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二杰;庞彦英;梁四妥;张立友
目的 通过对行剖宫产的再次妊娠瘢痕子宫单胎产妇b不同麻醉效果以及新生儿出生状态及血气分析的观察.方法 选取ASAⅠ-Ⅱ级足月再次妊娠单胎的瘢痕子宫产妇600例,分为E组、ES组和V组,比较麻醉效果、VAS评分、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结果 E组与ES组麻醉效果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VAS评分比较在T2,T3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血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种麻醉方式均能麻醉手术要求,对新生儿并无不可逆影响,均能安全用于剖宫产.
作者:吕兰;陶刚;邓洁;刘成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某院收治的400例阿司匹林用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不良反应情况与类型.结果 400例阿司匹林用药患者,其中,45例出现不良反应,占11.3%.其中,胃肠道反应17例,占37.8%;过敏反应12例,占26.7%;水杨酸反应7例,15.6%;瑞士综合征6例,占13.3%;肝损害3例,占6.7%.停药后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各项反应消失.结论 阿司匹林临床用药中,必须加强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几率.
作者:王芝;蔡一聪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观察慢性胃炎伴随反流性食管炎通过胃复春片结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治疗120例慢性胃炎伴随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资料,据用药不同分两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单一用药,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胃复春片治疗,对比两组心理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SDS与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4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 慢性胃炎伴随反流性食管炎通过胃复春片结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改善患者心理的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韦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近几年,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医疗卫生服务事业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完善,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保障,大大提高了疾病治疗效果.作为开展各项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的质量安全得到了医院管理人员的关注,重视质量控制,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作用,提升医疗整体水平.基于此,本文笔者将采用综述的形式,分析医疗设备质量安全、质量控制的开展意义.
作者:熊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临床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和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银杏叶提取物和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同时治疗15天以后,观察组(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2%;对照组(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有效率达到了78%.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比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更有效,效果显著.
作者:刘世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加巴喷丁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4例,给予使用卡马西平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34例,则在其基础上加入加巴喷丁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06%,观察组的效果较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卡西马平与加巴喷丁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好成;马永春 刊期: 2017年第36期
新生儿病理性胎黄是指婴儿出生后,24小时出现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出现黄色,并排除生理性胎黄3周以后黄不退者,血清胆红素》205~257μmol/L,或黄色退而复现或黄进行性加重,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85μmol/L,婴儿一般状态不好,精神萎糜,食欲不振,笔者于2015~2017年运用温中化湿,健脾利胆退黄之法,采用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本病193例,发病年龄均在新生儿出生~32天之间,其临床表现为周身皮肤、粘膜,面目巩膜出现黄色,血清胆红素均在》205μmol/L,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萎糜,食欲不振,其中黄色鲜明伴有热象者属阳黄114例,黄色晦暗伴有畏寒且四肢欠温者属阴黄76例,发黄进行性加重,伴肚腹膨胀,腹壁青筋怒张,胁下有积聚痞块者属血瘀发黄3例.193例中治愈169例,显故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8.5%.
作者:袁旭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索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以促进社区公共卫生工作的发展.方法 通过社区居民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后,回顾分析2014年到2016年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社区儿童系统管理率,预防接种十一苗接种率,传染病、糖尿病、高血压的控制率等数据.结果 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儿童系统管理率、规划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传染病、糖尿病、高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 社区居民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后形成了一个与辖区居民信息互通的APP平台,通过信息平台系统自动完善及更新居民的健康档案,极大地方便社区医生通过档案的动态记录来对居民进行日常诊疗工作、疾病控制的宣教工作、重点人群(妇女、儿童、慢性病人)的随访工作,有效地提高社区的公共卫生工作效率.
作者:何玲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应用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6年5月某院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应用不良反应5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不等,快的约5分钟,长可达15~20天,约66.7的患者发生在从输液开始到治疗后24h内.②胃肠道反应几率高,占51.0%,皮肤与附件反应15例,占29.4%,呼吸系统反应5例,占10.2%,用药部位3例,占5.9%,全身性反应2例,占3.9,其他1例,占1.9%.③上述26例轻度不良反应患者,在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24例中度不良反应患者,在停药后给予对症处理,症状消失;1例严重不良反应者.结论 加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应用不良反应的检查,合理用药,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途径.
作者:谭洁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析儿童支原体肺炎急性发作应用甲基泼尼松龙辅助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儿童支原体肺炎急性发作患儿92例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联合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患儿予以甲基泼尼松龙辅助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疗效、退热时间、咳嗽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4.78%,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支原体肺炎急性发作应用甲基泼尼松龙辅助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更好,能够明显缩短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应用价值非常高,可在临床治疗中全面借鉴与应用.
