双侧距离差(D1)、眼骨性外眦到嘴角的双侧距离差(D2)。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静态、动态D1、D2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且较对照组减小(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能进一步矫正中枢性面瘫。
作者:杨远滨;张京;张静;肖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ⅦR353Q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脑瘫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与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160例脑瘫患儿和137名正常儿童的凝血因子ⅦR353Q基因型和等位基因进行测定。结果脑瘫组和对照组人群凝血因子ⅦR353Q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两组凝血因子ⅦR353Q基因型(P=0.436)和等位基因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182)。结论凝血因子ⅦR353Q基因多态性不是中国汉族儿童脑瘫发病的遗传易感因子。
作者:李晓捷;徐磊;康贝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康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总体疗效的影响。方法4个社区中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分为干预组(n=50)和对照组(n=50)。干预组行社区综合康复干预治疗6个月。所有患者随访1年。两组治疗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完成研究的有效人数为干预组48例,对照组44例。干预组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PS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GQOL I-74总分、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健康维度及社会功能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康复能够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提高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杨雀屏;张国富;李达;包炤华;张恒;许林峰;张紫娟;王妙妙;周玉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康复进修生结业考试成绩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11名进修学员的基本资料和结业考试成绩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职称、专业、学历、工作岗位、单位级别、进修评价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与学历、工作岗位、专业、单位级别、进修评价相关。结论建立了进修成绩的回归模型。
作者:王雪;王志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卫生经济学价值。方法对80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1年综合康复,随访观察1年。另80例社区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及费用成本。结果康复组患者社会功能状况、治疗依从性、病情稳定率、家庭负担、生活满意度、症状评定、复发住院数7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年总费用低于对照组,主要表现为住院费用、维持药物治疗费用、照料者停工损失费、社区防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综合康复可以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并减少成本。
作者:傅伟忠;张明;秦虹云;陆林福;王美珍;陈颖;卢瑛;唐强;方海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发光二极管(LED)红光照射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和高脂模型组(n=24)。正常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高脂模型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6周。造模成功后,再将高脂模型组随机分为高脂对照组(n=12)和LED治疗组(n=12)。高脂对照组不给予照射,LED治疗组给予LED红光照射,波长(630±15) nm,每天30 min,连续照射28 d。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及脂蛋白酯酶(LPL)和肝脂酶(HL)活性。肝脏组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的表达。结果 LED治疗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较高脂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而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LED治疗组血清LPL和HL的活性明显高于高脂对照组(P<0.01), LED治疗组肝脏组织中HMG-CR的表达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结论LED红光照射通过增强LPL、HL的活性及降低HMG-CR的表达,影响血清脂质的代谢,从而达到调节血脂的作用。
作者:卢建丽;刘翠霞;尹昱;安经克;贾子善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长期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有效提高肺康复效果,持续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和运动耐力,稳定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对无创正压通气在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韩其政;亓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我国精神分裂症的康复研究现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关于精神分裂症康复的论文,并进行统计。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工作主要是精神科医生、护士承担;康复措施中一般康复措施占86.91%,专业康复措施明显不足;精神康复训练以院内康复为主,院外康复(包括社区和农村)相关工作较少。结论我国精神分裂症康复工作还需要加强康复治疗团队建设,扩展康复内容。
作者:田红梅;韩冬梅;刘佳荣;王新福;张红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86例脑卒中后步行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纳入康复单元,按照康复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8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10 m大步行速度(MWS)、简化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BBS、MWS、下肢FMA及M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BS、MWS、下肢FM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步行能力有更好疗效。
作者:代新年;马修堂;王杨;刘杰;胡西;梁涛;单守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方面综述近年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文萍;阚世锋;陈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前瞻性记忆测验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信度和效度。方法根据前瞻性记忆的理论结构,结合既往实验室范式,编制临床用前瞻性记忆测验。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测试,同时测试中国韦氏记忆测验第四版(WMS-Ⅳ)。结果因子分析得到2个主因子: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和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特征根>1,累计贡献率46.1%),10个条目的因子载荷均≥0.4。精神分裂症组前瞻性记忆任务平均分比正常对照组低1~2个标准差(P<0.001)。判别分析显示,测验的特异性为93.3%,敏感性为72.5%;与金标准符合率为81.4%。精神分裂症组前瞻性记忆测验总分和分测验评分与WMS-Ⅳ总分均呈正相关(r=0.44~0.53, P<0.001)。条目间Cronbach'sα=0.76,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分测验的Cronbach'sα=0.68;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分测验的Cronbach'sα=0.59。测验的分半信度为0.65(P<0.001)。结论前瞻性记忆测验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信度和效度。
作者:王林平;谢孟杰;邹义壮;郜肖肖;张勇;温玉杰;郑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4~6岁不同类型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分布及特征,对智力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15例4~6岁脑瘫患儿进行基础资料登记、智力评定、粗大运动功能分级评定等。结果210例完成智力评定,其中智力低下患儿113例(53.81%)。痉挛型双瘫、偏瘫和不随意运动型患儿的平均智力水平高于痉挛型四肢瘫、共济失调型;其中痉挛型双瘫患儿的言语智商(VIQ)和操作智商(PIQ)有显著性差异(P<0.05)。GMFCS分级Ⅳ~Ⅴ级者及并发癫痫、小头畸形者,智力低下的发生明显高于GMFCS分级Ⅰ~Ⅲ级者及不伴癫痫、小头畸形者(P<0.05)。结论4~6岁脑瘫患儿智力低下的发生和脑瘫类型、GMFCS分级及并发癫痫、小头畸形有关。
作者:孙殿荣;侯梅;李君;李媛;孙爱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智能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智能躯干强化训练。共治疗6周。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采用River-mead运动指数(RMI)、Berg平衡量表(BBS)、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RMI、BBS、躯干控制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躯干控制能力与平衡及运动功能均呈正相关(r=0.576, r=0.592,均P<0.05)。结论智能躯干强化训练可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
作者:陈庆华;马修堂;代新年;梁涛;孟庆芳;闫玮娟;单守勤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