作者:李艳坤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瑞芬太尼麻醉患者临床资料68例,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35例),前者给予曲马多预防,后者在此基础加用右美托咪定,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麻醉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较观察组长,其VAS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7.27%,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1.43%(P<0.05).结论 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以右美托咪定结合曲马多预防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凌志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明确间苯三酚与阿托品联合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们将2015年1月~2015年6月门诊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150名患者共281条输卵管随机分为3组,A组93条,B、C每组各94条,术前分别给予肌注间苯三酚联合阿托品(A组)、间苯三酚(B组)以及阿托品(C组),记录三组患者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疼痛评分,并观察输卵管的通畅情况.结果 三组镇痛效果:A组总有效率95.70%,B组为89.36%,C组为87.23%.三组镇痛效果比较:A组与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输卵管通畅率:A组输卵管通畅率为77.42%,B组输卵管通畅率为71.28%,C组输卵管通畅率为63.83%.三组输卵管通畅率的比较:A组与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前肌注间苯三酚及阿托品,可以在术中缓解患者疼痛,降低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降低输卵管痉挛发生率,从而提高诊断正确性,降低假阳性率,值得推荐.
作者:周楠;陈晓丽;顾莉莉;解翔;彭梅;姜凡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比较奎硫平与氟哌啶醇对伴有轻度抑郁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00例伴有轻度抑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奎硫平组和氟哌啶醇组.每组50例,治疗8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喹硫平与氟哌啶醇对精神病性症状的总体疗效相当(P>0.05),不良反应较轻.但改善轻度抑郁方面,喹硫平明显优于氟哌啶醇,结论 奎硫平治疗伴有轻度抑郁的精神分裂症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是治疗伴有轻度抑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较好选择.
作者:徐军辉;李冰凌;王素珍;卢伟明;任志斌;金卫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分析大剂量阿糖胞苷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巩固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1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高危患儿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诱导及早期强化治疗达完全缓解,行巩固治疗HR中,观察使用大剂量阿糖胞苷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果 未见明显的神经毒性及心脏、肝脏、肾脏损伤,骨髓抑制为常见化疗不良反应,常发生于化疗后1-2周,消化道症状、药物热、皮疹及头痛也有发生,早期预防治疗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后给予积极对症处理或及时停药,临床症状改善良好.结论 对急性白血病患儿给予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可见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皮疹、药物热、头痛等常见的不良反应,需早期采取预防措施,重视不良反应,及时予以对症处理,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提高化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徐倩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基于跨专业教育的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在普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将护理学院37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18名)与对照组(19名).实验组采用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护生普外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新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促进职业认同.结论 基于跨专业教育的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方法能提高普外科护理教学成效,同时还可以有效养成护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和沟通能力,协调工作开展,在积累丰富工作经验的同时,还可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作者:冶玉萍;孟庆华;王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自2015年1月1日开始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控制干预,并对2013~2014年度(实施前)和2015~2016年度(实施后)的灭菌效果和感染控制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比实施前后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2015-2016年度手术器械清洁、卫生学检查、物品包装合格率显著高于2013-2014年度,P<0.05,但灭菌效果合格率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 对消毒供应中心采取质量控制干预切实可行,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王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薄膜过滤法是药品检验当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操作方式简单快捷,且得到的结果相对准确,在目前的药品和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无菌检查中,可以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因此本文也旨在对现阶段薄膜过滤法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针对性地为药品检验提供数据参考.
作者:宋莉;朴成惠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室性早搏(室早)的心电图特征并分析其对流出道室早的定位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左室流出道与右室流出道患者的心电图图形,观察各项图像指数,并分析在定位流出道室早的价值.结果 左室流出道患者44例,右室流出道患者36例;两组室早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V1-3导联右室流出道患者室早时限短于左室流出道患者(P<0.05),右室流出道组患者V2导联QRS波时限、V2导联R波时限指数和振幅指数均明显小于左室流出道组(P<0.05).结论 分析室性早搏(室早)的心电图特征对定位流出道室早有显著价值.
作者:孙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双岐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的患儿92例,按照入院顺序对其进行编号,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双歧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3%)明显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6.96%)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腹泻进行治疗,其疗效十分明显,而副作用不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吕娜;张晔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将3shape Trios运用到口腔修复的教学中,辅助教学,增加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学生在计算机的模式下更为真实、有效的观察实验操作结果,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研究新实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教师拿出相同的、未做过预备的塑料牙模型,发给2组同学,要求每组同学进行2次牙体预备.A组组同学,第一次让他们按照烤瓷冠修复体预备要求进行预备,直到预备完成,在3shape Trios进行终的一次扫描,观察预备的效果,并记录;还是A组同学,第二次备牙,同样按照烤瓷冠修复体预备要求进行预备,在预备过程中,可以多次运用3shape Trios进行三维扫描、修正,待预备完成,通过后一次三维扫描,观察预备的效果,并记录;B组同学,实验内容与第一组同学相同,只是实验顺序颠倒,后将两组同学备牙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实际观察和学生反馈得知,学生普遍认为3shape口腔扫描仪在口腔修复教学中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计算机数字化的分析,比传统的肉眼观察牙体预备的效果更为精确,在备牙过程中有利于优化牙体预备,使其更为符合牙体预备的要求.结论 运用3shape Trios能够真实、精确地完成口腔修复教学中牙体预备,提升学生备牙的动手操作能力.
作者:潘璇;王励;王星 刊期: 2017年第36期